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资源环境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刘体应,男,汉族,1945年11月出生,江西南康市人,中共党员。江西省赣州地区(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党总支书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江西省科普大使。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70年至1988年在山东省博兴县龙居公社、林业局、惠民地区林业局工作;任惠民地区森保站长。

1989年至今江西赣州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工作。

社会任职:

1. 江西省昆虫学会理事。

2. 江西省油茶产业协会理事。

3. 赣州市林学会副理事长。

4. 赣州市专家联谊会常务理事。

5. 赣州市林业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和森林生态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山东惠民地区(黄河三角洲)森林病虫、鸟类资源、森林植物检疫对象调查”,主持。

2. “赣州市蛇类资源、陆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主持。

3. “油茶优良无性系推广应用、珍稀花卉开发研究”,主持。

科研成果:

1.山东省惠民地区森林病虫普查, 刘体应 马克胜 王克山 惠民地区林业局 全区各县林业局1982.12

2.应用2.5%溴氰菊脂大面积机械喷雾防治榆兰金花虫试验, 刘体应 刘恩贺 惠民地区森保站 滨县林业局1983.10

3.山东省惠民地区鸟类资源调查, 刘体应 吕芳 张文东 李平 惠民地区森保站 有关县林业局1985.12

4.山东省惠民地区主要鸟类的食性分析, 刘体应 惠民地区森保站1986.4

5.山东省惠民地区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及危险病虫调查, 刘体应 吕芳 孟向东 刘传利 惠民地区森保站 全区各县林业局1988.12

6.江西省信丰县金盆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调查 刘体应 文连进 卜明生 谢再成 李史菁 周淑琴 文英 李坦友 王洁等 赣州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赣州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站1990.7

7﹒江西崇义县阳岭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调查 刘体应 卜明生 谢再成 李史菁 李坦友 周淑琴 文英 钟卫灵等 赣州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赣州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站1992.12

8.江西省安远三百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及自然景观调查 刘体应 谢再成 李史菁 陈胜魁 周淑琴 郭崇芳 刘逢榆 李小青等 赣州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安远县林业局1993.11

9.江西省赣州地区蛇熊资源调查 刘体应 谢再成 郭崇芳 周淑琴 赣州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1995.7

10.江西省石城县洋地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调查 刘体应 李史菁 韩飞 熊彩林等 赣州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石城县林业局1998.10

11﹒江西省赣州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研究,刘体应 谢再成 周淑琴 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全市各县林业局2000.12

12.江西省定南县云台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考察 刘体应 刘雪松 徐武平等 赣州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定南县林业局2001.8

13.江西省陡水湖自然保护区动物植物资源调查 刘体应 谢再成 曾赣林 韩飞 曾洪流等 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赣州市犹江林场2002.12

14.江西省崇义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动物植物资源综合调查 刘体应 刘仁林 肖活生 韩飞 卢和军 阵辉敏等 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崇义县林业局2003.1

15.江西省崇义县聂都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调查 刘体应 刘仁林 揭正平 卢和军 李应刚等 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赣南师范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 崇义县林业局2004.10

16.油茶优良无性系推广应用 刘体应; 邝先松; 宋和浩; 吴延旭; 赵晓青; 宋祥兰; 陈小芸; 宋雅琴; 周淑琴; 刘晓红; 胡唐英 【科技成果】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2004-08-25

17.东江源区生态资源评价与环境保护研究 刘良源; 李志萌; 周玉卿; 熊起明; 肖忠优; 王爱群; 刘中元; 刘积红; 黄镜明; 赵少鸥; 廖忠明; 刘体应; 周淑琴; 肖旺; 张洪初; 叶日山; 丁冬荪 【科技成果】江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江西省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 江西吉安市林业局;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省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 江西省农业厅; 江西省赣州市林科所; 江西省环境保护局; 江西省水利厅 2007-11-12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发表中文论文:

1 炼山与不炼山造林效果调查研究 刘体应; 谢年馈; 董开琮; 吴大成; 赵世礼; 刘天河 赣州市林业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 【期刊】江西林业科技 2010-04-30

2 公路绿化的特点与基本原则 刘雪松; 刘体应 江西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期刊】国土绿化 2009-09-15

3 油茶优良无性系及其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刘体应 江西省赣州市林科所 【期刊】中国林副特产 2005-06-20

4 齐云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刘体应; 刘仁林; 肖活生; 韩飞; 卢和军; 陈修 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崇义县林业局; 崇义县林业局 江西赣州; 江西赣州; 江西崇义 【期刊】江西林业科技 2002-12-30

5 槐树的经济效益及开发前景 谢再成; 刘体应; 周淑琴 赣州地区林科所; 赣州地区林科所 【期刊】林业科技开发 1995-08-15

6 雨尺蠖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的初步研究 谢再成; 刘体应; 周淑琴 江西省赣州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江西省赣州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期刊】森林病虫通讯 1992-09-30

7 应用40%增效氧化乐果涂注黑荆树干防治茶袋蛾试验简报 刘体应; 谢再成; 周淑琴 赣州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赣州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期刊】江西林业科技 1991-12-27

8 山东渤海湾大天鹅越冬习性初步观察 刘体应 张卫东 山东省惠民地区森保站 无棣县林业局《野生动物》1987年 第六期

9 杨树新害虫-杨潜叶蜂 刘体应 山东省惠民地区森保站 《山东林业科技》1986年

10 惠民地区主要鸟类的食性分析 刘体应 吕芳 山东省惠民地区森保站 《山东林业科技》1986年

11 应用2.5%溴氰菊酯防治榆兰金花虫试验报告 刘体应 刘恩贺 惠民地区森保站 滨县森保站 山东省林学会林木害虫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1986年)

荣誉奖励:


1.1982-1989年获山东省惠民地区科技成果三等奖四项。

2.1986-1989年获山东省林业科技成果三等奖、二等奖各一项。

3.1986年获山东省惠民地区先进林业科技工作者。

4.1987年获山东省第二届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一项。

5.1994年获赣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6.1996年获江西省林业厅科教兴林贡献三等奖一项。

7﹒2001年获赣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8.2005年获赣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9.2005年获江西省农科教突出贡献奖一项。

10.2009年获江西省林学会林业科学技术三等奖一项。

11.2007年获赣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媒体报道:


体察自然 真诚回应——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体应

刘体应,汉族,中共党员,1945年11月生,江西南康市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原南京林学院本科,1970~1988年在山东省博兴县龙居公社、林业局、惠民地区林业局工作;曾任惠民地区森保站长。1989年调江西赣州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历任副所长、所长。现任党总支书记、江西省昆虫学会理事、江西省油茶产业协会理事、赣州林学会副理事长。

参加工作三十五年,一直在乡(公社)、县、市(地区)从事林业科技推广应用研究和管理工作。主持过“山东惠民地区(黄河三角洲)森林病虫、鸟类资源、森林植物检疫对象调查”和“赣州市蛇类资源、陆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以及“油茶优良无性系推广应用、珍稀花卉开发研究”等二十多项国家、省、市(地)科研课题。发表过“野生动物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生物多样性调查分析”以及“林木良种推广应用研究”等方面的论文(著)三十多篇,被评为省、地优秀论文七篇。获得部、省、市(地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六项。

在赣南大地,人们热情地传颂着给树“医病”,参与鸟“对话”的动人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长、书记刘体应。他从少年到老年,从北方到南方,执着地热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求索大自然、解读大自然,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奋斗一生。刘体应虽年过花甲,但仍体魄健壮,精力充沛,思路清晰,具有典型客家人勤奋好学、坚韧不拔的品格。五月中旬,我们在赣州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科采访了刘体应。那天,正值双休日,办公楼内静悄悄的,他说起经历与事业,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谈起学历和家庭,却轻描淡写几句带过;展望晚年,则与时俱进,重任在肩。

人类吃五谷杂粮,又经历春夏秋冬,日晒雨淋,有个头痛脑热,小病大痛,都是情理之中。与人类共同生存在蓝天白云下的树木,是否也会发病?却是知者很少,甚至闻所未闻。

2003年10月,全市正在筹备次年在我市召开的第19届世界客属恳亲会期间,赣县客家文化城大门旁五株千年古榕树叶片发黄脱落,幼枝枯萎变色,树势日见衰弱。见此情景,市县领导心情焦急,群众则坦言:“这是我们的风水树啊!”急难这中,有关部门找到时任市林科所书记的刘体应。刘书记就地观察分析认为,树冠下大面积土地被水泥覆盖,妨碍了榕树根部的呼吸和养份的吸收;枝干上的气根又被砍去,影响了整株树与外界的交流;加上水泥粉尘和油漆,污染了原有生态环境,从而引发生理病害。于是,他采取医学方法开方治病:一是采取地面处理,扩大树盘露土范围,在水泥板上钻孔,使树木根部通风透气;二是配制营养液,从树干上挂瓶打针,增强榕树体质;三是从树叶上喷水喷药,防病防污染。经过反复救治,十多天后,榕树喜发新芽,重现生机。刘书记给树医病的生动故事不胫而走,被人们传诵为“树医生”。

刘体应常说的一句话是,搞技术工作要精益求精。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05年,赣南师范学院老校区进行园林绿化后,校园环境优美,但意想不到的是,老校区内原来长得青枝绿叶的两株榕树,出现叶黄枝枯现象,新校区内有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树,也出现全部树叶变色干枯濒临死亡。赣南师院领导慕名找到刘体应,经过实地勘察,从病状分析病原,制订治疗方案。首先,对打针的针头——钻头,采取加长钻杆,不断改进操作方法等措施,使药液能到达治疗的部位;其次,调节配方和剂量,如有的增加细胞激素,有的增加微量元素;第三,因树制宜,根据树林的品种、习性,生长时期和症状,有的从树干施药,测定点滴速度。树上挂着一个个药瓶,与医院病人输液一模一样。经过科学诊治,赣南师院老校区的古榕树枝繁叶茂,新校区的银杏焕发了生机,使高等学府重现宁静优雅的环境。见此情景,人们无不赞叹树木医生,妙手回春!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进行森林病虫害普查。刘体应被抽调到当时工作的山东省惠民地区参加普查工作,任普查办副主任,主管技术工作,吃住在全区各林场调查点。经过两年多的深入调查,采集病虫标本一万七千多件,查清林木病虫种类887种,编写出了“惠民地区森林病虫普查技术报告”、“森林病虫及其天敌名录”、“森林植物检疫试行办法”,绘制了“主要病虫分布图”,填补了惠民地区林业科技领域中一项空白。1981年底,刘体应调惠民地区森保站任站长,带领全站同志试验推广了乐果涂环,呋喃丹埋根和菊脂类农药防治榆兰金花虫,取得显著成效。榆兰金花是我国北方常见的主要林木害虫,不仅是虫口密度大,而且危害严重。一条条榆兰金花幼虫,能使整片榆树林和四旁绿树叶光枝秃;漫天的成虫,“飞入寻常百姓家”,是严重影响人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一大害虫。1983~1984年,刘体应带领森保站科技人员进行了“2.5%溴氰菊脂大面积机械喷雾防治试验”,防治榆树1432万多株。喷药后,榆兰金花犹如秋风落叶纷纷坠地,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经济效益达1906万元。经专家鉴定,防治组合合理,成本低,效果好,利于联防联治。该项成果获山东省林业科技成果三等奖,试验报告入选山东省林学会林木害虫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同时,还培训出专、兼职森林植物检疫员72人。

2006年元月,正是辞旧迎新之际,赣州市区红旗大道的绿化带上,突然飞来了数以千计的小鸟,嘁嘁喳喳,欢快地歌唱着。它们啄食剩余的樟树和女贞果实,与鸟粪一起掉落地面,使人行道和车行道上留下一条难于清洗的兰黑色印迹。此前,曾肆虐世界的禽流感,正在欧洲大陆频频发生的坏消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传遍地球各个角落。赣州市民望着这群不速之客,想着它们带来的是喜,还是忧?不免心中疑团陡生,于是将情况迅速反映到赣州电视台,赣州电视台立即采访刘体应,请他予以解读。其实,刘体应通过望远镜,早已关注这批天外来客,只是他拥有专业知识,是鸟类行家,因而胸中有数,处变不惊。刘体应首先告诉市民这种鸟叫灰背椋鸟,是种陆生候鸟,不是水禽,因此传播禽流感的可能性很小。这些鸟每年秋季从北方地区飞到南方,途径赣州停留一两个月,然后继续南飞越冬。接着,他从赣州市是全国卫生城,省园林、花园城市,优美的环境,宜人的气候,加上有丰富的食料,适于鸟类栖息的道理,在赣州市林业老科协年会上,刘体应进一步宣讲了灰背椋鸟,与禽流感无关的知识。经过他的广泛宣传赣州市民消除了疑虑,灰背椋鸟成了市民的朋友。

刘体应对鸟类的研究是从山东参加工作开始的。他担任森保站长后,曾赴山东大学生物系进修,学习鸟类专业知识。1983年至1985年,根据山东省林业厅的安排,刘体应主持了“惠民地区鸟类资源调查”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实地调查,基本摸清鸟的种类、分布、食性及部分鸟类的栖息规律,编写出惠民地区“鸟类资源调查报告”、“鸟类名录”、“主要鸟类的食性分析”和“大天鹅越冬习性的初步观察”、“麻雀的食性观察”以及“戴胜的初步饲养”等资料,绘制了“主要鸟类分布图”,这些图文资料居山东省领先水平。其中“惠民地区主要鸟类的食性分析”刊于1987年《山东林业科技》第一期,并获山东省第二届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山东渤海湾大天鹅越冬习性初步观察”,参加了中国鹤联华东鹤类和水禽协作组第三届年会交流,并发表在1987年《野生动物》第六期。“麻雀的食性观察”一文,使麻雀从“四害”行列转入“益害互见”鸟类队伍。同时,在农田林网的管理上,推广了以鸟类治虫的技术,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989年,刘体应调回赣南工作后,继续从事野生动物的调查。根据国家林业局的部署,1998至2000年他领导主持了“赣州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踏遍全市18个县(市区)200多个乡镇的山山水水,摸清赣州市有陆生野生动物423种,其中鸟类286种,兽类55种,两栖类26种,爬行类56种,属国家保护动物一级7种,二级41种,省级保护动物77种,江西新记录5种,为国家、省和市政府制订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政策法规提供了依据。利用调查结果,在赣州市林科所建立了全省最早、赣南唯一的野生动物、植物、微生物和昆虫标本展览馆,成为中小学生生态科普教育和江西农大、赣南师院、江西环院等大专院校教学实习基地。

刘体应对爱鸟护鸟的科普宣传,提高了人们保护自然的意识,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在,赣州市区很少看到身背气枪、东张西望的捕鸟者,众多市民把爱鸟护鸟,与人向自然献爱心、做善事紧紧连在一起。2006年4月下旬,赣州城区一女市民在红旗大道宿舍附近检到一只独特的飞鸟,这只鸟嘴长脚长,身材瘦小。她立即向赣州电视台反映情况,电视台找来老朋友刘体应到实地察看。刘体应仔细鉴别,认定这只鸟叫“夜鹭”,是侯鸟,并详细向观众介绍这只鸟在迁徙过程中,因种种原因而落伍掉队,待其补充营养,恢复体力后仍可重返蓝天,同时讲解了鸟的食料和饲养方法。然而该女市民颇感纳闷,她说在检这只鸟时,它不停地用嘴啄她,极力反抗,致使手上留下伤痕,而刘教授抓着它,却服服贴贴,就像老朋友相会,托在手上,站在肩上,随心跳跃。说怪不怪。刘体应识鸟、懂鸟,是鸟的“知音”。他被聘为江西省农业科技咨询网专家,为林业、野生动物保护和昆虫知识,进入社区千家万户而辛勤劳动。“江西昆虫学会理事”、“省科普大使”身体力行,名副其实。

刘体应立志与自然打交道,注定了这辈子走上一条爬山越岭、风吹日晒、吃苦耐劳,奋斗不息的道路。

1945年11月19日,刘体应出生在南康市唐江镇白石村,这是个穷乡僻壤的丘陵山村,父亲早逝,靠母亲勤劳艰难地抚育着兄姐6人。读小学时,他就喜欢大自然,对图画课情有独钟,画的花鸟动物栩栩如生,被美术老师张贴墙上,作为范本,供全班同学学习临摹,1965年中学毕业参加高考,看成绩原本可报大城市名学校,但在这论出身,查关系的历史年代,只有面对现实,选择南京林学院林学专业。入校不久,开始了“文化大革命”,一股“读书无用论”的空气,弥漫在校园内外,同班其它同学纷纷要求改换专业,弃林学工,只有身为班长的刘体应,由于出身农门,从小喜爱大自然,对林业专业痴心不改。在那“课难上,书难读”的乱世,他向高年级同学学习,坚定了与山水、与林木、与野生动物打交道的信心和决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山东省惠民地区(现滨州市),从公社农技站,县林业局,直到市森保站工作。为了育苗、造林、灭虫、调查等林业事业,十多年来,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当夫妻分居、妻子怀孕生孩子,老母亲患病直至去世,他都因分不开身,无法履行丈夫的责任和尽儿子的孝心,时时处处把工作摆在第一位。

因长期不适应水土,1989年刘体应从山东调回江西,先后担任赣州市林科所副所长、所长、书记。在副所长任内,他分管科研工作,主要从事指导、督促、检查课题申报、课题实施、经费使用和项目验收鉴定。其中“油茶良种”、“马尾松栽培”、“杉木优良无性系选育”、“松树配方施肥”、“黑荆树地理种源试验”等课题,得到及时验收鉴定。1990年以来,在抓好科研管理的同时,主持了“赣南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综合调查”课题,先后完成了信丰金盆山,崇义阳岭、齐云山,安远三百山,石城洋地和定南云台山等六个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任务,带领专业人员爬山涉水,吃干粮、喝泉水、住山棚,踏查面积达70余万亩,采集野生动物、植物、微生物各类标本4625件,2532种,其中,脊椎动物364件,植物505件,微生物(大型真菌)396件,昆虫3360件,发现昆虫新种二种,国家保护动物植物62种,江西新记录19种,填补了赣南野生动植物调查统计的空白。同时编撰了调查报告和各种资料,其中崇义阳岭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调查专辑,获省科教兴林突出贡献三等奖。通过这次调查,使三百山、阳岭申报并获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金盆山为省级森林公园,齐云山、洋地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4到1996年,根据业务主管部门部署,刘体应主持了“赣南蛇类资源调查”项目,调查出全区蛇类38种,其中毒蛇10种,药用蛇20种,江西新记录2种,制标本48件,填补了赣南蛇类资源不清的空白,调查报告及其资料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赞扬。

为解决我国南方油料植物油茶产量低的突出问题,刘体应呕心沥血带领科技人员认真做好油茶优良无性系的推广应用,利用市林科所的国家品牌良种,从组织管理技术培训,从嫁接苗木到栽培抚育,下基层到现场,潜心指导。2001年该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在他精心主持下繁育苗木762万株,推广范围达闽、粤、赣三省22个县。新造和改造油茶林20余万亩,亩产增加三倍多,新增产值1.1亿元。该成果2005年获赣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西省农科教突出贡献奖,刘体应因此以专家代表身份被推荐为“江西省油茶产业协会理事”。

从北方到南方,刘体应一直从事林业专业技术工作。在三十五年的工作实践中,他最深刻的体会是:第一,凡做事都要有信心,有恒心,办事要有结果,这个结果既是产品,更是精品;第二,通过深入山区、林区调查研究,不断进行总结,做到业务上不断创新;第三,重视文字、图片等资料的积累,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第四,舍得投资买新书,学习新知识,使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始终处于本行业的前沿地位。

刘体应在保护野生动植物方面的成功,既是领导重视,群众帮助,个人努力的结果,同时,也与家庭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他有个幸福的家庭,妻子术传惠,山东济南人,同班同学,是一位贤内助。她研究的剌槐硬枝扦插项目,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林业部三等奖。为了支持丈夫常年在野外的调查研究、勘察设计、试验项目等工作,她失去了许多与自然面对面交流机遇,在完成日常本职工作的同时,默默地挑起了相夫教子的家务重担。他们的一双儿女长大成人,既孝顺父母,又爱岗敬业。儿子在赣州从事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女儿在山东青岛从事国际贸易。幸福的家庭,坚定了刘体应晚年继续从事野生动植物的调查研究,决心在赣南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中作出新贡献。

2005年底,刘体应到了花甲之年,按现行政策该退休了。“自此光阴为已有,从前日月属官家”(白居易诗)。然而,赣南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挽留他。赣州市林业局聘用他到野生动植物保护科工作。他上班和在职时一样,早早来到办公室处理业务工作,双休时则爱到市区各个农贸市场转悠,察看有无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和植物,被当成商品买卖,时刻关心着濒危物种的安危。赣州市林业老科技工作者协会,选他担任会长,为一批林业老科技工作者更新知识,交流信息和发挥余热搭建平台。齐云山自然保护区聘他为顾问,一批果园经营和饲养动物的企业家,请他到现场指导。实际上,刘体应成了名退而不休的科技工作者,继续发挥着光和热。

刘体应退休后,胸中有两个心愿,一是要把赣南野生动物资源搞清楚,尤其是对途径赣南的我国第三候鸟迁徙路线进行研究,为赣南建立第一个国家鸟类环志站而努力;二是宣传近自然林业的理念,并有自然保护区贯彻推行。

秋风起,雁南飞。来自西北利亚和我国北方的候鸟有三条迁徙路线,东线沿大陆海岸线,南下至菲律宾和澳大利亚;西线则穿越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进入南亚次大陆和云贵高原越冬;中线从内蒙古草原、华北平原飞来的候鸟,怎样南下北上?2005年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过四年的野外调查后,最终确认遂川县营盘圩乡,、就是千年鸟道的转折点。遂川与赣州市毗邻,中线候鸟经过遂川又飞往何处?刘体应找来了五分之一的地形图,联系前几年野外调查时,发现上犹县五指峰林区有座“鸟岭”,因鸟多而远近闻名。上犹县与遂川县相连,同属罗霄山脉,这里是否有新的鸟道?一个新问题摆在面前。刘体应说:赣南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但家底还不太清楚,到目前止,许多蛇类、昆虫和深山老林中的动物、植物,有待深入调查发现。一个个新的研究课题,成了刘体应晚年努力的方向。

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和发展大会,会上提出:没有任何问题比林业更重要了。中国如何在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发展的同时,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是举国上下议论的热门话题。2005年,刘体应通过查找国内外资料,总结自己的实践,撰写了“近自然林业与野生动植物保护”一文,分别向市直林业部门科技干部和市林业老科技工作者作了科普报告,以森林、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的新理念,将传统的森林恢复中所提倡的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融为一体,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参加听报告的科技人员深受启发,感到知识更新的紧迫和重要,从刘体应身上体会到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的现实意义。采访结束,我们深切感受到,一位真心热爱自然的人,是那样虚心地学习自然,诚心贴近自然,将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大自然。

文章来源:《赣州专家网》2007-12-15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