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医药卫生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研成就 教学成就 论文专著

专家信息:

徐群渊,男,1941年10月生,江苏武进人,教授,博导。1963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同年到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工作;1981年至1988年在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解剖系研修,获博士学位,期间还在加拿大麦克麻斯特大学进修。1985年至2002年曾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1988年至今任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市神经再生修复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于1994年至2002年任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长(现任名誉理事长);现还担任国际解剖科学学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ssociations of Anatomists,IFAA)执行委员、副秘书长以及亚洲太平洋解剖科学家大会(Asia-Pacific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natomists, APICA)执行委员、意大利解剖学会名誉理事、我国《解剖学报》副主编等与解剖科学相关的职务。此外,还担任或曾担任若干国际、国内学会及学术机构的荣誉或领导职务。

徐群渊同志从事神经解剖科教工作40年,研究领域着重在探讨中枢神经系统中与运动机能相关的神经结构、功能、损伤变性机制和修复途径;即从基因、细胞和组织不同层面应用生物、医学高新技术对神经系统的形态、机能、病理和治疗进行研究。七十年代后期在“大鼠伏隔核纤维联系”方面有所发现,较早在国内建立先进的神经束路追踪技术;八十年代起,广泛运用各种神经追踪技术进行“脊髓小脑束形态学”研究,在起始细胞定位、纤维经路、侧枝投射和接受传入等方面有创新成果,丰富并纠正传统认识,国内外有较大影响;九十年代起进行“帕金森病基因治疗实验研究”,在国内较早将分子生物高科技引入神经解剖领域,属国内该领域最系统、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已克隆系列国人相关治疗基因、构建多种载体、制成系列携带治疗基因的细胞系、在大鼠和猴模型已获良好效果,在复合基因治疗和人工微囊包裹工程细胞方面创新明显;新世纪开始,在“利用神经干细胞和组织工程技术进行神经损伤修复研究”方面又有相当进展,处于前沿。上述研究发表论文及综述220余篇(SCI收录论文40余篇),主要论文被SCI检索千余次,多次参与国际交流;他的部分研究工作已经获得省部级科技奖10项、教学奖3项;主持多项国家和北京市研究项目;主编和参与编写专著、教材18部。他积极领导和参与“人体解剖学”、“神经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他已经培养出博士后及博、硕士研究生50余名。此外,徐群渊同志还获得过北京市劳模、教育部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以及人事部和北京市的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科研成就:

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贡献及学风道德情况:

脑边缘系统参与运动控制核团—伏隔核的传入、传出纤维联系研究。于七十年代末进行,较早在国内神经解剖领域引入酶组织化学和放射自显影等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神经束路追踪技术;系统描述了大鼠伏隔核的纤维传入、传出特点;证明了腹侧纹状体在基底神经节与边缘系统之间存在的关系;对北京市神经解剖学科处于全国前列水平有一定贡献。研究获81年卫生部乙级成果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学术奖。

与运动控制和学习有关的脊髓向小脑传入神经通路研究。八十年代初,围绕“随意运动的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这一世界神经科学研究热点,运用各种先进神经束路追踪技术,在光镜和电镜水平,着重探讨了脊髓小脑束的结构和机能,形成了学校神经科学研究的特色方向。创新成果主要有:①深入明确了脊髓小脑束神经元的定位,对不同动物有系统观察、比较;②首次准确描述了猫脊髓小脑束纤维在脊髓白质的位置和入小脑径路;③提出了猫腰以下脊髓小脑纤维在小脑内的分布和侧枝投射特点,发现其在小脑内的投射规律;④探讨了不同脊髓小脑束神经元特别是脊髓边缘细胞的传入来源和功能;⑤提出了脊髓小脑前、后束的新概念,重新确定其属性,纠正并丰富了传统认识。除脊髓小脑束外,还研究了与运动控制机制有关的脑下行传导束的形态结构及其对脊髓神经元的影响,特别是对家兔锥体束和长固有束有较多新发现。围绕上述领域研究发表论文31篇,参加大型国际会议5次,应邀在国外大学做专题报告3次,受国际神经科学杂志之一《Arch.Ital.Biol.》纪念专刊(1990年128卷)特邀发表论文;研究在国内已形成特色,在国外有一定影响;曾参加1989年北京重大科技成就展览,九十年代初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科技进步学术奖。

基因治疗帕金森病实验研究。为使基础研究更能为临床应用服务并将分子生物学高科技引入神经解剖领域,自九十年代开始将研究集中于“神经组织变性、再生、移植和修复”领域并以“基因治疗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实验研究”为重点,力图在以往脑内细胞移植研究的良好基础上将该领域研究推向世界前沿。研究受到国家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会、卫生部、北京市科委、教委和市基金会的支持,部分成果包括:①克隆出系列中国人的相关治疗基因,包括有利于多巴胺合成的各种酶和辅酶基因、促进多巴胺功能的递质受体基因、维系神经元存活的各种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与神经元发育有关的核受体基因等;②构建成多种携带治疗基因的载体,包括含不同启动子的穿梭质粒、多种逆转录病毒和腺相关病毒载体;③培养成功多种供转入治疗基因的运载细胞体系,主要有成纤维细胞、成肌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细胞和神经干细胞、骨髓基质细胞等;④能驾驭多种转基因技术稳定获得较高表达效率的各种基因工程细胞;⑤在将表达各种治疗基因的工程细胞植入大鼠和猴模型后,已经获得明显疗效;⑥创立进行复合基因治疗(酪氨酸羟化酶和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基因)方案(大鼠模型),疗效优于单基因治疗方案;⑦创立使用人工微囊包裹转基因细胞或肾上腺嗜铬细胞以防止宿主对移植细胞的免疫排斥反应,成功提高异种异体转基因细胞在模型动物脑内的存活和疗效;⑧已发现中国人致帕金森病相关或易感的某些基因。本项研究在国内属系统、全面并具特色,有相当影响;已发表论文61篇,获1项专利,参加国际会议做专题报告12次,部分成果在1996、2000年两次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在推动北京市生命科学高技术发展、建立高技术实验室和培养高科技人才都起到积极作用;在临床应用和产品开发、国际合作方面均显示良好前景。

利用干细胞和组织工程技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实验研究。为追赶世界神经科学研究前沿,从本世纪开始加强了从细胞工程和组织工程技术入手的神经再生机理及应用研究,受到国家和北京市的重视。研究进展涉及:①已稳定获得大鼠和人的神经干细胞系,特别是温度控制的神经干细胞系;②已能将培养的各种动物的骨髓基质细胞转化为神经样细胞并进行基因工程改造;③已进一步探讨成年神经干细胞的定位、分化和对中枢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④已用基因工程骨髓基质细胞对帕金森病猴模型进行了有效的治疗实验;⑤已与清华大学材料系合作研究出能够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人工合成材料并观察到疗效。已发表论文20篇,或专利2项,显示良好前景。

已出版编、译著和教科书共20部。主编《多媒体CAI课件《虚拟神经基底核解剖》(高教2001)、《脑内细胞移植》(福建科技2000)、《世界最新英汉医学词汇》(上下卷,世界图书1999)和科普《解读生命丛书》(北京教育、少儿2002)等四部著作;副主编《医学神经生物学》(高教2000)、《医学神经生物学》(人卫2002)、《人脑血管解剖与临床》(人卫1981)等三部;参编《神经科学基础》(高教2002)、《现代精神病学》(科学1999)、《神经解剖学》(人卫1987)、《神经生物学》(人卫2004)、《帕金森病》(人卫2006)等八部专著;翻译《神经系统生理学》(人卫1987)等三部专著。其中,《人脑血管解剖与临床》获1998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虚拟神经基底核解剖》获2001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医学神经生物学》获2002年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带领创建北京市重点学科——神经生物学(2002)及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神经再生和修复实验室(2001);现已经发展到教育部神经生物学重点学科(2007)。进一步确立北京市神经科学学科在国内的地位。

在长期科技工作中,徐群渊一贯刻苦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刻意创新,学术思想十分活跃;已发表论文200余篇,,已被SCI收录03余篇、检索引用近1000次;在国内外解剖学界有较高知名度,属国内知名神经解剖学科带头人之一,参与国内外多个与解剖、神经和生物工程科学相关的学会工作,负责国家和北京市的多项研究课题。作为学科带头人,他一贯谦虚谨慎,清正廉洁,学风端正,不刻求个人名利;注意团结群众,积极探索并实践跨学科协作;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重视实验室建设;积极培养学术梯队和中青年骨干,已培养中青年教授、副教授10余名,博士后6名、博士1、硕士50余名;1984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90年评为国家教委优秀科技工作者,1994年为国家及北京市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1996年选为北京市跨世纪人才,2004年评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教学成就:

与时俱进,努力创新,忠于党的教育事业
  记——首都医科大学徐群渊教授敬业奉献先进事迹

一、艰苦认真,努力搞好本科教育

徐群渊教授从事人体解剖学教学45年,是我国解剖学界有较高知名度的教师。他自愿投身艰苦的解剖学教学环境,认真钻研教学业务,一贯以优异的教学效果和对学生的热情关爱,得到广大学生的爱戴拥护。在“文革”前学校初建,教学条件不足,他自己出钱购买多种外文图谱,供学生上课解剖参考;他发挥自身的绘画优势,努力创造各种图解、练习,亲手制作标本、模型、挂图,供学生深入理解;他钻研、搜集国内外科技新进展和教学参考资料,使传统的解剖学内容能不断与现代科技相联系;他学习临床医学的理论与实践,使解剖学教学更加密切联系临床实践;他不摆架子,注意深入了解学生情况,鼓励学生的进步和学习兴趣;他注重授课质量,力求授课要有丰富的信息量、严格的科学性和生动的趣味感;他重视教材建设,除自编讲义、教材外,参与了两版(一、四版)人体解剖学的全国统编教材编写,主译了世界知名解剖学巨著《格氏解剖学(Gray’s Anatomy)》39版。他有很高的综合素质,有较扎实的哲学、文学、美术、历史等功底;他表述能力强,教学形式活泼、多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的教学深受中外学生欢迎,评价打分很高,他的解剖学教学效果连同他的表现,一直受到他所教过学生的称颂。

上世纪后半叶,作为生命科学主要支柱的神经生物学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医科院校开设神经生物学课程成为21世纪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徐群渊教授积极为在全国较早(已有11年历史)开设本科生神经生物学课程做出努力。为此,他与校内外知名专家一起,积极讨论、编写出多部具有不同特色的神经生物学教材。在缺少规范教材的情况下,他十分注重备课质量。为讲好每次大课,他花费大量时间,广为搜集最新进展和国外的教学资料,亲手制作多媒体教材和课件,并上网供广大同学学习、拷贝,激发了不少学生愿意毕生投身神经科学的热情。他编写的教材和多媒体课件都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励。在逐年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本科生神经生物学课程在理论课和实验课方面都加强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内容,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架构,正在逐渐形成学校教学的特色。

二、勇于探索,规范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在部分教师和学生中,对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似乎仍然不大清楚:一种倾向把研究生教育简单看作是本科教育的延伸,是“进一步给学生以更加深入、更加现代的知识”,是“更加深入、全面掌握二级学科的内容和相关知识”,重复了“灌注式”的“本科”教学模式;另一种倾向是单纯要求研究生完成导师的研究指标,甚至充当导师的秘书或“管家”,事无巨细,颇具封建帮派色彩,忽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这两种倾向都明显影响到对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影响到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大大降低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徐群渊教授认为,研究生具有独特的培养模式,即任务带教学、实践中学习;注重能力、个别指导;深入前沿、照顾广度;要求成果、保证创新;科学素养、品德第一。他认为,研究生与导师之间既是师生关系,又是同事关系;研究生既要学习知识和技能,又必须完成特定研究或生产(医疗)任务;研究生既要虚心聆听导师的指点,又要比导师掌握更新的技术平台、做出新成果,使科学事业得以与时俱进。评价研究生的学习成绩,决定学生是否能够毕业,既取决于导师和学术委员会,更取决于研究生自己对研究任务的完成程度和社会对其成果的认可程度。导师及其所在学科不仅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术技能和具体研究工作进行个体的、具体的指导,更要为学生创造、提供从事研究或生产的技术平台和支撑条件。导师除要精心指导学生获取前沿科技信息、掌握科学研究思维和方法、运用先进的研究技术外,更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品德,使他们首先“学会做人”。作为研究生,则要自觉摒弃读研是为了“文凭”、为了“找一个好工作”的低俗目标,尽量做到“甘于清贫”、立志医学研究并从自己的研究工作中获得乐趣。作为一对适宜的搭档,导师和研究生经过短时间的磨合,能够很好设定合适的研究课题和目标,能够建立有效、宽松的创新环境;导师能够通过研究生的自觉研究使自己的想法得以实现、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而研究生则通过创造性地完成导师的设想较快地步入处于前沿的研究领域、迅速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徐群渊教授的上述理念,规范了本学科入学研究生的研究目标,统一了导师和研究生对有关教学特色的认识,有效地发挥了矛盾双方的积极性,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克服困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徐群渊教授长期担任学科和学校的领导,他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倾注了许多心血。他为办好位处首都的高质量医科大学,提出并实施学校“既要培养能够从事医、教、研工作的高级人员,又要培养能够在基层、农村第一线服务的医护人才;既要发展医学、生命科学的高新科技,又要为医疗卫生模式转换服务;既要发展临床医学学科,又要建设与医学相关的文理工学科和交叉学科;既要成为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基地,又要成为科技成果产出的源头;既要造就医师和医学科技专家,又要推出卫生管理人才”的理念,积极调整学校院系结构,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形成学校特色。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他强调突破传统理念,在教师和学生中树立解剖形态科学发展在生物医学领域进步中的重要性和特殊作用,提高教师和学生在解剖科学中应用高新技术的积极性;他主张教学从内容和体系上应更适合临床实践,积极引进、吸收国际上最新的教材和教学理念。为此,他积极参与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努力提高学科的整体学术水平,激发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作为对本科生新开设的神经生物学课程,他力主在形成课程的本科教育特色即新颖、精炼、交叉、通俗和实用上下功夫;他积极承担系的各项教学改革任务以尽快形成本科神经生物学教学的基本架构。同时,他还根据医学教育的特点,强调在创新的同时要认真恢复医学教育中的优良传统。

四、追赶前沿,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徐群渊教授一贯努力在科技上赶超世界前沿水平。他在神经解剖学研究领域中,着重探讨中枢神经系统与运动机能相关的神经结构、功能、损伤变性机制和修复途径,即从基因、细胞和组织不同层面应用生物医学高新技术对神经系统的形态、机能、病理、可塑性和治疗进行研究。在以往研究取得成绩基础上,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进行“帕金森病基因治疗实验研究”,在国内较早将分子生物学高科技引入神经解剖领域;新世纪开始,在“利用神经干细胞和组织工程技术进行神经损伤修复研究”方面又有相当进展,处于前沿。上述研究发表论文及综述220余篇,主要论文被SCI检索逾千次,多次参与国际交流;他的部分研究工作已经获得11项省部级科技奖;主编和参与编写的专著、译著、教材20部;在国内外多个学术单位和团体中担任荣誉或领导职务,获得不少荣誉称号。目前,他正主持多项国家级和北京市级的研究项目。

作为人体解剖学界(曾任两任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长、现任名誉理事长)和神经科学界(曾任中国神经科学会副理事长)知名的学科带头人,年事已经偏高的徐群渊教授仍然勤恳地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为这两个学科的建设花费了很多心血,为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科获得国家级重点学科及人体解剖学科获得北京市优秀重点学科做出了很大贡献。

五、虚心好学,不断改造提高自己

徐群渊教授已年过六旬,但他一直注意虚心学习。在当前我国处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奋斗的时刻,他特别注意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届人大的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力求能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跟上党中央指引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为此,他积极寻找有权威的辅导材料,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和报告,较深刻地理解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关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和要求;还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在党支部内和研究所内交流宣讲,受到同志们的好评。学习中,他能够较好地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在这方面,他的理论学习体会文章还获得过市委教育工委颁发的“二等奖”。同时,他还抓紧各种时机,刻苦地学习生命科技的新进展,努力追赶发展迅猛的科技理论和技术,为同事和学生起到了表率作用。

论文专著:

以”国内一流”为目标,切实做好研究生教育工作
徐群渊
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系
北京市神经再生与修复实验室
北京神经科学研究所
xuqy@cpums.edu.cn

【摘要】迅速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水平关系到学校争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本学科的生存。根据近年来工作的体验,要想大幅度推进本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必须做到:1)克服对研究生教育认识的偏差,统一研究、认识研究生教育的特点,真正调动教师和学生从事研究生教育的积极性;2)从素质教育入手,即从准确掌握本研究领域进展和前沿的能力、分析综合的科学思维能力、充实自身基础知识的能力和开放交往能力入手,造就可持续创新的人才;3)采取综合措施,对研究生实施严格管理,保证高标准培养目标的实现;4)切实加强导师队伍的思想和业务建设。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素质培养; 导师队伍; 科学研究; 管理工作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学校党委向我们展示了宏伟的发展建设规划,提出要使首都医科大学在一段时间内达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办学目标。为此,我们在振奋的同时,深深感到肩负责任的重大和所要完成任务的艰巨。我们已经认识到,在各项需要奋斗的目标面前,大力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水平是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关键环节。在这里,我愿意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学习中的所见所闻,将我认为在我校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需要考虑的部分问题列举如下,供领导和师生们讨论。

一、统一对研究生教育特点的认识,真正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我校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已经走过了二十几年的历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在部分教师和学生中,对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似乎仍然不大清楚,而这种“不清楚”,往往会明显影响到对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影响到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到我校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这种“不清楚”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把研究生教育简单看作是本科教育的延伸,是“进一步给学生以更加深入、更加现代的知识”,是“更加深入、全面掌握二级学科的内容和相关知识”。从而认为研究生特别是硕士生的主要知识来源是学位课程,还要他们像本科生那样凑在一起做好教学实验。结果是耗费较多的财力物力,重复了“灌注式”的“本科”教学模式。另一种倾向是简单地将研究生摆在“打工崽”的位置上,单纯要求他们完成导师的研究指标,甚至充当导师的秘书或“管家”,事无巨细,颇具封建帮派色彩,忽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无论是哪一种思想倾向,实质上都会使导师和学生之间产生不一致的教学目标,都会影响到各自的积极性,大大降低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实际上,研究生具有独特的培养模式,即任务带教学、实践中学习;注重能力、个别指导;深入前沿、照顾广度;要求成果、保证创新;科学素养、品德第一。因此,研究生与本科生不同,是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与导师之间既是师生关系,又是同事关系;他们既要学习知识和技能,又必须完成特定研究或生产(医疗)任务;他们既要虚心聆听导师的指点,又要比导师掌握更新的技术平台、做出新成果,使科学事业得以与时俱进。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决定学生是否能够毕业,既取决于导师和学术委员会,更取决于学生自己对研究任务的完成程度和社会对其成果的认可程度。导师及其所在学科不仅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术技能和具体研究工作进行个体的、具体的指导,更要为学生创造、提供从事研究或生产的技术平台和支撑条件。导师除要精心指导学生获取前沿科技信息、掌握科学研究思维和方法、运用先进的研究技术外,更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品德,使他们首先“学会做人”。作为学生,研究生则要自觉摒弃读研是为了“文凭”、为了“找一个好工作”的低俗目标,尽量做到“甘于清贫”、立志医学研究并从自己的研究工作中获得乐趣。作为一对适宜的搭档,导师和学生经过短时间的磨合,能够很好设定合适的研究课题和目标,能够建立有效、宽松的创新环境;导师能够通过学生的自觉研究使自己的想法得以实现、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而学生则通过创造性地完成导师的设想较快地步入处于前沿的研究领域、迅速成为该领域的专门家。无论如何,认识研究生教育的特点需要导师和学生、管理部门和学科共同努力。近年来,神经科学研究所在研究生培养中,注意做到主动规范入学研究生的研究目标,认真统一导师和学生对有关教学特色的认识,有效地发挥了矛盾双方的积极性,提高了研究生教育质量。

二、从素质教育入手,造就可持续创新的人才

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要为国家输送高层次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具备不断攀登高峰即随着科技进步有持续创新、稳定立足科技前沿的能力。达到这一目标决不能靠向学生简单“灌输”新的现有科技成果,必须在素质、能力塑造上下功夫。研究生素质涉及许多方面,我们关注到的还仅仅是一部分。

1.全面、准确掌握本研究领域进展和前沿的能力

由于基础、条件和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在我们研究所要做出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原创性研究工作的确很难。但是我们坚信,随着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经过我们不断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我们的研究水平应能达到一流的目标。为了达到此目的,我们必须站到世界科技的制高点上来设定我们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尽管研究题目的大小和难易程度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来确认。浩如烟海的科学文献传达着世界各个角落的最新研究进展。因此,无论是立题、路线设计、做实验,还是搜集数据、分析、写论文,我们都要求学生始终以大量阅读原始文献作为工作的依托,即抓住对原始文献的学习是我们进行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环节。我们在知道学生大量阅读文献的时候,除了要求他们了解文献有关的学术内容外,还要求他们了解提供文献的有关研究单位或群体情况,更要求他们对文献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做出自己的评价,力求最大限度地从文献阅读中得到裨益。通过几年的培养,如果学生能够养成自觉学习文献的习惯,他们在工作中创新的动力和能力都将产生飞跃。

2.分析、综合的科学思维能力

做到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科学地设计实验、准确全面地采集数据,对所获得数据进行深入有效的分析综合,获得经得起重复和时间检验的结论,需要很强的科学思维能力,也是研究生在学习阶段需要培养的主要素质。为此,我们首先力求在研究工作的不同阶段能够与学生经常讨论研究内容和实验方法,抓住方向,反复修改完善,尽量获取更多、能够从正反面给予论证的证据。其次,我们专门给学生准备了统一的实验记录本,要求每个学生养成详细、准确搜集、记录原始实验数据的习惯,使学生真正懂得原始数据的“严肃性”和“神圣性”,为养成科学思维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三,我们加大对书写毕业论文的指导力度。我国研究生培养年限较短,学生在毕业前书写学位论文的时间比较仓促,而学习书写论文是研究生教育的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尽早进入论文书写过程,力求能够做到反复修改,使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得到跃升。第四,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我们将做好读书报告或文献综述作为研究生的必修课,训练学生对各种科技资料的分析、综合及表达能力,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3.自觉充实自身基础知识的能力

要想成为合格的科技工作者,除了能够开展高水平的实验以外,必必需具有较为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这些专业基础知识,也是与时俱进,发展很快。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所学的有关内容过于简单;研究生期间的学位课程则设置分散、良莠不齐,也不能达到夯实本学科专业基础的目的。为此,我们除帮助学生精简地选好学位课程外,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根据自己的条件学习三本世界上知名的参考书,即1)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 (4th Edition), E. R. Kandel et al., McGraw-Hill, 2000 New York; 2) GENES VII , B. Lewin, Oxford, 2000, New York; 3) THE CELL (3rd Edition), B. Alberts et al., Garland, 1994, New York. 并安排导师在所内开展有关神经科学的专题讲座,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我们尽量安排高年级研究生参加以指导实验为主的教学工作,通过教学备课加强自身的基础知识。

4.开放、交往能力

要想能够成为站得高、看得远、把握世界科技动态的科技工作者,除了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熟练的实验技能外,必须具备与国内外顶尖科学家交流的胆识和能力。与国内外科技工作者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既有助于我们的学生更快地掌握科技的前沿动态,又能够把自己和自己的工作置于相关研究的领域内,获取更多的社会承认和知名度,为自己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营造更好的空间和支撑。因此,我们尽量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学术活动,特别是大型的国际、国内学术活动。在这之中,包括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会议、国际解剖科学(IFAA)大会、亚太神经科学会议和解剖科学(APICA)大会等国际会议以及在不同城市召开的各种国内专业学术组织的年会和专业会议等等。在各种会议中,严格要求学生严肃、认真进行准备、严肃会风、积极展示自己的研究工作并能做到积极与国内外的学者交流,虚心学习、不卑不亢,为国家、为单位争光。不仅如此,我们还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国外学者来华讲学的活动,包括陪同他们的参观游览活动和面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在外国知名学者讲学的时候大胆主动地提出问题或评论。事实证明,这样做的结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推动了学生思想的解放,增加了学生创新的勇气。

三、严格管理,保证高标准目标的实施

在高标准的教育目标确立之后,对学生严格的管理就是实现目标的主要保证。长期以来,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比较滞后。在一些导师看来,学生学习时间短暂,各方面条件艰苦,延误毕业时间将对学生今后的生计带来困难;另一方面,在前一阶段“出国风潮”强劲的形势影响下,一些学生不关注研究的实际成果,不愿积极完成研究的既定目标,“一走了之”。由于缺少严格的管理,上述情况就造成学生在毕业时不能如期达到高标准的研究目标,给学科发展、导师的任务乃至学生自己带来损失。这种损失,已经严重影响到学校实现争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奋斗目标。

近两年来,我们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加强了对研究生的管理工作。首先是强调了日益增多的学生是我们研究所的主人,要求所内各部门和人员都参与管理,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问题;其次是建立研究工作定期汇报制度,帮助研究生把握研究进度,解决他们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建立研究生实验记录制度,实验数据必须在毕业时交给研究所的专门管理部门;四是建立严格的开题及阶段考核制度,并把这一考核与研究生能否进行答辩挂钩,使研究生比以往有更强烈的紧迫感(见下述);五是我们提前实现学校和基础医学院有关对研究生毕业论文发表档次的要求,即要求博士毕业生有影响因子1.0以上的SCI收录的论文、硕士毕业生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这些措施的实施,明显促进了我所的研究生教育水平及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

我们的开题及阶段考核工作一般放在博士研究生毕业前一年进行,其地位相当于美国研究生培养制度的qualification。针对这种考核,我们聘请校内外专家组成考核委员会,由学生做报告。报告内容为:1)国内外同类研究的进展综述,说明自己研究的起点和创新点;2)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说明自己研究的可行性和先进性;3)当前研究的进展情况,说明是否已经取得某一方面的成果和自己研究的前景;4)今后研究的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说明自己对研究进程的把握情况和拟将取得成果水平的预测。专家对研究生报告的评价分为四级,即优(研究方向明确、起点高、创新明显、方法可行、已有明显成果,前景很好;无条件通过)、良(研究方向明确、起点较高、有创新、方法基本可行、有一定成果、修改或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目标;为有条件通过)、中(方向尚明确、思路一般、有一定新意、路线有一些问题、对研究线路需要做较大修改;修改后再考虑通过)以及差(思路不清楚、方法不甚可行、无明确前景,学生无按期毕业可能)。从实际情况看,采取严格管理措施后,不仅没有危及师生关系,反而加强了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催生了更多的科研成果,促进了学科的发展。

四、关键在于导师队伍的建设

我们从自己的工作中深刻体会到,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水平根本上还是要靠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正是由于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所决定,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导师与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十分密切的关系之中。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个体的导师可以多种多样,他们可以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但他们的“导师”身份是一致的。在学生面前,任何导师都必须成为学生心目中值得尊敬、值得追随的楷模。舍此则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为了学校的研究生教育,我所的导师及广大教师、实验员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然而还应该说,我所的研究生导师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专业技术水平上离开我校奋斗的目标都还有很大的距离。在许多方面,包括使学生尽快进入研究领域、指导学生订立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为学生安排好相对宽松的研究条件、解决学生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难题、准确评价学生的实验和各类数据、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的研究思维、把学生推向国内外学术的大舞台,等等方面,都没能起到一个导师应该能够起到的作用,有时甚至还出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不愉快现象。当前,导师队伍正在日益年轻化,受多元社会的影响,导师们的政治信念、思想状况、敬业精神、科学态度、学术功底、整体观念,都必须进一步得到提高;老一代的导师也普遍存在知识技术老化、拼劲不足的问题,必须在新的征程中不断学习提高。因此,加强我所基层的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思想建设,仍然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无论如何,我们已经懂得,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国内外激烈竞争条件下,首都医科大学的广大师生正在加快跨越式发展的步伐,正在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建设目标大踏步地迈进。在此征途中,大力发展我所的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我们生存的必需条件,在“发展”面前,已经没有任何彷徨、犹豫的余地。我们将团结一致,加倍努力,为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腾飞,做出新的贡献。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