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应用科学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专家信息:


郦能惠,男,1940年9月出生,浙江诸暨人,汉族。历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土工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66年1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专业研究生。

1967年3月至今在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工作,历任研究室副主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1982年12月至1984年12月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of Michigan)访问学者。

1994年4月至1994年10月英国威尔士大学(Univ.of Wales)高级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

1.国际大坝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委员。

2.中国水利学会理事。

3.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4.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会员。

5.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学会会员。

6.曾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

7.曾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理事。

教学情况:

培养研究生情况:

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多名。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从事水利枢纽、水电站、火电厂、港口码头、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大型工程的水工结构与岩土力学研究工作。

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先后主持和完成了“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高土石坝动力分析及抗震工程措施研究”、“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高堆石坝原位观测和反馈分析研究”、“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高面板坝的新型监测设备及资料反馈分析”等多项国家攻关项目,以及“灰渣筑坝技术研究”等多项部重点科技项目。

创造性地解决水布垭、瀑布沟、天生桥一级等大型水电站,小浪底、克孜尔等大型水利枢纽和谏壁、姚孟等大型电厂以及福建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大型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创造经济效益数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一等奖各一项、二等奖五项,国家发明专利三项,2003年度国际发明(IENA2003)金奖和2010年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大奖。

科研成果:

一、土石坝和面板堆石坝工程

1、筑坝材料

最早提出砂砾石料具有浸水变形特性,通过现场直径2m的大型浸水变形试验指出密云水库走马庄副坝裂缝原因是砂砾石料的浸水变形,据此提出修复加固措施。

研制我国试样直径最大的高压(6MPa)大型三轴仪,研究土石坝筑坝材料的缩尺效应,提出了用室内比较试验和反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粗粒料真实强度和变形特性以及本构模型参数的新方法,应用于小浪底等工程。

揭示母岩特性、颗粒级配、周围压力、固结应力比和动应力水平对筑坝材料(包括砾石土、软岩)静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应用于瀑布沟、公伯峡等工程。

提出用反馈分析方法来验证弹塑性模型的合理性,确定计算参数、缩尺效应修正系数、流变参数和接触面参数,应用于天生桥一级、万安溪等多座工程,上述研究成果提升对筑坝材料真实特性的科学认知。

2、大坝性状预测

提出用数值分析和离心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来预测土石坝和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性状。揭示坝体变形和应力、面板变形和应力以及接缝位移的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应用于公伯峡、吉林台一级等高面板堆石坝工程。

指出协调坝体、面板、趾板和防渗墙之间的变形是趾板建在深覆盖层上高面板堆石坝的关键,揭示覆盖层特性、防渗墙与坝趾之间的距离、防渗墙模量及其施工顺序等因素对防渗墙和趾板的变形和应力的影响和机理,预测坝体与防渗体系各部位的静力和动力应力变形性状,提出工程措施,应用于察汗乌苏工程,优化设计节省投资2.5亿元。

3、大坝抗震和加固

建立高土石坝地震裂缝分析方法和应力判据与应变判据相结合的坝体地震断裂准则,提出坝体各部位动力变形协调达到抗震安全的新思路和心墙全部采用宽级配砾石土等抗震工程措施。充分论证坝基砂层液化、震陷与地震裂缝等高土石坝动力性状,为瀑布沟坝设计提供依据,节省投资数千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研究砂砾石的静力和动力特性,指出其剪胀性明显、静力和动力模量高,用数值分析和离心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预测吉林台高坝在强地震时的动力性状,为在9度强地震区吉林台坝采用面板砂砾石坝型提供技术依据,优化设计节省投资1.9亿元。

现场试验研究得出振动能量传播规律与动孔隙水压力发展与衰减的规律,指出振动水冲法加固松砂坝壳的机理是振动挤实与人工液化后重新固结的综合作用,开发了松散砂壳坝振动水冲法抗震加固技术并在山东省应用。

4、安全监测

开发活断层上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对我国首座在活断层上建造的克孜尔水库大坝的变形、应力与渗流状况和断层活动性进行长达20年的监测,证明了水库蓄水会减少断层活动性的预测,指导该工程抵御5.7级地震和50年一遇洪水,维持高水位安全运行,创造经济效益6亿多元,为该工程获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提供技术支撑。

“八五”期间研制200m级高土石坝的大量程、高精度原型观测仪器,技术性能国际先进,应用于数十座水利水电工程。“九五”期间研制测量范围达到520m的遥测遥控水平垂直位移计,研制具有旋转基座与定位系统、耐3.5MPa的水压的高精度双向固定测斜仪,技术性能国际领先,获国家发明专利。应用于水布垭和洪家渡水电站,获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中国电力科技奖二等奖。

建立考虑荷载分量和流变分量耦合影响的土石坝变形新模型和考虑库水位升降速率影响的土石坝渗流新模型;提出要考虑缩尺效应对本构模型参数影响的新观点。建立考虑填筑分量与时效分量耦合影响及水压分量与时效分量耦合影响的面板堆石坝变形新模型,建立考虑混凝土温度、收缩变形、堆石体变形与库水压力影响的面板应力新模型及考虑堆石体变形与库水压力影响的面板挠度新模型;开发了土石坝安全监测分析评价预报系统的大型通用软件,撰写专著,形成较完整的土石坝和面板堆石坝的安全监测分析和反馈分析技术。

5、结构设计理论

分析国内外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存在的垫层区裂缝、混凝土面板脱空和裂缝、挤压破坏、严重渗漏乃至溃坝等产生原因和机理,指出面板与堆石体在尺度和刚度差异很大情况下的变形不协调是其根本原因,摒弃数十年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经验设计和不合理的设计施工概念,提出了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结构设计变形协调安全的新理念。包括:垫层区和特殊垫层区设计理念;坝体分区、筑坝材料、压实标准、填筑形象进度等坝体变形安全对策;堆石坝体和面板变形同步协调的面板防裂设计理念和方法。撰写了专著,对我国的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设有重要推动作用。

针对在陡峻地形条件和复杂地质条件下建坝的技术难题,用数值分析和反馈分析方法研究大坝应力变形性状,揭示混凝土面板堆石混合坝的堆石坝体与重力挡墙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工程措施,使宜兴抽水蓄能电站上库主坝从长贴坡型285m高坝优化为坝趾带挡墙的混合坝,节省投资3.9亿元,该坝的坝体变形、面板挠度和渗漏量等都居国内外最小之列。获大禹水利科技二等奖。

综上所述,从筑坝材料、性状预测、大坝抗震和加固、安全监测和结构设计理论等方面全方位地研究和丰富了土石坝和面板堆石坝的筑坝技术。为世界上最高的面板堆石坝—水布垭(233m)、9度强震区世界上最高的面板砂砾石坝—吉林台一级(157m)、陡峻地形条件下(45°)高面板堆石坝—宜兴抽水蓄能电站上库主坝(138m)、我国软岩(风化花岗岩和片岩)建造的最高面板堆石坝—公伯峡(132.2m),我国已建成的地震区最高心墙堆石坝—瀑布沟(186m)我国第一座深覆盖层(48m)上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察汗乌苏(110m)和活断层上首座大型水库—克孜尔水库等重大工程建设做出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和二等奖5项。

二、灰坝工程

承担部重点项目《灰渣筑坝技术研究》,摒弃沿用挡水坝模式建造贮灰场挡灰坝的方法,提出充分利用非饱和状态灰渣本身强度来挡灰的新的灰坝设计思想,揭示灰渣多孔结构对其变形、强度和本构关系的影响,研究排渗系统结构及其长期透水性,提出具有三维组合排渗系统新的挡灰坝型,提出碾压和冲填灰渣筑子坝技术,指导新建贮灰场的设计施工。提出振冲加固灰坝和排渗加固灰坝技术,指导已建贮灰场的加固或扩建。研究成果形成行业设计规范《灰渣筑坝设计规范》,使灰渣筑坝技术成为电力建设工程领域的一项新的工程技术。应用于谏壁、姚孟等大型电厂的建设,节省投资数千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电力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三、其他土木工程

用14C法测定贝壳生成年份、ICP法测定贝壳化学成份,揭示贝壳砂静力和动力特性及其在酸雨中溶蚀规律,提出贝壳砂地基振冲挤密和强夯加固技术,建议LNG接收站陆域形成回填料全部采用贝壳砂,节省投资近5千万元,获中国航海科技二等奖。

摒弃国内外采用桩基解决沉井软土地基承载力不足的做法,提出利用沉井自重和井内充水预压加固下卧软土地基的新方法,预测加固效果并控制加固过程,开辟了水工结构工程大型沉井地基软土加固新途径。

发明专利:

1 遥测遥控垂直位移计 郦能惠; 李泽崇; 徐竹青; 宋永祥; 张志武; 唐彤芝; 沈定贤; 庞中玉 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2005年,专利号:ZL03 1 55296.x

2 高精度双向固定测斜仪 郦能惠; 宋永祥; 徐竹青; 陈海军 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2004年,专利号:ZL00133262.7

3 遥测遥控水平位移计 李泽崇; 郦能惠; 张志武; 宋永祥; 徐竹青; 唐彤芝; 沈定贤; 庞中玉 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 研究院 2003年,专利号:ZL00 1 22161.9

4 碱渣筑坝技术 潘丁文; 郦能惠; 黄建华; 徐竹青; 茅爱新; 蔡正银; 李志尧; 周俊同; 徐同; 王芳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连云港碱厂; 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2008年

5 采用工程方式实现碱渣真空脱水的方法 徐竹青; 黄建华; 潘丁文; 蔡正银; 郦能惠; 李志尧; 徐同; 薛霜; 王寒; 赵建良; 周俊同; 程广富; 孔杰; 孙国昌; 张浩; 陈雪谊 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连云港碱厂 2009年

论文专著:


出版专著:

1.郦能惠,《土石坝安全监测分析评价预报系统[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

2.郦能惠,《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新技术[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

发表论文:

1郦能惠. 应用振动水冲法加固松砂坝壳的试验研究[J].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82年第2期

2李君纯,郦能惠,朱家谟. 振冲法加固砂壳坝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第4卷,第4期,1982年

3郦能惠,朱家谟. 动态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的研制[J]. 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第9卷,第4期,1985年

4郦能惠. 多孔混凝土的动力模量[J].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85年第2期

5郦能惠. 灌浆对砂土动力特性的影响[J]. 岩土工程学报,第8卷,第6期,1986年

6 Nenghui Li, R.D. Woods. Dynamic Behavior of Grouted Sand[A].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Proc.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C]. Princeton, New Jersey, USA, June 1987

7 郦能惠,朱家谟,龚绍明.极松软灰渣坝基的加固[J].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88年第3期.

8 郦能惠. 灰渣的贮放和利用[J]. 岩土工程学报,第10卷,第5期,1988年

9 朱家谟,郦能惠.梁寨抽水站土工织物滤层的测试与设计[J].江苏水利科技,1988年第3期.

10 郦能惠.动态孔隙水压的变化规律及其现场测试[J]. 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第12卷,第2期,1988年

11 郦能惠,朱家谟. 极松软灰基的振冲加固[A].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五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

12 Nenghui Li, Zhujiang Shen, Jiamo Zhu, Zhongming Zhou. Dynamic Response Analysis and Earthquake-Resistant Improvement of Ash Lagoon[A]. Proc.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Geotechnology[C]. Shanghai, China, 1989

13 郦能惠,丁家平,陈生水. 灰渣层的渗流特性及贮灰场渗流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六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年

14 郦能惠,沈珠江,朱家谟. 贮灰场的地震反应分析及抗震加固[J]. 岩土工程学报,第13卷,第3期,1991年

15 Nenghui Li, Zhujiang Shen, Jiamo Zhu. Dyna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Ash-Retention Dam and Its Earthquake-Resistant Improvement[A]. Proc.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ent Advances in 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oil Dynamics[C]. St. Louis, U.S.A., March11-15, 1991, PP. 983-988

16 Nenghui Li, Yujiong Chen. Geotechnical Properties and Disposal of Typical Coal Ash in China[A]. Proc. of 91 Shangha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tilization of Fly Ash and Coal-Burning By-Product[C]. Shanghai, China, September 10-12, 1991

17 Nenghui Li, Shengshui Chen, Jiaping Ding, Tiequn Feng. Prediction of Improvement Effect Using Combined Drainage System in Ash Lagoon[A]. Proc.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il Improvement and Pile Foundation[C]. Nanjing, China, 1992

18 Nenghui Li, Jiamo Zhu, Shengshui Chen. Deep Improvement of Fly Ash Foundation[A]. Proc.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il Improvement and Pile Foundation [C], Nanjing, China, 1992.

19 Nenghui Li. Effects on Permeability of Geotextile Filter in Coal Ash Disposal [A]. Proc.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ilters and Filtration Phenomena in Geotechnical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 [C], Karlsruhe, Fed. Rep. of Germany, 1992

20 郦能惠,朱家谟,陈生水. 仪化热电厂贮灰场灰基加固试验及挡灰坝分析[J].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2年第2期

21 陈生水,郦能惠. 土坡稳定分析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A]. 全国第二届华东地区岩土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年.

22 郦能惠,张志武. 灰坝土工织物反滤层淤堵性试验研究[A]. 全国第三届土工合成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

23 郦能惠,沈珠江,丁家平,陈生水. 具有排渗系统的灰坝试验与分析[J]. 中国电力(电力技术),1993年第4期

24 郦能惠. 岩土地震工程和土动力学的新进展[J]. 水利水运科技情报,1993年第2期

25 陈生水,冯铁群,郦能惠. 粉煤灰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J].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3年第2期

26 郦能惠,张志武,陈生水. 恒压渗透仪的研制与土工织物的淤堵试验[J]. 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第17卷,第4期,1993年

27 郦能惠,朱家谟,陈生水. 活断层上土石坝安全监测[A]. 国际高土石坝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1993年10月,北京

28 郦能惠. 灰渣贮放技术的新进展[A]. 第二届全国粉煤灰贮放和利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年

29 冯铁群,郦能惠. 粉煤灰的工程特性及微观机理[A]. 第二届全国粉煤灰贮放和利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年

30 郦能惠,陈生水,江松笙,冯跃进. 充水预压法加固沉井软土地基[J].岩土工程学报,第16卷,第4期,1994年

31 郦能惠,陈生水,蔡飞. 弹塑性固结变形分析及其在软土工程中的应用[A].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10月,西安

32 陈生水,沈珠江,郦能惠. 复杂应力路径下无粘性土的弹塑性数值模拟[J]. 岩土工程学报,第17卷,第2期,1995年

33 冯铁群,郦能惠,陈生水. 粉煤灰的静力本构模型及试验验证[A]. 岩土力学与工程[C].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

34 陈生水,郦能惠. 瀑布沟心墙堆石坝抗地震裂缝措施分析[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5年第4期

35 蔡飞,郦能惠. 土石坝心墙孔隙水压力的统计分析方法[J].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6年第2期

36 N.H.Li, S.S.Chen, S.S.Jiang, Y.J.Feng. Filling Water Preloading Method for Improving Soft Clay under Open Caisson Foundation [A]. Proc.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 Soil Engineering [C]. Nanjing, China, Hohai University Press. 1996

37 F. Cai, N.Li. Back Analysis of Performance of Lubuge Rockfill Dam [A]. Proc.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eformation and Progressive Failure in Geomechanics [C]. Nagoya, Japan, 1997

38 徐竹青,郦能惠. 土石坝沉降的状态灰色模型[J].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7年第3期

39 郦能惠,沈定贤,徐竹青,孟广训. 碎石桩质量检测新方法的工程应用[J].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8年第2期

40 徐竹青,郦能惠.土石坝沉降的预测灰色模型[J].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8年第2期

41 郦能惠,火电厂贮灰场关键技术研究[A]. 岩土力学的理论与实践[C].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年

42 郦能惠,沈珠江,陈生水.高心墙堆石坝地震裂缝分析与工程措施[A].土动力学理论与实践[C].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

43 郦能惠,蔡飞.土石坝的反馈分析及其应用[A].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 北京:万国学术出版社,1999年

44 郦能惠,程展林,杨光华. 土的基本性质和测试技术[A].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 北京:万国学术出版社,1999年

45 郦能惠,沈珠江. 土石坝工程研究新进展[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第19卷,第4期,1999年

46 郦能惠,黄惠芳,蔡飞. 冲填土挡灰坝及其论证分析[J].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9年第2期

47 郦能惠,黄惠芳,蔡飞等. 冲填土挡灰坝筑坝关键技术[J]. 水电能源科学,第17卷,第2期,1999年

48 郦能惠,朱家谟,李锡龄,钱诗华. 克孜尔水库土石坝变形观测与资料分析[J].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2000年第2期

49 郦能惠,蔡飞,沈珠江. 土石坝原型观测资料分析方法的研究[J]. 水电能源科学,第18卷,第2期,2000年

50 Dave T.T. Chang, Nenghui. Li. Modified Gradient Ration Test System with Micro Pore Pressure Transducer Measurement[A]. Proc. of Symposium on Testing and Performance of Geosynthetics in Subsurface Drainage[C]. U.S.A. 2000

51 Li Nenghui, Sun Rujian, Xu Zhuqing etc. Automated Prototype Observation for Kezier Dam Built on Active Faults[A]. Transactions of the 20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Large Dams[C].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Large Dams, Beijing, China, September, 2000

52 Li Nenghui, Li Zechong, Li Guoying. New Advances on Monitoring Safety of Concrete Faced Rockfill Dam in China[A]. Proc.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crete Faced Rockfill Dams[C]. Beijing, China, September, 2000

53 郦能惠,李泽崇,李国英. 高面板坝的新型监测设备及资料反馈分析[J]. 水力发电,2001年第8期

54 郦能惠,朱铁,米占宽. 小浪底坝过渡料的强度与变形特性及缩尺效应[J]. 水电能源科学,第19卷,第2期,2001年

55 郦能惠,李国英,蔡飞,赵魁芝. 土石坝原型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A] .土石坝与岩土力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地震出版社,2001年

56 郦能惠,李泽崇,张志武,唐彤芝,徐竹青. 高面板堆石坝的新型安全监测设备[A],土石坝与岩土力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地震出版社,2001年

57 郦能惠,李国英,沈珠江. 用应力变形分析预测大坝性状[A]. 土石坝与岩土力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地震出版社,2001年

58 Cai Fei, Li Nenghui. Masonry Damage Theory and 3-D EDVP Model for Natural Structural Clay[A]. Proc. of Regional Conference on GAUCSG, 2001

59 Cai Fei, Li Nenghui. Elastic-plastic Analysis for Structural Soils under Complex Loading[A]. Clay Science for Engineering[C]. Adachi & Fukue (editor), Balkema, Rotterdam, Japan, 2001

60)方维凤,李国英,郦能惠. 高面板坝大坝观测资料反馈分析[J]. 水电能源科学,第20卷,第4期,2002年

61 Cheng Haijun, Li Nenghui, Nie Dexin, Shang Yuequan. Prediction of Rockburst by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Vo1. 22(5) 2003

62 Li Nenghui, Li Guoying, Shen Zhujiang. Dynamic Properties of Embankment Material and Behavior of High Concrete Faced Gravel—rockfill Dam During Earthquake[A]. Transactions the 21st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Large Dams[C].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Large Dams. Montreal, Canada, 2003

63 周成,郦能惠,沈珠江,方秦,张亚栋. 几种典型屏障物对爆炸防护影响的数值模拟[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3年第2期

64 周成,沈珠江,郦能惠,陈生水,陈铁林. 结构性粘土模型及固液耦合弹塑性损伤动力分析[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3年第3期

65 郦能惠,李国英,赵魁芝. 强震区高面板堆石坝三维静、动力应力变形分析[A]. 中国土木工程学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66 周成,沈珠江,郦能惠等. 比奥动力固结方程异步迭代显式差分弹塑性有限元求解[A]. 中国土木工程学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67 周成,郦能惠,沈珠江等. 离心模型试验爆震问题数值模拟[A]. 中国土木工程学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68 徐竹青,郦能惠. 土石坝安全监测分析评价预报系统的开发[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3年第4期

69 郦能惠,米占宽,李国英,沈珠江. 冶勒水电站超深覆盖层防渗墙应力变形性状的数值分析[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第1期,2004年

70 郦能惠,李国英,赵魁芝,陈铁林. 强震区高面板堆石坝静力和动力应力变形性状[J]. 岩土工程学报,第28卷,第2期,2004年

71 郦能惠,徐竹青. 土石坝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J]. 水利水电技术,第35卷,第4期,2004年

72 郦能惠,李国英、赵魁芝. 公伯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三维非线性有限元静、动力应力变形分析[A]. 土石坝与岩土工程实践及探索——2004年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

73 郦能惠,赵魁芝,米占宽、沈珠江. 宜兴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心墙堆石坝心墙水力劈裂可行性计算分析[A]. 土石坝与岩土工程实践及探索——2004年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

74 徐竹青,郦能惠,孙汝建,张润杰. 分布式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A]. 土石坝与岩土工程实践及探索——2004年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

75 Li Nenghui, Ma Guicang etc. Large Leakage and its Treatment of Zhu shuqiao Dam. Proc of the Workshop on Dam Safety Problems and Solution-Sharing Experience[A].Proc.of the 72nd Annual Meeting of ICOLD[C], Seoul Korea, May 16-21, 2004

76 Chang Dave Ta-teh,Li Nenghui,Chen Bor-ling,Fu Hsin-ming. Modified gradient ratio(GR)test system with micro pore pressure transducer measurement[J].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Vol.26 (6) 2004

77 Li Nenghui,Sun Dawei,Zhao Kuizhi,Chen Tielin,Li Guoying Static and Dynamic Stress-Deformation Behavior of High Concrete Faced Rockfill Dams in Strong Grand Motion Zone[A].Proc.of the 73rd Annual Meeting of ICOLD [C].Tehran, Iran May1-6,2005

78 郦能惠,瞿亦荣,何文钦,陈晖.贝壳砂的工程特性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第27卷,第6期

79 郦能惠,孙大伟,米占宽.覆盖层上高面板坝连接板长度优化分析[J] .水利水电技术,2005年,第36卷,第6期

80 郦能惠,张建宁,熊国文,马贵昌.中国面板坝运行情况及监测资料分析[A] .中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81 郦能惠,李泽崇,张志武,徐竹青.遥测遥控水平垂直位移计研制及其在水布垭工程应用[A].中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82 LI Nenghui,QU Yirong,HE Wenqin and CHEN Hui. Study on Key Technology of Using Shell Sand as Backfill for Sea Reclamation. China Ocean Engineering,Vol.19(4),2005

83 瞿亦荣,郦能惠,陈晖.回填贝壳砂耐久性试验研究[J].海洋工程,第24卷,第1期,2006年

84 郦能惠,孙大伟,陈铁林.折线型面板堆石坝——改善面板应力状态[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第28卷,第1期

85 郦能惠,孙大伟,米占宽.深覆盖层上面板堆石坝的圆弧防渗墙[J]. 岩土力学,2006年,第27卷,第10期

86 郦能惠,米占宽,孙大伟.覆盖层上面板堆石坝防渗墙应力变形性状影响因素的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第29卷,第1期.26-31

87 郦能惠.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理念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第29卷,第8期.1143-1150

88 郦能惠.土石坝和面板堆石坝的监测与评估技术[A].中国大坝技术发展水平和工程实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

89 蔡正银,魏汝龙,郦能惠.土的基本性质与测试技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3-11

90 孙大伟,郦能惠,江松笙,杨建州.宜兴抽水蓄能电站重力挡墙土压力的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537-541

91 孙大伟,邓海峰,田斌,郦能惠.大河水电站深覆盖层上面板堆石坝变形和应力性状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8年.第30卷,第3期.434-439

92 郦能惠.岩土工程学科发展报告[A].水利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93 郦能惠,孙大伟,李登华,邓毅国,杨键.300m级超高面板堆石坝变形规律的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第31卷,第2期

94 李登华,郦能惠.土与混凝土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09年,第27卷,第5期

95 郦能惠,孙大伟,王年香,黄悦照,肖贡元.混凝土面板堆石混合坝性状的预测[J]. 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第31卷,第8期

96 郦能惠.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新理念[J].中国工程科学,2011年,第13卷,第3期

97 郦能惠.中国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性状监测及启示[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第33卷,第2期

荣誉奖励:


1.《病险水库土石坝隐患分析方法》获1986年水利电力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5。

2.《灰渣筑坝技术研究》获1992年电力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1。

3.《振动水冲法加固砂壳坝技术研究》获1992年山东省科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4。

4.1994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5.1996年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6.《火电厂灰渣筑坝技术研究》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1。

7.《高堆石坝原位观测和反馈分析研究》获1997年电力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1。

8.《高土石坝动力分析及抗震工程措施研究》获1998年电力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2。

9.《高土石坝动力分析及抗震工程措施研究》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2。

10.2003年《高面板堆石坝新型监测设备》获IENA2003-International Exhibition金奖,(IENA 2003 国际新理念新发明新产品博览会金奖)排名第1。

11.《高面板坝新型监测设备及资料反馈分析》获2004年中国电力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1。

12.《福建LNG接收站陆域形成项目贝壳砂地基试验研究及技术咨询》获2005年中国航海科技奖二等奖,排名第1。

13.《活断层上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获2005年新疆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1。

14.《水布垭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研究》获2008年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排名第17。

15.《宜兴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获2010年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3。

16.2010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大奖,科学研究。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