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材料科学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发明专利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曹传宝,男,1963年出生于安徽怀宁,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1983年至1986年在中科院安徽光机工作。1986年开始在中国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2年至1994年在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进行博士后研究。1994年后开始在北京理工大学工作,1998年提升为教授,2000年聘为博导。现为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微米与纳米技术学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集成电路与电子材料分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物制造分会理事,《材料导报》、《功能材料》、《北京理工大学学报》、《高科技与产业化》、《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编委。入选首届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996年和1999年分别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和香港理工大学进行访问研究。现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功能材料与生物医用材料。在国际上率先采用液相电化学法进行氮化碳薄膜的沉积,实现了近室温条件下的无机薄膜的沉积;制备出微米级的氮化硅陶瓷弹簧,并首次测定出弹簧的弹性系数等力学性能,并发现该陶瓷弹簧具有金属弹簧所不具备的超弹性;氮化碳晶体的研究中采用溶剂热法首次合成出氮化碳纳米管和晶体氮化碳;用共表面活性剂层间限制生长法,制备得到氧化锌无机有机超晶格;在不附加任何其它添加剂及不进行甲醇处理的条件下得到完全不溶性的丝素蛋白材料,既保持了该材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又不需要有毒的甲醇后处理,用该方法制备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甚至高于合成高分子,解决了该材料的在小血管中使用的力学性能问题;采用天然丝素材料改性,制备了直径3mm至5 mm小口径血管,动物实验表明二年后的通畅率达到100%,为解决国际性的小口径血管制备难题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发现用CO2等离子体处理高分子材料表面,可以得到血液相容性优异的高分子,为改善高分子材料表面血液相容性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曹传宝主持过多项国家级项目,现在主持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国家高技术研究项目(863)、国防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防973)、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基金、高校博士点基金等。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百七十多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近百篇,被SCI引用四百多次。四次在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申请专利15项,其中7项已授权, 出版专著教材3部。是JACS,JPC,Biomaterials等十几种国际期刊的审稿人,已培养毕业博士生10名,毕业硕士生19名,博士后1名,在学硕士生5名,博士生9名,作为副导师指导的博士生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

主要进行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镁离子电池,锌空电池,催化材料,生物医用等 材料的研究,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等课题的研究,发表论文370余篇,引用12000多次,h因子55。

教育经历:

1979-1983南京大学 无机化学 学士

1986-1989 中国科技大学 无机材料 硕士

1989-1992 中国科技大学 放射化学 理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83-1986 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工作

1992-1994 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后

1994-现在 北京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工作

1996-1997 意大利理论物理中心 访问研究

1999-2000 香港理工大学 应用物理系访问研究

学术兼职:

1、中国微米纳米学会首届理事。

2、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

3、半导体与集成分会委员。

4、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生物制造分会委员。

5、“The Open Materials Science Journal”, “The Open Surface Science Journal”, “The Open Macromolecule Journal”,“Global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国际杂志编委会成员。

6、《材料导报》、《功能材料》、《北京理工大学学报》杂志编委。

7、 “Scientific Reports”等期刊编辑。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