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成果 > 文章正文

2前寒武纪铁矿床时空分布

2.1时间分布

中国前寒武纪铁矿床自古太古代到新元古代,近30亿年的各个地史时期均有产出。但不同时期铁矿床的类型、规模有一定的差异。

2.1.1古太古代(3 600~ 3200 Ma)-中国最古老的铁矿床

根据目前的资料,中国最古老的铁矿床是产在冀东迁安古太古代曹庄岩组中的杏山、脑峪门、黄柏峪等一些中小型(或矿点)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其中以杏山铁矿床的规模较大,为中型矿床。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常与斜长角闪岩、夕线黑云斜长片麻岩夹石榴或菫青石英岩、黑云片岩等共同产出,变质作用为高角闪岩相至麻粒岩相,原岩建造为基性火山岩-泥砂质-不纯碳酸盐-硅铁质沉积建造,常以大小不等的包体分布在早期英云闪长岩和新太古代的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内,零星分布(图2)。铁矿石为贫矿,条带状、条纹条带状构造,中粗粒结构,主要矿物为磁铁矿、石英、镁铁闪石,次要矿物有阳起石、普通角闪石。与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层共同产出的斜长角闪岩Sm-Nd等时线年龄为(3 470±107)Ma[12](Jahn et al,1987),同时乔广生等[13]在1987年获得曹庄-黄柏峪一带斜长角闪岩的Sm-Nd等时线年龄为(3 495±15)Ma。说明杏山、黄柏峪等铁矿床形成时代约3 500 Ma,这不仅是中国最古老的铁矿床,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矿床之一。其形成环境为大陆边缘的火山沉积盆地。

图2 杏山、黄柏峪等铁矿区地质略图(据陈涛,1986)

Fig 2 Simplified geological map of the Xingshan、Huangbaiyu iron districts

2.1.2中太古代(3200~ 2 800 Ma)铁矿床

中太古代是大规模铁矿成矿的最早时期,但类型单一,为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在此期间在冀东、密云、辽北、阜平、内蒙古等地形成一批铁矿床,如冀东迁安的水厂、孟家沟、宫店子、大石河等矿床,构成迁安铁矿区;北京密云的沙厂等矿床;辽北的罗卜坎、小萊河、傲牛等矿床;冀西阜平的僧官、黄石口、东庄等矿床;内蒙古壕赖沟等。但除冀东水厂铁矿床为超大型矿床(铁矿石储量为9.02亿吨),冀东大石河、孟家沟铁矿床和密云沙厂铁矿床为大型-特大型矿床外,多数为中小型矿床,甚至矿点。该类型铁矿床赋存的地层为迁西岩群、浑南岩群、密云岩群、阜平岩群等。

2.1.3新太古代(2800~ 2 500 Ma)铁矿床

新太古代是中国铁矿形成的最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形成铁矿的储量约占全国铁矿总储量的50%左右;同时也是中国绿岩带发育的主要时期,辽宁鞍本,冀东滦县、遵化,山西五台山,山东鲁西,河南登封、许昌等地铁矿床多数与绿岩带有关,如辽宁西鞍山(铁矿石储量17.28亿吨,以下数字均为铁矿石储量)、齐大山(16.4亿吨)、南芬(12.89亿吨)、东鞍山(12.06亿吨)、胡家庙子(11.13亿吨)、弓长岭(8.69亿吨),冀东司家营(17.02亿吨),山西山羊坪(7.31亿吨),山东东平(5.3亿吨)等超大型铁矿床及一大批辽宁歪头山、吉林板石沟、河北大贾庄、山西柏枝岩、河南许昌等大型、特大型铁矿床。这些矿床产在新太古代绿岩带中,铁矿床在空间、时间和成因与海底火山活动关系密切。如辽宁东、西鞍山(图3)等铁矿床的条带状铁建造的下部为灰绿色千枚岩段,为矿体下盘围岩,上部为灰色千枚岩段,其原岩建造为泥质-中酸性杂砂岩(夹基性火山岩)-硅铁质火山-沉积建造。火山作用促使大量的铁质自深部带入海盆,一般火山活动强烈、延续时间较长,则产生的铁质愈多。在强烈的火山活动后,如有一个较为稳定和长时间的火山间隙期,是形成大矿的重要条件。总之,这类铁矿床可与绿岩带的阿尔戈马型铁矿相对比。

3 鞍山铁矿床分布区地质略图(据张秋生等[14],1988;伍家善等[15],1998,修编)

Fig.3 Simplified geological map showing distribution of Anshan iron deposits

1.第四系;2.新元古代钩鱼台组;3.辽河群;4.鞍山岩群;5.铁矿床; 6.太古宙变辉绿岩;7.中生代花岗岩;8.新太古代花岗岩(γ4 1);9.中太古代花岗岩(γ3 1);10.古太古代花岗岩(γ2 1);11.断层

2.1.4古元古代(2500~ 1 800 Ma)铁矿床

古元古代也是大规模铁矿成矿期间,但矿床类型除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外,还有与海相细碧角斑质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中-浅变质大红山铁铜矿床和火山热水沉积-变质改造型翁泉沟硼铁矿床。在古元古代的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的主要类型是苏必利尔湖型,也就是以沉积作用为主的铁矿床,而不是在太古宙与海相火山作用关系密切的阿尔戈马型铁矿床,主要分布在山西和山东,其中以山西吕梁地区袁家村铁矿床较为著名。从古元古代开始,不仅在华北陆块产出大型铁矿床,而且在扬子陆块也开始大规模铁的成矿作用,但其类型与华北陆块不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产于扬子陆块西南缘的大红山铁铜矿床。

热水沉积-变质变形改造型翁泉沟硼铁矿床不仅是一个特大型铁矿床,而且是一个超大型硼矿床,并伴生铀和稀土元素。矿床赋存在华北陆块北缘东段古元古代辽吉裂谷内辽河群下部的里尔峪组,由角闪黑云变粒岩、电气石变粒岩、角闪透辉变粒岩夹浅粒岩、白云质大理岩、蛇纹岩、金云母岩构成的组合内。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一般延长10 m至数百米,个别达数千米,最大厚度156 m。硼铁矿体皆产于富铁蛇纹岩中,并与容矿岩石一道,无论沿走向或倾向,均可发现明显的膨缩、分枝复合,甚至与围岩同步褶曲等现象。矿体成群集中产于古元古代花岗岩穹隆构造内,在向斜构造中保存较好。矿石构造为致密块状、条带状、网脉状,特征的共生矿物组合磁铁矿-硼镁铁矿-硼镁石(遂安石)-镁橄榄石-菱镁矿,围岩蚀变发育。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