专家信息:
徐友龙 男,生于1965年8月,博士,教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社会兼职:IEEE会员、国际电化学会会员、中国和新加坡材料研究会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元件分会副主任委员兼阻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科普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元件协会电解电容器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电子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兼副秘书长、陕西省电子学会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86和1989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电子材料与元件”学士和硕士学位;
1996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
1989年至1997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助教、讲师;
1997年至2001年任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
2001年破格晋升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2001年10月至2002年10月任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访问教授;
2003年被评为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至今;
2007年5月起任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主任。
论文专著:
近年来在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Power Sources、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J. Am. Ceram. Soc、Applied Surface Science等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28篇。
1. 国产高纯铝箔的隧道腐蚀——Ⅲ.扩面处理技术的探索 卢江 曹婉真 徐友龙 《电子元件与材料》 1992年 第03期
2. 国产高纯铝箔的隧道腐蚀——Ⅳ.全面溶解的抑制 卢江 曹婉真 徐友龙 《电子元件与材料》 1992年 第04期
3. 国产高纯铝箔的隧道腐蚀——Ⅴ.高比容高强度腐蚀箔的获得 卢江 曹婉真 徐友龙 《电子元件与材料》 1992年 第05期
4. 双电层电容器超大电容量的测试方法 张寅孩 曹婉真 徐友龙 《电子元件与材料》 1991年 第02期
5. 高纯铝箔再结晶晶粒度对比容的影响 孙中禹 徐友龙 曹婉真 陈旭远 《电子元件与材料》 1995年 第04期
6. 高压电解电容器阳极铝箔扩面腐蚀机理的研究 徐友龙 曹婉真 孟中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995年 第01期
7. 高纯铝箔在混合酸溶液中蚀孔的引发和生长机理 徐友龙 曹婉真 孟中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997年 第01期
8. 聚吡咯固体电解电容器 季锐 徐友龙 《电子元件与材料》 1999年 第04期
9. 高场强下铝阳极氧化膜中相关元素的分布及其介电性能 袁战恒 孙海君 徐友龙 曹婉真 《电子元件与材料》 1999年 第04期
10. 高压铝阳极氧化膜的陷阱浓度与隧穿导电 袁战恒 徐友龙 曹婉真 邵祖发 《电子元件与材料》 1999年 第06期
11. 影响聚吡咯铝电解电容器漏电流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徐友龙 王杰 秦继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2 第03期
12. 影响掺杂聚吡咯(PPy)导电性能的因素 徐友龙 季锐 王飞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00年 第05期
13. 溶剂和酸处理对聚吡咯膜电性能的影响 徐友龙 季锐 王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0年 第10期
14. 电聚合条件对聚吡咯钽电解电容器容量与损耗的影响 徐友龙 季锐 王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1年 第06期
15. 电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动向 徐友龙 刘建亭 钱彧 《电子元器件应用》 2000年 第09期
16. 铝电解电容器的现状与发展 徐友龙 《电子元器件应用》 2002年 第06期
17. 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体的制备及其光响应 封伟 易文辉 徐友龙 连彦青 王晓工 吉野胜美 《物理学报》 2003年 第05期
18. PA-Cap在滤波电路中的应用研究 王杰 徐友龙 屈秀文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05年 第09期
19. sol-gel法制备的BST薄膜的晶化行为研究进展 李厚刚 徐友龙 王风雨 王杰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05年 第03期
20. 掺杂离子对聚吡咯膜的电化学容量性能的影响 王杰 徐友龙 陈曦 杜显锋 李喜飞 《物理化学学报》 2007年 第03期
21. 多次聚合法制备多孔聚吡咯厚膜及其电化学容量性能 王杰 徐友龙 孙孝飞 肖芳 毛胜春 《物理化学学报》 2007年 第06期
22. 电化学法制备高密度导电聚吡咯的性能研究 王杰 徐友龙 陈曦 杜显锋 李喜飞 《物理学报》 2007年 第07期
23. 添加剂对聚吡咯固体铝电解电容器性能的影响 陈远强 潘德源 程贤甦 徐友龙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07年 第10期
24. 铝电解电容器技术的新进展 徐友龙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08年 第09期
25.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半导体物理教学研究 耿莉 徐友龙 张瑞智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9年 第S1期
发明专利:
申请发明专利14项,其中授权11项。
1、 氧化钛/氧化铝高介复合阳极氧化膜的制备方法,徐友龙、杜显锋、郑瑞麟,等ZL 200510096131.5
2、 固体片式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徐友龙、王杰、杜显锋ZL 200510041690.6
3、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的制备工艺,徐友龙,ZL 03114518.3
4、 导电高分子碳纳米管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徐友龙、王杰、孙孝飞,等ZL 2006101052691
5、 超级电容器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徐友龙、王杰、孙孝飞,等ZL 2006101052687
6、 锂离子电池阴极活性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徐友龙、李喜飞、张磊,等,ZL 200510096132X
7、 锂离子电池阴极的改性方法,徐友龙、李喜飞、张磊,等,ZL 2005100428000
8、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工艺,徐友龙,ZL 031144772
9、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徐友龙,ZL 031144780
资料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