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生命科学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学术交流

专家信息:

张鹤龄,男,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生于1931年,辽宁省沈阳市人。长期从事植物病毒学研究。分离鉴定出国内未报道的8种植物病毒和株系:苜蓿花叶病毒马铃薯杂斑株系,马铃薯Y病毒烟草叶脉坏死株系,马铃薯S病毒,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甜菜坏死黄脉病毒,侵染甜菜的番茄斑萎病毒,侵染莜麦的大麦黄矮病毒及侵染马铃薯的一种短杆状病毒。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用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诊断PSTVd的技术,获得国际马铃薯中心的好评。研究建立了诊断马铃薯病毒的酶联,复合斑点酶联,核酸斑点杂交,及一步法RT-PCR等技术。在马铃薯卷叶病毒提纯,血清学,诊断,基因组结构,抗病毒基因工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

自1992年以来他和他的研究生们先后完成了马铃薯卷叶病毒中国株基因组中全部6个基因:ORF1, ORF2a, ORF2b, ORF3, ORF4, ORF5的克隆与序列分析,为进一步研究PLRV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奠定了基础。和李天然教授合作,培育出5个抗卷叶病毒的转基因马铃薯栽培品种,经农业部批准,已在内蒙古和辽宁地区进行了中间试验,环境释放试验和生产试验。他们用马铃薯卷叶病毒正义和反义基因间隔区(IS)分别转化马铃薯,干扰病毒亚基因组表达,获得了由反义IS介导的抗病毒转基因马铃薯植株,从而建立了一种抗病毒基因工程新途径。此外,还针对马铃薯卷叶病毒复制酶基因负链合成克隆了双价核酶(Ribozyme)基因。已成功地实现了马铃薯卷叶病毒RNA的体外切割。并研究了表达核酶基因马铃薯的抗病作用。在此领域始终处于国际前沿水平。在张家口地区大面积推广脱掉类病毒的马铃薯,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

他是我国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试验的早期组织发起者之一。他提出的我国马铃薯各级种薯名称,分级办法,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已被广泛采用,并已编写入《中国马铃薯栽培学》一书中。他对我国马铃薯病毒病害的有效诊断和防治及发展脱毒种薯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师资,研究人才,学术带头人和跨世纪人才的高层次教育。以基因工程为主的生物高技术是我国高新技术的重要领域,对自治区经济发展和科技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上述认识,张鹤龄教授自1986年以来把研究生培养方向从植物病毒学转为生物高技术。增设了病毒分子生物学,分子克隆和植物基因工程等学位课。在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试验中,没有采取等靠要的方针,而是立足校内培养,内外结合,派出去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作好学位论文,而是为了更新自己实验室的技术,增强培养研究生的后劲。仅用3年时间便从无到有引进和建立了基因合成,分子克隆和转基因等一系列生物高技术。使他的研究生在坚实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理论基础上,掌握了DNA重组,基因克隆和表达的一系列技术。这批研究生在自治区及各高校已成为生物高技术的宝贵财富。例如1991年毕业的硕士,蒙族学生哈斯阿古拉,由于科研成绩显著,已于1998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并担任内大生物工程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牧草和特色作物生物技术中心主任。为此张鹤龄教授等的“立足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生物高技术人才”1996年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发表研究论文113篇,参编中英文著作3部。培养出33名硕士研究生。获3项内蒙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989年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1年评为享受政府特贴专家,2000年被选为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1999年获乌兰夫奖金奖。他长期主持国际合作项目,任国外刊物“Asian Potato Journal”编委,1991和1996年两次应聘为联合国UNDP马铃薯项目顾问。他和印加英科学家合编的英文著作“Comprehensive Potato Biotechnology”,1998年已在新德里出版。张鹤龄教授热爱祖国,治学严谨,是我国知名的马铃薯病毒专家,在国际马铃薯学术界也有一定声誉。

主要学历和经历(包括国外):

1954.10-1956.9

佳木斯国营友谊农场

场长顾问翻译

 

1956.9-1957.10

东北农学院农学系微生物教研室

 

 助授

1957.10-至今

内蒙古大学生物系

 

 

1958.1-1958.10

赴青岛山东大学进修微生物学

 

 

1979-

内蒙古大学生物系微生物教研室

 

 副教授

1986-

内蒙古大学生物系

 

 教授

1988.12-1993.2

内蒙古大学生物系

 系主任

 

1984.12.1-12.16

赴秘鲁利马国际马铃薯中心(CIP)

参加评论会

 

1985.11.7-1985.12.10

赴荷兰考察马铃薯种薯生产

 

 

1986.11.1-1987.2.5

赴秘鲁利马CIP

合作研究

 

1989.11.20-11.23

赴秘鲁利马CIP出席

病毒规划会议

 

1991.6.17-6.22

赴印尼万隆出席亚洲马铃薯

学术会议

 

1995.3.12-3.24

赴英国苏格兰出席植物病毒

高级研讨会

 

主要兼职(国内外学术团体的兼职):

1991-1998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副主编

1979-1997

内蒙古微生物学会

    副理事长

1988-至今

Asian Potato Journal”(菲律宾出版)

     编委

1991.8-1991.9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聘请为

    项目顾问

1996-1997

UNDP聘请为(马铃薯项目)

    项目顾问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植物病毒的研究。

主持的国际合作,国家和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马铃薯病毒鉴定技术研究与应用,来源国际马铃薯中心(CIP) 1986-1996。

2.植物病毒单克隆抗体制备和应用(3860771),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87-1990。

3.马铃薯卷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克隆(38960002),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90-1993。

4.抗卷叶病毒转基因马铃薯植株的研究(39270453),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93-1996。

5.用核酶切割马铃薯CP基因和复制酶基因(39360052),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94-1996。

6.葡萄根癌病生防菌MI-15细菌素研究(39760005),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98-2000。

7.表达核酶转基因马铃薯抗病性研究(39760045),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98-2000。

8.应用cDNA探针核酸分子杂交诊断和控制马铃薯束顶病,来源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 1989-1991。

9.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卷叶病毒马铃薯,来源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1992-1995。

10.马铃薯卷叶病毒复制酶基因克隆,来源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1996-1998。

主要研究工作,成就及贡献:

一、抗马铃薯卷叶病毒基因工程研究已达国际前沿,居国内领先。

马铃薯卷叶病毒是引起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因素。其有效防治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张鹤龄教授等在马铃薯卷叶病毒的提纯,高效价抗血清制备,单抗制备,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病毒基因组结构及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

1. 1992年在国内首次合成、克隆了马铃薯卷叶病毒中国分离株(PLRV-Ch)的外壳蛋白(CP)基因,并进行了全序列分析。以中科院院士田波研究员为首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这是一项继加拿大、德国、英国、美国之后关于马铃薯卷叶病毒中国株外壳蛋白基因克隆、定序的工作,达到国际同类工作水平,属国内领先”。这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独立合成克隆的第一个基因。

2. 1993-1994年将自行合成克隆的上述CP基因转入马铃薯。经数年选育,已获得五个抗卷叶病毒的优质高产转基因马铃薯栽培种,经农业部批准已进入生产试验。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于2000年12月5日通过了内蒙科技厅主持的成果鉴定,认为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技日报》2000年12月8日在头版作了报道。

3. 1995年以来先后完成了PLRV复制酶基因全长克隆和序列分析,进而完成了该病毒全部基因组中6个基因:ORF1, ORF2a, ORF2b, ORF4, ORF3, ORF5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PLRV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奠定了基础。

4. 抗病毒基因工程途径研究。他们用马铃薯卷叶病毒正义和反义基因间隔区(IS)分别转化马铃薯,干扰病毒亚基因组表达,获得了由反义IS介导的抗病毒转基因马铃薯植株,从而建立了一种抗病毒基因工程新途径。此外他们还针对马铃薯卷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和复制酶基因负链合成克隆了两种核酶(Ribozyme)基因。已成功地实现了马铃薯卷叶病毒RNA的体外切割。正在研究其体内抗病作用。

二、在我国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有效诊断和防治中获得明显经济效益。

马铃薯纺锤块茎病是我国北方马铃薯重要病害,是较难解决的问题。张鹤龄教授等在国内外首次成功地建立了用生物素标记cDNA探针,用核酸斑点杂交的方法鉴定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的技术。用此技术和32P标记的cDNA探针技术基本查明了我国主要马铃薯产区PSTVd的侵染范围。筛选出无PVTVd的实生种子亲本和马铃薯栽培种。其中脱PSTVd“虎头”品种已在河北张家口地区大面积推广,1996年推广面积达20万亩,增加经济效益达数千万元。(见证明)

三、分离鉴定出8种国内未报道的植物病毒和株系

1978年以来先后分离鉴定出苜蓿花叶病毒马铃薯杂斑株系、 PVYN、马铃薯S病毒、侵染莜麦的大麦黄矮病毒、甜菜褪绿斑驳病毒 (TSWV的一个株系)、甜菜环斑病毒、甜菜环死黄脉病毒、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和侵染马铃薯的一种短杆状病毒。发表论文9篇。对我国植物病毒病害,尤其是马铃薯病毒病害的有效防治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促进了我国植物病毒学的发展。

四、研究建立了多种现代植物病毒诊断技术

通过主持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自1986年以来先后研究建立了酶联(ELISA)、生物素—亲和素酶联,斑点酶联,免疫吸咐电镜,抗卷叶病毒单克隆抗体等诊断马铃薯病毒的现代免疫学技术。此外还研究建立了用变性电泳、往返电泳、核酸探针分子杂交,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分子杂交,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以及用一步法RT—PCR检测马铃薯病毒和类病毒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以上现代植物病毒诊断技术的建立和创造性地应用于马铃薯病毒和类病毒的鉴定多为国内首次,其中用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成功地检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为国内外首次。被国际马铃薯中心评价为是一项“重要贡献”。现在内蒙古大学已成为我国马铃薯病毒和类病毒研究和检测中心。

五、对发展我国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作出重要贡献

张鹤龄教授是我国70年代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试验早期组织发起人之一,提出了我国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分级办法,各级种薯名称和质量标准以及检验方法,并已由他编写到1994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马铃薯栽培学》一书中。在国内被广泛引用于国家和地方标准的制定。对发展我国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六、立足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生物高技术人才。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师资,研究人才,学术带头人和跨世纪人才的高层次教育。以基因工程为主的生物高技术是我国高新技术的重要领域,对自治区经济发展和科技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认识,张鹤龄教授自1986年以来把研究生培养方向从植物病毒学转为生物高技术。增设了病毒分子生物学,分子克隆和植物基因工程等学位课。在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试验中,没有采取等靠要的方针,而是立足校内培养,内外结合,派出去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作好学位论文,而是为了更新自己实验室的技术,增强培养研究生的后劲。仅用3年时间便从无到有引进和建立了基因合成,分子克隆和转基因等一系列生物高技术。使他的研究生在坚实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理论基础上,掌握了DNA重组,基因克隆和表达的一系列技术。这批研究生在自治区及各高校已成为生物高技术的宝贵财富。例如1991年毕业的硕士,蒙族学生哈斯阿古拉,由于科研成绩显著,已于1998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并担任内大生物工程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牧草和特色作物生物技术中心主任。为此张鹤龄教授等的“立足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生物高技术人才”1996年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论文专著:

1.转二价核酶基因马铃薯及抗病性研究 张剑峰 郝文胜 于嘉林 张鹤龄 李天然 张子义 植物病理学报 2008年 第05期

2.葡萄糖氧化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孙瑞芬 安玉麟 张鹤龄 兰海英 王静 程继东 华北农学报 2006年 第06期

3.在COS细胞中表达白细胞介素-Ⅱ 周台英 张鹤龄 王秀梅 博晓真 郭荧 高凯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 第01期

4.转座子Tn5对葡萄根癌病生防菌MI15的诱变 董江丽 张鹤龄 朱景奇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 第01期

5.苜蓿花叶病毒复制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张竞秋 哈斯阿古拉 张丽 张鹤龄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05期

6.马铃薯卷叶病毒中国株(PLRV-Ch)ORF2a基因3′端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赵国芬 张鹤龄 哈斯阿古拉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 第05期

7.正链RNA病毒复制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赵国芬 张鹤龄 宋立华 杨丽华 刘扬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 2003年 第01期

8.按大肠杆菌高表达序列设计的人干扰素α-2b基因的化学合成和克隆 刘丽华 哈斯阿古拉 李宏 张鹤龄 罗辽复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 第01期

9.马铃薯卷叶病毒中国株(PLRV-Ch)ORF2a基因5′端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赵国芬 张鹤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04年 第01期

10.苜蓿花叶病毒复制酶(P_2亚基)基因3'端cDNA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李颖 哈斯阿古拉 方天祺 张鹤龄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 第01期

11.苜蓿花叶病毒RNA_23′端cDNA转基因烟草及其抗病性研究 李颖 哈斯阿古拉 邰丽华 方天祺 张鹤龄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 第06期

12.苜蓿花叶病毒RNA_23′端cDNA转基因烟草的研究 李颖 哈斯阿古拉 方天祺 张鹤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 2004年 第04期

13.马铃薯病毒一步法RT-PCR诊断研究 关翠萍 张鹤龄 门福义 宋艳茹 蒙美莲 陈正华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 第02期

14.转基因马铃薯外源CP基因转录表达与病毒在寄主体内复制关系 赵福宽 张鹤龄 哈斯阿古拉 刘纪麟 郑用琏 北方园艺 1999年 第03期

15.马铃薯转CP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赵福宽 张鹤龄 哈斯阿古拉 刘纪麟 郑用琏 北方园艺 1999年 第04期

16.侵染马铃薯的一种短杆状病毒的分离鉴定(英文) 杨静华 金萍 马丽杰 庞瑞杰 张鹤龄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 第02期

17.沙眼衣原体感染标本的外膜蛋白基因测序分型 鲁辛辛 郑文辉 张鹤龄 燕成岭 王丽 张锁柱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1999年第04期

18.番茄ACC合酶反义基因对河套蜜瓜的转化 李天然 张治中 张鹤龄 马庆虎 宋艳茹 植物学报 1999年 第02期

19.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在马铃薯基因组中的整合与转录表达 赵福宽 张鹤龄 李天然 哈斯阿古拉 郑用琏 刘纪麟 北京农学院学报1999年 第03期

20.马铃薯卷叶病毒中国株(PLRV-Ch)ORF2a基因特征分析 赵国芬 张鹤龄 哈斯阿古拉 生物工程学报 2002年 第06期

21.马铃薯卷叶病毒基因间隔区转化的马铃薯抗病性研究 董江丽 李天然 哈斯·阿古拉 张鹤龄 中国病毒学 1999年 第01期

22.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犬细小病毒 董江丽 李武 额日贺 张鹤龄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 第03期

23.针对马铃薯卷叶病毒复制酶基因负链的突变核酶的克隆及体外转录 杨静华 乔建军 张鹤龄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0年 第03期

24.柳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内蒙株(LsNPV-IM)DNA的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 张彤 王立波 张鹤龄 刘振清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 第03期

25.日本脑炎病毒(JEV)内蒙古分离株M73-1E基因的5′端克隆及部分序列分析 张彤 秦毅强 张鹤龄 张丽英 郭志荣 内蒙古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 第05期

26.我国马铃薯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张鹤龄 中国马铃薯 2000年 第01期

27.马铃薯卷叶病毒中国株(PLRV-Ch)复制酶基因结构研究 张鹤龄 梁成罡 张彤 哈斯阿古拉 赵国芬 中国病毒学 2000年 第03期

28.犬细小病毒中国内蒙株VP2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董江丽 李淑芬 张鹤龄 中国病毒学 2000年 第04期

29.马铃薯卷叶病毒中国株ORF1及5′端非编码区序列特点分析 李英 张鹤龄 哈斯阿古拉 病毒学报 2001年 第02期

30.表达葡萄糖氧化酶基因抗晚疫病马铃薯的培育(英文) 杨静华 李天然 姚裕琪 张鹤龄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1年 第02期

31.羊流产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苗振川 哈斯阿古拉 赵亚芳 张宝发 张鹤龄 畜牧兽医学报 2001年第01期

32.感病马铃薯中汰除PSTV_d的研究 马秀芬 李天然 张鹤龄 庞万福 王登亮 高占旺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04期

33.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的分离与提纯 孟清 张鹤龄 张喜印 杨永嘉 邢继英 宋伯符 植物病理学报 1994年 第03期

34.高效价甘薯羽状斑驳病毒抗血清的制备 孟清 张鹤龄 宋伯符 庞瑞杰 邢继英 杨永嘉 中国病毒学 1994年 第02期

35.干扰素α—2b的高效表达及原核增强子效应研究 张彤 吴淑华 张鹤龄 侯云德 病毒学报 1995年 第02期

36.抗卷叶病毒(PLRV)转基因马铃薯栽培种及其抗病性研究 张鹤龄 李天然 哈斯阿古拉 额尔敦 张彤 孙燕 病毒学报 1995年 第04期

37.转基因马铃薯植株中外源基因PCR扩增和拷贝数测定 哈斯阿古拉 李天然 孙焱 张鹤龄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第04期

38.应用Dot-ELISA检测马铃薯卷叶病毒 孟清 张鹤龄 宋伯符 庞瑞杰 植物病理学报 1995年 第01期

39.用~(32)P标记cDNA探针进行核酸斑点杂交检测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 扈惠平 哈斯阿古拉 张鹤龄 中国病毒学 1995年 第01期

40.甘薯病毒研究进展 孟清 张鹤龄 中国病毒学 1995年 第02期

41.制备免疫吸附电镜检测甘薯羽状斑驳病毒样品 孟清 解峰 张鹤龄 植物病理学报 1995年 第03期

42.表达马铃薯X病毒和Y病毒双价外壳蛋白基因马铃薯植株的抗病性 张鹤龄 宋艳茹 彭学贤 李天然 孟清 崔晓江 病毒学报1996年 第04期

43.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马铃薯卷叶病毒 张彤 哈斯阿古拉 张鹤龄 刘莉 病毒学报 1996年 第04期

44.应用免疫吸附电镜检测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孟清 解峰 张鹤龄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 第02期

45.稀土元素对壮观链霉菌生长及其壮观放线菌素产量的影响 马秀芬 高敏 刘莉 庞瑞杰 张鹤龄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 第03期

46.中国流行的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株系鉴定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马秀芬 刘莉 张鹤龄 庞瑞杰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 第04期

47.马铃薯卷叶病毒中国分离株外壳蛋白基因及其上游先导序列的cDNA克隆和序列分析 赵福宽 张鹤龄 梁成罡 哈斯阿古拉 刘纪麟 郑用琏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 第05期

48.柳毒蛾(Leucoma salicis Linnaeus)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polyhedrosisvirus)内蒙株的形态学研究 马秀芬 王东梅 张鹤龄 舍楞 刘振清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 第06期

49.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内蒙古毒株VP2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哈斯阿古拉 张彤 张七斤 张鹤龄 生物工程学报 1996年第S1期

50.柳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生产及应用 刘振清 舍楞 王孝卿 张鹤龄 刘乃生 刘桂琴 森林病虫通讯 1996年 第03期

51.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基因组研究进展 张鹤龄 中国病毒学 1996年 第01期

52.马铃薯卷叶病毒基因间隔区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董江丽 哈斯阿古拉 张鹤龄 中国病毒学 1996年 第02期

53.马铃薯卷叶病毒56kD蛋白基因及3'端非编码区克隆和序列分析 张荣信 哈斯阿古拉 张鹤龄 病毒学报 1997年 第03期

54.马铃薯卷叶病毒复制酶基因3'端克隆及序列分析 梁成罡 哈斯阿古拉 张鹤龄 病毒学报 1997年 第03期

55.用复制酶基因cDNA探针检测表达病毒外壳蛋白基因马铃薯中的PLRV 张鹤龄 梁成罡 冯晓冬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 第02期

56.壮观链霉菌的衰退和复壮 马秀芬 解志东 王绯琳 庞瑞杰 张鹤龄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 第02期

57.Detection of PSTVd with a New Nonradioactive Method──Digoxigenin Labeled cDNA Probe 张彤 张鹤龄 内蒙古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 第02期

58.用长臂光敏生物素标记的cDNA探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 董江丽 哈斯阿古拉 张彤 乔建军 张鹤龄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 第04期

59.柳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毒力衰减测定 刘振清 邱跃良 赵胜国 张鹤龄 刘桂琴 舍楞 森林病虫通讯 1997年 第01期

60.我国甘薯脱毒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宋伯符 王胜武 谢开云 杨永嘉 杨崇良 张鹤龄 中国农业科学 1997年 第06期

61.表达PVY和PLRV双价外壳蛋白基因马铃薯的抗病性研究 张鹤龄 彭学贤 宋艳茹 李天然 孟清 李枞 Acta Botanica Sinica 1997年 第03期

62.外壳蛋白基因介导的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赵福宽 张鹤龄 郑用琏 刘纪麟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7年 第02期

63.表达PLRV CP基因的转基因马铃薯抗病性田间鉴定 赵福宽 张鹤龄 李天然 哈斯阿古拉 郑用琏 刘纪麟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7年 第03期

64.应用核酶体外切割马铃薯卷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研究 郭旭东 哈斯阿古拉 张鹤龄 中国病毒学 1997年 第02期

65.特异切割马铃薯卷叶病毒复制酶基因负链的核酶研究 杨静华 哈斯阿古拉 梁成罡 张鹤龄 病毒学报 1998年 第02期

66.马铃薯卷叶病毒复制酶基因5'端克隆及序列分析 梁成罡 张彤 哈斯阿古拉 张鹤龄 病毒学报 1998年 第04期

67.鸡腺病毒内蒙古分离株六邻体蛋白基因片段的合成和分子克隆 哈斯阿古拉 张彤 马学恩 张鹤龄 郝先谱 王凤龙 ... 内蒙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 第02期

68.分子生物技术在马铃薯抗病毒育种中的应用 赵福宽 张鹤龄 郑用琏 刘纪麟 世界农业 1998年 第11期

69.小麦根际土壤转化酶活性和某些土壤微生物学过程的关系 张鹤龄 李天然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62年 第02期

70.马铃薯卷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合成、分子克隆和全序列分析 哈斯阿古拉 施一燊 张鹤龄 中国病毒学 1992年 第04期

71.应用Dot-ELISA检测PVX、PVY和PVS 孟清 张鹤龄 宋伯符 中国病毒学 1993年 第04期

72.壮观放线菌素的研究 Ⅰ.壮观链霉菌的诱变育种 廖仰南 张鹤龄 马秀芬 张桂枝 刘顺先 何冬梅 中国抗生素杂志 1982年 第03期

73.壮观放线菌素的研究 Ⅱ.壮观链霉菌LU-80-2的复壮及其发酵特性 廖仰南 张鹤龄 张桂枝 何冬梅 谭雪英 郑作敏 中国抗生素杂志 1982年 第03期

74.放线壮观素的研究 Ⅳ.放线壮观素粉针剂试制及其对猪、鸡枝原体病的防治 张鹤龄 廖仰南 何冬梅 潘文石 苏国栋 杨春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1982年 第04期

75.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诊断马铃薯植株中的纺锤块茎类病毒 张鹤龄 李春英 杨光荫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2年 第04期

荣誉奖励:

获得的荣誉和奖励:

1.1988被国家人事部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1989被国家教委、人事部、全国教育工会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3.1991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4.1999获内蒙古乌兰夫基金会内蒙古乌兰夫奖金奖银奖

5.2000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

科研成果奖和教学奖:

6.马铃薯病毒血清鉴定获(内蒙科技成果二等奖)1980

7.马铃薯无病毒种薯生产试验获(内蒙科技成果二等奖)1980

8.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和良种繁育体系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6

9.应用cDNA探针诊断和防治马铃薯束顶病获(内蒙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

10.全国光华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

11.甘薯病毒检测和脱毒薯培育利用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 立足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生物高技术人才----内蒙古大学微生物学硕士点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实践获(内蒙古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6

学术交流:

国内外学术交流:

1.1983年11月在内蒙古大学举办了全国马铃薯病毒学习班。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科院及农科所从事有关工作的代表36人参加了这次学习班。由内蒙古大学举办。微生物学科的张鹤龄教授等讲授了马铃薯病毒及其鉴定技术。

2.1987年7月1日-10日在内蒙古大学承担国际合作项目后,第一次举办全国马铃薯病毒学习班。由CIP 第八地区主任宋伯付同志主持,由国际马铃薯中心特派病毒专家Salazar博士前来讲学。由内蒙古大学校长方天祺教授出席结业式并颁发结业证书。学习班由Salazar博士和张鹤龄教授等讲授了马铃薯病毒,类病毒及其鉴定技术。

3.1992年7月13-19日由国际马铃薯中心第八地区和内蒙古大学共同举办“中国马铃薯种薯生产研讨会”。由中国项目协调科学家,种薯生产专家,马铃薯病毒专家及各省市自治区代表参加。会议全面终结了1974年以来我国马铃薯种薯生产的经验。出版中英文论文集各一本,其中英文版在国内外发行。这两本论文集的主编为张鹤龄教授和宋伯符主任。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