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1部。
出版专著:
《空间润滑材料与技术手册》刘维民 翁立军 孙嘉奕 科学出版社 2009年9月
发表中文论文:
1 多弧离子镀低温沉积Ti薄膜的结构和力学性能 胡明; 高晓明; 孙嘉奕; 伏彦龙; 杨军; 汪晓萍; 翁立军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会议】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1-06-01
2 低温沉积的Ag和Ag-Cu薄膜的耐原子氧性能 胡明; 高晓明; 孙嘉奕; 翁立军; 杨军; 伏彦龙; 汪晓萍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会议】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1-06-01
3 原子氧对Ag基薄膜表面影响分析 高晓明; 胡明; 伏彦龙; 孙嘉奕; 翁立军; 刘维民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会议】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9-04-01
4 空间环境对润滑材料影响效应研究 翁立军; 孙嘉奕; 刘维民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会议】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 2009-08-27
5 固体润滑材料空间环境暴露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刘维民; 翁立军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化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8-2009) 2008-12-01
6 材料环境适应性的研究 翁立军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会议】先进润滑抗磨材料研讨会论文集(PPT版) 2007-11-26
7 Ti-Ag-N纳米复合薄膜的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孙嘉奕; 翁立军; 薛群基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会议】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 2001-06-30
8 原子氧对MoS_2/PI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真空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孙晓军; 胡丽天; 王鹏; 翁立军; 孙嘉奕; 刘维民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会议论文集(一) 2002-08-01
9 45钢等离子氮化层磨斑的SEM研究 夏延秋; 林义民; 徐洮; 翁立军; 薛群基 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第十三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 2004-08-01
10 空间润滑薄膜材料与技术 刘维民; 翁立军; 薛群基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首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 2006-08-01
11 空间润滑薄膜材料与技术 刘维民; 翁立军; 薛群基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6-08-01
12 固体-油脂复合润滑Ⅰ:二硫化钼膜在干摩擦及空间用油脂润滑下的摩擦学性能 郝俊英; 翁立军; 孙嘉奕; 刘维民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摩擦学学报 2010-03-15
13 低温沉积Cu膜的晶体结构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初步研究 高晓明; 孙嘉奕; 胡明; 翁立军; 刘维民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甘肃兰州 【期刊】摩擦学学报 2007-07-15
14 沉积温度及膜厚对离子镀银膜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高晓明; 孙嘉奕; 胡明; 翁立军; 刘维民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甘肃 兰州 【期刊】机械工程材料 2007-07-20
15 锡青铜表面离子镀AgCu复合薄膜的真空摩擦学性能研究 胡明; 孙嘉奕; 翁立军; 刘维民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 【期刊】机械工程材料 2003-09-20
16 一种氯苯基硅油的合成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翁立军; 王海忠; 冯大鹏; 潘光明; 段玉容; 刘维民; 薛群基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期刊】摩擦学学报 2005-06-28
17 全氟聚醚润滑油的摩擦学研究进展 冯大鹏; 翁立军; 刘维民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期刊】摩擦学学报 2005-12-28
18 大气环境下Au/TiN复合薄膜的滑动摩擦磨损性能 孙晓军; 翁立军; 刘维民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期刊】机械工程材料 2004-05-20
19 45钢等离子氮化层磨斑的SEM研究 夏延秋; 林义民; 徐洮; 翁立军; 薛群基 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辽宁沈阳; 甘肃兰州 【期刊】电子显微学报 2004-08-25
20 空间摩擦学的机遇和挑战 翁立军; 刘维民; 孙嘉奕; 薛群基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期刊】摩擦学学报 2005-02-28
21 Cr-Ni-N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初探 胡明; 孙嘉奕; 翁立军; 刘维民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期刊】摩擦学学报 2005-04-28
22 LY12CZ铝合金的双重处理表面摩擦学改性研究 孙嘉奕; 翁立军; 李陇旭; 汪晓萍; 于翔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表面工程实验室 【期刊】润滑与密封 2001-07-30
23 Ti/Ag及Ag薄膜的应力状态及其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孙嘉奕; 翁立军; 孙晓军; 于翔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表面工程实验室 兰州 【期刊】机械工程材料 2002-01-20
24 模拟原子氧环境的真空摩擦试验装置 孙晓军; 翁立军; 孙嘉奕; 王鹏; 刘维民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期刊】摩擦学学报 2002-12-30
25 新型MoS_2基润滑及防冷焊薄膜性能的研究 翁立军; 孙晓军; 汪晓萍; 李陇旭; 孙嘉奕; 于德洋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开放研究实验室 【期刊】空间科学学报 1996-12-30
26 空间机械润滑研究的发展现状 于德洋; 翁立军; 欧阳锦林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开放研究实验室 【期刊】摩擦学学报 1996-03-30
27 物理气相沉积减摩与耐磨薄膜 于德洋; 翁立军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开放研究实验室 【期刊】摩擦学学报 1996-09-30
28 谐波齿轮传动减速器的固体润滑失效机理 翁立军; 汪晓萍; 李陇旭; 孙嘉奕; 孙晓军; 于德洋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开放研究实验室 【期刊】摩擦学学报 1997-06-30
29 MoS_2 基共溅射薄膜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孙晓军; 汪晓萍; 孙嘉奕; 李陇旭; 翁立军; 于德洋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开放研究实验室 【期刊】摩擦学学报 1998-03-30
30 用α-RBS法检测球轴承滚道上润滑薄膜的组成与厚度 孙晓军; 于德洋; 翁立军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期刊】中国表面工程 1998-08-15
31 固体润滑谐波减速器真空运行性能的试验 孙晓军; 翁立军; 于德洋; 孙嘉奕; 李陇旭; 汪晓萍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期刊】机械传动 1998-12-10
媒体报道:

“我们为‘天宫一号’做配套”访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研究员翁立军
据兰州晚报报道 9月29日21时38分,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圆满成功。荧屏前的翁立军和父亲、妻子由衷地鼓掌庆贺起来。
翁立军,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发中心副主任,自1994年起,已为“神舟”系列空间飞行器的润滑材料奋斗了17年。
此次“天宫一号”上很多空间机构的润滑材料就由该中心做配套。
据翁立军介绍,“天宫一号”升空之后,太阳能帆板展开机构有可能因为润滑问题发生冷焊;另有一些驱动机构是完全暴露在真空环境下的,要保证这些机构在轨良好运行两年,都与润滑材料的性能分不开。这就是他们的团队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需要他们这些研发人员持续关注的大事。
“从电源分系统到一些有效载荷的空间运动机构,我们团队研制的润滑材料几乎覆盖了‘天宫一号’的全身。这些润滑材料就好像我们自己的孩子,所以会更加关注。”翁立军自豪地说:“未来航天器空间运动机构的润滑材料配套也将由我们承担!”
翁立军说,从神舟一号飞船开始,兰州化物所在为航天器做润滑材料配套的过程中,技术得到不断提升。载人航天工程对空间润滑材料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牵引作用。
“本次‘天宫一号’飞行器的准确在轨运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为未来我国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将为下一步空间站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翁立军在观看发射过程中还不忘给记者介绍,“载人航天工程每进展一步,都会为空间润滑材料实验创造更好的条件。由于地面不能仿真微重力环境,空间实验室建立后,新型润滑材料可以进行更为真实的在轨实验了。”
谈及备受关注的“天宫一号”与“神八”的交会对接,翁立军告诉记者,对接挂钩的润滑是由他们完成的。由于这次发射涉及空间对接技术,润滑材料暴露在真空下,就要耐受原子氧剥蚀、紫外线辐射、高能粒子轰击等不利环境,对润滑材料的要求就更高。
“一种新型润滑材料从反复实验验证到最终空间应用,需要6到10年的时间,是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空间实验室的建立,对长寿命润滑材料及其技术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翁立军对未来有了更多期盼。
文章来源:《兰州晚报》201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