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医药卫生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研教学 特色诊疗 典型病历 医学科普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刘继前:男,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

刘继前,男,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同济医大郧阳医学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西学中班毕业。获学士学位,原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胸心血管外科主任、研究生导师。1999年武汉大学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2005年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招聘学科带头人应聘调入并任周围血管外科主任和胸心血管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带领全科通过近两年多的努力使重点专病建设顺利通过达标验收,现已成为国家级重点专科。

从事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开展中医药围手术期处理临床和研究工作,主持和独立开展各类周围血管外科和胸心血管外科手术达6000余例,曾12次获得省市级突出贡献奖、特等奖和新技术发明一、二、三等奖以及各种先进工作者称号,两项科研成果分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发表论文50篇,参加国际学术交流5篇,主编专著四部。

学术影响: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编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北京巿胸心血管外科学术委员会委员;

美国中华医学会会员;

2005年9月第五届国际布加综合征大会担任组委会委员

2005年9月第六届国际血管外科和腔内血管外科大会担任组委会委员

近年来发表的相关论文及著作:

1.刘继前,赵欣,葛芃,等.肾动脉平面以下动脉缺血的治疗.中国医药指南,2005, 3 (12):40-42

2.刘继前,曹建春.糖尿病足研究进展. 医学研究杂志, 2006,35(8):87~90

3.刘继前,赵欣,葛芃,等.血管旁路搭桥治疗肾动脉平面以下动脉缺血的临床体会.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2006,4(2)

4.刘继前.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研究进展,疑难病杂志2007,6(5): 315-317

5.刘继前.缺血肢体血管旁路治疗的探讨.华中医学杂志,2007,31(3):161-162

6.刘继前.糖尿病足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疑难病杂志2007,6(6): 375-377

7.刘继前2007年11月”堵压法抢救心脏穿透性损伤的体会”参加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交流

获奖情况:

1993年1月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先进工作者》;

1993年2月被授予省级《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1994年1月被授予《市级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4年2月被授予《三级医甲等院先进科教工作者》;

1994年2月获得《市级卫生系统先进管理干部》;

1994年4月被《市总工会授予医护工作红旗标兵称号》;

1995年2月别评为《市级模范工作者》;

1995年2月被同济医科大学医学院授予《教学优秀工作者》;

1995年3月被收入三级甲等医院《十杰模范》;

1995年3月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先进科教工作者》;

1995年3月被省卫生厅人事厅授予《省级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7年3月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优秀医师称号》;

1997年8月获得医院三级甲等医院《拔尖人才》称号;

1998年3月被评为市级《优秀科教工作者》;

2000年获得市卫生局和市医院《心脏直视手术突出贡献奖》(奖金2万元);

2001年12月被武汉大学《统战部授予统战活动先进个人》;

2006年被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优秀民主人士》;

2007年1月所带领的科室获得医院《科研先进集体荣誉奖》;

1997年起先后被国内多家医院聘为《特邀专家》;

科研成果(包括在研果题):

1997年开展的“食管内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荣获三级甲等医院新技术二等奖

1997年开展的“法四矫治加肺动脉瓣成形术”荣获三级甲等医院新技术一等奖

1998年开展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荣获三级甲等医院“双新”优秀奖

1996年”食管贲门癌手术前后SCP含量变化的研究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7年”右前胸微创切口心脏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临床研究”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6年”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的临床观察”

2007年”中药预防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国际交流:

2000年9月”微创切口心脏直视手术临床研究”参加第五届国际胸心血管外科会议大会交流

2005年9月”颈动脉狭窄斑块切除58例的体会”参加第五届国际布加综合征大会主题交流

2005年9月”颅内外大中小血管损伤的体会”参加第六届国际血管外科和腔内血管外科大会交流2005年9月”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肾动脉以下动脉缺血的体会”参加第六届国际血管外科和腔内血管外科大会交流

2007年12月中国医师协会“全国胸外科临床应用技术新进展高级研修班” 特聘授课专家

1994年9月在中美心肺移植国际研讨会上作了《同种并列心肺移植的实验研究》主题报告

1997年10月Clinical study of atrioventricular septel defect rapair though minimally invasive incision受邀参加第九届香港中文大学Wilson T S Wang 国际外科论坛。

科研教学:

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进展

据80年代以来WHO报告结果,世界各国糖尿病患病率有急剧增加的趋势,2000年已经超过1.75亿人。这还不包括大量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者。糖尿病足溃疡与坏疽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是许多国家非外伤截肢的首要原因。西方国家中,5%~1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溃疡,截肢率为1%。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糖尿病足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而且治疗相当困难,治疗周期长,医疗费用高,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近些年来,西方国家加强了对糖尿病足的研究。这对于预防足溃疡的发生和避免截肢有重要意义[2]。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都比其它慢性肢体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复杂,因而治疗困难。对此病治疗要根据病情的分期、病变的类型及患者的全身情况选择综合的治疗方案[3]。

1 治疗糖尿病

尽可能使血糖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控制好血压、血脂;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定期随访;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患者要学习应用糖尿病及相关疾病的医疗、护理和保健知识,医生要充分调动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性,使之能够处理常见的糖尿病及其有关的问题。

2 控制感染

糖尿病足合并感染的患者,尤其是有骨髓炎和深部脓肿者,多需住院治疗。在血糖监测的基础上强化胰岛素治疗,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4]。加强抗炎,可采用三联抗菌素治疗,如静脉用悉复欢和氨卞青霉素,同时口服甲硝唑。待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后,再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相应的抗菌素。对于表浅的感染,可以采取口服广谱抗菌素,例如头孢霉素加克林达霉素。克林达霉素可以很好地进入组织,包括很难透过的糖尿病足。口服治疗可以持续数周。深部感染可以用上述相同的抗菌素,但开始时应从静脉给药,以后再口服维持用药数周(最长达12周) [5]。深部感染应及时清创引流,包括切除感染的骨组织和截肢[6]。如糖尿病足伴发真菌感染,应该加用抗真菌的中西药物。

3  改善末梢神经功能障碍

3.1  下肢神经松解术:许多下肢端的神经病变来自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然而,大部分病例可以被描述为足部的腕管综合征。一些足部神经会通过各种韧带形成的“管道”,即所谓的跗管。在糖尿病患者,因较高血糖水平引起水潴留而发生下肢末端神经的膨胀。当神经膨胀即受到跗管的挤压,这就会阻断血流并最终导致神经退化。新的手术方法采用跗管松解法,给神经减压,由此改善其血液循环,促进神经生长。该疗法应该在糖尿病患者一感到足趾刺痛、烧灼感时就迅速作出评估,在神经严重受损前实施这一措施效果更好。虽然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糖尿病神经病变,但它的确可以推迟神经病变的恶化。

3.2  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应用手术或者化学方法切除或破坏腰交感神经节,改善支配血管的神经功能,促进血管侧支循环形成和扩张血管从而增加患肢血流,有利于浅表性溃疡的愈合。

3.3  药物治疗:可用传统的神经营养药,如B族维生素、ATP等,可使神经痛缓解。醛糖还原酶抑制剂ONO-2235可以降低末梢神经内山梨醇含量,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改善神经功能有一定疗效。对足灼热综合征可用曲马多、阿斯匹林、苯妥英钠和清热凉血中药治疗。

4 改善肢体血液循环

对血管阻塞不是非常严重或没有手术指征者,可采取内科保守治疗,静脉滴注扩血管和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如丹参、川芎嗪、肝素、654-2等;口服潘生丁、阿司匹林等。静脉滴注前列地尔和口服培达有较好地改善周围血液循环的作用[7]。

5  造血干细胞移植

根据干细胞及内皮祖细胞可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形成新生血管的原理,将患者自体骨髓或外周血里的干细胞及内皮祖细胞分离出来,移植到其缺血的下肢肌肉内,使其逐渐分化并形成新的毛细血管,促其血管再生,改善和恢复下肢血流,达到治疗下肢缺血的目的[8]。造血干细胞的高度定向分化能力,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从根本上解决肢体供血问题,保全患病肢体。特别对因严重下肢动脉血管缺血引起的足部疼痛、溃烂、黑色坏疽,降低截肢平面或免除截肢痛苦[9]。

6 下肢血流重建

主要有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主要有血管旁路移植术、动脉内膜剥脱术、大网膜带蒂移植术、动脉腔内激光化斑术或超声消融术、下肢远端静脉动脉化等;介入治疗主要用于大、中动脉的病变,一般是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10]。

6.1 动脉重建手术

对于肢端有坏疽、缺血性溃疡或静息痛的病人,如血管造影证明存在周围动脉阻塞性病变且远端流出道良好者可手术治疗。 但是要注意严重的心、肺、脑、肾等脏器功能不全等手术禁忌[11]。术前需做血管造影明确病变的范围和类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首先要控制糖尿病,使血糖相对稳定。—般使血糖控制在10mmoI/L以下,血糖控制不宜偏低,以略高于正常上限较为安全。 如有脓肿应先彻底引流,脓液作需氧和厌氧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使用强有力的抗菌素控制感染[12]。如有发热必须体温正常后方可施行手术[13]。

手术方法: 1.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方法是显露病变段动脉,判断出斑块的部位,切除病变的内膜和中膜的环状纤维层。主要适用于没有广泛动脉钙化的局限性病变,远侧流出道好者,如主髂动脉、股动脉和腘动脉局限性动脉硬化病人。近年来发展了一种新的内膜剥脱技术,采用一种顶端有切割装置的圈套式内膜剥脱器,从单个小的动脉切口内插入,可推向近侧和远侧动脉,闭式分离、切断、剥除病变段动脉内膜,远端游离内膜的边缘用球囊扩张支架固定,该技术对长段动脉闭塞者也能获得良好效果。2.血管旁路(bypass)转流术:以自体大隐静脉或人造血管旁路移植于闭塞的血管两端从而恢复肢体和脏器血运,是血管外科最常用的手术方法[14]。腹主动脉下段及髂动脉闭塞者,可行腹主—双(单)股动脉人造血管旁路转流术。年老体弱多器官功能不全者,可经解剖外途径(皮下遂道)行腋—股动脉人造血管旁路或股—股动脉人造血管旁路转流术,虽然长期通畅率较低,但是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有一定疗效[15]。3.带蒂大网膜移植术:手术方法是根据大网膜的血管类型进行裁剪,延长大网膜,通过腹股沟韧带下和患肢皮下遂道,置于大小腿内侧;或切下右胃网膜动静脉的蒂,使之与股总动脉和大隐静脉吻合,有利于大网膜向远端延伸,直至小腿下端。此法对缓解疼痛效果明显,可望达救肢目的。4.下肢静脉动脉化:下肢静脉动脉化作为一种补充措施,有时对病人症状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在病人下肢远端没有流出道动脉时也是可以采用[16]。

6.2 动脉取栓术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动脉取栓术:手术方法是根据不同栓塞部位,取相应切口显露动脉,插入球囊取栓导管,当球囊通过血栓后,注入盐水充起球囊,再回拉导管取出栓子和继发血栓。该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但对小动脉内血栓效果较差,术中可以向远侧动脉内灌注溶栓药物,能提高取栓疗效。近年来,新型的粘附取栓导管、负压取栓导管、旋切取栓导管以及ADT和STRAUB血栓消融系统等相继问世,使手术更加微创、安全、有效。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采用导管扩张技术使已经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再通,可同时植入支架。此方法适用于髂、股动脉和上段国动脉闭塞所致的短段动脉狭窄,以及动脉吻合口狭窄等[17]。经过20多年的发展,PTA技术已日臻成熟,成为公认的治疗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18,19]。

6.3 超声消融术和动脉腔内激光化斑术

超声血栓消融技术,主要是通过机械破碎、空穴作用和激活t-PA起到溶栓作用。超声探头的振荡直接导致了血栓组织与探头接触部位的破碎融解。通过实验发现超声再通的血管其再通腔面积大于单纯机械再形成的通道,提示超声导线形成的“空穴”作用产生横向振动波,形成富含气体的微泡,小泡压迫后释放气体,产生局部高压性震荡,使靶组织破碎,从而扩大了再通管腔的直径。血栓形成重要原因是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空穴现象可以产生足够的力量使各种聚合体解聚。超声消融装置可以1~3分钟内将动静脉内血栓彻底消融。其优点是:对新、旧血栓均能消融,并可消除血管壁上突起的斑块,被消融的微粒小于7um,可通过毛细血管网进行代谢,而且安全可靠,不损伤血管壁。动脉腔内激光化斑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国内外报道也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

7  截肢

在过去,大多数医生应用截肢处理糖尿病足。1988年Levin报道美国住院病人截肢手术中50%是糖尿病足患者,每年因糖尿病足截肢者约有4万多人。国内报道截肢率约为30-75%。尽管目前我们血管外科医生改善了血管的吻合技术,截肢还是难以避免[20]。适当的、正确的截肢不仅是一种治疗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挽救病人的生命[21]。

另外,要注意糖尿病足的防护。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肢体缺血或外周神经病变则生活质量将受到影响,且稍有不慎即可发生溃疡、坏疽而带来严重后果。积极的防护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应注意稳定血糖:控制糖尿病、稳定血糖是防治共并发症的基础,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之了解有关知识以便积极配合治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22];防治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易于发生动脉硬化,这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肢体缺血的基础,通过积极的控制饮食、适量的体力活动配合药物治疗有助于防止其发生和发展;避免外伤:糖尿病患者可能因为一双不合适的鞋而丧失肢体甚至生命[23]。让患者时刻警惕,防止肢体遭受任何形式的外伤,包括很轻的烫伤。那怕对正常人是微不足道的皮肤外伤也要给予重视,积极正确地处理,以防止并发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24]。除此之外,禁止吸烟、积极防治微血管和神经病变也有重要意义[25]。

 特色诊疗:
1. 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治疗,我们可以走得更远
2. 中药配合干细胞移植治疗肢体缺血取得新进展
3. 颈动脉内膜剥脱防治脑卒中
4. 全微创化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最新方法
5.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进展

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治疗,我们可以走得更远

大隐静脉曲张为常见病,约有10-15%的成年男性和20-25%成年女性会出现有症状的大隐静脉曲张。诱发因素主要有:长时间站立、遗传、静脉炎史、女性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压力增高等。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造成的血液返流是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伴沉困乏力、肿胀、足踝部皮色变暗,形成湿疹甚至慢性溃疡也由此发展而来。因此,要想成功地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消除大隐静脉返流是问题的关键。

大隐静脉曲张激光电凝术是近几年来国际上新兴的一种静脉曲张微创手术。对于处理大隐静脉主干及扩张的分支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因而被国内大中型医院普遍采用。激光治疗必须配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手术,也就是在大腿的根部大隐静脉汇入深静脉的部位结扎大隐静脉才能达到根治。如何实现大隐静脉微创高位结扎,实现全微创治疗是国内外专家探索的目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围血管主任刘继前教授发明的大隐静脉曲张针孔高位结扎加激光电凝术解决了这一难题。

07年8月16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来自北京武警总队医院、博爱医院等在京数家大医院的专家观摩了一新式微创手术。刘继前教授亲自主刀完成6例这种手术。麻醉成功后,刘继前教授在患者足内踝前方套管针穿刺大隐静脉,通过套管置入微导丝,通过导丝放置造影导管至腹股沟韧带下方。撤除微导丝,通过导管插入激光光纤,可以看到光纤头端的激光光斑在皮下走行移动至腹股沟韧带下方。以光斑为中心在大隐静脉两侧分别用刀尖挑破皮肤约0.5mm二处,用双7号线先后从大隐静脉—股浅静脉之间、大隐静脉与皮肤之间弧形缝扎,拉紧缝线可见光纤不能通过,表明大隐静脉结扎满意,用蚊式止血钳将线头埋入皮下,完成高位结扎,大腿根部只有两个针孔大小的痕迹。开启激光脉冲,缓慢回撤光纤,每0.3~0.4cm一次脉冲的频率由上至下凝闭大隐静脉,同时由助手随光斑按压大隐静脉。双小腿内侧表浅静脉曲张明显处做经皮缝扎,通过套管置入激光光纤,分别凝闭各处曲张的浅静脉。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毕,一台手术用时约30分钟,术中出血量约为10ml,术后病人6小时即下地活动,1-3天即可出院。

这一无切口、无疤痕、无痛苦、费用低的微创手术一开始就受到女性患者、老年及体弱患者的青睐。来自多个国家和国内二十多个省市的患者前来就诊。旅美华侨,著名国画大师齐先特地从美国回国行该手术,微创疗效受到国际同行的称赞。在国际上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目前该手术国内已经完成近百例,全部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进行。

据刘继前主任介绍,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技术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传统的高位结扎、剥脱手术,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最主要和标准的手术治疗方法,但是术后大多数患者会有疼痛,创伤大、活动受限,并且伤口不美观。因此彻底消除大隐静脉主干的返流,创伤较小的微创技术在过去十年中迅速发展并成为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主要方法。发展到第二个阶段,采用仪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相对较新的方法主要有:透光直视旋切术TriVex(Transilluminated Powered Phlebectomy,TIPP)、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大隐静脉射频消融闭合术(Radiofrequency Endovenous Occlusion, VNUS Closure system)以及腔镜交通支手术(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这些手术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疗效,减少了手术创伤。这些微创手术仍存在烧伤皮肤、旋切损伤过多周围组织、皮下血肿等并发症,而且难以实现完全微创。近两年来新发展的针孔高位结扎加激光电凝术为微创发展的第三阶段。

刘继前教授认为: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一、治疗彻底,复发率低;二、并发症少;三、无切口;四、手术时间短;五、恢复快;六、费用低。他在总结国内外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三十年胸心血管血管外科手术经验,发明了针孔高位结扎加激光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术式。实现了无切口、全微创大隐静脉曲张根治手术。刘继前教授指出该手术技术关键在于大隐静脉高位针孔结扎术,缝扎过浅无法结扎大隐静脉,过深易于损伤股浅静脉、股总静脉或股动脉,术中对缝线位置的判断要有丰富经验的外科医师来完成。

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治疗,我们可以走得更远

大隐静脉曲张为常见病,约有10-15%的成年男性和20-25%成年女性会出现有症状的大隐静脉曲张。诱发因素主要有:长时间站立、遗传、静脉炎史、女性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压力增高等。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造成的血液返流是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伴沉困乏力、肿胀、足踝部皮色变暗,形成湿疹甚至慢性溃疡也由此发展而来。因此,要想成功地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消除大隐静脉返流是问题的关键。

大隐静脉曲张激光电凝术是近几年来国际上新兴的一种静脉曲张微创手术。对于处理大隐静脉主干及扩张的分支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因而被国内大中型医院普遍采用。激光治疗必须配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手术,也就是在大腿的根部大隐静脉汇入深静脉的部位结扎大隐静脉才能达到根治。如何实现大隐静脉微创高位结扎,实现全微创治疗是国内外专家探索的目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围血管主任刘继前教授发明的大隐静脉曲张针孔高位结扎加激光电凝术解决了这一难题。

07年8月16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来自北京武警总队医院、博爱医院等在京数家大医院的专家观摩了一新式微创手术。刘继前教授亲自主刀完成6例这种手术。麻醉成功后,刘继前教授在患者足内踝前方套管针穿刺大隐静脉,通过套管置入微导丝,通过导丝放置造影导管至腹股沟韧带下方。撤除微导丝,通过导管插入激光光纤,可以看到光纤头端的激光光斑在皮下走行移动至腹股沟韧带下方。以光斑为中心在大隐静脉两侧分别用刀尖挑破皮肤约0.5mm二处,用双7号线先后从大隐静脉—股浅静脉之间、大隐静脉与皮肤之间弧形缝扎,拉紧缝线可见光纤不能通过,表明大隐静脉结扎满意,用蚊式止血钳将线头埋入皮下,完成高位结扎,大腿根部只有两个针孔大小的痕迹。开启激光脉冲,缓慢回撤光纤,每0.3~0.4cm一次脉冲的频率由上至下凝闭大隐静脉,同时由助手随光斑按压大隐静脉。双小腿内侧表浅静脉曲张明显处做经皮缝扎,通过套管置入激光光纤,分别凝闭各处曲张的浅静脉。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毕,一台手术用时约30分钟,术中出血量约为10ml,术后病人6小时即下地活动,1-3天即可出院。

这一无切口、无疤痕、无痛苦、费用低的微创手术一开始就受到女性患者、老年及体弱患者的青睐。来自多个国家和国内二十多个省市的患者前来就诊。旅美华侨,著名国画大师齐先特地从美国回国行该手术,微创疗效受到国际同行的称赞。在国际上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目前该手术国内已经完成近百例,全部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进行。

据刘继前主任介绍,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技术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传统的高位结扎、剥脱手术,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最主要和标准的手术治疗方法,但是术后大多数患者会有疼痛,创伤大、活动受限,并且伤口不美观。因此彻底消除大隐静脉主干的返流,创伤较小的微创技术在过去十年中迅速发展并成为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主要方法。发展到第二个阶段,采用仪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相对较新的方法主要有:透光直视旋切术TriVex(Transilluminated Powered Phlebectomy,TIPP)、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大隐静脉射频消融闭合术(Radiofrequency Endovenous Occlusion, VNUS Closure system)以及腔镜交通支手术(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这些手术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疗效,减少了手术创伤。这些微创手术仍存在烧伤皮肤、旋切损伤过多周围组织、皮下血肿等并发症,而且难以实现完全微创。近两年来新发展的针孔高位结扎加激光电凝术为微创发展的第三阶段。

刘继前教授认为: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一、治疗彻底,复发率低;二、并发症少;三、无切口;四、手术时间短;五、恢复快;六、费用低。他在总结国内外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三十年胸心血管血管外科手术经验,发明了针孔高位结扎加激光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术式。实现了无切口、全微创大隐静脉曲张根治手术。刘继前教授指出该手术技术关键在于大隐静脉高位针孔结扎术,缝扎过浅无法结扎大隐静脉,过深易于损伤股浅静脉、股总静脉或股动脉,术中对缝线位置的判断要有丰富经验的外科医师来完成。

中药配合干细胞移植治疗肢体缺血取得新进展

近日,周围血管科又完成多例自体骨髓血干细胞移植术,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移居塞尔维亚的黄先生,有糖尿病史8年,右足发凉、麻木、疼痛半年,右侧足背动脉、胫后动脉均无法触及动脉搏动。右下肢踝肱比在0.3以下,右足濒临坏死。血管磁共振检查显示肢体远端血管闭塞,失去了手术和介入置入支架等治疗的机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围血管科开展中药配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重度肢体缺血取得了重要进展,应用益气活血中药诱导骨髓血中内皮祖细胞定向分化为新生血管,达到治疗性血管生成,在国际、国内的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黄先生特地回国到东方医院就诊。周围血管科的医护人员对黄先生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对他的全身状况和肢体供血情况进行了充分术前评估。为了挽救患者肢体,提高生活质量,经过黄先生同意后。决定给黄先生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

导管室内,无影等淡黄色的光把手术台照得通明。医生嘱咐黄先生趴在手术台上。然后对双侧髂后上脊消毒,铺上无菌巾。局部麻醉时黄先生感觉有点疼痛,很快疼痛就消失了。手术医师还不时地问一下黄先生地感受,黄先生紧张的情绪也逐渐放松下来。手术医师用骨穿针经髂后上脊穿刺进入骨髓腔。抽取了一些患者自体骨髓血,注入肝素盐水无菌瓶中,经沉淀分离,去除上层血浆,得到富含干细胞的骨髓血。然后一侧股总动脉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入血管鞘,置入导丝、导管。经由左股动脉-髂外动脉-腹主动脉骑跨处-右髂外动脉-右股总动脉-右股浅动脉,对腹主、双髂及双下肢动脉进行造影。见右侧股浅动脉广泛不规则狭窄,最严重处可达80%,小腿下段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变细,远端闭塞。右侧。交换换球囊导管后,将腘动脉微球囊下至右侧股浅动脉中下端,动脉狭窄处,撑开球囊,使腘浅动脉扩张成形。由球囊导管向右下肢推入干细胞混悬液,完成后球囊扩张维持15分钟,松开球囊,退出球囊导管,导管鞘组,局部压迫,加压包扎,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黄先生即感觉到右足局部温度升高,肢体疼痛减轻。医生告诉黄先生早期症状的改善并非完全源于干细胞的疗效,东方医院干细胞移植是采用了动脉腔内导管介入移植配合益气活血中药治疗,充分发挥了介入疗法的近期疗效优势、中药配合干细胞移植的远期疗效优势,挽救了大量濒于坏死的肢体,取得了国际上的领先地位。

颈动脉内膜剥脱防治脑卒中

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该手术可有效预防脑卒中,据卫生部统计,我国脑卒中的发生率1997年达到200/10万,死亡率150万/年,而冠心病死亡率110万/年,显而易见脑卒中死亡率已跃居首位,而大约有3/4成活者中则有不同程度的瘫痪,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各方面的严重负担。

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之一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狭窄,据报道美国60岁以上的脑卒中病人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占70%.Tepdere用超声波检查168例脑卒中病人中,发现109例系颈动脉狭窄所致. 在脑卒中发生2小时内,行脑血管造影检查,90%的病例可发现动脉狭窄,其中50%在颅外段动脉,可见缺血性脑卒中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狭窄关系非常密切。

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Spence即首先开展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1953年著名胸心血管外科学家De bakey为一颈内动脉完全闭塞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成功重建了血流。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硬化1991年北美血管外科有症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试验协作组和欧洲血管外科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试验协作组等多中心大规模随机试验结果公布以后,颈动脉内膜剥脱方法的地位已毋庸置疑,大大降低了脑卒中的死亡率.美国的年手术量已达到20万。我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开展较晚,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囿于人们的传统观念。近几年来,我国神经内科专家和心血管外科专家学者已经高度重视到这一问题。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指征:(图①切下的斑块②颈动脉造影见狭窄③刘继前教授在术中)取决于病人的临床表现和病变特征,许多资料表明,不稳定斑块、破裂、溃破、出血、血栓等而致暂时性脑缺血发作(TIA),有如下表现者应手术治疗:

1. 凡多次发作TIA,彩超或颈动脉造影狭窄>50%以上者;

2. 虽为首次TIA发作但颈动脉狭窄>50%以上者;

3. 颈动脉造影证实狭窄斑块不稳定或伴有血栓形成者;

4. TIA发作频繁颈动脉高度狭窄者;

5. 对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60%以上或斑块不稳定者亦应尽早手术。

那么手术有什么风险性吗?

据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刘继前教授已开展这种手术近百例,而且采用用局麻,术中一边与患者对话一边手术,未出现过不良并发症,效果都非常好,这是国内国际上都少见的。刘继前教授介绍说,手术不是很复杂,只是在颈部切一小口,把颈动脉显露后,切开血管壁剥除狭窄斑块然后再缝起来,有时甚致在局麻下就可完成手术,所以比较安全可靠,从而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发生。如果不及时手术,流传的一句话就是“不是死就是瘫“,而怕瘫已成为不少老年患者的一块心病,也就是说”不怕死,就怕瘫“,可无论哪一种结果都是人们不愿看到和接受的。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才能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全微创化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最新方法

大隐静脉曲张是临床常见病,流行病学统计显示,女性患者发病率为28%,男性为20%,总体发病率大约在25%以上,个别职业如中小学教师、商场、银行营业员和体力劳动者可高达38%,全国至少有9000万至1.2亿患者,世界上约有2.5亿以上静脉曲张患者。近10年来美英等发达国家的大隐静脉曲张发生率亦在逐年上升,我国体力工作、站立或久坐工作者的发病率同样也在逐年增加,其很高的发病率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大隐静脉曲张已成为严重的公众卫生问题而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和各医疗管理单位亦正在争取有效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

大隐静脉曲张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女性在结婚怀孕期期间更易发生,由于髂静脉受压,下肢静脉血回流障碍或从事站立、久坐工作的40岁以上男、女性工作者因腹压增加静脉回流不畅静脉压增高所致。提起大隐静脉曲张,患有曲张的病人都会立刻想到那种痛苦的情景,双下肢或全条腿肿胀,酸疼,疲乏无力,像蚯蚓状的静脉团或青紫色线条状血管,女性在炎热的夏天更是困惑,不敢穿裙子和裸露双腿,严重时会发黑,溃烂,出血不易自止,如果治疗不及时,甚至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臁疮腿,经久不愈。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预防尽早治疗。

大隐静脉曲张是全球性慢性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先天和后天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曲张并不可怕,只要认真遵循因人而制定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原则,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系统正规治疗,不仅可以有效地根治大隐静脉曲张,而且还可有效保护深部静脉瓣膜的功能。中医称大隐静脉曲张叫“青筋腿”或“筋瘤”用中医药防治的关键在辨证论治,然后再确定治法,选方用药。

治疗的关键:①首先应该积极查找引发大隐静脉曲张的原因,明确原发性还是继发性,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或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摆脱静脉曲张所带来的痛苦。 ②大隐静脉曲张治疗方法很多,有传统的高位结扎加剥脱手术,大隐静脉曲张旋切手术,大隐静脉曲张电凝手术,大隐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激光治疗等等。各自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和适应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围血管科刘继前教授发明的大隐静脉闭式高位结扎加激光凝闭术开创了大隐静脉曲张治疗微创根治疗法的里程碑。除了激光治疗损伤小的优势外,还实现了不开刀进行高位结扎的新方法。不但吸引了大批患者就诊,国内外很多名人也慕名来东方医院手术。如美籍华人国画大师齐先生等等专程来我院找到著名专家刘继前教授,要求刘教授亲自为他们做手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进展

周围血管外科 刘继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动脉粥样物质不断扩大和继发血栓形成导致的动脉管腔的狭窄、闭塞性病变。下肢ASO是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最易受累的部位包括小腿胫腓动脉、股腘动脉及主髂动脉,其中股腘动脉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以间歇性跛行、静息痛、难治性溃疡等下肢缺血、坏死等症状为特点。下肢ASO的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方法很多,但都有不足之处,如非手术治疗尚缺乏理想的药物,手术治疗后再狭窄的问题未能很好地解决等。近年来,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治疗及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ASO得到了广泛深人的研究,并在临床上得到了部分应用。下肢ASO治疗的基本原则为:①控制疾病的发展;② 通过促使侧支循环的形成来改善下肢的血供;③ 保护下肢和足部免受损伤;④ 减轻缺血性疼痛;⑤处理缺血性溃疡。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的ASO患者均需手术治疗,在5O岁人群当中仅有2%~3%的患者存在下肢缺血症状,而在间歇性跛行患者当中,仅1O%~15%的患者病情会迅速恶化。因此,对绝大多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应采取药物治疗

1  非手术治疗

1.1 一般性治疗

包括控制治疗ASO的好发因素,如戒烟、控制高血压、降血脂治疗、控制血糖等。同时要注意肢体保暖、加强运动疗法,并可以试行高压氧治疗等。

1.2  特殊药物治疗

近年来.对于下肢ASO进行药物治疗明显增加,目前一些老药已被废弃.而一些新药正在临床试验中。总之.目前具有明确疗效的药物并不很多。

1.2.1  血管扩张药过去3O年中曾被广泛用于治疗ASO,其中包括盐酸罂粟碱、烟酸以及近年来开发的5一羟色胺阻断剂及前列环素类药物等。

1.2.2  抗血小板药近年来研究表明,血小板在动脉硬化及血栓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抗血小板药物,如阿斯匹林、潘生丁等可明显改善有症状性血管病患者的生存率,使死亡率降低了15%,心肌梗塞的发生率降低了3O% 。

1.2.3  抗凝、溶栓、祛聚药溶栓药物主要用于急性动脉栓塞或介人治疗及外科手术后血栓形成,包括尿激酶、链激酶等。祛聚药主要为低分子右旋糖酐。研究证明,应用低分子量肝素可减轻静息痛并使其它疗法不理想的肢体溃疡愈合。口服抗凝剂提高膝下旁路术远期通畅率亦见报告,尚需进一步证实 。

1.2.4  改善血流动力学的药物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液滤过性及血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均下降,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可以降低血液粘滞度,增加血细胞的变形能力,有效地改善微循环。大量临床调查结果显示,约有1/3~ 1/2伴跛行的ASO患者应用该药后,可减轻静息痛,治疗反应与合并糖尿病与否无关,行走距离亦明显增加。目前,该药已被美国食品医药管理局列为治疗ASO有明确疗效的药物 。

1.2.5  降纤酶类药物如蝮蛇抗栓酶、胰激肽释放酶等具有纤溶作用,能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小板、扩张小血管及促进侧支循环建立等作用。

1.3  基因治疗

通过导人促进血管新生和侧支循环建立的目的基因,达到增加患肢血流,改善缺血状况,同时具有扩张血管、增加纤溶酶活性和防止血管再狭窄的作用。目的基因包括血管调理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等(见附表)。基因导人的方法包括肌肉直接注射法、电穿孔法、血管内血凝胶球囊法、细胞转染法等。临床应用尚需要时间。

1.4  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潜在的组织再生功能作用的细胞。研究表明,干细胞除了具有造血功能外,在特定的机体环境下,能分化塑型发展成为新的细胞类型.参与组织损伤的修复和新血管的再生。其分化过程见附图[ 。其具体作用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干细胞移植临床上最早应用于心肌缺血的治疗。近年来开始应用于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我科采用骨髓干细胞分离后注射于下肢小腿肌肉,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导致的缺血,共2O例,近期有效率达9O%。干细胞除了从骨髓中分离外,还可以通过外周血动员的方式提取。干细胞移植对于那些药物治疗无效,又不适于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是全新的治疗方法。尽管其远期效果有待观察,现行方法技术需进一步改进,但被公认为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治疗肢体缺血的方法

2  介入治疗

1964年Dotter等 11 首先应用介入放射方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性疾病,初期其主要方法是用轴导管法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PTA),其后逐渐发展成为球囊血管成形术和激光血管成形术。在激光血管成形术中又有氩激光、氧化碳激光以及准分子激光等。为血管狭窄或闭塞开创了新的治疗领域。近年来有人为防止PTA后的再狭窄、血管壁的弹力回缩、血管内膜撕裂或夹层引起的急性闭塞而采用钛一镍记忆合金支架、自动膨胀不锈钢支架和球囊膨胀支架加以支持,使PTA技术又向前推进了一步。1987年Kensey等用一种尖端可弯曲并能高速旋转的导管对狭窄性病变进行旋切治疗,当然也有人用低速旋转的导管进行旋切治疗ASO,称为经皮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旋切术(PAC),为介入治疗增加了新内容。选用这些方法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具体地说,对于ASO患者选用PTA时主要的适应证为腹主动脉远端局限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主动脉分叉有一定距离的髂动脉1.0~2.0 cm长的中心性高度狭窄;股浅或股深动脉2.0~4.0 cm长的狭窄或闭塞;胭动脉或股动脉较短的孤立性狭窄或闭塞。当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这些适应证在具体患者也在不断放宽。激光对ASO的再通性治疗主要是作为PTA 的辅助治疗手段。PAC主要应用于髂动脉、股浅动脉及胭动脉的病变,低速旋转PAC比高速旋转PAC更安全。

3  外科治疗

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内科治疗和介入疗法均有一定的适应证,而对于严重的间歇性跛行、缺血性静息痛及组织缺血坏疽等均应及时采用手术疗法。选择何种术式应考虑:①病变形态、部位、性质;② 手术危险性;③ 既往治疗(即旁路术或血管扩张成形术);④ 患者预计生存期;⑤ 医疗条件与医生的经验。现将常用术式分述如下。

3.1  动脉内膜剥脱术

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十分重要。一般认为,病变仅局限于髂动脉分叉处时可行动脉内膜切除术。横行或纵行切开动脉后,行内膜切除,范围包括管壁外弹力层,病变内膜需全部剥脱,将剥脱边缘的内膜予以缝合固定一般可以直接关闭动脉切口,必要时可行补片防止管腔狭窄。

3.2  主一股动脉旁路转流术

采用人工血管行从肾下腹主动脉到腹股沟区股动脉的旁路移植,已经成为治疗主一髂闭塞病变的标准术式。主动脉的近端可行端一端吻合,也可做端一侧吻合,端一端吻合通常适用于有瘤样变或者腹主动脉的闭塞已经累及到’肾动脉水平的患者。该术式的优点是符合血流动力学的生理要求,术后具有较高的远期通畅率。

3.3  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

动脉硬化病变可以累及股总动脉、股浅动脉以及胭动脉、胫动脉,但是病变发展到引起狭窄、闭塞、血流显著减少的程度还要很长时间。因此,股一胭动脉旁路架桥治疗股胭动脉硬化闭塞的适应证一般选择为:① 间歇性跛行距离在500 m 以内,药物治疗无效;② 保守治疗不能缓解的中度或重度静息痛;③ 难以治愈的足或趾的溃疡或坏疽。术前的血管造影是决定手术方案的重要检查方法,在没有显示下肢远端胫腓干血管时,不应轻易放弃血管重建术,我们的经验是行脉冲流出道试验(PGR test)或术中血管造影。术中根据患者病变范围可行股总动脉一腘动脉旁路转流术、股总动脉一胫后动脉旁路转流术、股浅静脉一胫前动脉旁路转流术及股总动脉一胭动脉一胫后动脉跳跃式旁路转流术等。移植血管可采用倒置大隐静脉、人工血管及大隐静脉一人工血管联合移植。自1979年Leather报告原位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之后,该术式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但原位大隐静脉旁路移植并不能取代倒置大隐静脉移植手术,研究证实,两种手术的远期通畅率无显著差异。从移植材料看,自体静脉目前仍是最理想的血管移植物.其远期通畅率(4年)接近7O%。但是在高危患者进行股一胭旁路手术特别是膝上股一胭旁路移植术时,应用人工血管,使手术简化、减少创伤,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典型病历:
1. 新技术治疗 “糖尿病足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2. 用自己的骨髓干细胞血保住自己的腿
3. 超高龄食管双源癌根治手术获得成功
4. 单侧肢体肿胀,谨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5. 钥匙扎穿食管危及胸主动脉
6. 颈部砍断二分之一,主任仁术起死回生

新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糖尿病足和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称为“脱疽”。《外科正宗》云:“脱疽者,外腐而内坏也……其形骨枯筋纵,其秽异臭难辨,其命仙方难治。”晚期表现为肢体缺血、坏死,甚则趾(指)节脱落,自古至今,都属难治性疾病,病人往往因此而危及生命或截肢致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围血管外科,是糖尿病足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国家重点专科。在治疗上采用中西合璧的方法,发挥创新思维,巧妙的将介入治疗与中医传统疗法相结合,疗效极为显著,屡创奇功,堪称国际血管腔内中西合璧介入治疗的领路人和典范,有病人写诗赞道:血管疾患生懊恼,京城寻医走千遭,东方访得强中手,术后更识“刘一刀”。可作为东方医院周围血管外科疗效和典范的评价。

2008年11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隆重召开的首届“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足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微创介入治疗国际论坛”上,更是将东方医院的血管腔内中西合璧介入治疗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国际高度。此次论坛由东方医院周围血管外科主任国内著名胸心血管外科专家刘继前教授主持,以中英文讲座互动提问解答加手术演示等形式,生动形象的介绍了国内外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和动脉硬化闭塞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现状和最新进展,吸引了数以百计的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和相关专业人员参加。论坛邀请了德国莱比锡血管中心介入血管科Sven教授作了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腔内介入治疗进展的专题演讲,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医大血管研究所所长国内外著名血管外科教授汪忠镐院士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糖尿病学会副会长高彦彬教授出席了会议。论坛上Sven教授讲述了介入治疗的进展和经典个案以及下肢动脉闭塞症腔内治疗的策略,获得一致认可和好评;汪忠镐院士对刘继前教授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技术和此次论坛水平作了高度评价,并介绍了血管外科研究的最新进展。刘继前教授与来自德国的Sven教授进行了同台竞技为来自国内外的与会专家连续展现了6台高难度下肢血管闭塞的介入手术,手术全部获得成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术后效果立竿见影, 与会专家学者们都赞不绝口。刘继前教授还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微创治疗提出了精辟独到的见解。大大增强了专家们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等疑难病症的治疗信心。本次会议气氛活跃,讨论热烈,取得了圆满成功。

新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糖尿病足和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称为“脱疽”。《外科正宗》云:“脱疽者,外腐而内坏也……其形骨枯筋纵,其秽异臭难辨,其命仙方难治。”晚期表现为肢体缺血、坏死,甚则趾(指)节脱落,自古至今,都属难治性疾病,病人往往因此而危及生命或截肢致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围血管外科,是糖尿病足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国家重点专科。在治疗上采用中西合璧的方法,发挥创新思维,巧妙的将介入治疗与中医传统疗法相结合,疗效极为显著,屡创奇功,堪称国际血管腔内中西合璧介入治疗的领路人和典范,有病人写诗赞道:血管疾患生懊恼,京城寻医走千遭,东方访得强中手,术后更识“刘一刀”。可作为东方医院周围血管外科疗效和典范的评价。

2008年11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隆重召开的首届“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足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微创介入治疗国际论坛”上,更是将东方医院的血管腔内中西合璧介入治疗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国际高度。此次论坛由东方医院周围血管外科主任国内著名胸心血管外科专家刘继前教授主持,以中英文讲座互动提问解答加手术演示等形式,生动形象的介绍了国内外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和动脉硬化闭塞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现状和最新进展,吸引了数以百计的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和相关专业人员参加。论坛邀请了德国莱比锡血管中心介入血管科Sven教授作了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腔内介入治疗进展的专题演讲,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医大血管研究所所长国内外著名血管外科教授汪忠镐院士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糖尿病学会副会长高彦彬教授出席了会议。论坛上Sven教授讲述了介入治疗的进展和经典个案以及下肢动脉闭塞症腔内治疗的策略,获得一致认可和好评;汪忠镐院士对刘继前教授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技术和此次论坛水平作了高度评价,并介绍了血管外科研究的最新进展。刘继前教授与来自德国的Sven教授进行了同台竞技为来自国内外的与会专家连续展现了6台高难度下肢血管闭塞的介入手术,手术全部获得成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术后效果立竿见影, 与会专家学者们都赞不绝口。刘继前教授还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微创治疗提出了精辟独到的见解。大大增强了专家们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等疑难病症的治疗信心。本次会议气氛活跃,讨论热烈,取得了圆满成功。

用自己的骨髓干细胞血保住自己的腿

目前流行的治疗糖尿病足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要不就是介入球扩、要不就是通过提纯后的干细胞移植,效果并不理想(换句话说就是鱼儿离开了水,生命受到了威胁)。而刘继前教授治疗这类疾病则采用的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办法,也就是说不是提纯后的干细胞而是不分离、不提纯的干细胞血移植(鱼儿还在水里,生命力不受任何影响)效果非常理想。这种在国内独一无二的“自体骨髓血干细胞移植”技术,起到了用自已的干细胞保住了自己的腿的作用,而且还没有一点痛苦,真是太神奇了!。截止目前刘继前教授已用此法治愈了20余例,疗效反应非常好。

陈大爷长达8年的顽疾,一夜之间完全解除了,用陈大爷自己的话讲:“再也没有能比睡一个囫囵觉更幸福的事了,多少年来我终于踏踏实实的睡了一夜”。到底是什么疾病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陈大爷呢?原来陈大爷自2000年以来就出现了双下肢疼痛、麻木、只能间歇的跛着腿走路,这种疼痛越到晚上越厉害,听着别人的甜睡的鼾声别提自己有多羡慕!。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腿疼痛越来越重,昼夜不能入睡,溃烂剧痛,多家医院就诊,钱没少花药没少吃,还是昼夜疼痛不能入睡。再往后陈大爷这病总算诊断清楚了,是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惹的祸,但陈大爷同时还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和家人苦不堪言,脚趾头又开始烂了,转诊多家医院无果。抱着一线希望,住进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血管外科,偶尔得知全国著名血管外科专家刘继前教授正在为另一位和他类似的患者做干细胞移植,方法很特别,效果又非常好,于是他便期待着刘继前教授能够解除他的痛苦。

刘主任大查房,看到病人的痛苦真是急在眼里,痛在心上。很快就对病情评估做出诊断。刘主任说:“患者下肢动脉供血太差,病变范围很广,又没有良好的流出道,动脉搭桥手术或支架都无济于事,一定要尽快解决老先生的痛苦。但患者已经82岁高龄,基础病变严重,风险很大,但刘主任还是冒着风险亲自为患者进行了自体骨髓干细胞血移植手术。凭着刘继前主任这种独创的手术方法顺利地从患者双侧髂骨内抽取了220ml的自体骨髓干细胞血,再通过DSA的导航下将珍贵的干细胞血植入了患者缺血的肢体。术后刘继前教授讲,很快就会看到手术的效果,果然就在术后的当天夜里,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几年来陈大爷和他的家属们终于睡了一个安稳觉,露出了一个舒心的笑容。

据刘教授介绍:自体骨髓血干细胞在缺血或细胞因子等因素的诱导下,增殖、分化为内皮细胞,并形成血管,使缺血肢体部位原有的血管再通和建立大量新生的侧支循环,这种方法是应用自己的血治疗自己的病,简便易行,即微创又无痛苦,效果显著,疗效奇特,也不存在医疗伦理学问题。这种在国内独一无二的技术将为全国的广大患者造福。是解决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一种新技术。让我们期待着更多患有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患者,不再受这种糖尿病足和下肢动脉闭塞症后无法医治的痛苦困扰了,愿更多的患者能够享受到刘继前教授这种独创新技术,为他们解决顽疾和痛苦------保住腿就是保住了完整的人生。

超高龄食管双源癌根治手术获得成功

国内罕见的超高龄食管双源癌根治术,日前在北京某郊区医院成功实施,84岁的患者潘老人全愈出院.

有着近半年的进行性吞咽困难和剑突下胀痛病史、近一周来已滴水不能咽下的老人,出现饥饿难忍、头晕、眼花十分痛苦。通过全面检查确诊为中段食管和食管下端双源癌,也就是一个食管上长出两个原发性的癌症。食管造影显示,位于第五--六胸椎水平的食管、近主动脉弓处,长达5.5 CM的高度狭窄,在食管下段近贲门处亦可见一长约3.5CM,直径4.0CM的肿块。由于该患者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心脑肾血管壁多有粥样硬化,弹性差,术中随时都有心脑血管意外和心肺肝肾功能衰竭和其它重要脏器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危险。该院决定邀请目前在国内治疗食管癌有专长的著名专家北京东方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刘继前教授来主刀。在刘教授的缜密会诊和精心安排下亲自主刀,采用左胸(12CM的)微创小切口,仅用190分钟的时间就将超高龄老人的食管双源癌肿块成功彻底切除。术后刘主任形容从患者食管上切下的肿块就像“铔铃”一样,食管的两端是肿块,中间约有8CM长为正常组织。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刘教授提醒广大老年人,千万不要忽视吃饭梗咽感和上腹部胀痛的这一现象.一但出现这种症状要及时就医,做食管造影拍片检查,及早手术,以免耽误治疗。

单侧肢体肿胀,谨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小王是一家公司办公室的职员,前一段,为了准备会议材料,小王连续几天在电脑前写稿子、整理文件,终于把材料准备妥当了。正当她高兴地准备向领导报告时,突然感腿部胀痛不适难以行走,仔细一看,自己左腿肿胀,明显比右腿增粗,同事们立即把她送到医院。经过检查,医生说小王患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怎么回事呢?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较常见的四肢血管疾病,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据报道,美国每年有近50万人患深静脉血栓性疾病;英国患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者占人口的0.5%,其中大部分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国内深静脉血栓形成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围血管科为例,有时收治病人数占到病房病人数目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大家都知道,人体的血液在动脉和静脉组成的血管中流动,静脉系统负责将全身各部位的血回收到心脏。下肢静脉是由深、浅静脉组成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由足到大腿根部。如果经常运动,在活动时小腿部肌肉会收缩挤压深部静脉,使得静脉血流加快,促进血液向心流动,从而可防止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流淤滞、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内膜受损等因素有关。恶性肿瘤、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静脉曲张、瘫痪、长期卧床、心力衰竭、手术后、骨折等外伤后、分娩后、高龄等都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汽车的人,在电脑前久坐的人也易患此病。

深静脉血栓形成因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但多发生在一侧下肢,偶见两侧共同发病。患者通常起病较急,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患侧与健侧肢体的周径有明显的差别,有时肉眼可以看出明显的差别,常伴有发热、心率加快;血栓部位压痛,沿血管可扪及索状物,血栓远侧肢体或全肢体肿胀,皮肤呈青紫色,皮温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或出现静脉性坏疽。血栓伸延至下腔静脉时,则两下肢、臀部、下腹和外生殖器均明显水肿;后期血栓吸收机化,常遗留静脉机能不全,出现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许多患者被误认为是肌肉拉伤、筋膜炎、受凉等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严重的并发症肺栓塞还能威胁生命。

中西医结合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优于单纯中医和单纯西医治疗。对于该病的治疗,急性期和慢性期有所不同,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基础病变,治疗方法也有所差异。

一、急性期 近年来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期治疗主要是非手术疗法,但偶尔仍需手术治疗。

1、非手术疗效

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是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的第一步措施。静脉血栓形成后1月内、有肺栓塞可能时或血栓取除术后可应用抗凝血疗法,这是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是要注意:对于出血素质、流产后、亚急性心内膜炎和溃疡病患者禁用。

溶血栓疗法: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或并发肺栓塞,在发病1周内的病人可应用纤维蛋白溶解剂包括链激酶及尿激酶治疗。基因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尿激酶前体(Pro-UK)得到应用。

静脉插管溶栓治疗,可以减少溶栓药物出血性并发症,东方医院周围血管科应用该技术治疗了大批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

2、手术疗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般不作手术取栓。但对于广泛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伴动脉血供障碍而肢体趋于坏疽者(股青肿),则常需手术取栓。髂股静脉血栓取除术的手术时间,一般在发病72小时内,尤以48小时内效果最好。手术时间越早,血栓与静脉壁粘连、炎症反应程度越轻、静脉内膜破坏越轻、继发血栓形成越少,手术取栓越可彻底,术后疗效更佳。

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的主要病机是脉络阻隔、气血凝滞,湿热壅盛。治疗以清热利湿,逐瘀通络为主治疗。中药注射剂选用清开灵、脉络宁等药物,汤药选用四妙永安汤、五皮饮、龙胆泻肝汤等加减治疗。

二、慢性期 下肢深静脉形成发病一年之内,一般不作任何静脉重建手术。在此期间,大量侧支循环可望建立。经药物治疗和其他辅助治疗后,许多病例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可明显减轻。

根据病理过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粗略分成阻塞期和再通期两个阶段,其手术治疗方法截然不同。术前均需作下肢深静脉上行性和下行性造影,以明确病变部位和程度。

三、阻塞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肢体主干静脉回流受到障碍,血栓远侧的高压静脉增加回流。大腿上部和腹下部的浅静脉吻合支可通至对侧躯干,向上可通过腹壁至奇静脉和胸廓内静脉系统。在深部,吻合支可通过骨盆静脉丛抵达对侧髂内静脉。这些静脉的适应性扩张,促使血栓远侧静脉血心回流。但许多病例,侧支循环建立缓慢不足以代偿阻塞静脉的回流功能,引起下肢肿胀、色素沉着、皮炎及溃疡。各种手术的目的均是加强侧支循环,克服血液回流障碍。手术方式有下述数种:原位大隐静脉移植术;大隐静脉转流移植术;带蒂大纲膜移植术。

四、再通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静脉壁和瓣膜同时存在炎性反应,血栓阻塞管腔并粘附于瓣膜。在血栓机化和再管化过程中,静脉瓣膜再前受到损伤,因疤痕而增厚,造成一个管腔通畅但瓣膜关闭不全的深静脉系统。因瓣膜关闭不全仍可引起下肢肿胀、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皮炎和溃疡。下肢下行性静脉造影,可见造影剂明显逆流,严重者可自腹股沟部一直逆流至膝下乃至踝部。

过去曾采用股浅静脉结扎或小腿穿通支静脉结扎治疗本病。近期一定疗效,但远期疗效不甚满意。近年我们采用深静脉瓣膜成形术和戴戒术。治疗再能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取得较好疗效。值得指出的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手术治疗,必须配合以药物和其他辅助治疗。对不同部位、不同轻重和不同阶段的血栓形成宜采用截然不同的手术方案。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慢性期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痰瘀互结为主,以益气活血、祛痰利湿为治则,以中药内服外用为主治疗。内服以参苓白术散、血腑逐瘀汤、祛湿消肿胶囊等治疗

目前各种手术方法尚待改进,其疗效尚待进一步提高。可以预料,通过各国血管外科医师的持久努力,更有效更新颖简便的方法必将不断涌现,完善地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新时期即将诞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可以预防的。日常生活中,最好不要穿腹带等束身衣裤,以防止血流不畅,宜穿弹力袜,避免血管扩张;多饮水、少饮酒,以稀释血液;忌长睡,宜多走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久坐,尤其是喜欢玩电脑的朋友,即使是坐在座位上,也应时常做一些下肢自我按摩或勾脚动作,以促进腿部肌肉活动。长时间卧床患者,要下床走动时应先在床上适当活动一下双下肢或慢慢将下肢抬高一会儿,再下床活动。另外,有凝血机制障碍家族史者、血液粘稠度高和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患者、高龄、肥胖者,应尽量避免长途旅行。

文章开头提到的小王因为病情比较严重,医生为她进行了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抗凝及溶栓配合中药治疗,20天后,已痊愈出院。

钥匙扎穿食管危及胸主动脉

10月22号,某打工女因家庭矛盾产生轻生念头,自吞大串钥匙进入食管,随即出现胸骨后疼痛,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症状持续加重不缓解,在家人劝说下急诊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就诊。胸心血管外科迅速成立抢救小组研究病情。刘继前主任医师仔细察看胸片,发现异物为一枚长约12cm的四棱刀样钥匙,钥匙连着一个约10cm长的钥匙环,尖端向下,穿透食管,位于第10胸椎部位。钥匙环与钥匙柄呈锐角折叠。

科室迅速制定了三种治疗方案。第一:用胃镜从口腔取出。第二:吞服润滑剂,使异物进入胃内开腹取出。第三:开胸切开食管取出。第一种方案迅速被否定,食管有三个生理狭窄,即食管入口、跨过主动脉弓部位和食管下端。异物已经经过两个狭窄嵌入在第三个狭窄处,回撤钥匙过程中最大风险在于第二个狭窄部位划破主动脉而大出血,危及生命。第二个方案,异物已经经过12个小时停留,食管蠕动未能将异物排入胃腔,再加上钥匙环和钥匙呈锐角排列,钥匙头端可能嵌入食管,强性吞咽刺激食管强烈蠕动会嵌入更紧或造成胸主动脉破裂。综合患者病情,刘继前主任认为开胸取出异物更有助于挽救患者生命。

与患者及其家属交待病情,征得同意后。迅速进行了术前准备,并紧急开胸手术。刘继前主任亲自主刀,尚宪荣副主任医师,曹建春博士作为助手。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微创小切口开胸技术,在左侧腋下仅行8cm纵行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进胸,牵开左肺下叶,在食管下端胸主动脉内侧触及质地坚硬异物。分离食管并纵行切开约3cm,见食管内血迹斑斑的钥匙,其头端深深扎穿食管刺入胸主动脉中层,随时有刺破动脉造成大出血死亡的可能。吸引局部淤滞的血性液体,刘主任用卵圆钳小心翼翼地取出这枚险些酿成大祸的钥匙。随后又分层缝合食管,修补胸主动脉,放置胸腔闭式引流关胸。

两个小时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了耐心地开导。患者迅速恢复了健康。

颈部砍断二分之一,主任仁术起死回生

2008年7月3日,东方医院,一个普通而宁静的早晨。7时10分这份宁静和安详却被打破,110的呼啸送来一个血肉模糊的患者和一群哭天抢地的家属。患者无言,鲜血如注;亲属伤悲,哭声震天;医护人员立刻组织紧急抢救,一定要全力挽救这条垂危的生命成了他们脑中唯一的信念!患者进入医院,马上安排紧急送入手术室。在急诊的抢救、又被紧急送往手术室的途中和在手术台上的抢救场面…..惊心动魄。当时的病情极为严重,整个颈部被砍断超过二分之一,伤口深及颈椎横突。这样深的伤口意味着在右侧的颈动脉,颈静脉,颈部神经,肌肉组织完全断裂!古代残酷的“斩首”之刑也不过如此!左侧手腕也严重砍伤。患者生命垂危,血涌如泉。整个手术时的气氛紧张,空气犹如冻结了一般。我们的医护人员又展示了他们天使的一面。刘继前主任边抢救边指挥,不畏风险,临危不乱,争分夺秒。为了防止休克,四个快速输液通道马上打开。四个医护人员一边压迫颈部和手部巨大伤口的喷射出血,一边大量快速输液、输代血浆为手术抢救争取机会。患者立即到达手术室又一边气管插管麻醉一边手术止血都是在最短的时间完成。麻醉成功后,刘继前主任和尚宪荣副主任医师凭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准确判断,分秒必争、沉着并有条不紊的抢救。小心地松开钳夹出血点的第一把止血钳,鲜血立刻从伤口喷涌而出,刘继前主任迅速用无损伤血管钳探进伤口,预料不到的事发生了:颈动脉和颈静脉全部回缩到深部的肌肉组织内,汹涌的出血,随时都有心跳停止的危险!刘继前教授凭借丰富的经验很快夹住了已经回缩到深处的颈总动静脉,准确地控制了出血。随即又找到了断裂颈动静脉的另一端,出血被控制。刘继前教授应用特殊的血管缝合技术一一缝合好了每一根血管,并缝合对接好颈丛神经、胸锁乳突肌、斜方肌、颈阔肌、中外斜角肌等等,复位固定颈椎横突。又对左腕血管神经和离断的肌腱进行了吻合对接,从而使快要离断的手掌也得到了成功挽救。

手术进行了7个多小时,每个环节都做到了准确无误,为挽救生命和提高手术后的疗效提供了坚强保障。手术完成后,刘继前教授感到十分满意,当刘教授走出手术室告诉在场的家属手术已经成功时,感人的一幕发生了,患者的十多位家属顿时跪地磕头作揖,用人类最朴素真挚的情感表达着内心的感激。接着刘继前主任告诉家属,患者已经脱离生命危险,十几位家属再次跪地磕头作揖、喜极而泣,他们此时眼中也是满含泪水,但此时的泪水却是幸福感激、激动和惊喜的泪水,再不是刚入院的那种悲伤的眼泪,口里也满是感激和称道的话语。面对这位救命的恩人,让他们的亲人起死回生的大夫,他们是敬若天神!刘主任马上扶起患者家属,一边稳定他们的情绪,一边安慰他们,不要这样,救死扶伤这是我们医护人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一个医务人员的气度,学究天人,技艺精湛,起死回生,却又是如此的平易近人!这就是我们东方医院胸心血管外科的主任刘继前教授,一个普通的胸心外科大夫,却被人誉为“神刀,刘一刀”,一个经常用手术刀在死神手中挽救生命的“当代华佗”。

颈总动静脉是大脑唯一的交通血管,一旦断裂意味着头被搬了家,几乎没有生还的希望,即使抢救过来也是植物人,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到了准确无误的抢救才是起死回生和手术成功的关键。

通过术后三天的监护和治疗,目前患者已基本脱离生命危险。一般情况尚可,神志清,呼之能应,自主呼吸平稳有力;颈部伤口干燥无渗血渗液,右颈面部稍肿胀,球结膜无水肿;左腕部敷料包扎完好,干燥无渗血渗液,手指伸屈可,稍肿胀,血运好,心率87次/分,律齐,心音有力,生命体征稳定,双肺呼吸音清。现病人正在康复之中。

医学科普: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该手术可有效预防脑卒中,据卫生部统计,我国脑卒中的发生率1997年达到200/10万,死亡率150万/年,而冠心病死亡率110万/年,显而易见脑卒中死亡率已跃居首位,而大约有3/4成活者中则有不同程度的瘫痪,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各方面的严重负担。

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之一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狭窄,据报道美国60岁以上的脑卒中病人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占70%.Tepdere用超声波检查168例脑卒中病人中,发现109例系颈动脉狭窄所致. 在脑卒中发生2小时内,行脑血管造影检查,90%的病例可发现动脉狭窄,其中50%在颅外段动脉,可见缺血性脑卒中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狭窄关系非常密切。

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Spence即首先开展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1953年著名胸心血管外科学家DeBakey为一颈内动脉完全闭塞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成功重建了血流。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硬化1991年北美血管外科有症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试验协作组和欧洲血管外科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试验协作组等多中心大规模随机试验结果公布以后,颈动脉内膜剥脱方法的地位已毋庸置疑,大大降低了脑卒中的死亡率.美国的年手术量已达到20万。我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开展较晚,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囿于人们的传统观念。近几年来,我国神经内科专家和心血管外科专家学者已经高度重视到这一问题。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指征:(图①切下的斑块②颈动脉造影见狭窄③颈部切口)

取决于病人的临床表现和病变特征,许多资料表明,不稳定斑块、破裂、溃破、出血、血栓等而致暂时性脑缺血发作(TIA),有如下表现者应手术治疗:

1 凡多次发作TIA,彩超或颈动脉造影狭窄>50%以上者;

2 虽为首次TIA发作但颈动脉狭窄>50%以上者;

3 颈动脉造影证实狭窄斑块不稳定或伴有血栓形成者;

4 TIA发作频繁颈动脉高度狭窄者;

5 对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60%以上或斑块不稳定者亦应尽早手术。

那么手术有什么风险性吗?

据血管外科主任刘继前教授介绍,这种手术他已开展60多例,而且还是用局麻,效果都非常好,手术不是很复杂,只是在颈部切一小口,把颈动脉显露后,切开血管壁剥除狭窄斑块然后再缝起来,有时甚致在局麻下就可完成手术,所以比较安全可靠,从而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发生。如果不及时手术,流传的一句话就是“不是死就是瘫“,而怕瘫已成为不少老年患者的一块心病,也就是说”不怕死,就怕瘫“,可无论哪一种结果都是人们不愿看到和接受的。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才能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媒体报道:
1. 中小学教师静脉曲张不可忽视
2. 高难度复杂血管搭桥手术获得成功
3. 新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达国际领先地位
4. 静脉不曲张 美腿又健康
5. 高尚医德 精湛医术
6. 医学界的微创妙手——刘继前
7. 科室间协作是医院战斗力的源泉
8. 老人腿痛可别误认为是缺钙
9. “五到”创造和谐医患关系

中小学教师静脉曲张不可忽视

所谓“站班族”,顾名思义这些职业均需要在工作中长时间保持站立姿势的人。随着社会的进步, “站班族”中的教师静脉曲张数量越来越多,还有如护士、发型师、售货员、电梯工、服务员等,尤其是教师居多。据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胸心血管外科主任刘继前教授介绍: 大隐静脉曲张这一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疑难病症,亦是国内外公认的难治之症,轻者影响美观、痛苦不堪,重者致残。提醒从事以上职业的女性,尤其是中小学教师长期站立可能导致下肢静脉曲张、深部静脉瓣功能不全、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和下肢溃疡的发生久站的女性腿部皮肤常冒出红色或蓝色、像是蜘蛛网、蚯蚓的扭曲血管,或者像树瘤般的硬块结节,静脉发生异常的扩大、肿胀和曲张现象,严重影响腿部美观和健康,因此又有“美腿杀手”之称。静脉曲张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8%,我国约有一亿以上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其中绝大多数属于下肢静脉曲张和深静脉瓣功能关闭不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的女性患有该病,多在25-36岁首次出现症状,而40岁以上为高发阶段。

下肢静脉曲张是静脉系统最重要的疾病,也是四肢血管疾患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静脉中瓣膜的破坏使倒流的血液对静脉壁产生巨大的侧壁压力,引起静脉壁相对薄弱的部分膨胀。而长期站立使静脉内压力持久升高,进一步加剧了血液对瓣膜和静脉壁的负荷过重、冲击压过大,由此血管腔扩大、瓣膜交界被拉开、松弛、脱垂、使之关闭不全,从而血液倒流,久之很容易导致静脉曲张和深部静脉瓣功能不全的发生。

静脉曲张为一种不可逆的现象,但是我们仍可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来预防静脉曲张的发生及减轻其症状。站立时,不要总用两条腿一起支撑全身重量,可有所侧重,让两条腿轮换休息。还可经常踮起脚,让脚后跟一起一落活动,或经常进行两膝关节屈伸活动和下蹲练习。上述动作都能引起小腿肌肉强烈收缩挤压,减少静脉血液积聚。

睡觉时用较为松软的枕头把脚垫高30度,促使静脉血向心脏回流。下肢出现酸麻、发凉时要注意保温,但不能用热水袋暖脚或热水泡脚,因为这样会加重下肢充血,使病情加重,也不能洗桑拿浴,洗澡水的温度不宜超过40℃。另外,可以穿高弹力长筒袜,临床实验证明,高弹力长筒袜对下肢静脉曲张和深部静脉瓣功能不全的发生有很好的预防和一定的治疗效果。走路、游泳、脚踏车等较缓和的运动,除能改善循环外,还能降低新的静脉曲张发生的速率。在饮食方面,应多吃高纤、低脂饮食及加强维他命C、E的补充。

刘继前主任告诉记者:近年来静脉曲张治疗的最新进展就是微创不开刀针孔技术高位结扎大隐静脉的腔内激光,没有切口,外形美观,恢复快,临床效果有重大突破,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提醒大家,一旦感到下肢沉重、酸胀、麻木、肢体肿胀、易疲劳,并可见蜷曲成团类似蚯蚓的静脉曲张甚至发紫、溃烂等不适者,应尽早到血管外科专科就诊。

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 会阴部和患肢备皮,剃除毛发,清洁皮肤。术前1h应用甲紫标记大隐静脉主干及曲张静脉的走行方向并碘酒固定。

器材准备: 波长810nm 30W DIOMED激光治疗仪半导体激光治疗器一台,芯径600μm,外径750μm光纤一根。5F直头血管造影导管一根,0.035英寸150cm长亲水导丝一根,18号穿刺针2个,自粘性弹力绷带若干。

光纤导入: 在患者足内踝前上方套管针穿刺大隐静脉,通过套管置入亲水导丝,经导丝引导放置造影导管至腹股沟韧带下方,植入导管前测量、修剪。撤除导丝,通过导管插入激光光纤,可以看到光纤红色指示光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的皮下走行移动闪烁。

闭式高位结扎: 在腹股沟韧带下方3cm处,以指示光为中心,在大隐静脉两侧针取0.2mm穿刺孔。从一侧穿刺点进针,带双7号丝线通过大隐静脉与股浅静脉之间,从另外一侧穿刺点出针。再将缝针通过出针孔进针,缝线通过大隐静脉与皮肤之间,从原进针孔出针,拉紧缝线,检测光纤能否通过,不能通过表明大隐静脉被丝线阻断,缝线打结、剪线,用蚊式止血钳将线头埋入皮下,完成高位结扎,大腿根部只有两个针孔大小的痕迹,无切口,无需拆线。术中应掌握进针深度,避免损伤、或缝扎股浅静脉。

大隐静脉主干凝闭治疗: 开启激光脉冲,缓慢回撤光纤,每0.5~1.0cm一次脉冲的频率由上至下逆行凝闭大隐静脉,同时由助手随光斑按压大隐静脉。膝关节上激光功率15~l8w,每0.5~1.0cm血管内照射1S,间隔1S。膝关节下激光功率l2w,每0.5~1.0cm血管内照射1S,间隔1S。对中段大隐静脉曲张扭曲严重或合并局部狭窄套管不能通过者,可在膝关节内侧穿刺大隐静脉,由此处大隐静脉向上插入凝闭导管和光纤,进行上述操作。

曲张静脉团凝闭治疗: 对明显迂曲扩张、短浅的大隐静脉侧支静脉,16号套管针穿刺曲张静脉,激光光纤穿过套管针腔,回撤套管,激光凝闭曲张静脉及静脉周围皮下组织。对于重度曲张静脉团可行局部经皮缝扎,棉垫固定,双小腿内侧交通支静脉可行经皮缝扎。

中小学教师静脉曲张不可忽视

所谓“站班族”,顾名思义这些职业均需要在工作中长时间保持站立姿势的人。随着社会的进步, “站班族”中的教师静脉曲张数量越来越多,还有如护士、发型师、售货员、电梯工、服务员等,尤其是教师居多。据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胸心血管外科主任刘继前教授介绍: 大隐静脉曲张这一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疑难病症,亦是国内外公认的难治之症,轻者影响美观、痛苦不堪,重者致残。提醒从事以上职业的女性,尤其是中小学教师长期站立可能导致下肢静脉曲张、深部静脉瓣功能不全、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和下肢溃疡的发生久站的女性腿部皮肤常冒出红色或蓝色、像是蜘蛛网、蚯蚓的扭曲血管,或者像树瘤般的硬块结节,静脉发生异常的扩大、肿胀和曲张现象,严重影响腿部美观和健康,因此又有“美腿杀手”之称。静脉曲张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8%,我国约有一亿以上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其中绝大多数属于下肢静脉曲张和深静脉瓣功能关闭不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的女性患有该病,多在25-36岁首次出现症状,而40岁以上为高发阶段。

下肢静脉曲张是静脉系统最重要的疾病,也是四肢血管疾患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静脉中瓣膜的破坏使倒流的血液对静脉壁产生巨大的侧壁压力,引起静脉壁相对薄弱的部分膨胀。而长期站立使静脉内压力持久升高,进一步加剧了血液对瓣膜和静脉壁的负荷过重、冲击压过大,由此血管腔扩大、瓣膜交界被拉开、松弛、脱垂、使之关闭不全,从而血液倒流,久之很容易导致静脉曲张和深部静脉瓣功能不全的发生。

静脉曲张为一种不可逆的现象,但是我们仍可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来预防静脉曲张的发生及减轻其症状。站立时,不要总用两条腿一起支撑全身重量,可有所侧重,让两条腿轮换休息。还可经常踮起脚,让脚后跟一起一落活动,或经常进行两膝关节屈伸活动和下蹲练习。上述动作都能引起小腿肌肉强烈收缩挤压,减少静脉血液积聚。

睡觉时用较为松软的枕头把脚垫高30度,促使静脉血向心脏回流。下肢出现酸麻、发凉时要注意保温,但不能用热水袋暖脚或热水泡脚,因为这样会加重下肢充血,使病情加重,也不能洗桑拿浴,洗澡水的温度不宜超过40℃。另外,可以穿高弹力长筒袜,临床实验证明,高弹力长筒袜对下肢静脉曲张和深部静脉瓣功能不全的发生有很好的预防和一定的治疗效果。走路、游泳、脚踏车等较缓和的运动,除能改善循环外,还能降低新的静脉曲张发生的速率。在饮食方面,应多吃高纤、低脂饮食及加强维他命C、E的补充。

刘继前主任告诉记者:近年来静脉曲张治疗的最新进展就是微创不开刀针孔技术高位结扎大隐静脉的腔内激光,没有切口,外形美观,恢复快,临床效果有重大突破,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提醒大家,一旦感到下肢沉重、酸胀、麻木、肢体肿胀、易疲劳,并可见蜷曲成团类似蚯蚓的静脉曲张甚至发紫、溃烂等不适者,应尽早到血管外科专科就诊。

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 会阴部和患肢备皮,剃除毛发,清洁皮肤。术前1h应用甲紫标记大隐静脉主干及曲张静脉的走行方向并碘酒固定。

器材准备: 波长810nm 30W DIOMED激光治疗仪半导体激光治疗器一台,芯径600μm,外径750μm光纤一根。5F直头血管造影导管一根,0.035英寸150cm长亲水导丝一根,18号穿刺针2个,自粘性弹力绷带若干。

光纤导入: 在患者足内踝前上方套管针穿刺大隐静脉,通过套管置入亲水导丝,经导丝引导放置造影导管至腹股沟韧带下方,植入导管前测量、修剪。撤除导丝,通过导管插入激光光纤,可以看到光纤红色指示光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的皮下走行移动闪烁。

闭式高位结扎: 在腹股沟韧带下方3cm处,以指示光为中心,在大隐静脉两侧针取0.2mm穿刺孔。从一侧穿刺点进针,带双7号丝线通过大隐静脉与股浅静脉之间,从另外一侧穿刺点出针。再将缝针通过出针孔进针,缝线通过大隐静脉与皮肤之间,从原进针孔出针,拉紧缝线,检测光纤能否通过,不能通过表明大隐静脉被丝线阻断,缝线打结、剪线,用蚊式止血钳将线头埋入皮下,完成高位结扎,大腿根部只有两个针孔大小的痕迹,无切口,无需拆线。术中应掌握进针深度,避免损伤、或缝扎股浅静脉。

大隐静脉主干凝闭治疗: 开启激光脉冲,缓慢回撤光纤,每0.5~1.0cm一次脉冲的频率由上至下逆行凝闭大隐静脉,同时由助手随光斑按压大隐静脉。膝关节上激光功率15~l8w,每0.5~1.0cm血管内照射1S,间隔1S。膝关节下激光功率l2w,每0.5~1.0cm血管内照射1S,间隔1S。对中段大隐静脉曲张扭曲严重或合并局部狭窄套管不能通过者,可在膝关节内侧穿刺大隐静脉,由此处大隐静脉向上插入凝闭导管和光纤,进行上述操作。

曲张静脉团凝闭治疗: 对明显迂曲扩张、短浅的大隐静脉侧支静脉,16号套管针穿刺曲张静脉,激光光纤穿过套管针腔,回撤套管,激光凝闭曲张静脉及静脉周围皮下组织。对于重度曲张静脉团可行局部经皮缝扎,棉垫固定,双小腿内侧交通支静脉可行经皮缝扎。

高难度复杂血管搭桥手术获得成功

我院胸心血管外科成功开展一例经胸骨正中锯开施行的高难度复杂的多发性大动脉炎(上半身无脉症)的血管搭桥术,手术非常成功,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由于来自西北贫困地区,我院还特别为她捐助10万元。北京卫视也进行了现场直播,在社会引起了良好反响。

患者纪晓芳,一位来自内蒙的21岁少女。因语言和精神滞呆、记忆力减退、头痛、头晕、胸闷、高热、脑梗塞偏瘫丧失体力活动,同时上肢及头部严重缺血。经检查大脑仅有左侧一根椎动脉通向大脑,其余的即:双侧的颈总动脉,右侧的椎动脉及右侧锁骨下动脉均已闭塞。先后到内蒙和北京的数家大医院,都因手术难度大、风险大而被拒之门外,最后抱着一线希望来到我院求医于胸心血管外科的刘继前教授。刘继前教授看过病人后说:“要千方百计挽救孩子的生命”。在后来的两个月,刘继前教授通过中西医方法进行辨证,给予中药和免疫抑制剂调理,终于病情处于稳定,各项免疫指标检查,大动脉炎活动期得到了控制, MRA、DSA准确定位该患者通向大脑的4根动脉仅有左侧一根椎动脉是通畅的,其余如:双侧颈总动脉和右侧椎动脉及右侧锁骨下动脉全部闭塞。刘教授分析,患者头部如此严重的缺血状态,手术难度和风险都很大,围术期处理更是十分关键,因为重建的血流会造成头部再灌注损伤,甚至有脑内出血和严重脑水肿的危险,为此刘主任准备了多套手术方案和术后处理措施。

由于这种从未在我院开展过的手术,困难可想而知,很多问题摆在面前。但刘教授凭借其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本着积极、慎重、稳妥的原则,多次组织科内及全院多科室会诊,得到院领导、医务处、护理部的大力支持,同时亦得到了麻醉科、手术室、ICU、等科室的积极配合。

手术如期进行,由刘继前教授主刀,展开了我院首例高难度搭桥手术。手术以美国进口的一系列高精密手术设备的辅助下,有条不紊的进行,先于右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取8cm长斜切口,解剖分离右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分叉处;继而切开锁骨下显露其动脉远端至腋动脉;由胸正中切口,沿胸骨正中锯开胸骨,进入前纵膈,切开心包,充分显露并部分阻断升主动脉。由锁骨下切口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口及胸正中切口分别建立燧道并引入直径8mm的人工血管,由于右颈动脉闭塞严重,右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腋动脉直径也只有1.5mm,要想把一根8mm的人工血管接到如此细的血管上,而且还要在胸小肌的下方进行吻合,其难度是可想而知了,但凭借刘主任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手术技巧,经过精细而复杂的手术,多个血管吻合口都是一次吻合成功,并顺利回到ICU病房。术后又经过长达4个昼夜的精心治疗和监护,接下来的几天患者的大脑神经系统症状、语言呆滞和偏瘫逐渐恢复,很快就回到了普通病房。终于经受住了可怕的脑过度灌注、脑出血和脑水肿这三大生死关口。患者在康复后出院的时候激动的握着刘主任的双手说“谢谢您捄了我,我也能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了”。

这一手术的成功开创不仅是我院的首例,亦是在我国中医医院绝无仅有的,手术的成功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亦标志着东方医院外科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使我院的综合实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摘自2007年东方月报

新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达国际领先地位

大隐静脉曲张针孔技术高位结扎加激光凝闭治疗是刘继前教授近年来研究的主攻方向之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围血管科主任刘继前教授发明的“针孔技术高位结扎大隐静脉”加曲张大隐静脉激光凝闭术可彻底清除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和深部脉静瓣返流问题。大隐静脉曲张发病率很高,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过去却没有更好的手术根治方法。该病可导致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溃疡俗称“臁疮腿”、甚至肺栓塞而终身致残。

刘继前主任介绍,大隐静脉曲张激光治疗是近几年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全新手术疗法,但均没有采用微创化大隐静脉根部结扎,而已往手术不加结扎的方法是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根治目的的,但是开刀剥离结扎大隐静脉曲张,创伤大并发症多。因此,针孔技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克服了这一缺点。该疗法即在大隐静脉根部采用两个针孔大小的针孔,无切口(闭合式)结扎大隐静脉主干根部。再加上全程的大隐静脉及其分支,全部采用非切口办法。这种全新的手术理念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使曲张的静脉达到平坦、顺畅、美观的状态。以改善下肢远端血液淤滞,水肿消退、消除疲乏和沉重感,以达到根治目的。而且无切口,血管保留在体内、患者痛苦小,费用低廉,美观效果好。这一微创手术一开始就受到很多女性朋友、老年人、体弱患者的认可,非常愿意接受这种手术方法。

据文献资料统计,此手术在国内外还未见到类似报道,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围血管科已完成类似手术100余例全部获得成功。11月初日,来自武警、博爱等医院的专家奇聚东方医院,观摩当天在这里连续进行的6例患者9条肢体的大隐静脉曲张,采用了这种全新模式的针孔技术全微创化激光手术。手术由东方医院周围血管科主任刘继前教授亲自主刀,术中只见大腿根部两个针孔状的针眼就完成了手术最关键的部分,其余浅表的大片状曲张团块在针孔大小的针眼状小孔中也一一进行了激光,瞬间曲张的静脉就恢复了平坦,其效果果然是立竿见影。手术后的病人和专家没有不叫神奇的,“真神,太神奇了”!过去需要六七个5-8厘米长切口,要把曲张静脉一条一条地剥脱下来,如今却一个切口也没有,真是太神奇了。根据刘继前主任介绍,经过这种全微创治疗后的病人,还需要服用活血化瘀和健脾利湿的中药及局部加压包扎一周左右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中国健康时报
 记者 李海清 报导。

静脉不曲张 美腿又健康

所谓“站班族”,顾名思义这些职业均需要在工作中长时间保持站立姿势的人。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在“站班族”中的数量越来越多。如教师、护士、发型师、售货员、电梯工、服务员等,都是以女性居多。据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胸心血管外科主任刘继前教授介绍: 大隐静脉曲张这一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疑难病症,亦是国内外公认的难治之症,轻者影响美观、痛苦不堪,重者致残。提醒从事以上职业的女性,长期站立可能导致下肢静脉曲张、深部静脉瓣功能不全、血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和下肢溃疡的发生。久站的女性腿部皮肤常冒出红色或蓝色、像是蜘蛛网、蚯蚓的扭曲血管,或者像树瘤般的硬块结节,静脉发生异常的扩大、肿胀和曲张现象,严重影响腿部美观和健康,因此又有“美腿杀手”之称。静脉曲张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8%,我国约有一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其中绝大多数属于下肢静脉曲张和深静脉瓣功能关闭不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的女性患有该病,多在25-36岁首次出现症状,而40岁以上为高发阶段。

下肢静脉曲张是静脉系统最重要的疾病,也是四肢血管疾患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静脉中瓣膜的破坏使倒流的血液对静脉壁产生巨大的侧壁压力,引起静脉壁相对薄弱的部分膨胀。而长期站立使静脉内压力持久升高,进一步加剧了血液对瓣膜和静脉壁的负荷过重、冲击压过大,由此血管腔扩大、瓣膜交界被拉开、松弛、脱垂、使之关闭不全,从而血液倒流,久之很容易导致静脉曲张和深部静脉瓣功能不全的发生。

静脉曲张为一种不可逆的现象,但是我们仍可改变日常生活中的小习惯来预防静脉曲张的发生及减轻其症状。站立时,不要总用两条腿一起支撑全身重量,可有所侧重,让两条腿轮换休息。还可经常踮起脚,让脚后跟一起一落活动,或经常进行两膝关节屈伸活动和下蹲练习。上述动作都能引起小腿肌肉强烈收缩,减少静脉血液积聚。

睡觉时用较为松软的枕头把脚垫高30度,促使静脉血向心脏回流。下肢出现酸麻、发凉时要注意保温,但不能用热水袋暖脚或热水泡脚,因为这样会加重下肢充血,使病情加重,也不能洗桑拿浴,洗澡水的温度不宜超过40℃。另外,可以穿高弹力长筒袜,临床实验证明,高弹力长筒袜对下肢静脉曲张和深部静脉瓣功能不全的发生有很好的预防和一定的治疗效果。走路、游泳、脚踏车等较缓和的运动,除能改善循环外,还能降低新的静脉曲张发生的速率。在饮食方面,应多吃高纤、低脂饮食及加强维他命C、E的补充。

刘继前主任告诉记者:近年来静脉曲张治疗的最新进展就是微创不开刀针孔技术高位结扎大隐静脉的腔内激光,没有切口,外形美观,恢复快,临床效果有重大突破,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提醒大家,一旦感到下肢沉重、酸胀、麻木、肢体肿胀、易疲劳,并可见蜷曲成团类似蚯蚓的静脉曲张甚至发紫、溃烂等不适者,应尽早到血管外科专科就诊。

中国健康时报(摘自2007年5月)。

高尚医德 精湛医术

前不久的一个深夜二点钟,一个神志不清、血肉模糊、全身是血的青年男子被他的朋友们抬进了我院急诊抢救室,外科急诊大夫见其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满身是血,检查发现血压在70/30mmHg心率在120次/分,左侧胸廓被劈开一伤口还在不停的淌血,随着呼吸,有气体不停的进出胸腔,左侧的膝关节腔被劈开也在不断的淌血,失血太多,此时患者已陷入严重休克,眼看生命危在旦夕,如不紧急抢捄将很快就会失去生命。

就在这时刚刚进入梦香的胸心血管外科刘继前主任被院总值班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了。由于多年行医养成的良好医德,接到抢捄通知后,没有丝毫报怨,没有片刻耽搁,如往常一样,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医院。

刘主任进一步查看了患者的病情,凭着极其丰富的心胸外科临床经验,当即判断出患者不仅仅存在开放性血气胸,同时外伤的创口已劈开胸骨进入纵膈,直达心包,并且还不能排除心脏损伤的可能,如要挽救这一年轻患者的生命,必须立刻开胸探查,以免失去抢救机会。

在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后,并通知各相关科室做好急诊手术抢救的准备。但是面临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患者的家属及陪同人员根本没有能力支付医疗费用。本着治病救人的人道主义精神,经请示院总值班后决定:先救病人,时间就是生命,必须马上手术!手术过程中刘继前教授凭着娴熟、高超的技艺,很快打开胸腔,探查发现患者受伤情况与术前评估更为严重,患者的第六七肋软骨断裂,胸骨下端被劈开,胸廓内动脉和肋间动脉断裂还在喷血,纵膈损伤伴有气肿、心包损伤及肺损伤和大量血气胸。刘继前主任迅速探查受伤情况后,逐一进行了止血、修复、缝合,仅一个多小时的手术时间,就将患者的生命给夺回来了,生命之花得到了挽救,这时刘继前主任的脸上才显现出喜悦的笑容。

这就是一位前辈为我们所做的表率,我们要努力学习,历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要刻苦修炼仁义之心,只有这样才能兼备仁心仁术,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随着我院周围血管和胸心血管外科的高速发展,我科在北京地区乃至全国已经形成了具有极高影响力的特色专科,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相信我们在周围血管外科(胸心血管外科)刘继前教授的领导下,全体医务人员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努力工作,真正让全国各地而来的患者享受到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治疗和一流的服务,从而更多的为病人解除疾苦、为患者造福。

医学界的微创妙手——刘继前

他来自具有神秘色彩的鄂西北:武当山脚下二汽十堰车城,他称得上是一位胸心血管外科巨匠,是他把自己积累了20多年的开胸经验总结出来的成为一流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弟子,并推广到数家三级甲等和数十家县级医院,挽救了千千万万病人的生命;他是我国胸心血管外科学领域中最早开始并探索微创胸心血管外科手术的领军人物之一,为促进我国胸心血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今,他又在为胸心血管新的构想和全面防线而奋斗着,同时,他还承担着多项课题,研究范围广泛,几乎囊括了胸心血管病领域所有最前沿、最热门的疑难课题。

我们采访他是一次艰难的过程,每次见到他,他都被就诊的病人或听课的学生围得水泄不通而中断采访。他不仅把知识技术、绝活教给了医生、学生,他还把防病治病的知识教给了老百姓,让老百姓看病治病少花钱或不花钱。这就是我国著名的胸心血管外科专家硕究生导师刘继前教授。

全球的眼光 国际的水平 人类的胸怀

翻开科技发展史,几乎所有的大师,无不具有人类的情怀和全球的眼光。刘继前教授在没成功以前也许就具备了这种潜质,早在1985年,领导派他到同济医院和协和医院进修,他就开始了观察和手术前沿的探索,他要在国内参与世界竞争,与世界赛跑。回到湖北武汉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率先在省内开展了数十项新业务、新技术。90年代后,他又先后主持和独立开展了各类高难度手术3000余例,如前胸微创切口房缺、室缺修补术、瓣膜置换术,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以及食管中上段癌的根治,主支气管袖状切除成形术,心包内肺动脉结扎的肺叶切除术,巨大纵膈肿瘤切除以及结肠移植代食管术等均获得满意效果。当时,在省内几家大医院还没有开展这几项技术,许多医生认为此技术难度太大,以后再说,但他没有停止和罢休,而是大胆实践,提出和总结了系列理论和操作方法。特别是在食管癌根治方面有他独到发明之处,其手术时间从传统方法的5~9个小时大大缩短到2~3个小时,而且还不输一滴血,住院费用大大降低,其切除率和成功率达到98%以上,这一临床疗效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就是他经常亲自的为地、市、县级医院乃至在镇、乡级医院的广泛推广和普及这项技术的基础。从而使该技术在国内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推广。例如李**,男,84岁,食管中上段癌,食管病变位于胸5~胸6水平,长约6.5CM,采用左侧微创小切口开胸行食管胃弓上吻合术,手术仅用了130分钟,没输血。术后11天出院,总住院费用1.98万元。还有大量类似的血管外科手术和心脏手术等等不胜暮举。

在技术垄断、行业封锁、消极竞争以及论资排辈思想还十分严重的今天,刘继前教授早在十几年前就破除了这种传统陋习,甘为人梯,把该技术推广到全省地县级医院。90年代初他以重点学科人才引进到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为了让所有患者都能享受医疗技术的进步,他经常巡回到全省各地帮助地县级和乡镇级医院开展高难度手术,1997年5月,他还在一家为一个没有心脏外科设备条件的县级医院开展了多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从而创造了湖北省首家县级医院开展心脏直视手术的先河。经过了5年时间的努力,全省有20多家县级医院开展了该项技术,十几家医院还选派了一批医生到他那里进修。为了培养更多的医生开展高难新业务,他总是每成熟一项手术,就普及一项,然后再开展另一项,鼓励大家开展新项目,做大手术、难手术,凡是他能胜任的手术也都让路培养下一代。近些年来,他又开始至力于周围血管及心脏大血管疾病治疗的研究。在科室,他是领军人、号角手。刘继前教授开展的高难度手术和学术水平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多学者和专家们的关注,这是目前我国大医院中最大的系列、成功率接近欧美先进国家。

心中有人类 实现经济和社会价值巨大双赢

衡量一个学者、专家是否是大师级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除了看他们在该领域是否是顶级人物外,还要看他们的科研论文成果是否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推广价值。刘继前教授科研追求的目标就是让同行们掌握最前沿的成果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获得好处,让人民群众受益,因此,他在胸心外科复杂、高难度手术方面取得了同行的公认后,继续进发。利用业余时间为北京郊区医院为两位濒临死亡的严重大血管损伤和一位严重心脏贯通伤病人在他的手中抢救复活,另一位全国年龄最大的83岁高龄的病人也成功地实施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这成功的消息传出,一位83岁超高龄中段食管、贲门双源癌绝望病人和多位76~90岁下肢坏死动脉闭塞的病人也找到了他,为他们一一进行了搭桥或自体于细胞移植,从而本来已无法保住的腿得到了保全,再次用自己的妙手为这些垂危的病人实施了安全高超的手术。紧接着一些合并严重多瓣膜巨大心脏和冠心病的高龄贲门癌、食管中上段癌、巨大纵隔肿瘤、腹主动脉瘤等病人也在他的手中换回了生命。医学界的专家们鉴定这些技术接近和达到国际水平。这些手术不仅对望而心叹的心脏血管贯通伤抢救获得历史性突破,而且还对很多高龄病人的大型手术、安全性、有效性进行了探讨,而且就给药方法对比进行了系列研究,从而为制定该系列病人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打破了高龄、高危病人治疗停滞不前的沉闷局面。

在我国胸心外科手术和心脏搭桥手术发展较为缓慢,明显滞后于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于是,他积极与心脏内科携手并进,优势互补,大大地提高了诊疗水平。几年来已经开展了对心脏房室间隔缺损和瓣膜置换的手术以及食管癌、纵隔肿瘤、各类型中央型肺癌、周围型肺部占位病变以及肺大疱等手术均采用微创尖端外科手术。这种手术不仅切口小、不切胸骨、不切肋骨,而且出血少、不输血、手术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同时,他还为多家三级甲等医院和县级医院培养了10余名胸心血管外科主任和为多家医院组建了胸心血管外科队伍。

不仅如此,他的50余篇论文和多项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多次获得优秀奖和科技进步奖。他注重研究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临床热门课题,例如《食管喷门癌手术前后SCP含量变化的研究》项目不仅是国内领先水平,而且是该学科领域中急需要解决的课题。《微创切口房室间隔缺损修补临床研究》项目也是一项高技术高难度的课题。他的研究领域不仅囊括了胸心血管病所有重要课题,而且一半以上的课题都具有巨大的推广价值和社会意义,除了上述课题外,他承担科研课题《颈动脉内膜剥脱和介入支架疗效的对比研究》、《周围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与介入支架临床研究》就具有这种推广的重大意义。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他一系列国内领先并不是他的目的,他所想的是如何让中国的医学走向世界,让国际医学听到中国人的声音。他从1990年就开始把他所了解的国外最新的思路、进展、知识和方法引进到自己所在的科室。

采访中我们还注意到刘继前教授来到北京后致力于抓两件事。人类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从理论上战胜了心血管病,而心血管病却广泛打败了人类,高居当今全球人口死因第一位。面对全球心血管病的严峻挑战,刘继前教授提出了 “构筑中药预治和社区预防,开展医疗技术普及推广”,全面预防就是防发病、防事件、防后果。为改变传统的医学模式,他向记者说到:从重治疗转向预防为主;从单一学科作战,转向联合多个相关学科并联合社区,形成防治联盟;从单纯发展医疗技术,走向重科研,保证可持续发展趋势。

为了改变传统医学模式,他不断地在研发、开创和推广防治疾病的新技术,努力用最微小的创伤治疗最严重的疾病。为了提高全民卫生健康素质,他不仅推广他的微创技术,而且在各地讲学、普及推广他的这一思想。他说,他要让老百姓都知道如何预防和治病,让医生知道如何成为最佳医生,让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同步发展。

我们深深感到,这是刘继前教授对医学的根本目的、根本原则、谁是主题和永恒性问题做出的思考和抉择。

一切为了大众 要把防病治病的知识教给老百姓

刘继前教授心里总是装着病人,想着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他是“和谐社会的”的实践者。固定的专家门诊和定期查房已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不管工作多忙,他总要利用下班和节假日看病人,他每次出差回来时一下飞机不是先回家,而是直奔病房。在给病人治疗和检查时,他总是让病人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益处,他坚持做到不该做的检查不查,不该开的药一律不开,他说医生的天职是看病,不是卖药。对于特困病人交不上住院药费的,他总要把自己的工资钱拿出来给病人。面对心血管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的趋势,他想的不仅仅是如何治疗,而是在思考如何预防。他认为医生绝不以只坐堂行医,只有走向社会,将防病治病的方法教给病人,才有出路。尽管这样,他所领导的胸心血管外科和周围血管外科是新组建的科室,即使在科室创建的困难时期,还创造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填补了多项省市三级甲医院的数十项技术空白。

刘继前教授以他的智慧、人类的情怀、卓越的成就和行动,为广大患者解除了疾苦,带来了快乐,他不仅给社会、给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还开阔了医学新视野,同时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意义,病人记住了他,老百姓感激他。

人民日报记者  刘承炳。

科室间协作是医院战斗力的源泉

一所医院,尤其是一所现代化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业务分工很细,科室繁多。专业分工为医学科学的深入研究和学科发展创造了条件,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单一因素诱发的疾病只是临床中极少的一部分。纵使是创伤这样病因明确的疾病,因受伤的原因、部位、性质、程度不同,也会造成不同部位、不同器官的损伤,往往也需要不同科室协助处理。

因而,科室之间的协作,不是偶尔的配合,而是一个经常性的,广泛的的共同劳动,都必须以患者为中心,在为广大患者谋取最大利益的前提下,由医疗、医技、行政和后勤等部门通力合作来组织进行。同时科室间的协作,使医院作为一个整体,有更强的战斗了去应对各种疑难杂症和突发卫生事件的考验,去迎接医学科学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挑战。每个科室都有其他科室作为后盾,因而也就能够更广泛地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的探索,发展自己的特色,证明自己的实力和价值。同样,自己也有义务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为其他科室提供技术和精神支持。

以胸心血管外科工作为例,科室在完成自己日常诊疗工作基础上,参与科际会诊上百次,收到兄弟科室转诊、协诊患者数十例,急诊收治各种急危重症患者数十例。其中从呼吸科转来多名气胸、胸腔积液和脓胸患者;为肾内科数十例患者行动静脉造瘘手术;为血液科严重腹腔内子宫动脉出血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为心内科介入治疗保驾护航,另外科室进行的食管上段癌结肠代食管术、肺癌根治术、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肢体却血人工血管搭桥术、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中的一部分患者也分别是由内分泌科、肿瘤科、风湿免疫科、眼科等科室转入的。同时胸心血管外科开展的新项目:颈动脉内膜剥脱、支架植入防治脑中风等项目也为神经内科等科室提供了前沿的治疗方法。

同样,胸心血管外科也同样是在兄弟科室的支持下得以正常运行的。首先,作为手术科室,同麻醉科和手术室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手术的安排、协调,病人的术前术后处理,甚至呼吸衰竭病人气管插管抢救也少不了他们的帮助;导管室是血管腔内介入手术的主战场,导管室为胸心血管外科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而ICU、呼吸科、心内科、神经内科、消化科、急诊科、肾病内分泌科等科室不但为胸心血管外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为整个医院诊疗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医院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又很大程度上依赖在全院层次上锐意创新的改革气魄和团结进取的团队精神。

一所医院在社会大环境中要成为一个应变自如的有机体,就要实行现代医院管理体制,努力创建一套优良高效的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立足发展,树立优质、高效、低耗的医院管理新思路。要在强有力的统一领导下,各个科室、各个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尽职尽责,又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提高运行效率。努力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拓宽服务范围,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在的协调的院内关系及和谐的医院与社会的关系基础上,行使自己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职责。

老人腿痛可别误认为是缺钙

76岁的老郑前一段身体上遇到了麻烦,早上和老伴去女儿家看孙子,刚上路走了不到二百米小腿就开始发酸发胀,有点走不动。停下来歇一会儿,再走200米,又是一阵酸痛上来。一华里的路,竟然休息了三次。老郑以为是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了,便拄着拐杖硬挺着。可儿子觉得不大对劲,忙带他到北京的好几家大医院看后无果最后来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就诊。血管外科刘继前教授细致检查病人后,诊断患者得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经过系统治疗,终于又恢复了健康。  刘继前教授介绍说,老郑的症状在下肢缺血病人当中十分普遍。人在活动时,每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后,就反复出现小腿酸胀、疼痛、无力的症状,被迫停下来休息后才能缓解。这在医学上被称为间歇性跛行,是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常见表现。

有些中老年人经常出现腿抽筋,夜间更易发作。很多人以为是缺钙,但是长期大量补充钙剂效果却不明显。经过检查发现,他们中多数人不缺钙或轻度缺钙,然而很多人却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动脉硬化。

刘教授说:随着国内饮食结构的改变(摄入含脂食物增多)、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检查诊断技术的改进,被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有增多趋势。本病的发病年龄大多在50~70岁。男性病人比女性多见,女性病人仅占20%左右。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液高凝状态、吸烟、遗传等因素有关。病变早期,动脉内膜受到血浆脂蛋白的渗透和血脂沉积,产生脂肪条纹。进而发生动脉内膜增生及粥样斑块形成。最终是形成动脉狭窄,或阻塞动脉。病变初期进展缓慢,可无明显症状,随着发展,可发生急性或慢性肢体缺血表现。全身各主动脉均可受累,但多见于腹主动脉、髂动脉、股动脉等,上肢动脉少见。除此之外,动脉硬化也是冠心病、脑中风的基础病因,更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痴呆等老年疾患的直接或间接高危因素。

除了有象老郑那样的间歇性跛行症状外,刘继前教授告诉记者,本病最早的表现还有患肢发凉、麻木、疼痛。如腹主动脉下端或髂动脉发生闭塞,则行走后整个臀部和下肢有酸胀、乏力和疼痛,如症状发生于小腿,则提示可能为股动脉闭塞。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肢缺血加重,在安静状态下足趾、足部或小腿也会出现持续性的静息痛,在夜间更为剧烈,病人常抱足而坐,彻夜不眠。患肢血供减少,足趾、足部或小腿肤色苍白、温度降低、感觉减退;肢体组织营养障碍,皮肤变薄、肌肉萎缩、趾甲增厚变形、骨质稀疏。在严重缺血下产生趾、足或小腿部溃疡、坏疽。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更易产生,而且易演变成湿性坏疽和继发感染,可同时发生全身中毒症状。X线平片可显示动脉有斑状钙化。血管超声检查,CTA或MRA,可以在明确狭窄动脉的位置与程度。DSA可显示动脉呈多处伸长扭曲状,管腔弥漫性不规则狭窄或节段性闭塞。

在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防治方面,刘教授强调一定要在个体化分析的基础上做到“三结合”,即: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内科治疗与外科治疗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

他强调要注意调节饮食,防止脂质代谢紊乱和血胆固醇过高。中年以后应避免经常进食过多动物性脂肪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豆类、豆制品、植物油、各种水果等。经常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对预防肥胖、锻炼心脏和血管的功能调节、调整血脂代谢等都会有所帮助。此外戒烟非常重要,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也都有助于防止本病的发展和恶化。

常用的西药有降血脂药物、降血压药物、降低血液粘滞性药物来降粘、去纤、去聚、抗栓及扩张血管来改善肢体血液循环。

中医药治疗强调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互结合,因人、因时制宜。东方医院在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时,内外治并用。内治采用活血化瘀和化痰祛浊药物治疗;外治在充分清创的基础上应用各剂型的外用药外敷、中药泡洗、药浴等,促进慢性溃疡的愈合。

而对于静息痛、缺血性溃疡则要采取积极的手术和介入治疗以挽救肢体。常用的方法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血管局部内膜剥脱术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自体隐静脉原位转流手术,静脉动脉化等。

刘继前教授谈到上周刚做过手术的一个病例:81岁高龄的吴老太太,一年前左足疼痛,第1、2趾坏死脱落后残端不愈,昼夜疼痛,十分痛苦。一年多来辗转多家医院,答案只有就是截肢。后来到东方医院就诊,血管外科专家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动脉造影显示双髂动脉狭窄,股浅动脉长段闭塞,腘动脉及双小腿胫前胫后动脉狭窄。同时还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等多种疾病。评估结果为患者肢体动脉严重闭塞,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循环,否则左足将继续溃烂,而不得不行膝上高位截肢术。经过反复论证,以及患者及家属强烈要求下,决定采取积极的手术疗法。采用血管内膜剥脱,股-腘动脉人工血管转流并同时在手术台上进行左髂动脉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联合性治疗方法来解除病人的疼痛、挽救肢体。手术台上经过各位医师两个多小时的团结奋战,顺利完成了手术。动脉造影显示下肢动脉血流如春江潮涌,瞬时滋润到踝关节以远。经过细致的手术前后处理,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对于患肢缺血疼痛无远端流出道、动脉远端闭塞或多节段闭塞的患者,刘教授主张利用造血干细胞可分化、增殖,在局部形成大量的新生小血管的特性,通过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到缺血肢体,增加局部侧支循环血管数量以改善肢体缺血。

老郑出院前,刘继前教授教给他和其他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按照这些要求,老郑现在又能够键步如飞地走到女儿家看外孙了。

刘教授的建议是:

1、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病,严密监视病情,切勿掉以轻心,肥胖患者应控制体重。

2、注意行走速度和距离,避免引起缺血症状发作。适当运动可增加侧支循环,但不宜过于负重。

3、患肢注意保温,但要避免局部加热。脚部保持干燥清洁,剪平趾甲,穿合适的鞋袜,避免损伤。

4、戒烟、禁食高脂、高糖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饮食清淡,多食水果蔬菜、豆类食品。

摘之健康时报。

“五到”创造和谐医患关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医护人员以“五到”为基本要求,创造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很多患者与科室的医护人员成了朋友。走进胸心血管外科病房,科室墙上层层叠叠挂着的锦旗让您很快感受到这里无处不在的关爱。

多年以来,胸心血管外科医护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做到“心到”、“眼到”、“手到”、“脚到”、“口到”等“五到”,获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和爱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按照科室的要求,科室人员对待患者首先要做到“心到”,要有爱心,有责任心。医学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外在的制度、纪律、规范只是对医护人员的最低要求。要想做一个合格地医生、护士,必须怀着对生命诚挚的珍惜,对患者悉心的关怀和对职业崇高的敬意去工作。科室实行严格的日常考核制度,对于科室成员,不管是医学博士还是刚取得执业证书的护士,在考核专业技术的同时,还要进行病人评议,只有两者都过关,才能获得通过。爱心是医疗工作的基础,是和谐医患关系的根基。科室成员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当作履行为患者服务的主战场,做的比诊疗规范更细致,比病人要求的更周到,才赢得了在患者心目中崇高的威信。

“眼到”,就是要明察秋毫,见微知著。胸心血管外科患者病情有几个特点:病情重、变化快、及时处理常可逆转病势,扶大厦于将倾。张力性气胸、心脏大血管损伤、腹主动脉瘤破裂、急性动脉栓、肺栓塞这些胸心血管外科常见的危重急症,需要医生要综合主诉、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迅速给予准确的病情判断,即刻进行有效的治疗。科室每天除了一线主班、副班两位值班医生外,还安排二线和三线上级医师值班,随时可以开展手术、介入和其他抢救治疗,养成了雷厉风行工作作风,挽救了数以千计的危重病患者。

“手到”,在高精尖诊疗仪器盛行的年代,手的作用依然不能代替。胸部的触、叩诊可以初步鉴别胸心病变,腹部按压基本可区别腹痛的原因,为进一步检查确定方向,简、便、廉而且高效。手势也是一种语言,而它的作用是那么微妙,抚摸一下患儿的头,可能让胆战心惊的他停止哭泣;拍拍他的肩膀,可以让一位情绪激动的患者平静下来配合你的诊治;握握病人的手,从此又多了一个朋友。

“脚到”,就是要勤巡视病人,勤上门随访,既让患者感受到科室的关怀,也及时掌握病情的变化,为临床诊治和科研积累第一手素材。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和静脉淤积性溃疡是东方医院胸心血管外科重点研究疾病之一,除了外科手术、内科处理以外,肢体创面处理也许是科室的一大任务。医生除了早、中、晚查房外,每天还要进行肢体颜色、温度、脉搏观察,根据创面色泽、渗出和肉芽生长情况调整外用中西医药物。所有这些,没有“脚到”是难以完成的。另外根据科室管理规定,对于部分疾病患者,医生有上门随访的义务,包括科室主任在内,医生都定期到患者家中随访,对患者院外治疗和家庭护理进行指导,并观察患者的远期疗效。

“口到”,除了详细询问症状、起因、加重缓解因素、既往病史和诊治经过等内容,通俗易懂、客观地向患者交待病情,通告检验结果,介绍诊疗计划,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手术的患者,术前还要向患者和其家属(通常是全部家属)简要地介绍手术、麻醉方法、术中可能出现的身体感受和医生所采取的应对措施、预后评估等,向他们介绍手术小组成员、主刀医师。这些一方面是患者知情同意权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医生“心中有数”,安排合理的体现,是取得患者和家属信任的重要方法。而出院前后的健康宣教、电话随诊也是科室的日常重要工作之一。

正是由于做到“五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在开展了几乎所有胸心血管外科手术和腔内血管外科介入手术,收治来自国内三十多个省市和欧美、东南亚十多个国家疑难、危重患者数千例,患者测评满意率达到99.8%。充分说明该措施的应用价值。总之,只要我们认识到每一次诊疗活动都关系到病人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甚至社会的稳定;认识到作为新时期的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我们就应该尽力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事事从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缓解或解除他们的痛苦。只要医务人员做到“心到”、“眼到”、“手到”、“脚到”、“口到”,就能够赢得患者的信任和爱戴,也就能够在和谐的医患关系中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奉献自己的汗水和智慧。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