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载体 > 重点实验室 > 郭少云课题组 > 文章正文

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教师

在读研究生

专利情况

期刊论文

活动合影

学术活动

科研项目

毕业研究生

仪器设备

会议论文

学习、工作、生活

郭少云 教授 博导

1962年生,1992年获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3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1996年到加拿大Laval大学化工系作高访学者,1999年获四川大学材料学科博士生导师资格;2005年被评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7年被评为四川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1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荣誉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聚合物基分会常务委员、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化塑料树脂产品分会委员、聚氯乙烯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以及复合材料学报、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装备环境工程等期刊编委等。
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加工新技术、新理论研究,尤其在高分子力化学、聚合物成型加工过程中的形态调控、聚合物加工新方法领域取得了系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如:发明了PVC 力化学自增塑技术以及PVC 力化学原位增容技术,实现了PVC 自增塑和多功能化;发明了交替层叠复合共挤出技术,实现了高分子功能与结构一体化构造的“中国智造”;发明了聚合物熔体超声挤出和多级拉伸挤出新方法等等;研究成果打破了国外公司的垄断,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在轨道交通、建筑、石油化工等领域获得广泛使用,并已出口美国、埃及、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国。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863、973、国家支撑计划、国防科工委项目、企业合作项目等90余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成都市科技进步特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等十多项奖励或称号;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发表学术刊物论文360余篇,其中SCI收录220余篇;培养博士后、博硕士研究生130余名。 

吴宏 教授 博导

1975年生,现任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产学研合作部部长,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四川大学无锡石墨烯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学新津先进高分子材料中试孵化基地主任。2004年6月获四川大学材料学工学博士学位,2006年-2007年日本秋田县立大学科学技术学部客座研究员,2008年-2009年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高分子系博士后,2011年和2012年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高分子跨学科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11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骨干成员(2015年获滚动支持),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获得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2018年入选四川大学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培育计划。

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加工新方法新装备新原理、高分子共混复合材料界面作用和形态结构调控与高性能化和功能化领域的研究,在制备高强高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多功能绝缘导热复合材料、宽温域高阻尼与阻燃一体化减振材料和高硬度低压缩永久变形密封材料方面取得一系列突出研究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防科工委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6项、企业委托项目16项,主研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6项和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在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Macromolecules, Carbon, Biomacromolecule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19篇(SCI收录92篇、EI收录113篇),出版英文专著2章,获授权发明专利21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1项;研究成果已在轨道交通行业产生重大应用,打破了高性能阻尼阻燃减振材料被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2人。

李姜 教授 博导

1974年1月出生,四川眉山人,材料学博士,加拿大McGill大学博士后,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注册教授级咨询师,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加工中心室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中国能源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协会理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原973项目)会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国内外10多种重要学术期刊特约审稿人。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防科工局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7项以及企业合作项目近10项。发表期刊论文80余篇(SCI收录55篇);获得授权专利13项;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和自然科学类二等奖各1项、成都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

主要从事高分子新型加工和高分子材料的高性能功能化研究,通过新型的加工方式赋予高分子材料特殊的形态结构,从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赋予材料优异的隔声降噪、阻尼减振、电磁屏蔽、吸波透波、阻燃抑烟、阻隔等特性。研究方向立足于解决国家的重大需求,研究成果已在轨道交通、船舶、航空航天、建筑、电子电气、石油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出口美国、埃及、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并获佳绩(“挑战杯”国赛三等奖,“华为杯”大学生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荣获四川大学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沈佳斌 教授 博导

1981年生,2011年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曾在加拿大国家研究院联合培养(2009-2011)、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作访问学者(2015)。

主要从事聚合物在应力、温度、溶剂等作用下的结构演变与调控,以及高分子材料在军民特殊应用领域中的轻量化和高性能化研究。先后开发了多功能吸波、高介电储能、热缩记忆,以及电极用粘接剂、多层PCB板粘接膜等材料。近年来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Carbon,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Polymer等国内外相关领域期刊以第一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并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中国发明专利6项(已授权3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四川大学优秀青年基金等纵向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共9项。此外,作为第一主研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国防科工局等项目的部分研究工作。因在基础研究和校企合作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曾获“四川大学青年科技人才奖”。

陈蓉 副研究员 硕导

1985年生,2010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博士生联合培养,2012年获四川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16年晋升为副研究员,2018年获四川大学材料学硕士生导师资格。

主要从事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高性能化与功能化,以及氟塑料等特种工程塑料的功能化及应用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采用聚合物加工过程中的形态调控的方式制备高分子基药物缓释材料,并对其形态结构进行调控,实现了药物的可控长效释放和智能释放;结合企业需求,发展了典型氟塑料的新型加工成型技术,实现高性能氟塑料的可控成型及应用。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各1项,企业委托项目1项,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基金/面上项目、国防科工局项目和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重大前沿)等项目;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学术刊物论文10余篇,协助培养博、硕士研究生11名。

熊英 副研究员 硕导

1980年生,2005年硕士毕业于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学科后留校担任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秘书,2007年7月晋升为讲师,2015年获四川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16年晋升为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聚合物结构与性能调控、聚氯乙烯力化学改性、高分子材料老化及寿命推算等方面的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及青年基金各1项、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各1项、企业合作项目9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25篇(SCI收录13篇,EI收录22篇),获准授权发明专利1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排名第三)、中国专利优秀奖(排名第二)各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四)、成都市科技进步特等奖(排名第四)。

张先龙 副研究员 硕导

1985年生,2014年获四川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2015.2-2017.3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王玉忠院士);2017.4-至今 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专职博士后,讲师;2018年破格增列为四川大学材料学科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防辐射复合材料、含氟材料、特种粘接材料研究,擅长配方剖析,对高分子物理与高分子化学有深刻认识。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四川大学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四川大学博士后交叉学科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等项目,作为主要研发人员参与了国防科工委重点资助项目、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基金等项目;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IF=24.558)、polymer、Composites Science & Technology 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李春海 博士

在职专职博后。主要从事聚合物新材料、新技术及新装备研究,在晶体学、小角X射线散射、广角X射线衍射等及聚合物凝聚态表征等方面均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迄今在Biomacromolecules,Carbon,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等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教育经历:2015.7-2018.7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学博士;2012.7-2015.6 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学硕士;2008.9-2012.6 西北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工作经历:2018.7-至今 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郭少云课题组专职博后。研究领域:1.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新原理、新技术、新装备;2. 流动诱导聚合物结晶;3. 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加工、固相加工、层状材料;4. 柔性导电、导热材料、耐烧蚀绝热材料、红外隐身材料;5. Pickering乳化、多层凝胶、微流控器件制备。联系方式: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610065;电话:15708401414;Email:lpolymer@scu.edu.cn


郑宇 博士

1990年生,2018年获四川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于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任职专职博士后。

主要从事聚合物基多功能材料开发和高分子材料加工新技术研究,尤其在微纳多层共挤出技术应用、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制备等领域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和系统的研究成果,迄今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European Polymer Journal等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作者发表论文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

张捷 博士

1987年生,2018年博士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任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专职博士后。

主要从事材料学与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方面的交叉学科研究,关注于声学超材料的中低频隔声机理及其降噪结构设计。博士和硕士期间主要从事高速列车的车体低噪声设计及应用研究,在整车噪声仿真预测分析、材料与结构的声学设计、噪声源识别及传递路径分析等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程经验。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Applied Acoustics、Shock and Vibration、机械工程学报、铁道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SCI检索6篇、EI检索7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已授权1项)。

朱娟

科研助理,负责课题组财务报账、文件归档及协助课题组规章制度的维护和执行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