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应用科学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成果获奖

专家信息:

刘瑞源,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41出生于江苏无锡,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65年至1991年在电子工业部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工作,曾任副总工程师、副所长。1991年至今在中国极地研究所工作,曾任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高空大气研究室主任,国际南极科学委员会日地和天文学组副主席。是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极地研究》主编、《地球物理学报》、《空间科学学报》、《电波科学学报》编委,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1980-82年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工作,1994年2-8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麻省洛尔大学工作。

科学研究:

刘瑞源研究员长期从事电离层与无线电波传播、极区高空大气物理等研究,撰写论文120余篇,获国家科学大会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奖、海洋创新成果奖等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项。

刘瑞源同志是我国南极事业的创业者之一,开拓了我国空间科学研究新领域:极区空间物理学。他主持在中山站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多手段、多频段的高空大气观测系统,该系统在南极常年观测站中已跻身于前5位;利用电离层垂测数据首次获得极隙区纬度等离子体对流模式,发现中山站F层磁中午异常;通过对太阳活动23周峰期资料的分析,得出极区电离层对灾变式太阳活动事件的响应特性。他规划方向、组建队伍,从无到有,培养人才,所带领的课题组巳成为我国极区空间物理研究的中坚力量。

在电离层建模和预报技术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果:提出了全球电离层指数IG,改善了电离层F层长期预报,被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采纳;建立了"中国参考电离层"模型,其计算结果在中国地区明显优于国际参考电离层,据此编制了国家军用标准;负责制定和实施了我国第一代预警雷达电波折射误差修正方案,提出了电离层模式预报新方法--综合月报表法,解决了折射修正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中国和周边地区电离层短期预报方案" ,把自相关分析法用于电离层,首次给出了我国电离层短期预报的实用方法。

论文专著:

主要发表论文:

1. 刘瑞源(1963):对流层的不均匀性对无线电定向定位的影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五周年论文集,280-296.

2. 宋笑亭,刘瑞源(1980):武汉地区1968年电离层剖面分析,空间物理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33-149.

3. 刘瑞源,宋笑亭(1980):电离层电子浓度平均剖面的提供方法——综合月报表法,空间物理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3-200.

4. Liu Ruiyuan and P.A.Smith(1982):A New Method of Predicting F2-Layer Critical Frequencies, Telecommunication Journal, Vol.49-VII,416-420.

5. Liu Ruiyuan, P.A.Smith and J.W.King(1983):A New Solar index which leads to improved foF2 predictions using the CCIR Atlas, Telecommunication Journal, Vol.50-VIII, 408-414.

6. 刘瑞源(1983):修改第255-5报告书的提案——长期电离层预测,CCIR中期会议,日内瓦,1983.8.

7. 刘瑞源(1983):修改第371-4建议书的提案,一个能导致改善foF2预报的新的太阳指数,CCIR中期会议,日内瓦,1983.8.

8. 刘瑞源(1983):对第340-4报告书“电离层特性数值图”的增补意见,CCIR中期会议,日内瓦,1983.8.

9. 刘瑞源(1983):修改第23-3号意见的提案——为提供用于电离层传播的基本指数而需要进行的观测,CCIR中期会议,日内瓦,1983.8.

10. 刘瑞源,P.A.Bradley(1983):对第892号报告书的修改意见——当出现两个模式时电路可靠度新的表达式, CCIR中期会议中英联合文稿,日内瓦,1983.8.

11. Liu Ruiyuan and P.A.Bradley(1985):Estimation of HF basic circuit reliability from modal parameters, IEE Proceeding, Vol.132,Pt.F,No.2, 111-118.

12. 刘瑞源,刘克峰, 周宇知(1985):应用全球等效太阳黑子数IG12进行电离层长期预报,空间科学学报,Vol.5, No.3, 182-190.

13. 刘瑞源(1985):与第82号建议书有关的工作, CCIR末期会议文稿,日内瓦,1985.

14. 刘瑞源(1985):高纬电离层特性及其对无线电波传播的影响, 南极及高纬地区高空物理学术讨论会,北京。

15. 刘瑞源(1987):电离层对卫星通讯的影响,第五届日地空间物理会议(特邀报告),新乡。

16. 刘瑞源(1988):对第371-5号建议书的修改意见,用于电离层长期预报的指数的选取,CCIR第6研究组(1986-90)研究中期会议,日内瓦,1988.8.

17. 吴健,刘瑞源(1989):前向多重散射矩方程的解及其在电离层闪烁中的应用,中国科学(A辑),第12期,1322-1332.

18. 刘瑞源,权坤海,戴开良等(1991):中国参考电离层总结报告,第六届全国日地物理学术讨论会,苏州。

19. 刘瑞源,张明高,焦培南(1991):电波传播研究趋势与重点研究课题,1991年电波传播年会(特邀报告),武汉。

20. 权坤海,戴开良,罗发根,刘瑞源(1992): 中国电离层foF2,M(3000)F2与国际参考电离层IRI-86的比较,电波科学学报,Vol.7, No.1,53-61.

21. 罗发根,戴开良,权坤海,梁丽屏,刘瑞源(1992):由频高图换算峰下电子密度剖面同IRI-86电离层剖面之比较,电波科学学报,Vol.7, No.3,42-48.

22. Dai Kailiang, Quan Kunhai, Liu Ruiyuan(1992):Comparison of IRI with the ionosphere observed in China,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Vol.13, No.3, 57-59.

23. 戴开良,罗发根,权坤海,刘瑞源(1992):亚大地区F2电离层预测方法与CCIR方法的比较,空间科学学报,Vol.12,No.2,153-156.

24. 甄为民,刘瑞源(1992):电离层闪烁谱特征分析, 空间科学学报,Vol.12,No.2,146-152.

25. Liu Ruiyuan, Quan Kunhai, Dai Kailiang, et al.(1993):Study of the reference ionosphere in Chinese region, Proceeding of 1993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adio Propagation, Beijing, China, 18-21 Aug.,1993, 279-282.

26. 甄卫民,刘瑞源(1993):赤道电离层F区底部准正弦型不均匀体引起闪烁的数值模拟,空间科学学报, Vol.13, No.1,24-30.

27. 刘瑞源,权坤海等(1994):国际参考电离层用于中国地区时的修正计算方法,地球物理学报, Vol.37, No.4,422-432.

28. 刘瑞源,刘顺林(1994):南极的日地物理观测研究,极地研究,Vol.6,No.4, 43-58.

29. 刘瑞源,刘顺林等(1994):1989年3月13日磁暴的亚极光区电离层效应,极地研究, Vol.6, No.1, 17-24.

30. 罗发根,戴开良,权坤海,刘瑞源(1994):国际参考电离层IRI-90与中国实测电离层月平均电子密度剖面形状的比较,空间科学学报,Vol.14, No.4, 305-311.

31. 刘瑞源(1995):数字式测高仪在南极中山站投入工作,极地研究,Vol.7, No.2, 58.

32. Liu Ruiyuan, Shunlin Liu, et al.(1996):Ionospheric Effects of the March 13,1989 Magntic Storm at Sub-Auroral Region, J.Geomag.Geoelectr., No.48.

33. 刘瑞源(1996):我国南极日地物理研究进展,徐文耀等编:《地磁、大气、空间研究和应用》,北京,地震出版社, 125-136.

34. 吴健, 刘瑞源(1996):穿过电离层电子密度不均匀体的脉冲平均到达时间, 电子学报,Vol.24,No.12, 1-5.

35. Wu Jian, Quan Kunhai, Dai Kailiang, Luo Fagen, Sun Xianru, Li Zhongqin, Cao Chong, Liu Ruiyuan, Shen Changshou(1996):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reference ionosphere,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Vol.18, No.6.

36. Yang Huigen, Liu Ruiyuan, et al.(1997):Intensity correction in all-sky auroral image projection transform,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Vol.42, No.8,700-702.

37. Liu Shunlin, He Longsong and Liu Ruiyuan (1997): Mean ionospheric properties in winter at Zhongshan St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Vol. 8, No. 2, 133-138.

38. 刘瑞源,钱嵩林,贺龙松(1997):南极中山站数字式测高仪的初步观测结果,地球物理学进展,Vol.12, No.4,109-118.

39. 杨惠根,刘瑞源等(1997):极光全天空视频图象分析系统,地球物理学报,Vol.40,No.5,606-615.

40. 刘顺林,贺龙松,刘瑞源(1997):南极中山站冬季电离层平均特性,极地研究,Vol.9, No.3,192-197.

41. 田玮,杨惠根,金亚秋,刘瑞源(1997):极光全天空图像处理和分析系统的软件开发,电子科学学刊,Vol. 19, No. 1,116-119.

42. Liu Ruiyuan(1998):Present and Future Research Program in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 at Zhongshan Station, Antarctica, In: Magnetospheric Research with Advanced Techniques, edited by R.L.Xu and A.T.Y. Lui, Elsevier Science,1998.

43. Liu Ruiyuan, Daren Lu(1998):Geospac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t Zhongshan St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 the Antarctic, Tokyo, Japan,1998,13-27.

44. Liu Ruiyuan(1998):Recent Scientific Results on Antarctica Upper Atmospheric Studies in China, XXV SCAR & X COMNAP Meetings, July 20/31,1998,Conception, Chile.

45. Liu Ruiyuan(1998):Ground-Based Geospac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t Zhongshan Station, XXV SCAR & X COMNAP Meetings, July 20/31, 1998,Conception, Chile.

46. Yang, H., Ruiyuan Liu and Natsuo Sato(1998):Study on Pixel Intensity Correction in Projection Transformation of an All-sky Auroral Image, Proceeding of the NIPR Symposium on Upper Atmosphere Physics, No.11, 55-60.

47. K. Makita, M. Kikuchi, N. Sato, M. Ayukawa, Xing Wang, Huigen Yang and Ruiyuan Liu(1998): Post-noon Aurora Observed at Zhongshan Station, Antarctica --A Case Study--, Proceeding of the NIPR Symposium on Upper Atmosphere Physics, No.11, 19-27.

48. M. Nishino, H. Yamagishi, N. Sato, Y. Sanoo, Ruiyuan Liu, Hongqiao Hu, and Peter Stauning(1998):Initial Results of Imaging Riometer Observations at Polar Cap Conjugate Stations, Proc. NIPR, Upper Atmos.Phys., Vol.12, 58-72.

49. 刘瑞源、杨惠根等(1998):南极中山站高空大气综合观测系统,1998中国地球物理年刊。

50. 刘勇华,刘瑞源,贺龙松等(1998):中山站成像式宇宙噪声接收机的初步观测结果,极地研究,Vol.10, No.4,282-289.

51. 刘勇华、刘瑞源、贺龙松(1998):南极中山站-戴维斯站超低频磁流体波的短基线研究,1998中国地球物理年刊。

52. 张北辰、刘瑞源、杨惠根(1998):极区电离层-磁层耦合模式回顾与展望,1998中国地球物理年刊。

53. 胡红桥、刘瑞源等(1998):中山站极光的典型特征,1998中国地球物理年刊。

54. 汤克云,刘瑞源(1998):极光——日地对话的电影, 科技导报,No.4 (总118),14-16.

55. 贺龙松、刘勇华、刘瑞源(1998):南极中山站电离层在太阳活动低年的平均特性,1998中国地球物理年刊。

56. Liu Ruiyuan, He Longsong, Hu Hongqiao and Liu Yonghua(1999):Ionospheric absorption at Zhongshan Station , Antarctica during magnetic storms in early May, 1998,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Vol. 10, No. 2, 133-140.

57. Liu Ruiyuan, Zhu Yuanquan(1999): Ionospheric drift properties and its response the IMF conditions at Zhongshan Station, Antarctica,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Vol.42, No.1, 13-24.

58. He Longsong, Liu Ruiyuan, Liu Shunlin and Liu Yonghua(1999):Sea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F region in lower solar activity period at Zhongshan Station, Antarctica,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Vol.10, No.2, 149-154.

59. Zhang Beicben , Liu Ruiyuan, Liu Shunlin and He Longsong(1999):A simulation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soft precipitating electrons on the polar ionosphere,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Vol. 10, No. 2, 117-124.

60. Hu Hongqiao,Liu Ruiyuan, et al.(1999):The auroral occurrence over Zhongshan Station, Antarctica,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Vol.10, No.2,101-109.

61. Liu Shunlin, Liu Ruiyuan and He Longsong(1999):The high-latitude ionospheric phenomena observed by DPS-4 at Zhongskan Station , Antarctica,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Vol. 10, No. 2,141-148.

62. Liu Yonghua, Liu Ruiyuan, et al.(1999):Preliminary Result of Imaging Riometer at Zhongshan Station, Antarctica,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Vol.10, No.1, 33-40.

63. Liu Yonghua, Liu Ruiyuan, et al.(1999):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c3 frequency range pulsations in the cusp latitudes,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Vol. 10, No. 2,163-170.

64. Xu Wenyao, Wei Zigang, Zhang Beichen, Hu Hongqiao and Liu Ruiyuan(1999): Determination of apparent bulk velocity of auroral images,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Vol. 10, No. 2, 89-95.

65. M. Nishino, H. Yamagishi, N.Sato, Y. Murata, Liu Ruiyuan, et al.(1999):Post-noon ionospheric absorption observed by the imaging riometers at polar cusp/cap conjugate stations,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Vol. 10, No. 2, 125-132.

66. Masaru Ayukawa, Kazuo Makita ,Natsuo Sato ,Masayuki Kikuchi, Yang Huigen, Liu Ruiyuan and Hu Hongqiao (1999):Aurora morphology in the dayside,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Vol. 10, No. 2, 95-100.

67. N. Sato, Y. Murata, H, Yamagishi, A. S. Yukimatu, M. Kikuchi, K. Makita, Yang Huigen and Liu Ruiyuan(1999):Simultaneous observations of Syowa East HF radar and Zhongshan Station optical aurora associated with the solar wind negative pressure impulse,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Vol. 10, No. 2, 81-88.

68. 刘瑞源、朱源泉(1999):南极中山站电离层漂移特性及其对行星际磁场的响应,地球物理学报, Vol.42, No.1,30-40.

69. 胡红桥, 刘瑞源等(1999):南极中山站磁扰日午后极光事件分析, 电波科学学报, Vol.14(Sup),31-34.

70. 胡红桥, 刘瑞源等(1999):南极中山站宁静日午后极光事件分析,武汉大学学报(自科版),Vol.45, No.5A,639-642.

71. 胡红桥、刘瑞源等(1999): 南极中山站极光形态的统计特征, 极地研究,Vol. 11, No.1, 8-18.

72. 徐文耀,魏自刚,张北辰,胡红桥,刘瑞源(1999):极光全天空图象移动速度的一种计算方法, 极地研究, Vol.11 No.3, 192-202.

73. 杨友华,汤克云,刘瑞源,胡红桥(1999):南极中山站极光与地磁场扰动关系的分析,极地研究, Vol.11 No.3, 228-234.

74. Liu Ruiyuan, Hu Hongqiao, et al.(2000):Ground-Based Observations at Zhongshan Station, Antarctica during the Early May, 1998 Events,First S-RAMP Conference,Sapporo 2000,10.

75. Liu Ruiyuan and Sato N.(2000):Progress in the Cooperative Research on Upper Atmospheric Physics at Zhongshan, Antarctica between NIPR and PRIC,SCAR第27届大会,东京,2000,7.

76. Liu Ruiyuan, He Longsong,Liu Yonghua(2000):Investigations of the High-Latitude Ionospheric Absorption Using Imaging Riometer at Zhongshan Station, Antarctica,第五届国际天线、传播和地磁理论学术讨论会,北京,2000,8.

77. He Longsong, Liu Ruiyuan, Liu Shunlin, Liu Yonghua(2000):Overall properties of F region around solar minimum at Zhongshan Station, Antarctica,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Vol.43, No.3, 315-320.

78. Ai Yong, Wang Jingfang, Liu Ruiyuan, Yang Huigen, et al.(2000):Ground Observations of Post-Noon Aurora: A Case Study,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Vol.5, No.4, 441-446.

79. Ai Yong, Wang Jingfang, Liu Ruiyuan, Yang Huigen, et al.(2000):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 of Aurora Substorm Observed at Antarctic Zhongshan Station,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Vol.5, No.3, 312-316.

80. Yang, H., N. Sato, K. Makita, M. Kikuchi, A. Kadokura, M. Ayukawa, H.Q. Hu, R.Y. Liu, I. Häggström(2000):.Synoptic observations of auroras along the postnoon oval: A survey with all-sky TV observations at Zhongshan, Antarctica.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 Vol.62, 787-797.

81. Wu Jian, Jiao Peinan, Xiao Zuo, Wan Weixing, Liu Ruiyuan and Zhao Zhengyu(2000):Ionospheric sounding network and data i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Space Science,VoL.20 (Sup), 53-57.

82. Hisao Yamagishi, Yuiti Fujita, Natsuo Sato, Masanori Nishino, Peter Stauning, Ruiyuan Liu, et al.(2000):Interhemispheric conjugacy of auroral poleward expansion observed by conjugate imaging riometers at ~67and 75-77invariant latitude, Advances on Polar Upper Atmosphere Research, No.14, 12-33.

83. Masanori Nishino, Hisao Yamagishi, Natsuo Sato, Ruiyuan Liu, et al.(2000): Conjugate features of dayside absorption associated with specific changes in the solar wind observed by inter-hemispheric high-latitude imaging riometers, Advances on Polar Upper Atmosphere Research, No.14, 76-92.

84. Yozo Murata, Natsuo Sato, Hisao Yamagishi, Akira Sessai Yukimatu, Masayuki Kikuchi, Kazuo Makita, Tadahiko Ogawa, Huigen Yang, Ruiyuan Liu, et al.(2000): Simultaneous quasi-periodic optical and HF radar signatures observed in the postnoon sector, Advances on Polar Upper Atmosphere Research, No.14, 34-44.

85. 刘瑞源,杨惠根等(2000):南极中山站日地物理观测和研究,200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

86. 贺龙松,刘瑞源、刘顺林、刘勇华(2000):太阳活动低年南极中山站电离层 F层的平均特性,地球物理学报, Vol.43, No.3, 289-296.

87. 刘勇华,刘瑞源等(2000):极隙区Pc3频段脉动的传播特性,极地研究,Vol.12, No.2,121-128.

88. Rui-yuan Liu, Hong-qiao Hu, Yong-hua Liu, Zhong-hua Xu, N. Sato, B. J. Fraser (2001): Responses of the polar ionosphere to the Bastille Day solar event. Solar Physics, 204:307-315.

89. Sato,N., Y.Murata, H.Yamagishi, A.S.Yukimatu, M.Kikuchi, M.Watanabe, K.Makita, H. Yang, R. Liu, F.J.Rich (2001): Enhancement of optical aurora triggered by the solar wind negative pressure impulse (SI-). Geophysics Research Letter, 28(1),127-130.

90. Wan,W., L.Liu, M.L.Parkinson, R.Liu, L.He, A.M.Breed, P.L.Dyson, R.J.Morris (2001): The effect of fluctuating ionospheric electric fields on Es-occurrence at cusp and polar cap latitudes. Adv.Space Res., 27(6-7), 1283-1288.

91. He Longsong, M. Nishino, Zhang Beichen, Liu Ruiyuan et al.(2001): Absorption events associated with solar flares, Chinese Sci. Bull., 46(5), 369-372.

92. Liu Yonghua, Liu Ruiyuan, Hu Hongqiao, Xu Zhonghua (2001): Study and Observation of the great solar event in July 2000 at cusp latitude,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12(2), 145-152.

93. 贺龙松,M. Nishino,张北辰,刘瑞源等 (2001):太阳耀斑和相关电离层吸收事件的初步研究, 科学通报,45(17).

94. 洪明华, 胡红桥, 刘瑞源,汤克云 (2001):亚暴期间高纬黄昏-子夜扇区极光弧增亮与衰减及其与IMF的关系, 地球物理学报,44(1), 12-23.

95. 胡红桥, 刘瑞源, 刘勇华, 杨惠根, 刘顺林, 张北辰, 艾勇, N. Sato, B. J. Fraser (2001): 1999年5月11日太阳风几乎消失时的极区电离层. 中国科学, 31(增刊), 137-141

96. 胡红桥,刘瑞源,杨惠根,王敬芳,N. Sato, M. Kikuchi, 李升贵 (2001): 南极中山站午后极光强度与太阳风参数的关系. 极地研究,13(3), 151-158.

97. 刘瑞源,胡红桥,贺龙松,刘勇华,刘顺林,佐藤夏雄,B. J. Fraser(2001): 南极中山站对1998年4/5月太阳活动事件的多手段地面观测, 中国科学,31(增刊): 101-110

98. 刘勇华,刘瑞源,胡红桥,徐中华 (2001): 2000年7月重大太阳事件的极隙区纬度观测研究. 极地研究,13(3), 205-212.

99. 刘勇华,刘瑞源,杨少峰,贺龙松,B. J. Fraser (2001):“极隙区Pc5频段脉动的传播特性”, 地球物理学报,44增刊, 8-15.

100. 刘勇华,刘瑞源,杨少峰,贺龙松,B. J. Fraser (2001):“极隙区Pc3脉动特性的短基线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44增刊, 16-21.

101. 张北辰,刘瑞源,刘顺林 (2001): 极区软电子沉降对电离层影响的模拟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 44(3), 311-319.

102. Liu Ruiyuan, Yang Huigen, Hu Hongqiao, Asgeir Brekke, and Joran Moen (2002): Inter-hemispheric comparisons of geospace environment in the polar regions—A proposed cooperative research program between China and Norway,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Vol. 13 (1), 1-6.

103. Liu Rui-yuan, Hu Hong-qiao, He Longsong, Liu Yong-hua, Liu Shunlin, Li Shenggui, N. Sato, B. J. Fraser (2002): Multiple ground-based observations at Zhongshan Station during the April/May 1998 solar events, Science in China, A, 45 Supp., 120-131.

104. Hu Hongqiao, Liu Ruiyuan, Liu Yonghua, Liu Shunlin, Yang Huigen, Xu Zhonghua, Natsuo Sato and Hisao Yamagishi (2002): The extremely intense CAN events observed at Zhongshan Station in July, 2000,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13(1), 7-14.

105. Ai Yong, Deng Xiaohua, Liu Ruiyuan, Yang Huigen (2002): Intensity variations of the postnoon auroral bright spots observed at Zhongshan Station, Antarctica on August 8, 1999,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13(1), 15-22.

106. Hu Hongqiao, Liu Ruiyuan, Yang Huigen, Wang Jingfang, N. Sato, M. Kikuchi, Li Shenggui (2002): Dependence of the postnoon auroral intensity upon the IMF,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45 (4), 461-468.

107. Hu Hongqiao, Liu Ruiyuan, Liu Yonghua, Yang Huigen, Liu Shunlin, Zhang Beichen, Ai Yong, N. Sato & B.J. Fraser (2002): The polar ionosphere at Zhongshan Station on May 11, 1999, the day the solar wind almost disappeared, Science in China, A, 45 Supp., 161-166.

108. Liu Yonghua, Liu Ruiyuan, Yang Shaofeng, He longsong and B.J. Fraser (2002):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c 5 frequency range pulsations in the cusp latitudes,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13 (1), 29-36.

109. 胡红桥,刘瑞源,刘勇华,刘顺林,杨惠根,徐中华,佐藤夏雄,山岸久雄 (2002): 太阳活动区R9077引起的强烈吸收事件, 空间科学学报,22 (1), 13-20.

110. 胡红桥,刘瑞源,杨惠根,王敬芳,N. Sato,M. Kikuchi,李升贵(2002):午后极光强度与行星际磁场的相关, 地球物理学报,45 (4), 445-452.

111. Liu Y.-H., B. J. Fraser, R.-Y. Liu, P. V. Ponomarenko (2003.): Conjugate Phase Studies on ULF waves in the Pc5 Band near the cusp, J. Geophys. Res., 108 (A7).

112. Zhang B.-C., Y. Kamide, and R.-Y. Liu (2003): Response of electron tempreture to field-aligned current carried by thermal electrons: A model, J. Geophys. Res., 108 (A5), 3-1~3-10,

113. 黄德宏,J. Moen,A. Brekke,杨惠根,刘瑞源 (2004):极光亚暴期间的南极中山站地磁共轭点位置研究,地球物理学报, 47(1),54-60,

114. Zhang, Bei-Chen, Y. Kamide, Rui-Yuan Liu, H. Shinagawa, K. Iwamasa (2004): A modeling study of ionospheric conductivities in the high-latitude electrojet regions, J. Geophys. Res., 109 (A4), A04310, 10.1029/2003JA010181.

115. 刘瑞源 杨惠根 钱嵩林 贺龙松 刘勇华 胡红桥 刘顺林 张北辰 黄德宏 王幸 李升贵 (2004): 南极中山站高空大气综合观测系统及其应用, 南极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作用研究,陈立奇编著,海洋出版社, 249-258.

116. 刘瑞源 杨惠根 胡红桥 张北辰 刘勇华 黄德宏 徐中华 綦欣 汤克云 曹冲 (2004): 南极极隙区、极盖区动力学观测和模型研究, 南极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作用研究,陈立奇编著,海洋出版社, 259-275.

117. 甄卫民 曹 冲 刘瑞源 贺龙松 刘顺林 胡红桥 刘勇华 李 凯 张添益 刘钝 赵协忠 王聚杰 (2004): 极区扰动电离层的观测与模式研究, 南极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作用研究,陈立奇编著,海洋出版社, 276-288.

118. 刘瑞源 吴健 张北辰 (2004): 电离层天气预报研究进展, 电波科学学报, 19(增刊), 35-40.

119. R. Liu, Z. Xu, J. Wu, S. Liu, B. Zhang, G. Wang (2005): Preliminary studies on ionospheric forecasting in China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 J. Atmos. Sol. Terr. Phys., 67(12), 1129-1136.

120. R.-Y. Liu, Y.-H. Liu, Z.-H. Xu, H.-Q. Hu, H.-G. Yang, B.-C. Zhang, W.-Y. Xu, G.-X. Chen, J. Wu, W.-M. Zhen, D.-H. Huang, Z.-J. Hu and Z.-X. Deng (2005): The Chinese Ground-based Instrumentation in Support of the Combined Cluster/Double Star Satellite Measurements, Ann. Geophysicae, 23(8).

121. 刘瑞源,刘顺林,徐中华,吴健,王先义,张北辰,胡红桥 (2005): 自相关分析法在我国电离层短期预报中的应用,科学通报,50(24).

122. 邓中新,刘瑞源,赵正予,杨惠根,胡红桥(2005):2003年10月底太阳风暴期间中山站电离层吸收的观测与分析,极地研究,17(1),23.

123. 温艳波,杨惠根,韩德胜,T.Araki,艾勇,刘瑞源,刘勇华,胡泽骏,陈卓天,邓忠新,刘嵘,王晶(2005): 午后多重极光弧观测研究,极地研究,17(4),255-263

124. LIU Ruiyuan,LIU Shunlin,XU Zhonghua,WU Jian,WANG Xianyi,ZHANG Beichen & HU hongqiao (2006), Application of autocorrelation method on ionospheric short-term forecasting in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1(3), 352-357.

125. H. Hu, T. K. Yeoman, M. Lester, R. Liu, H. Yang and A. Grocott (2006):Dayside flow bursts and high latitude reconnection when the IMF is strongly northward, Ann. Geophysicae, 24, 2227–2242.

126. 徐中华,刘瑞源,刘顺林,张北辰,胡红桥,綦欣(2006):南极中山站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变化特征, 地球物理学报,49(1),1-8.

127. 邓忠新,刘瑞源,赵正予,杨惠根,徐中华 (2006): 中山站电离层尖峰脉冲型吸收统计特性,空间科学学报,26(3), 172-176.

128. 张清和, 刘瑞源, 黄际英, 刘勇华, 徐中华 (2006): Cluster卫星观测的中高度极隙区中场向电流引起的磁场的扰动变化, 极地研究 18(3), 175-184.

129. 陈卓天,张北辰,杨惠根,刘瑞源 (2006): 极隙区极光粒子沉降对电离层影响的模拟研究,极地研究 18(3), 166-174.

130. 胡红桥、刘瑞源、杨惠根 (2006): 午后极光与太阳风-磁层耦合函数的相关,空间科学学报,26(4)-241-09.

131. 胡红桥、刘瑞源、杨惠根、刘顺林 (2006):南极中山站与北极地磁活动相关性研究,地球物理学报,49(5):1321-1328.

132. 张清和,刘瑞源,黄际英,M. W. Dunlop,胡红桥,沈超,Bogdanova Y. V.(2007):2004年4月1日磁通量传输事件特性的研究——通量管内电流密度、粒子运动与管轴方向的对比分析,极地研究,19,2,121-130,2007.

133. LIU Rui-Yuan, LIU Guo-Hua, WU Jian, ZHANG Bei-Chen, HUANG Ji-Ying, HU Hong-Qian, XU Zong-Hua (2008): Ionosheric foF2 reconstru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shot-term forecasting in China region,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51(2),206-213,2008.

134. Zhang Q. –H., Liu R. Y., Dunlop M. W., Huang J. Y., Hu H. Q., Lester M., Liu Y. H., Hu Z. J., Shi Q. Q., and Taylor M.G. G. T. (2008): Simultaneous tracking of reconnected flux tubes: Cluster and conjugate SuperDARN observations on 1 April 2004. Annales Geophysicae. 26(6). 1545-1557. http://www.ann-geophys.net/26/1545/2008/angeo-26-1545-2008.html

135. Alfonsi, L., Andrew J.Kavanagh, Ermanno Amata, Pierre Cilliers, Emilia Correia, Mervyn Freeman, Kirsti Kauristie, Ruiyuan Liu, Juha-Pekka Luntama, Cathryn N. Mitchell, G.A.Zherebtsov et al.,(2008):Probing the high latitude ionosphere from ground-based observations: The state of current knowledge and capabilities during IPY,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 , 70, 2293-2308, doi:10.1016/j.jastp.2008.06.013

136. Y. H. Liu, B. J. Fraser, S. T. Ables, M. W. Dunlop, B. C. Zhang, R. Y. Liu, and Q. G. Zong (2008):Phase structure of Pc3 waves observed by Cluster and ground stations near the cusp,26 July 2008,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Vol.113,A07S37,doi:10.1029/2007JA012754, 2008

137. 刘瑞源,刘国华,吴健,张北辰,黄际英,胡红桥,徐中华(2008) :中国地区电离层f0F2重构方法及其在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地球物理学报,51(2), 8-14。

138. 张清和,刘瑞源,黄际英,Dunlop, M. W.,胡红桥,胡泽骏,Bogdanova, Y. V.,Lester, M.(2008): 2004年2月11日Cluster卫星和CUTLASS雷达同时观测的磁通量管传输事件. 地球物理学报, 51(1). 1-9. (SCI, UT ISI: 000252841900001).

139. 朱爱琴,张北辰,黄际英,刘瑞源 (2008):南北极冬季F2层电离层特性对比研究,《极地研究》,20 (1), 31-39.

140. 张清和,刘瑞源,黄际英,Dunlop, M. W., 胡红桥,Bogdanova, Y. V.,Walsh, A(2009). 2004年3月13日TC-1和Cluster卫星联合观测的磁通量传输事件. 空间科学学报. 29(2):166-175.

期刊论文:

1. 赤道电离层F区底部准正弦型不均匀体引起闪烁的数值模拟 甄卫民 刘瑞源 空间科学学报 1993年 第01期

2. 国际参考电离层用于中国地区时的修正计算方法 刘瑞源 权坤海 戴开良 罗发根 孙宪儒 李忠勤 ... 地球物理学报 1994年 第04期

3 国际参考电离层IRI-90与中国实测电离层月平均电子密度剖面形状的比较 罗发根 戴开良 权坤海 刘瑞源 空间科学学报 1994年 第04期

4. 极光全天空视频图像分析系统 杨惠根 刘瑞源 黄德宏 菊池雅行 佐藤夏雄 小野高幸 ... 地球物理学报 1997年 第05期

5. 极光全天空图象投影变换中的强度修正 杨惠根 刘瑞源 佐藤夏雄 科学通报 1997年 第02期

6. 南极中山站数字式电离层测高仪的初步观测结果 刘瑞源 钱嵩林 贺龙松 地球物理学进展 1997年 第04期

7. 南极中山站冬季电离层的平均特性 刘顺林 贺龙松 刘瑞源 极地研究 1997年 第03期

8. 中山站成像式宇宙噪声接收机观测结果的初步分析 刘勇华 刘瑞源 贺龙松 胡红桥 西野正德 佐纳康治 ... 极地研究 1998年 第04期

9. 极光──日地对话的电影 汤克云 刘瑞源 科技导报 1998年 第04期

10. 南极中山站极光形态的统计特征 胡红桥 刘瑞源 王敬芳 杨惠根 王幸 极地研究 1999年 第01期

11. 极光全天空图象移动速度的一种计算方法 徐文耀 魏自刚 张北辰 胡红桥 刘瑞源 极地研究 1999年 第03期

12. 南极中山站极光与地磁场扰动关系的分析 杨友华 汤克云 刘瑞源 胡红桥 极地研究 1999年 第03期

13. 南极中山站极光电集流分布特征分析 杨友华 汤克云 杨朝晖 刘瑞源 胡红桥 极地研究 2000年 第01期

14. 极隙区Pc3频段脉动的传播特性 刘勇华 刘瑞源 杨少峰 贺龙松 BJFraser 极地研究 2000年 第02期

15. 亚暴期间高纬黄昏—子夜扇区极光弧增亮与衰减及其与IMF的关系 洪明华 胡红桥 刘瑞源 汤克云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年 第01期

16. 极区电子沉降对电离层影响的模拟研究 张北辰 刘瑞源 刘顺林 地球物理学报 2001年 第03期

17. 南极中山站午后极光强度与太阳风参数的关系 胡红桥 刘瑞源 杨惠根 王敬芳 Natsuo Sato ... 极地研究 2001年 第03 期

18. 2000年7月重大太阳事件的极隙区纬度观测研究 刘勇华 刘瑞源 胡红桥 徐中华 极地研究 2001年 第03期

19. 南极中山站对1998年4~5月太阳活动事件的多手段地面观测 刘瑞源 胡红桥 贺龙松 刘勇华 刘顺林 佐藤夏雄 ... 中国科学 A辑 2001年 第S1期

20. 1999年5月11日太阳风几乎消失时的极区电离层 胡红桥 刘瑞源 刘勇华 杨惠根 刘顺林 张北辰 ... 中国科学A辑 2001 年 第S1期

21. 太阳活动区R9077引起的强烈吸收事件 胡红桥 刘瑞源 刘勇华 刘顺林 杨惠根 徐中华 ... 空间科学学报 2002年 第01 期

22. 不同上边界条件下的极区电离层数值模拟 刘顺林 张北辰 刘瑞源 徐中华 空间科学学报 2005年 第06期

23. 日侧极光卵的可见光多波段观测特征——中国北极黄河站首次极光观测初步分析 胡泽骏 杨惠根 艾勇 黄德宏 胡红桥 刘瑞源 ... 极地研究 2005年 第02期

24. 午后多重极光弧观测研究 温艳波 杨惠根 韩德胜 T.Araki 艾勇 刘瑞源 ... 极地研究 2005年 第04期

25. 南极中山站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变化特征 徐中华 刘瑞源 刘顺林 张北辰 胡红桥 綦欣 地球物理学报 2006年 第01期

26. 中山站电离层尖峰脉冲型吸收统计特性 邓忠新 刘瑞源 赵正予 杨惠根 徐中华 空间科学学报 2006年 第03期

27. 午后极光强度与太阳风-磁层耦合函数的相关 胡红桥 刘瑞源 杨惠根 N.Sato M.Kikuchi 空间科学学报 2006年 第04 期

28. 南极中山站与北极地磁活动相关性研究 胡红桥 刘瑞源 杨惠根 刘顺林 地球物理学报 2006年 第05期

29. 极隙区极光粒子沉降对电离层影响的模拟研究 陈卓天 张北辰 杨惠根 刘瑞源 极地研究 2006年 第03期

30. Cluster卫星观测的中高度极隙区中场向电流引起的磁场的扰动变化 张清和 刘瑞源 黄际英 刘勇华 徐中华 极地研究 2006年 第03期

31. 南极中山站DPS-4电离层测高仪的中层夏季回波统计分析 李海龙 吴健 刘瑞源 黄际英 极地研究 2007年 第01期

32. 2004年4月1日磁通量传输事件特性的研究——通量管内电流密度、粒子运动与管轴方向的对比分析 张清和 刘瑞源 黄际英 Dunlop MW 胡红桥 极地研究 2007年 第02期

33. 2004年2月11日Cluster卫星和CUTLASS雷达同时观测的磁通量传输事件 张清和 刘瑞源 黄际英.W.Dunlop 胡红桥 胡泽骏 地球物理学报 2008年 第01期

34. 中国地区电离层f_oF_2重构方法及其在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刘瑞源 刘国华 吴健 张北辰 黄际英 胡红桥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年 第02期

35. 南北极冬季F2层电离层特性对比研究 朱爱琴 张北辰 黄际英 刘瑞源 极地研究 2008年 第01期

36. 南极中山站和昭和站等离子体漂移观测的对比研究 贺龙松 刘瑞源 刘勇华 山岸久雄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 发表时间:1999-10-01

37. 极光全天空视频图象分析 杨惠根 黄德宏 刘瑞源 田玮 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 发表时间:1996- 10-01

38. 南极中山站冬季电离层的平均特性 刘顺林 贺龙松 刘瑞源 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 发表时间:1996-10-01

39. 南极中山站电离层漂移特性及其对行星际磁场的响应 刘瑞源 朱源泉 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发表时间:1997-11-01

40. 极区电离层-磁层耦合研究回顾与展望 张北辰 刘瑞源 杨惠根 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发表时间:1998-10-01

41. 南极中山站电离层在太阳低年的平均特性 贺龙松 刘勇华 刘瑞源 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发表时间:1998-10-01

42. 南极中山站高空大气综合观测系统 刘瑞源 杨惠根 钱嵩林 贺龙松 刘勇华 王幸 ... 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发表时间:1998-10-01

43. 南极中山站-戴维斯站超低频磁流体波的短基线研究 刘勇华 刘瑞源 贺龙松 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发表时间:1998-10-01

44. 中山站极光的典型特征 胡红桥 刘瑞源 MAKITA Kazuo 王敬芳 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发表时间:1998-10-01

45. 南极中山站日地物理观测和研究 刘瑞源 杨惠根 钱松林 贺龙松 刘勇华 胡红桥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 发表时间:2000-10-01

46. 1998年5月初磁暴期间南极中山站的电离层吸收 刘瑞源 贺龙松 胡红桥 刘勇华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 发表时间:2000-10-01

47. 极隙区和极光带宇宙噪声吸收Pc5脉动特征比较 刘勇华 刘瑞源 贺龙松 杨惠根 李升贵 山岸久雄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 发表时间:2000-10-01

48. 1997年11月初太阳事件在极区引起的近地空间效应 刘顺林 贺龙松 刘瑞源 刘勇华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 发表时间:2000-10-01

49. 午后极光的概要分布特征 杨惠根 胡红桥 刘瑞源 黄德宏 佐藤夏雄 卷田和男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 发表时间:2000-10-01

50. 与电离层电场相关的极区Sporadic E 万卫星 刘立波 刘瑞源 贺龙松 第五届中外空间/太空科学讨论会 发表时间:2000-09-01

51. 南极中山站高空大气物理观测研究进展 刘瑞源 杨惠根 胡红桥 第五届中外空间/太空科学讨论会 发表时间:2000-09 -01

52. 南极中山站极光发生率及其形态特征 胡红桥 刘瑞源 杨惠根 王敬芳 Kazuo Makita 第五届中外空间/太空科学讨论会 发表时间:2000-09-01

53. 与电场相关电离层偶发E层 万卫星 刘立波 刘瑞源 贺龙松 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 发表时间:2000-10- 01

54. 极隙区电离层模拟研究 张北辰 刘瑞源 易帆 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 发表时间:2000-10-01

55. 南极中山站对1998年5月初事件的多手段地面观测 刘瑞源 胡红桥 贺龙松 刘勇华 刘顺林 李升贵 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 发表时间:2000-10-01

56. 极盖区地磁及其相关现象的两极对比研究 黄德宏 刘瑞源 杨惠根 胡红桥 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 发表时间:2000-10-01

57. 午后极光的概要分布特征 杨惠根 佐藤夏雄 卷田和男 胡红桥 刘瑞源 黄德宏 ... 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 发表时间:2000-10-01

58. 午后高纬极光强度与IMF相关性研究 胡红桥 刘瑞源 杨惠根 黄德宏 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 发表时间:2000-10-01

59. 亚暴期间高纬夜侧极光弧与IMF的关系 洪明华 胡红桥 刘瑞源 汤克云 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 发表时间 :2000-10-01

60. 极隙区纬度Pc5频段脉动的传播特性 刘勇华 刘瑞源 杨少峰 贺龙松 B.J.Fraser 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 发表时间:2000-10-01

61. 1999年10月孤立CME事件的极区近地空间效应 刘勇华 刘瑞源 胡红桥 艾勇 杨少峰 B.J.Fraser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 发表时间:2001-10-01

62. R9077活动与南极中山站的强烈吸收事件 胡红桥 刘瑞源 刘勇华 刘顺林 杨惠根 徐中华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 发表时间:2001-10-01

63. 地球空间暴的南北极共轭观测研究 刘瑞源 杨惠根 胡红桥 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科学研讨会 发表时间:2002- 09-01

64. 极隙区Pc5频段ULF波的共轭相位研究 刘勇华 B.J.Fraser 刘瑞源 P.V.Ponomarenko 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科学研讨会 发表时间:2002-09-01

65. 中国及周边地区电离层短期预报 刘瑞源 徐中华 王先义 张北辰 胡红桥 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 发表时间:2003-10-01

66. 我国极区日地物理观测研究进展 刘瑞源 杨惠根 胡红桥 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 发表时间:2003-10-01

67. 南极中山站高频雷达探测计划 胡红桥 刘瑞源 杨惠根 刘顺林 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 发表时间:2003-10-01

68. 极隙区Pc5频段ULF波的共轭相位研究 刘勇华 B.J.Fraser 刘瑞源 P.V.Ponomarenko 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 发表时间:2003-10-01

69. 极隙区纬度宇宙噪声吸收强度的时间概率分布 刘勇华 徐中华 刘瑞源 綦欣 胡红桥 贺龙松 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 发表时间:2003-10-01

70. 南极中山站电离层foF2和hmF2特性分析 徐中华 刘顺林 刘瑞源 张北辰 胡红桥 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 发表时间:2003-10-01

71. 中山站—斯伐尔巴特共轭观测会战及数据初步分析 黄德宏 刘瑞源 杨惠根 胡红桥 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 发表时间:2003-10-01

72. 南北极地磁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胡红桥 刘瑞源 杨惠根 黄德宏 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 发表时间:2003- 10-01

73. 中国北极站极光全天空CCD成像观测系统 陈卓天 杨惠根 刘瑞源 胡红桥 黄德宏 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 发表时间:2003-10-01

74. 南极中山站电离层尖峰脉冲型吸收研究 邓忠新 刘瑞源 赵正予 杨惠根 胡红桥 徐中华 第十一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 发表时间:2005-10-01

75. 电离层天气预报研究进展 刘瑞源 吴健 张北辰 第十一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 发表时间:2005-10-01

76. 南极中山站冬季和分季电离层F层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张北辰 刘瑞源 陈卓天 徐中华 第十一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 发表时间:2005-10-01

77. 黄河站极光成像系统介绍和取得的初步结果 黄德宏 杨惠根 胡泽骏 陈卓天 刘瑞源 田口真 第十一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 发表时间:2005-10-01

78. 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电离层短期预报 刘瑞源 刘国华 吴健 徐中华 张北辰 王先义 空间环境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 发表时间 :2006-10-01

79. 极隙区电离层踪迹研究与空间天气监测 杨惠根 刘瑞源 刘顺林 胡红桥 张北辰 UAP团队 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 发表时间:2007-11-01

80. 中国地区电离层f_0F_2短期变化特性 刘瑞源 刘国华 吴健 万卫星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 发表时间:2007-10-01

81. 2004年2月11日Cluster卫星和CUTLASS雷达同时观测的磁通量管传输事件 张清和 刘瑞源 黄际英 M.W.Dunlop 胡红桥 胡泽骏 第十二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 发表时间:2007-11-01

82. 极光带极向侧夏季F层电离层变化特性研究 张北辰 朱爱琴 刘瑞源 黄际英 綦欣 刘顺林 第十二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 发表时间:2007-11-01

83. 强磁暴期间低纬电离层空间相关性及其预报应用初步分析 邓忠新 甄卫民 刘瑞源 赵正予 冯健 於晓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 发表时间:2008-10-01

成果获奖:

 

序号

         成果(项目)名称 获  奖  情  况
 奖别(国家、省、部)名称     等级     排名     年份
 1 地球空间环境的南北极对比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1  2005
 2 南极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作用研究  海洋创新成果奖  一等奖  10  2002
 3 南极中山站高空大气物理观测研究  海洋创新成果奖  一等奖  1  2001
 4 用月报表参数计算电离层月平均剖面的方法  电子部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5  1986
 5 全球等效太阳黑子数IG及其在电离层预报中的应用  电子部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1  1984
 6 110、7010工程电波折射误差修正的研究  四机部科研成果奖  一等奖  1  1980
 7 46、47核爆炸电磁脉冲探测实验  四机部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1  1978
 8 110远程精密跟踪雷达  全国科学大会奖     骨干  1978
 9 7010相控阵导弹预警雷达  全国科学大会奖    骨干  1978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