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海洋科学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赵进平,男,954年11月出生,吉林人,理学博士。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我国第一位先后登上南北两极的科学家。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0年于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系获博士学位。

1993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

考察经历:

1984年参加我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成为考察队中学历最高的考察队员。

1995年参加中国民间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靠滑雪和狗拉雪橇到达北极点。

1999年参加我国政府组织的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担任首席科学家助理。

2003年参加我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担任海洋组组长。

社会任职:

1. 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PICES)科学董事会中方代表。

2. 国际海洋物理科学联合会(IAPSO)中国委员会副主席。

3. 国家863计划海洋监测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

4. 国内10个海洋科学和地球科学学报编委。

5. 《海洋学报》副主编。

培养研究生情况:

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20余名。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物理海洋学、极地海洋学、卫星海洋学等方面的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极环极边界流的结构及其对气候变化贡献的研究,2006,负责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变化过程中北冰洋热力学结构的调整及其反馈机理, 2003,负责人。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极涛动核心区的关键海洋学过程研究,2008,负责人。

资料更新中……

科研成果:

1. 在中国近海研究方面,广泛参加了黄河口近岸海水结构、渤海低盐区、潮汐和潮汐余流、近岸上升流、近海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等方面研究工作,建立了我国第一套海流数值预报模式,并发展了南海海流长期数值预报模式。

2. 在极地科学方面,参加了我国的首次南极考察和历次北极考察,从事了南极海洋过程与南极环极流研究、北极海洋与海冰过程研究,成为我国北极科学研究的骨干力量。

3. 在海洋遥感方面,开展了中国近海卫星高度计潮汐反演,太平洋海面高度多年变化研究,卫星遥感海冰厚度反演等,在卫星海洋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发明专利:

1. 冰下磨冰装置 矫玉田; 苏洁; 马小兵; 赵进平; 曹勇; 李涛; 王景川 【中国专利】中国海洋大学;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011-11-09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3部。

出版专著:

1《海洋监测仪器设备成果标准化》赵进平 海洋出版社 2004-03

2《发展海洋监测技术的思考与实践》赵进平著 海洋出版社 2005-11

3《壮美极地-珍藏版》赵进平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11-5-01

发表中文论文:

1 北极涛动的空间变化及其对过去50年气候变化的指示作用 赵进平; 曹勇; 史久新 中国海洋大学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会议】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冰冻圈与极地气象学 2011-11-01

2 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海洋潮波分析 何宜军; 赵进平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中国会议】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 2001-10-01

3 太阳活动与北太平洋年代际涛动 曲维政; 黄菲; 赵进平; 李春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会议】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2005-06-01

4 高空大气涛动现象与太阳活动的联系 曲维政; 赵进平; 黄菲; 杨亮; 何晖; 邓声贵; 丁星云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会议】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60周年专辑 2007-09-01

5 北冰洋水体对格陵兰海混合增密对流的可能影响分析 史文奇; 赵进平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期刊】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2-11-15

6 影响北极冰下海洋Ekman漂流垂直结构与深度因素的研究 刘国昕; 赵进平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期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15

7 加拿大海盆双扩散阶梯结构分布与热通量研究 赵倩; 赵进平 中国海洋大学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 【期刊】地球科学进展 2011-02-10

8 北白令海夏季冷水团的分布及其年际变化研究 王晓宇; 赵进平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重点实验室 【期刊】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1-03-15

9 2008年加拿大海盆次表层暖水的精细结构的研究 曹勇; 赵进平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重点实验室 【期刊】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1-03-15

10 北欧海的锋面分布特征及其季节变化 何琰; 赵进平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期刊】地球科学进展 2011-10-10

11 北极加拿大海盆2003年和2008年上层海洋热含量的差异分析 钟文理; 赵进平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教育部物理海洋学重点实验室 【期刊】极地研究 2012-03-15

12 北极海冰快速减少期间加拿大海盆上层海洋夏季淡水含量变化 郭桂军; 史久新; 赵进平; 矫玉田; 徐栋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教育部物理海洋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 【期刊】极地研究 2012-03-15

13 渤海海冰中太阳辐射的光谱特征观测研究 曲平; 赵进平; 李淑江; 曹文熙; 许大志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9-01-15

14 北冰洋中央密集冰区海冰对太阳短波辐射能吸收的观测研究 赵进平; 李涛; 张树刚; 矫玉田 中国海洋大学 【期刊】地球科学进展 2009-01-10

15 北极研究,从梦想走向辉煌 赵进平; 王勇; 卞林根; 陈立奇; 史久新; 陈建芳; 陈波; 邹捍; 效存德; 王汝健 中国海洋大学;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同济大学 【期刊】自然杂志 2009-04-15

16 白令海冰间湖的数值模拟及影响模拟准确度的关键因素 付红丽; 赵进平 中国海洋大学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 【期刊】地球科学进展 2009-05-10

17 由卫星高度计数据确定南海长周期分潮及季节环流 暴景阳; 赵进平; 张杰; 许军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海测工程系; 中国海洋大学 【期刊】海洋测绘 2009-05-25

18 极低太阳高度条件下穿透海冰的太阳辐射研究 赵进平; 李涛 中国海洋大学 【期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9-15

19 1997—2005年北极东西伯利亚海海冰变化特征研究 李涛; 赵进平; 朱大勇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厦门大学海洋系 【期刊】冰川冻土 2009-10-15

20 西北太平洋OSUMSS95平均海面模型改正量的分布规律及其解释 暴景阳; 张杰; 赵进平; 许军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大连舰艇学院海测工程系;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期刊】测绘科学 2009-04-15

21 楚科奇海融冰过程中的海水结构研究 赵进平; 史久新; 金明明; 李超伦; 矫玉田; 卢勇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地球科学进展 2010-02-10

22 海面大气和海洋条件变化引起的太阳辐照度高频变化分析 赵进平; 王维波; 矫玉田 中国海洋大学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 【期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15

23 北冰洋次表层暖水形成机制的研究 陈志华; 赵进平 中国海洋大学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 【期刊】海洋与湖沼 2010-03-30

24 火山活动对于北大西洋涛动的激发作用 曲维政; 朱小洁; 赵进平; 杜凌; 邓声贵; 黄菲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期刊】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0-03-15

25 利用北冰洋多光谱数据计算光合有效辐射的研究 赵进平; 王维波; Cooper Lee 中国海洋大学; 美国马里兰大学Chesapeake实验室 【期刊】极地研究 2010-06-15

26 北极加速变暖条件下西北航道的海冰分布变化特征 苏洁; 徐栋; 赵进平; 李翔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物理海洋重点实验室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实验室 【期刊】极地研究 2010-06-15

27 北极冰上积雪的光学衰减性质 李淑江; 赵进平; 李翔; 李涛 中国海洋大学;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期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7-15

28 北极阿蒙森湾冬季冰下海水结构及对流混合研究 李翔; 赵进平; 李涛; 李淑江 中国海洋大学 【期刊】极地研究 2010-12-15

29 极区冰下海洋自动剖面观测系统及其应用 矫玉田; 史久新; 赵进平; 张雪明; 侯家强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期刊】海洋技术 2010-12-15

30 影响东海气候的太阳活动信息分析 曲维政; 黄菲; 赵进平; 马静; 邓声贵; 刘应辰; 白燕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山东青岛; 山东青岛 【期刊】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03-30

31 访谈对象:赵进平 赵进平 中国海洋大学 【期刊】海洋世界 2006-03-30

32 火山活动对北半球平流层气候异常变化的影响 曲维政; 黄菲; 赵进平; 邓声贵; 杜凌; 刘应辰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 【期刊】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04-30

33 火山活动对热带高空温度变化的影响 曲维政; 白燕; 黄菲; 赵进平; 王荣纯; 邓声贵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青岛 【期刊】地球物理学报 2006-09-30

34 白令海楚科奇海的海冰范围变化特征 胡宪敏; 苏洁; 赵进平; Genevieve Hiltebrand 教育部物理海洋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 教育部物理海洋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 Duke University Durham NC27708 USA; 山东青岛 【期刊】冰川冻土 2007-02-28

35 北极楚科奇海海冰面积多年变化的研究 朱大勇; 赵进平; 史久新 厦门大学海洋系;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福建厦门;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福建厦门; 山东青岛 【期刊】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7-03-30

36 南极绕极波的行波与驻波共存系统分析 李宜振; 赵进平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青岛 【期刊】极地研究 2007-03-15

37 东西伯利亚海海冰季节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李涛; 赵进平; 朱大勇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厦门大学海洋系 青岛 【期刊】极地研究 2007-06-15

38 高空大气涛动现象与太阳活动的联系 曲维政; 赵进平; 黄菲; 杨亮; 何晖; 邓声贵; 丁星云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 【期刊】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08-15

39 太阳磁场方向变化对于地球大气温度异常变化的意义 曲维政; 黄菲; 赵进平; 邓声贵; 刘应辰; 李淑江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青岛 【期刊】地球物理学报 2007-09-15

40 加拿大海盆冰下表层海水湍扩散系数估计 张莹; 赵进平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海洋大学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 山东青岛 【期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9-15

41 极区海洋锚碇观测系统的设计和布放 矫玉田; 赵进平; 史久新; 吴伟; 张洪新 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 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海洋大学 【期刊】极地研究 2007-12-15

42 CO_2浓度和太阳活动对北半球夏季平流层中部气温异常变化的影响 曲维政; 刘应辰; 黄菲; 赵进平; 秦婷; 白燕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期刊】自然科学进展 2008-12-15

43 北太平洋年代际涛动与太阳活动的联系 曲维政; 黄菲; 赵进平; 贾英莱; 李春; 岳淑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期刊】海洋与湖沼 2008-11-30

44 极区海洋锚碇测流系统的设计和布放 矫玉田; 赵进平; 史久新; 吴伟; 张洪新 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 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山东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青岛 【期刊】海洋技术 2008-03-15

45 北极加拿大海盆中一个次表层涡旋的结构研究 史久新; 赵进平; 矫玉田; 曹勇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青岛 【期刊】极地研究 2008-03-15

46 热带太平洋海面高度年代际变化的研究 李淑江; 赵进平; 李宜振; 曲平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 山东青岛; 山东青岛 【期刊】海洋科学进展 2008-04-15

47 北极海冰人造光源实验的光场结构和实验方案优化 赵进平; 李涛; 李淑江; 李翔 中国海洋大学 【期刊】极地研究 2008-09-15

48 中国的海气相互作用研究(1998-2002) 蒲书箴; 赵进平; 于卫东; 赵永平; 杨波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山东青岛; 山东青岛 【期刊】海洋科学进展 2003-01-15

49 楚科奇海海冰周年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关联因素 赵进平; 朱大勇; 史久新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山东青岛; 浙江杭州; 山东青岛 【期刊】海洋科学进展 2003-04-15

50 用TOPEX/POSEIDON高度计数据研究南极绕极流流域海面高度的低频变化 周琴; 赵进平; 何宜军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 【期刊】海洋与湖沼 2003-05-30

51 夏季北冰洋海冰边缘区海水温盐结构及其形成机理 赵进平; 史久新; 矫玉田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期刊】海洋与湖沼 2003-07-30

52 希尔伯特-黄变换的端点延拓 黄大吉; 赵进平; 苏纪兰 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 第二海洋研究所; 浙江 杭州; 国家海洋局 第二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01-13

53 2003年与1999年楚科奇海海冰的差异及其发生原因 朱大勇; 赵进平; 史久新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厦门大学海洋系 【期刊】极地研究 2005-03-30

54 北冰洋盐跃层研究进展 史久新; 赵进平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 山东青岛 【期刊】地球科学进展 2003-06-01

55 1999年夏季白令海陆坡区海流动力分析 高郭平; 董兆乾; 赵进平; 侍茂崇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青岛 【期刊】极地研究 2003-06-30

56 影响北极地区迅速变化的一些关键过程研究 陈立奇; 赵进平; 卞林根; 陈波; 陈敏; 高爱国; 高众勇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气象科学院;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海洋系; 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 【期刊】极地研究 2003-12-30

57 火山活动对南半球平流层气候异常变化的影响 曲维政; 赵进平; 赵雪; 黄菲; 陈璐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 山东青岛 【期刊】地学前缘 2004-06-30

58 1999年楚科奇海台及其周边海域中层与深层水增暖 赵进平; 高郭平; 矫玉田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海洋大学;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期刊】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02-20

59 夏季北冰洋无冰海域次表层暖水结构的形成机理 王翠; 赵进平 青岛科技大学;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山东青岛; 山东青岛 【期刊】海洋科学进展 2004-04-15

60 南极绕极波研究综述 周琴; 赵进平; 何宜军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山东 青岛; 山东 青岛 【期刊】地球科学进展 2004-10-01

61 两种低频信息的关联和形成差异的原因 赵进平; 苏洁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青岛; 山东青岛 【期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9-30

62 区域性海洋环流数值模式研究及对南海环流与海峡流量的模拟 杨波; 赵进平; 曹勇; 曲平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 山东青岛 【期刊】海洋科学进展 2004-10-15

63 北极环极边界流研究及其主要科学问题 赵进平; 史久新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期刊】极地研究 2004-09-30

64 白令海峡海域夏季温、盐分布及变化 高郭平; 赵进平; 董兆乾; 侍茂崇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青岛 【期刊】极地研究 2004-09-30

65 加拿大海盆的营养盐极大 金明明; Wu Jingfeng; 陈建芳; 赵进平; 高郭平; 张海生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 International Arctic Research Center; 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 Fairbanks;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和卫星遥感学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 杭州;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期刊】极地研究 2004-09-30

66 太平洋入流及其与北冰洋异常变化的联系 史久新; 赵进平; 矫玉田; 曲平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青岛 【期刊】极地研究 2004-09-30

67 太平洋海温场的变化与地球自转速度的关系 曲维政; 何晖; 黄菲; 赵进平 青岛海洋大学;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预报 1999-06-05

68 1999年白令海夏季水文特征分析 高郭平; 侍茂崇; 赵进平; 董兆乾; 吉国; 矫玉田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中国极地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期刊】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01-13

69 1997~1998年热带太平洋海面变化 仉天宇; 孙元福; 赵进平; 申辉; 逄爱梅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北京; 山东青岛26606; 山东青岛; 浙江杭州 【期刊】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07-13

70 二类水体水色遥感的主要进展与发展前景 任敬萍; 赵进平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山东青岛; 浙江杭州 【期刊】地球科学进展 2002-06-15

71 从航空数字影像提取北极海冰形态参数的方法研究 赵进平; 任敬萍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遥感学报 2000-12-30

72 异常事件对EMD方法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法研究 赵进平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杭州 【期刊】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12-30

73 融冰季节北极破碎冰区热通量的初步研究 史久新; 赵进平; 矫玉田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山东青岛; 山东青岛 【期刊】海洋科学进展 2002-07-15

74 中国南大洋水团、环流和海冰研究进展(1995—2002) 史久新; 赵进平 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山东青岛 【期刊】海洋科学进展 2002-10-15

75 南海东北部450m以浅水层与深层海流观测结果及其谱分析 袁耀初; 赵进平; 王惠群; 楼如云; 陈洪; 王康墡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海洋动力过程和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 海洋动力过程和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 【期刊】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02-20

76 北极海冰数值模拟研究述评 郭智昌; 赵进平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与湖沼 1998-04-15

77 低盐区及渤海低盐区的盐度特征 赵进平; 侍茂崇; 李诗新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海洋大学 【期刊】海洋科学集刊 1998-06-15

78 五号桩海区悬移质输运量的计算 侍茂崇; 赵进平; 王喜瑞; 李显烈 山东海洋学院物理海洋学与海洋气象学系; 山东海洋学院物理海洋学与海洋气象学系 【期刊】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1985-04-02

79 黄河三角洲半日潮无潮区位置及水文特征分析 侍茂崇; 赵进平 山东海洋学院物理海洋学与海洋气象学系; 山东海洋学院物理海洋学与海洋气象学系 【期刊】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1985-04-02

80 黄河口附近水文特征分析 侍茂崇; 赵进平; 孙月彦 山东海洋学院物理海洋学与海洋气象学系; 山东海洋学院物理海洋学与海洋气象学系; 东方红调查船海洋实验室 【期刊】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1985-07-02

81 五号桩海区悬移质输运量的计算 侍茂崇; 赵进平; 王喜瑞; 李显烈 山东海洋学院物理海洋学与海洋气象学系; 山东海洋学院物理海洋学与海洋气象学系 【期刊】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1985-12-31

82 黄河三角洲半日潮无潮区位置及水文特征分析 侍茂崇; 赵进平 山东海洋学院物理海洋学与海洋气象学系; 山东海洋学院物理海洋学与海洋气象学系 【期刊】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1985-12-31

83 黄河口附近水文特征分析 侍茂崇; 赵进平; 孙月彦 山东海洋学院物理海洋学与海洋气象学系; 山东海洋学院物理海洋学与海洋气象学系; 东方红调查船海洋实验室 【期刊】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1985-12-31

84 半封闭矩形海湾中潮波反射问题及摩擦的影响 赵进平; 侍茂崇 山东海洋学院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系; 山东海洋学院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系 青岛 【期刊】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8-06-29

85 低盐区及渤海低盐区的盐度特征 赵进平; 侍茂崇; 李诗新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海洋大学 【辑刊】海洋科学集刊 1998-06-15

荣誉奖励:


1. 199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 1997年获中科院野外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3. 1998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

4. 1999年入选青岛市科技带头人。

5. 2001年入选国家海洋局工程技术带头人。

6. 2004年入选青岛市将才计划。

7. 2005年获国家海洋创新成果奖一等奖。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一:


赵进平:一位老极地人的“北极”精神

初见赵进平教授,他正在打电话,谈的即是有关北极科考的相关数据问题。言谈中透露着阅历人生无数后的淡然沉静和科学工作者的认真严谨。赵进平是我校海洋环境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首批赴南北极考察的人员之一,也是我国唯一一位登上过南北两极的科学家,同时他还是迄今在北冰洋全部科学考察的亲历者,可谓当之无愧的老“极地人”。今年的7月11日至9月24日,赵教授参加了国家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再次走进了那片令他魂牵梦绕的冰雪世界。科考生活不言苦“这次科考是一次综合性考察,考察内容包括海洋、大气、海冰、地质等,其中海洋考察又分为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地理海洋和生物海洋,我们主要研究的是物理海洋。传统的物理海洋考察基本上是船基的考察,包括温盐深剖面,流速剖面等观测项目,但现在的考察和过去完全不一样,内容增加了很多,像海冰光学考察和浅标的考察。比如我们现在可以通过测海冰看太阳辐射,就是利用了海冰光学知识。毕竟北冰洋和其他大洋还是有其不一样的地方,它的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冰。所以这次也算是一次扩展性考察吧。我们忙忙碌碌两个多月,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应该说考察还是非常成功的。”

北极的考察工作是艰苦的,恶劣的环境,紧迫的考察任务,这些都让常人难以想像。“和大自然打交道就是要接近它,适应它,就不得不面对环境的恶劣和纷繁变化。大自然有时盛气凌人,你要忍耐它;自然环境有时过于恶劣,你要适应它;忍耐大自然带来的一切就是吃苦。”谈及“苦”,赵教授这样理解:“有时非常苦,苦不堪言。但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是极地科学家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只有吃苦才能融入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

“这是我们的使命”

赵教授从事北极研究已有十余年。1995年他第一次踏上北极,从此“北极与我魂牵梦绕”。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探究,转瞬间,北极的风霜雪雨已将他鬓角染白。但赵教授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做为一个搞科研的人,他的使命就是解决问题,增加人们对世界,对自然的认识。”

“北极对中国气候影响显著。来自北极的冷空气是调控我国气候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与我们的环境休戚与共。我们冬季的气温,春季的风暴,夏季的降雨无不与北极密切关联。尤其近几年,北极的气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气温上升,海冰减少,这次考察中感受尤甚。和前几次考察比较,这次我们比较舒适,一方面是设施装备更加完善,另一方面北极的气温升高,不那么寒冷。我们不用穿很厚的衣服作业,给考察带来了便利,但也带给了我们担忧,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会给气候带来更显著的变化,人类生存环境也会受到新的威胁。我们希望通过科考了解探索其中的变化。”

赵教授参加了中国历次北极科学考察,见证了中国北极科研的跨越式发展。他激情满怀地说:“在北极科学研究领域,中国已经开始了后来居上的远征,中国科学家将在北极冰原上书写属于中国的历史。”

停止奋斗人生就会漂离目标“我的后半生都要奉献给北极了。”赵教授微笑说出的简单话语中饱含着对北极的热爱和执着。

赵教授自小体弱,在中国海洋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曾是全校最瘦的人,但他却多次出征北极,在艰苦的环境下同样出色地完成了科考任务,这些靠的便是顽强的意志力和拼搏的精神。曾经,他的手指在1995年第一次科考结束后,几天不能够伸直,这是连续多日握杖滑雪留给他的。那时,他们有的只是雪橇,雪杖,凭借这些,便勇往地冲向了梦想的极点。

乐观是赵教授赞赏的品质,“要乐观,要理解大自然的特性,要自觉地适应大自然,要在严酷的环境中发掘快乐。”这次考察中,北极熊让赵教授他们大饱眼福,兴奋了好一阵。科考后期,恰逢中秋节,虽然离家遥远,但赵教授他们在船上举办了中秋晚会,大家自编自导自演,热热闹闹的在北冰洋度过了一个特殊的中秋节。

北极归来的赵教授日前在为海洋环境学院师生作 “北极———快速变化的神奇世界”讲座时勉励学生:年轻时要勤于奋斗,等到老骥伏枥时,即使志在千里,留给自己的也只能是叹息。停止奋斗人生就会漂离目标。

赵教授说,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最大的影响还应该是精神。人活在世上都需要一种精神来支撑,我希望学生能够拥有这种在生活中勇敢面对各种困难的精神,顽强、坚毅地走向自己的目标。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报》2008-11-2

媒体报道二:


行走在两极之间 俯仰于海洋前沿——访海洋科学家赵进平

1984年,刚刚研究生毕业一年的他参加了我国首次南极科考队,将当时国内唯一一台海洋科考仪器带到了南极;他于1995年参加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的科学考察,靠滑雪和狗拉雪橇走到北极点——他是我国第一位先后登上南、北两极的科学家。他就是我们海大园里的智者——海洋环境学院的赵进平教授。

科考途中

观海听涛:据我们了解,您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同时登上南极和北极的海洋科学家,是很多新生的崇拜者,他们很想追随您将来在海洋科学上作出一番事业。在他们刚刚踏进大学校门时,您能够给他们一些忠告么?比如说回忆一下您的大学生活,把您事后总结出的自己大学生活的经验和遗憾告诉他们?

赵进平:我本人一直在孜孜不倦努力的是成就科学的事业,其中,南北极的研究就是我重要的事业之一。

过去,我们常常把个人的事业和国家的事业割裂来看,似乎为了国家的事业而努力就是奉献,为了个人的事业是不值得提倡的。实际上不是这样,个人的事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都有个人的事业,国家的事业也会兴旺发达。如果能将个人的事业与国家的事业融在一起,个人的努力将同时成就个人与国家的事业。因此,选定自己的事业,制定努力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就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入学的同学刚刚从中学的应试教育中走出来,进入大学往往一时找不到自己的目标,这是正常现象。其实,人的一生可以有许多不同的选择,而且,只要努力,不论确定的是哪个选择,都可以成就自己的事业。入学实际上是一种社会选择、是社会为个人提供的一个新的机遇,大学为机遇的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4年的时光将1个初出校门的孩子培养成一名专门人才。4年后,你将具有了一方面的专门才能,你的专业知识将用来满足社会的需求,你其他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将停滞或退化,这是每个大学生的必由之路。因此,在你的专业领域去寻找自己的目标是最明智的选择。

有的人制定的目标过于宏大,以至于实现起来遥遥无期。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制定一些阶段性目标还是非常必要的。也许在你制定目标的时候还拿不准,那没有关系,“目标”本身就是可以不断调整的东西。很多同学在大学的前两年还没有专业的目标,而是把学好、考好每门课作为目标。我认为这是对的,制定目标需要一个酝酿期。但是,有些同学一直到大学毕业还没有自己的目标,这就有问题了,这些同学把大学当作中学来读,并没有在学习中发现自我。自然界中的一片土壤,可以生长不同的植物,就是因为植物是有差别的;大学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相同的土壤,却可以成长起不同的人才,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每个人可以通过掌握知识,了解和发现自己的特点,再通过制定恰当的目标,把自己的优势与科学结合起来,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很快就会成长起来。

不断去实现自身目标的同时就是在成就科学的事业,事业有时不是一个人的努力就能够成就的,需要一个团队,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去成就。大学生将自己融入一个事业,是把自己培养成宝贵人才的关键环节。我们有时说培养人才,有时又说把自己锻炼成人才,人才究竟是外界培养的还是自身锻炼的呢?从教育环节来看,可以说以培养为主,而从科研环节来看,可以说以锻炼为主。但是,从本质上看,人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离开了主观的努力,任何培养都是不能奏效的。

在进入大学的阶段,努力学习是所有大学生都必须做好的,因为在大学,努力就是在走成材之路。遗憾的是,有些同学因为高考成功而放纵自己、迷恋网络、早恋等等。刚刚进入大学的同学对自身的把握能力还不强,一旦走上这些道路,不但迷失了自己的目标,还背离了大学教育的目标,迟早被社会所淘汰。

古人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4年的大学生活将把不谙世事的孩子培养成专门人才,每个大学生都要努力,让社会对自己刮目相看,未来在社会中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观海听涛:我们知道您在研究生时就加入中国第一届南极科考队到南极考察,而且据说同行人中有很多人都是海大的毕业生,您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么?

赵进平:我是研究生毕业的第二年参加我国的首次南极考察。考察队中,海大毕业生是最大的校友群体。尤其在南大洋考察队中,海大的毕业生占一多半。海大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在海洋科学的各个领域都人才辈出,南大洋考察自然成为海大学子的用武之地。其实,不仅是南极考察,在90年代以前,海大毕业生在国家涉海的方方面面都是队伍的主体。

在过去,海洋大学是中国唯一的海洋专业院校,是海洋研究、开发和管理人才的摇篮,在国内外都赢得尊重。海大的毕业生成为建国以来3代海洋专业人才的主体,为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现在,全国涉海的大学有24家,包括北大、清华等高层次大学都发展海洋专业,海洋科技、教育和管理领域再也不是海大毕业生的一统天下,海大毕业生不愁分配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海大大学生面临强烈的社会挑战。从全社会的角度看这是好事,一方面更多人关注海洋,有利于海洋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有社会竞争压力促进海大的发展和进步。对于我们每个大学生而言,这种局面意味着不进则退:不努力不行,努力得不够也不行。社会拒绝平庸,平庸的人不仅在社会竞争中将处于劣势,而且即使能够靠关系找到位置,也会由于平庸而无所作为。选择奋斗、拒绝平庸,应该是现代大学生身体力行的座右铭。

观海听涛:我国目前在海洋领域的成就和地位如何?您本人最关心的科学问题有哪些?中国人在海洋研究上在哪些方面最有条件作出贡献和成绩?为什么?

赵进平:我国海洋科学的阵容很庞大,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总体水平不高。原因很复杂,与过去的国家投入低、文革影响、自我封闭等因素有关。现在,国家在海洋领域投入大幅度增加,海洋科学、技术、开发、管理全方位发展,海洋各个方面都在快速发展之中。目前,处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我国在近海研究方面与国外接触不多;而在世界海洋研究方面,我国与世界正处于接轨状态,例如:在厄尔尼诺研究、南北极研究、大洋西边界流研究、全球海洋环流研究等方面。通过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我国科学家正在成为国际海洋研究队伍的重要成员。

我国有18000公里的海岸线,海洋经济成为国家经济体系的重要环节,海洋环境保护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海洋灾害每年造成几百亿元的损失,海洋资源开发还有很多技术难题,国家的海洋权益时常受到侵犯,国家海上安全还没有有效保证。这些问题都必须加载到我们海大学子的身上,因为当你们成长起来之后,解决这些问题就是你们的使命。

极地取样

编者按:海大悠久的发展历史赋予我们时代的使命,海大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新一代的海大学子肩负着新的希望。我们针对现在新生入学后感到迷茫、不知未来路在何方等等疑惑,请赵进平这位我们海大极具影响力的教授给出了一些建议。相信同学们在了解了赵教授的个人履历之后,一定能够使更加明晰自己未来的理想之路,发现自己现在努力学习的价值所在。

赵进平 男,1954年生,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第一位先后登上南北两极的科学家。1984年参加我国首次南极科考队,1990年于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系获博士学位,1993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1995年参加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的科学考察,靠滑雪和狗拉雪橇走到北极点。1999年和2003年乘“雪龙”号破冰船赴北极考察了白令海和北冰洋部分海区。现任国家863计划海洋监测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国际海洋物理科学联合会(IAPSO)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主要从事物理海洋学、极地海洋学、卫星海洋学等方面的研究,共发表论文60余篇。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2007-9-27

媒体报道三:


三赴北极第一人 访第二次北极科考队科学家赵进平

赶到国家海洋局一所采访赵进平时,他马上要启程赴大连,与先期到达的科考队员们会合后,再于今日乘“雪龙”号北上,从而正式踏上中国第二次北极科考的航程。

记者:三赴北极,您恐怕是国内第一人吧。

赵进平:是,我是个北极迷。第一次踏上北极,我就深深地迷恋上了它,回来写了许多文章,起个

总标题是《北极,令人迷恋的梦境》。虽然这是第三次去,但每次感受都不一样,每一次的任务也不一样,所以我还是充满了兴奋和期待。

记者:您是此次科考队海洋考察小组的首席科学家,一共去多少人?主要执行什么任务?

赵进平:这次科考队员有100多位,其中12位是外国人。科考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其中海洋所占比重最大,因为北极和南极最大的不同在于南极陆地较多,而北极基本上就是北冰洋。此次科考共分六大领域,主要研究海洋、高空大气、冰雪、气象、地球物理等,海洋领域又分海洋物理、海洋地质和海洋化学三大块,仅海洋物理学科就有5位队员来自青岛,说明了青岛在这方面的研究优势。

记者:国际北极科考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我国在这方面居于何种水平?

赵进平:1996年是个转折点。此前北极科考基本上是前苏联和美国的天下,主要着眼于军事意义。1996年后各国纷纷重视北极科考,像日本、韩国、加拿大、英国等,每年都有多个国家的科考队在北极活动,最多时一次能碰上五六支队伍,而且大部分集中在每年的8月份,这正是北极科考的黄金时间。由于起步晚等原因,中国北极考察还有待于花更多的时间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记者:第一次去北极的情形还能记清楚吗?

赵进平:今天看来那一次简直就是探险,去一个从来你没去过的地方,危险无处不在,况且特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给我们出了不少难题。在北极连指北针也不管用,迷路是常有的事,也走了不少冤枉路,时时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好在我们7个人最后成功到达了北极点。北极是一个神奇的世界,用语言难以形容。

记者:北极科考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赵进平:我说件事你就明白了。现在都说冬天变暖了,叫厄尔尼诺现象,为什么?是因为来自北冰洋的冷高压大大减弱,这个家伙直接决定着我国北方地区的冷空气和春天沙尘暴的强度,对降水区域影响也很大,而这个冷高压又是与北极海洋环境密不可分的。北极科考的意义在于研究海洋与大气环境的变化,从中分析规律,研究相关对策,为保护人类生态环境造福。

个人简介:赵进平博士,45岁,现任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我国最早从事北极研究的科学家之一,曾于1995年参加了民间组织的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的科学考察,靠滑雪和狗拉雪橇走到北极点。1999年又参加了国家组织的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乘“雪龙”号破冰船考察了白令海和北冰洋部分海区。

文章来源:《青岛日报》2003-07-15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