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实验室 > 文章正文
实验室简介 学术委员会 研究人员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实验室简介: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该所以近代地球化学和矿物学为主要学科,优先发展有机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积极开拓环境地球化学、区域可持续发展及海洋地球化学等新领域。拥有雄厚的研究和技术力量,主要从事能源、资源、环境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9年批准建设、1992年11月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与广东省共建了第一家由中国科学院与地方政府共建的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由彭平安研究员任实验室主任,傅家谟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41人,其中研究人员29人,技术人员10人(含课题聘用6人),管理人员2人。拥有中科院院士1人,高级职称27人,博士生导师10人,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站博士后9名,在读博士研究生89名,在读硕士研究生57名。

十余年来国家对石油天然气资源与环境的战略需求和当代有机地球化学学科的发展走势始终决定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为(1)石油天然气地球化学;(2)环境有机地球化学;(3)生物地球化学。石油天然气地球化学近期主要研究成盆、成烃、成藏的地球化学过程与动力学机制以及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成因等科学问题;环境有机地球化学针对珠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对毒害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污染机理进行研究;生物地球化学以碳氢同位素与生物标志物为主要研究手段揭示与碳循环、水循环有关的地球化学过程,为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机制上的证据。

该室多年来在石油天然气与分子有机地球化学领域和环境地球化学领域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获省部级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20余项。近5年来,该室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国外SCI刊物100余篇,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

分子有机地球化学领域一直是该室的优势学科领域,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该室在地质体中发现了数十种新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了它们的地球化学意义,为生油母质来源、沉积环境、有机质成熟度等的评价,提供了新指标。在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东濮盆地、华北中新生代盆地等其它含油盆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发展我国油气勘探和油气成因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代表性研究成果有:“煤成烃地球化学”,获1992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该项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我国煤成烃理论, 提出了煤成油气的综合判识方法,建立了煤成烃的成烃模式,对我国煤成烃评价与勘探起到推动作用。“地质体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获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创新性内容为:在地质体中发现了羊毛甾烷、含硫羊毛甾烷、丛粒藻烷、未知卟啉等新生物标志物;开展一系列新的分子标志物的地球化学应用研究,首次综合应用多项生物标志物指标,划分中国湖相原油和沉积物的沉积环境;提出了高硫未成熟油的非干酪根成因理论及其证据;将生物标志物的概念和理论拓展到环境地球化学领域,鉴定出追踪各种污染源的分子标志物。上述研究成果,深化了我国陆相生油理论,应用于石油勘探中,在辽河油田经济效益达2000万元;江汉油田未成熟油储量增加1000万吨。我室近年来还开展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成藏动力学、成藏年代学、油气田开采地球化学及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研究成果。

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领域,该室瞄准环境中毒害有机污染物这一国际环境前沿研究领域和热点问题,建立和完善了微量毒害有机污染物的系统分离分析方法、质量控制/质量(QA/QC)保证体系,在分析方法和数据质量上与国际接轨。并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大力开展水、空气、土壤、沉积物这些与人体健康相关的领域进行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开展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水和沉积物中POPs和VOCs的分布、迁移和转化等研究。应用分子标志物和单体化合物同位素等方法用于探讨POPs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源解析。开展了POPs生物降解和非生物降解机理与应用研究。在空气质量方面,注重对室内空气VOCs的研究,探讨了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在水污染控制方面,开拓了饮用水中微有机污染物、消毒副产物控制技术。总之,该室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同时,该室长期以来广泛开展了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曾成功地举办过多次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会议,有力地推动了学术活动的开展和学术交流。多年来,与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际著名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建立了合作关系。该室出国讲学、考察访问、进修、学习、合作研究、合作培养研究生等有上百人次,邀请外籍学者、专家来室讲学、交流、合作研究等近百人次。这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促进了出成果、出人才及学术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经过多年的努力,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建设成为一个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在国内领先并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实验室。拥有一批素质较好、经验丰富的科研骨干和朝气蓬勃、思想活跃的博士后、博士生及硕士生,已形成一支学科配套、新老结合、配合默契的研究队伍。在培养人才方面成效显著,有17人经中科院特批晋升为研究员、副研究员或高级工程师。该室培养的青年人才已经承担起了实验室科研、管理的重任。实验室建立和逐步完善了一套运行管理机制。对固定人员实行聘任制及定期考核,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集中管理、开放使用,对技术人员减员增效;建规立制,建立实验室各种方法、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管理细则、安全细则,实施规范管理,促进科研工作上新台阶。

近几年来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承担国家任务、提高研究水平、实验室建设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研究成果丰硕。随着国家基础研究投入的加大和自身的制度的不断改革、创新与完善,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我国能源建设、环境保护的研究中将日益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术委员会:

资料更新中……

研究人员:

资料更新中……

科研项目:

同时,该室长期以来广泛开展了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曾成功地举办过多次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会议,有力地推动了学术活动的开展和学术交流。多年来,与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际著名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建立了合作关系。该室出国讲学、考察访问、进修、学习、合作研究、合作培养研究生等有上百人次,邀请外籍学者、专家来室讲学、交流、合作研究等近百人次。这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促进了出成果、出人才及学术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经过多年的努力,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建设成为一个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在国内领先并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实验室。拥有一批素质较好、经验丰富的科研骨干和朝气蓬勃、思想活跃的博士后、博士生及硕士生,已形成一支学科配套、新老结合、配合默契的研究队伍。在培养人才方面成效显著,有17人经中科院特批晋升为研究员、副研究员或高级工程师。该室培养的青年人才已经承担起了实验室科研、管理的重任。实验室建立和逐步完善了一套运行管理机制。对固定人员实行聘任制及定期考核,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集中管理、开放使用,对技术人员减员增效;建规立制,建立实验室各种方法、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管理细则、安全细则,实施规范管理,促进科研工作上新台阶。

科研成果:

系列新型结构镁基无卤高抑烟无机阻燃剂——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异丁烯可控阳离子聚合与丁基橡胶聚合新工艺技术——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材料防护新技术和化工相分离系统平衡研究及其在工业锅炉中的应用——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异丙苯清洁生产成套技术的研发及工业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大型高效搅拌槽/反应器的研究开发及工业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大豆精深加工成套技术及关键设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新型结构层状及层柱无机功能材料——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粘度、易自聚等特殊物系精馏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氯乙烯可控聚合专用料及PVC合金材料的高性能化和应用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苯和丙烯液相烷基化催化剂YSBH-1的研究与工业应用——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层状表面相锆基固体酸酯化催化剂——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镁基片层状及超分子插层结构高抑烟无机纳米阻燃剂——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化工过程强化技术基础研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燕化丁基橡胶装置技术攻关——中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

易自聚物料精馏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大型高效搅拌槽反应器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BH型高效填料塔与分离过程强化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氯乙烯可控聚合及PVC合金的高强超韧化应用研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锌镁铝基插层结构无毒热稳定剂——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技术发明二等奖

层状及层柱结构无机功能材料的超分子插层组装——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

化学反应强制动态操作特性的研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异丁烯可控阳离子聚合与丁基橡胶聚合新工艺技术——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

阴离子层柱结构选择性红外吸收材料——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高强超韧聚苯醚动态化学相容合金与大型多金属嵌件注塑制品的开发——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新型硼酸酯型合成汽车制动液——国家石化局技术发明三等奖

溶解乙炔气瓶硅酸钙多孔填料生产中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化工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