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地球科学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社会任职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董树文,男,1954年6月出生,出生安徽芜湖,祖籍河北省献县,中共党员,博士。现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首席科学家,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长安大学兼职教授。

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国际地科联(IUGS)执委、执行局司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学计划(IGCP)科学执行局委员,国际岩石圈计划(ILP)执行局委员,中国IGCP全委会委员秘书长,中国地质学会常委,国土资源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科学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地质力学学报》副主编,《地球学报》主编,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委员。

现任国际地科联提名委员会委员,国际科联(ICSU)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ILP委员会副主席。长期从事构造地质研究,重点研究中生代我国东部和东亚大地构造演化(燕山运动),坚持构造地质与地球物理结合,从深部视野研究大地构造,推动我国深部探测和深部地质研究。主持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国家专项。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土资源科技奖一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野外优秀工作者等荣誉。主持与美、德、俄等国的双边和多边地学研究,密切与国际组织合作,先后当选为德国埃尔福特科学院院士(2011),美国地质学会荣誉会士(2013),俄罗斯联邦友谊勋章(2016)。入选国家千百万人才第一梯队,国土资源部首批跨世纪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75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

1988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获博士学位。

1988年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1994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2010年晋升二级研究员。

培养研究生情况:

已培养博士后10人,博士12人,硕士4人,在读博士生2人。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地质力学和深部地质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从2008年起主持国家科技专项“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首席科学家,2008-2013),2003-2005主持“国外地质科技发展动向”战略研究,2009-2010作为第一执行组长负责“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地质工作发展战略研究”研究。主持中美(1994-1997)、中德(1998-2000)、中俄哈蒙韩五国1/250万中亚地质图系(2002-2007)、五国中-东-北亚洲三维地质与成矿(2008-2010);负责国家科学专项“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SinoProbe,2008-2013)等国际合作项目等。深部地质调查工程(2016-2020);从2016年起负责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地球深部探测”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1. 国际合作项目(地质调查):“西太平洋边缘三维地质结构与资源响应”(五国合作项目),2011-2013,主持。

2. 地质调查:“秦岭-大别山地壳三维填图”项目,2012-2016,主持。

3. 五国东亚深部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2011-2015,主持。

4. 国家基础规划(973)课题:大陆深俯冲三维结构,2000-2004,主持。 

5. 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国外地质科技动向与对策,2003-2005,主持。

6. 横向项目:中央造山带前陆盆地与油气资源,2004-2006,主持。

7. 科学专项:矿产资源深部探测实验(2006-2009),主持。

8. 科学专项: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SinoProbe,2008-2012),首席科学家。

9. 地质调查项目:西太平洋深部过程昱资源环境响应(中俄合作,2011-2014),主持。

10.地质调查项目:深部地质调查工程(2016-2020)首席专家。  

科研成果: 

上世纪七十年代参加全国铁矿大会战,参与了安徽省庐江大包庄富铁矿的勘探全过程,参加编写的成果报告获地矿部地质勘探一等奖;在地质力学理论指导下,开展长江中下游和中央造山带构造地质、区域地质和深部地质研究,承担了安徽大包庄铁矿、沙溪铜矿、安庆铜矿、贵池通山铜矿等矿田、浙江金华银坑钼矿、海南岛石碌铁矿、黑龙江多宝山铜矿等矿区构造控矿和构造地球化学研究任务。八十年初,应用国际推覆构造、构造递进变形的概念,参与编制安徽省构造地质图,对关键地质部位进行野外检查和验证,获得地矿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承担大别山碰撞造山带与超高压变质岩石折返机制研究和国际学术竞争,主持大别山造山带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宽角反射与折射地震剖面、近垂直深反射地震剖面探测与综合研究。自2000年以来,根据国家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先后主持中石化“中央造山带前陆深部构造与油气远景”、“大巴山前陆构造演化与油气远景研究”及中石油“下扬子侏罗纪含油性评价”等项目,在前陆变形和深部构造、构造驱动油气、油气二次成藏和油气远景预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负责开展中国东亚洲东部大地构造演化、燕山运动多向陆内造山机制、亚洲中部及邻区地质图系、亚洲三维地质结构与矿产资源等重要研究项目。  

论文专著:


发表论文21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103篇,专著6部。

出版专著:

1. 董树文等,2016,中国大陆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动力学分析,科学出版社(北京)。

2. 董树文等,2014,论大巴山陆内造山带,地质出版社(北京)。

3. 董树文等,2013,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矿集区地壳结构与成矿,地质出版社(北京)。

4. 董树文、赵逊、P.MAGARATE等著,《中国典型地质景观成因及全球对比》,地质出版社,2011。

5. 董树文、陈宣华等著,《国际地质科学发展动向》,地质出版社,2005。

6. 董树文、邱瑞龙著,《安庆-月山地区构造作用与岩浆活动》 地质出版社,1993。

7. 徐树桐、周海渊、董树文等,《安徽省主要构造要素的变形和演化》,海洋出版社,1987。

发表英文论文:

2018年

1. Li J.H.,Dong S.W*.,et al.,(2018).An Andean-type retro-arc foreland system beneath northwest South, China revealed
by SINOPROBE profiling, EPXL,(in press).

2017年

2. Liu Gang, Dong Shuwen*, Xuanhua Chen, JianJun Cui. (2017). Detrital zircon U-Pb dating of Suining Formation
sandstone from the Daba Mountains, northeastern Sichuan, and its stratigraphic implications. Palaeoworld.,26(2):380-395.

3. Yongchao Wang, Shuwen Dong*, Wei Shi, Xuanhua Chen & Limin Jia (2017).The Jurassic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the
western Daqingshan area, eastern Yinshan belt, North China,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DOI: 10.1080/00206814.2017.1300784.

2016年

4. Li, J., S. Dong*,Y. Zhang, G. Zhao, S. T. Johnston, J.Cui, and Y. Xin.(2016).New insights into Phanerozoic tectonics of south China: Part 1, polyphase defor-mation in the Jiuling and Lianyunshan domains of the central Jiangnan Orogen, J.
Geophys. Res. Solid Earth
, 121, 3048–3080.

2015年

5. Dong Shuwen, Zhang YQ, Gao R, Su JB, Liu M, Li JH. (2015). A possible buried Paleoproterozoic  

   a) collisional orogen beneath central South China: Evidence from seismic-reflection profiling.  

   b) Precambrian Research, 2015, 264:1~10.

6. Dong Shuwen, Zhang Y.Q., Zhang F.Q., Cui J.J., Chen X.H., Zhang S.H., Miao L.C., Li J.H., Shi W.,Li, Z.H. Huang S.Q., Li H.L. (2015). Late Jurassic–Early Cretaceous continental convergence and  intracontinental orogenesis in East Asia: A synthesis of the Yanshan Revolution.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114, 750-770.

7. Li J.H., Dong Shuwen*, Yin A., Zhang Y.Q., Shi W. (2015).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Daba

   a) Shan Thrust Belt in the southern Qinling orogen, central China: constraints from surface geology and reflection
seismology. Tectonics, 34, 1545-1575.

2014年

8. Dong S., Y. Zhang, F. Zhang et al.,(2014). Late Jurassic-Early Cretaceous continental convergence and
intracontinental orogenesis in East Asia: a synthesis for the Yanshan Revolution, Tectonophysics, (in press).

2013年

9. He, C.S., Dong, S.W., Santosh, M., Chen, X.H. (2013). Seismic evidence for a geosuture between the Yangtze and
Cathaysia Blocks, South China. Scientific Reports(Nature), 3: 2200. DOI: 10.1038/srep02200. (SCI)

10. Li, J.H., Zhang, Y.Q., Dong, S.W., (2013). Cretaceous tectonic evolution of South China: a preliminary synthesis.
Earth-Science Reviews, Under review.

11. Li, J.H., Zhang, Y.Q., Dong, S.W., Su, J.B., Li, Y., Cui, J.J., Shi, W., (2013). The Hengshan low-angle normal
fault zone: structural and geochronological constraints on the Late Mesozoic crustal extension in South China.
Tectonophysics
, doi:10.1016/j.tecto.2013.05.013 .

12. Li, J.H., Zhang, Y.Q., Dong, S.W., Shi, W., (2013). Structural and geochronological constraints on the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North Dabashan zone, South Qinling, central China.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64:99-114.

13. Dong S.W., Li T.D., Lü Q.T., Gao R., Yang J.S., Chen X.H., Wei.W.B., Zhou Q., and SinoProbe team. (2013). Progress in deep lithospheric exploration of the continental China: A review of the SinoProbe. Tectonophysics, 606: 1-13.

14. Wei Shi*,Hongling Wu ,Shuwen Dong,Mi Tian. 2013. Oil/Gas Migration and Aggregation in Intra-Continental Orogen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A Case Study from the Dabashan Orocline, Central China.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24(2):254-261.

2012年

15. Dong, S., Gao, R., Yin, A., Guo, T., Zhang, Y., Hu, J., Li, J., Shi, W., and Li, Q., (2012). What drove continued
continent-continent convergence after ocean closure? Insights from high-resolution seismic-reflection pro ling across the
Daba Shan in central China. Geology, v. 41, p. 671–674.

16. Wei Shi, Shu-Wen Dong, Lothar Ratschbacher ,(2012).Mesozoic-Tertiary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Dangyang Basin, north-central Yangtze craton, central China,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First 1-15.

17. Shi, W., Dong, S.W., Ratschbacher, L., Tian, M., Li, J.H., Wu, G.L., (2012). Mesozoic-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Dangyang basin, north-central Yangtze craton, central China.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Doi: 10.1080/00206814.212.715732

18. Li, J.H., Zhang, Y.Q., Dong, S.W., Li, H.L., (2012). Late Mesozoic-Early Cenozoic deformation history of the
Yuanma Basin, central South China. Tectonophysics 570-571, 163-183..

19. Shi Wei, Zhang Yueqiao, Dong shuwen ,Hu Jianmin, Maria Wiesinger, Lothar Ratschabachaer, Ranmond Jonckheere,  Li
Jianhua, Chen Hong, Wu Guoli, Ma Li cheng,Li Hailong, (2012). Intra0continental Dabashan Orocline, southwestern Qinling,
Central China,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46:20-38.

20. Dong S.W., Willemann R.,, Wiersberg T., et al., (2012). Recent advances in deep exploration: Report on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eep exploration inti the lithosphere. Episodes, 35(2):353-355. 

2011年

21. Dong S-W and Li T-D. (2011). SinoProbe - the exploration of the deep interior of the Chinese continent. Acta
Geosciences Sinica
, 32(S1): 1-2.

22. Dong S-W and Li T-D. (2011). Introduction of SinoProbe. Acta Geosciences Sinica, 32(S1): 3-23.

23. Dong S-W, Shi W, et al. (2011). Tectonic field of intracontinental orogen of late Jurassic in Mts Daba, central
China. Acta Geosciences Sinica, 31(6): 769-780.

24. Dong shuwen,Tingdong Li,GaoRui,Hou Hesheng,LiQiusheng,LiYingkang,ZhangShihong,rangdy K.,Liu Mian, (2011). A
Multidisciplinary Earth Science Research Program in China, EOS,93(38):313-314.

2010年

25. Dong S-W, Xiang H-S, Gao R, Lu Q-T, et al. (2010). Deep structure and ore formation within Lujiang-Zongyang
volcanic ore concentrated area in Middle to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6(9): 2529-2542.

26. Dong S-W, Li T-D, et al. (2010). Review on development of deep earth exploration of world and 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
, 84(6): 743-770.

27. Dong S-W, Xue H-M, et al. (2010). The discovery and site significance of Neoproterozoic spilite keratophyre system pillow lava in Lushan of northern Jiangxi Province. Chinese Geology, 37(4): 1021-1033.

2009年

28. Dong S-W and Li T-D. (2009). SinoProbe——The deep exploration in 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 83(7): 895-909.

2008年

29. Dong S-W, Zhang Y-Q, et al. (2008). Surface rupture and co-seismic displacement produced by the Ms 8.0 Wenchuan
Earthquake of May 12th 2008, Sichuan, China: Eastwards growth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cta Geologica Sinica, 82(5): 938-948.

30. Dong shuwen, Li Qiusheng, Gao Rui, Liu Futian, Xu Peifen, Liu Xiaochun, Xue Huaimin, and Guan Ye,(2008). Moho-
mapping in the Dabie ultrahigh-pressure collisional orogen, central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April 2008), 308(4):517-528.

31. Liu Xiaochun, Bor-ming Jahn, Dong shuwen, Lou Yuxing, and Cui Jianjun,(2008). 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rocks
from Tongbaishan, central China; U-Pb and 40 Ar/ 39 Ar age constraints on the provenance of protoliths and timing of
metamorphism, Lithos (October 2008), 105(3-4):301-318.

2007年

32. Dong S-W, Zhang Y-Q, Long C-X, et al. (2007). Jurassic tectonic revolution in China and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Yanshan Movement”. Acta Geologica Sinica. 81 (11): 1-12.

33. Li Sanzhong, Timothy M. Kusky, Wang Lu, Zhang Guowei, Lai Shaocong, Liu Xiaochun, Dong shuwen, and Zhao Guochun,(
2007). Collision leading to multiple-stage large-scale extrusion in the Qinling Orogen; insights from the Mianlue Suture (in Tectonic evolution of China and adjacent crustal fragments),Gondwana Research (August 2007), 12(1-2):121-143.

2006年

34. Nicole Wawrzenitz, Rolf L. Romer, Roland Oberhaensli, and Shuwen Dong,(2006).Dating of subduction and differential exhumation of UHP rocks from the Central Dabie Complex (E-China); constraints from microfabrics, Rb-Sr and U-Pb isotope
systems, Lithos (June 2006), 89(1-2):174-201.

35. Dong shuwen, Zheng Yadong, Chen Xuanhua, and Shi Jing,(2006).Advances in structural geology and tectonics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a review,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June 2006), 80(3):349-375.

36. Xue Huaimin, Dong shuwen, and Jian Ping.(2006).Mineral chemistry, geochemistry and U-Pb SHRIMP zircon data of the Yangxin monzonitic intrusive in the foreland of the Dabie orogen,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July
2006), 49(7):684-695.

37. Lothar Ratschbacher, Leander Franz, Eva Enkelmann, Raymond Jonckheere, Axel Poerschke, Bradley R. Hacker, Dong shuwen, and Zhang Yueqiao,(2006).The Sino-Korean-Yangtze suture, the Huwan detachment, and the Paleozoic-Tertiary
exhumation of (ultra)high-pressure rocks along the Tongbai-Xinxian-Dabie Mountains (in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sm; deep continental subduction), Special Paper -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6), 403 45-75.

2005年

38. Dong S-W, Hu J-M, Li S-Z, Shi W, Gao R, Liu X-C, Xue H-M. (2005). The Jurassic deformation in the Dabie Mountains and its tectonic significances. Acta Petrologic Sinica, 21 (4): 1189-1194.

39. Dong S-W, Gao R, Li Q-S, Liu X-C, Qian G-H, Huang D-D, Kuang C-Y, Li S-Z, Guan Y, Bai J, He R-Z, Li P-W. (2005). A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across a foreland of the Dabie orogen. Acta Geologica Sinica, 79 (5): 595-601.

2004年

40. Zhang Yueqiao, Zhao Yue, Dong shuwen, and Yang Nong.(2004). Tectonic evolution stages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rift basins in eastern China and adjacent areas and their geodynamic background, Dixue Qianyuan =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04), 11(3):123-133.

41. Dong shuwen, Gao Rui, Cong Bolin, Zhao Zhongyan, Liu Xiaochun, Li Sanzhong, Li Qiusheng, and Huang Dongding.(2004).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southern Dabie ultrahigh-pressure orogen and Yangtze foreland from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ing,  Terra Nova (December 2004), 16(6):319-324.

42. Liu Xiaochun, Bor-ming Jahn, Liu Dunyi, Dong shuwen, and Li Sanzhong.(2004).  SHRIMP U/Pb zircon dating of a
metagabbro and eclogites from western Dabieshan (Hong'an Block), China,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Tectonophysics (
December 2004), 394(3-4):171-192.

43. X. Liu, C. Wei, S. Li, S. Dong, and J. Liu.(2004).hermobaric structure of a traverse across western Dabieshan;
implications for collision tectonics between the Sino-Korean and Yangtze Cratons, Journal of Metamorphic Geology (May
2004), 22(4):361-379.

44. Liu Jianmin, Dong shuwen, Zhang Jiasheng, Liu Xiaochun, and Chen Bailin.(2004). Origin, age and significance of
pseudotachylites from the eastern Dabieshan orogenic belt, China (in Special issue I; Papers on Geology of China for the
32nd IGC, Anonymous,)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 78(1):52-60.

2003年

45. Liu Xiaochun, Bor-ming Jahn, Dong shuwen, Li Huimin, and Roland Oberhaensli.(2003).  Neoproterozoic granitoid did not record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sm from the southern Dabieshan of China, Journal of Geology (November 2003), 111(6):719-732.

46. Zhang Yueqiao, Shi Wei, and Dong shuwen,.(2003).Enozoic deformation history of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north China, and dynamic implications, Island Arc (September 2003), 12(3):281-293.

47. Lothar Ratschbacher, Bradley R. Hacker, Andrew T. Calvert, Laura E. Webb, Jens C. Grimmer, Michael O. McWilliams,
Trevor Ireland, Dong shuwen, and Hu Jianmin.(2003) Tectonics of the Qinling (central China); tectonostratigraphy,
geochronology, and deformation history, Tectonophysics (May 2003), 366(1-2):1-53.

48. Zhang Yueqiao, Dong shuwen, and Shi Wei.(2003).Cretaceous deformation history of the middle Tan-Lu fault zone in
Shandong Province, eastern China, Tectonophysics (March 2003), 363(3-4):243-258.

49. XUE Huaimin,DONG Shuwen,and LIU Xiaochun.2003. Zircon U/Pb Dating of Cretaceous Adakit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North Dabie Mountains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2.22(3)1:222-230.

2002年

50. Dong S-W, Wu H-L, Liu X-C and Xue H-M. (2002). On continent–continent point–collision and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s. Acta Geologica Sinica, 76(1): 69-80.

51. Dong S-W, Gao R, Cong B-L, Zhao Z-Y, Liu X-C, Li S-Z, Li Q-S and Huang D-D. (2002). Crustal structure of southern  Dabie shan and Yangtze foreland interpreted from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ing. Proceedings for International UHPM Workshop, Beijing, Sept. 20-21, 171-174.

52. Li Y-K, Dong S-W, Zhang Z-J, Gao R and Lu D-Y. (2002). Poisson's ratio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UHP metamorphic zone in the Dabie orogenic belt—A Suggestion from wide-angle and subvertical seismic reflection sounding. Geological
Review
, 48 (1): 15-23.

53. Dong shuwen, R. Oberhaensli, R. Schmid, Liu Xiaochun, Tang Jiafu, and Xue Huaimin,(2002).Occurrence of metastable rocks in deeply subducted continental crust from the Dabie Mountains, central China,  Episodes (June 2002), 25(2):84-89.

54. J. C. Grimmer, R. Jonckheere, E. Enkelmann, L. Ratschbacher, B. R. Hacker, A. E. Blythe, Guenther A. Wagner,
Q. Wu, S. Liu, and S. Dong,(2002).Cretaceous-Cenozoic history of the southern Tan-Lu fault zone; apatite fission-
track and structural constraints from the Dabie Shan (eastern China),Tectonophysics (December 2002), 359(3-4):225-253.

2001年

55. Wu H-L and Dong S-W. (2001). Collisional mechanism of forming the ultra-high pressure in Dabie orogenic belt,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s, 16 (4): 478-486.

56. Wu H-L and Dong S-W. (2001). A point-collision mechanical model and tectonic pressure forming in Dabie orogenic
belt. 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6 (5): 457-463.

57. Laura E. Webb, Lothar Ratschbacher, Bradley R. Hacker, and Dong shuwen. (2001). Kinematics of exhumation of high- and ultrahigh-pressure rocks in the Hong'an and Tongbai Shan of the Qinling-Dabie collisional orogen, eastern China (in
Paleozoic and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central Asia; from continental assembly to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
Memoir -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1), 194 231-245.

58. R. Schmid, T. Ryberg, L. Ratschbacher, A. Schulze, L. Franz, R. Oberhaensli, and S. Dong.(2001).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eastern Dabie Shan interpreted from deep reflection and shallow tomographic data,Tectonophysics (April 2001),
333(3-4):347-359

59. Leander Franz, Rolf L. Romer, Reiner Klemd, Robert Schmid, Roland Oberhaensli, Thomas Wagner, and Dong shuwen,(
2001).Eclogite-facies quartz veins within metabasites of the Dabie Shan (eastern China); pressure-temperature-time-
deformation path, composition of the fluid phase and fluid flow during exhumation of high-pressure rocks,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June 2001), 141(3):322-346.

2000年

60. Dong S-W, Wu X-H,Wu Z-H, Deng J-F, Gao R and Wang C-S. (2000). On tectonic seesawing of the east Asia continent—
Glibal implication of the Yanshanian Movement. Geological Review, 46 (1): 8-13.

61. Xue H-M, Dong S-W and Liu X-C. (2000).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the granitic gneisses from the
southeastern Dabie Mountians. Acta Geologica Sinica, 75 (2): 175-183.

62. Robert Schmid, Leander Franz, Roland Oberhaensli, and Dong shuwen, (2000). High-Si phengite, mineral chemistry and P-T evolution of ultra-high-pressure eclogites and calc-silicates from the Dabie Shan, eastern China (in Exhumation of
metamorphic terranes, Droop,)Geological Journal (December 2000), 35(3-4):185-207.

63. Lothar Ratschbacher, Bradley R. Hacker, Laura E. Webb, Michael McWilliams, Trevor Ireland, Dong shuwen, Andrew
Calvert, Daniel Chateigner, and Hans-Rudolf Wenk.(2000) .Exhumation of the ultrahigh-pressure continental crust in east
central China; Cretaceous and Cenozoic unroofing and the Tan-Lu Fault,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June 2000), 105(B6):13,303-13,338

64. Bradley R. Hacker, Lothar Ratschbacher, Laura Webb, Michael O. McWilliams, Trevor Ireland, Andrew Calvert, Dong 
shuwen
, Hans-Rudolf Wenk, and Daniel Chateigner.(2000). Exhumation of ultrahigh-pressure continental crust in east central China; Late Triassic-Early Jurassic tectonic unroofing,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June 2000), 105(B6):13,339-13,364

65. Robert Schmid, Roland Oberhaensli, Giorgio Martinotti, Leander Franz, Liu Xiaochun, and Dong shuwen, (2000).
Recognition of HP and UHP basement-cover units within the Dabie Shan, E-China (in AGU 2000 fall meeting, Anonymous,) Eos,
Transaction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November 2000), 81(48, Suppl.):1380-1381.

2000年以前的:

66. Liu Xiaochun, Dong shuwen, Xue Huaimin, and Zhou Jianxiong. (1999).Significance of allanite-(Ce) in granitic
gneisses from the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terrane, Dabie Shan, central China,  Mineralogical Magazine, Aug 1999; 63: 579 - 586.

67. Laura E. Webb, Bradley R. Hacker, Lothar Ratschbacher, Michael O. McWilliams, and Dong shuwen,(1999).
Thermochronologic constraints on deformation and cooling history of high- and ultrahigh-pressure rocks in the Qinling-Dabie Orogen, Eastern China, Tectonics (August 1999), 18(4):621-638

68.Bradley R. Hacker, Lothar Ratschbacher, Laura Webb, Trevor R. Ireland, Douglas Walker, and Dong shuwen,(1998).U/Pb zircon ages constrain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ultrahigh-pressure Qinling-Dabie Orogen, China,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September 1998), 161(1-4):215-230.

69. Wang Xiaofeng, Z. J. Li, B. L. Chen, L. S. Xing, X. H. Chen, Q. Zhang, Z. L. Chen, S. W. Dong, H. M. Wu, and
G. H. Huo,(1997). Evolution of Tan-Lu strike-slip fault system and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in Proceedings of the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Structural geology and geomechanics), Proceedings of the ...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1997), 30, Vol. 14 229-250.

70. Bradley R. Hacker, Lothar Ratschbacher, Laura Webb, and Dong shuwen, (1995).hat brought them up? Exhumation of the Dabie Shan ultrahigh-pressure rocks. Geology, Aug 1995; 23: 743 - 746.

71.Dong shuwen, Sun Xianru, Zhang Yong, Huang Dezhi, Wang Gang, Dai Shikun, and Yu Bangcun , (1993).The basic
structure of Dabie collisional oroge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November 1993), 38(22):1884-1888.

国际会议摘要:

1. Shuwen Dong, Xuanhua Chen, Jing Shi, and Sufang Liu.(2008).Development and Eeolution of the geoscience system in
the 20th century-Evidence from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geoscience articles (in 33rd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Anonymous,)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 Congres Geologique International,
Resumes
(2008), 33.

2. Dong Shuwen. (2008). The Ms 8.0 Wenchuan earthquake of May 12th, 2008, Sichuan, China surface rupture and co-
seismic displacement produced by the Ms 8.0 Wenchuan earthquake of May 12th, 2008, Sichuan, China; eastwards growth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 conclusion (in 33rd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Anonymous,)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 Congres Geologique International, Resumes
(2008), 33.

3. Dong Shuwen, Zhang Yueqiao, Long Changxing, Yang Zhenyu, Ji Qiang, Wang Tao, Hu Jianmin, and Chen Xuanhua.(2008).
Jurassic tectonic revolution in China and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Yanshan movement (in 33rd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Anonymous,)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 Congres Geologique
International, Resumes
(2008), 33.

4. Oleg Petrov, Andrey Morozov, Shuwen Dong, Evgeny Kiselev, Vitaly Shatov, Sergey Shokalsky, Vyacheslav Feoktistov,
Georgy Shatkov, Tingju Chen, Gunchin Dejidmaa, and Bokchul Kim.(2008). Metallogenic 2.5M map of central Asia: Spatiotemporal trends in localization of mineral deposits (in 33rd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Anonymous,)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 Congres Geologique International, Resumes (2008), 33.

5. Xue Huaimin and Dong Shuwen.(2004).Zircon SHRIMP ages of Neoproterozoic Qichun granitoids of the Yangtze basement windows in the Dabie Mountains, central China (in Italia 2004; 32nd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Anonymous)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 Congres Geologique International, Resumes (August 2004), 32, Part 1 406.

6. H. R. Zhang, J. F. Deng, and S. W. Dong.(2000).Yanshan movement as the consequence of a Pacific event (in Brazil
2000; 31st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volume, Anonymous,)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 Congres Geologique International, Resumes
(August 2000), 31.

7. R. Jonckheere, J. C. Schmid, L. Ratschbacher, A. Blythe, S. Dong, S. Liu, B. R. Hacker, and G. A. Wagner.(2000).
Post-orogenic exhumation of the ultrahigh pressure continental crust in east-central China; tectonics and FT-
thermochronology (in Fission track 2000;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ission track dating and thermochronology,
Anonymous,)Abstracts - Geological Society of Australia (2000), 58 185-186.

8. Dong Shuwen, Liu Xiaochun, R. Oberhaensli, L. Ratschbacher, and B. R. Hacker.(2000). Low-grade metamorphic rocks in
the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terrain from Ganghe, Dabie Shan, central China; with implications for continental
subduction (in Brazil 2000; 31st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volume, Anonymous,)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 Congres Geologique International, Resumes
(August 2000), 31.

9. Jens C. Schmid, Lothar Ratschbacher, Bradley R. Hacker, Ines Gaitzsch, and Dong Shuwen.(1999).How did the foreland
react? Yangtze foreland fold-and-thrust belt deformation related to exhumation of the Dabie Shan ultrahigh-pressure
continental crust (Easter China),Terra Nova (December 1999), 11(6):266-272.

10.B. R. Hacker, T. R. Ireland, J. D. Walker, L. Ratschbacher, L. E. Webb, and S. Dong.(1997).  New constraints on the
orogen-scale architecture of the ultrahigh-pressure Dabie-Hong'an-Tongbai Shan, China (in AGU 1997 fall meeting, Anonymous),Eos, Transaction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November 1997), 78(46, Suppl.):174.

11.Bradley R. Hacker, Lothar Ratschbacher, Laura E. Webb, Trevor R. Ireland, Douglas Walker, Andy Calvert, and Dong
Shuwen.
(1997).Exhumation of ultrahigh-pressure rocks, Dabie-Hong'an-Tongbai Shan, China (in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97 annual meeting, Anonymous,), Abstracts with Programs -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9(6):469.

12.Laura E. Webb, Bradley R. Hacker, Lothar Ratschbacher, Mary Leech, Dong Shuwen, and Peng Lianhong,Mesozoic
tectonism in the Qinqing-Dabie collisional orogen; new constraints on the multistage exhumation of ultrahigh-pressure rocks (in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97 annual meeting, Anonymous,)Abstracts with Programs-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97), 29(6):119.

13.Laura E. Webb, Bradley R. Hacker, Lothar Ratschbacher, and Dong Shuwen .(1997).Structures and kinematics of
exhumation; high- and ultrahigh-pressure rocks in the Qinling Dabie Orogen, China (in , Anonymous,) Eos, Transaction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November 1996), 77(46, Suppl.):766.

14.Dong Shuwen, Chen Jiangfeng, and Huang Dezhi.(1996).Differential exhumation of UHP metamorphic rocks in the Dabie
Mountains, China (in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Anonymous,)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Congres Geologique Internationale, Resumes , 30(2):596.

15.Dong Shuwen, Wang Xiaofeng, and Huang Dezhi,(in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Anonymous)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Congres Geologique Internationale, Resumes (1996), 30(2):596.

16.Bradley R. Hacker, Lothar Ratschbacher, Laura E. Webb, and Dong Shuwen.(1995). What brought them up? Exhumation of ultrahigh-pressure rocks in the Dabie Mountains of eastern China (in AGU 1995 spring meeting, Anonymous) Eos,
Transaction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April 1995), 76(17):283.

17.Laura E. Webb, Bradley R. Hacker, Lothar Ratschbacher, and Dong Shuwen .(1995).Structures and kinematics of
exhumation from 40 km; the Dabie Shan ultrahigh-pressure rocks, E. China (in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95 annual
meeting, Anonymous,)Abstracts with Programs -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95), 27(6):455.

18.Laura E. Webb, Bradley R. Hacker, Lothar Ratschbacher, and Shuwen Dong. Structures, and kinematics of exhumation;
ultrahigh-pressure rocks in the Hong'an Block of Qinling-Dabie Orogen, China (in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8th annual meeting, Anonymous).

19.Wang Xiaofeng, Z. J. Li, B. L. Chen, L. S. Xing, X. H. Chen, Q. Zhang, Z. I. Chen, S. W. Dong, Huamei Wu, and G. H. Huo.(1996). Evolution of Tan-Lu strike-slip fault system and its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in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Anonymous,),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Abstracts--Congres Geologique
Internationale, Resumes
, 30, Vol. 2 315.

20.Wang Xiaofeng, Z. J. Li, B. L. Chen, Q. Zhang, X. H. Chen, S. W. Dong, A. Yin, and S. Y. Nie.(1994). Evolution of
the Tan-Lu strike-slip system; implication for geological development in its adjacent area, eastern China (in AGU 1994 fall meeting, Anonymous) Eos, Transaction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November 1994), 75(44, Suppl.):630.

发表中文期刊论文:

2018年

1 辛宇佳,李建华,董树文,张岳桥. 武夷山中段司前花岗岩体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地球学报,2018-02-07.网络首发.

2017年

2 王永超,董树文,陈宣华,施炜. 2017.内蒙古大青山侏罗纪生长地层对燕山运动“绪动”的制约. 科学通报,62(12):1274-1277.

3 王开,贾东,罗良,董树文*. 2017. 磁组构与构造变形. 地球物理学报,60 (3): 1007~1026, doi: 10. 6038/ cjg20170315 (SCI)

4 李勇,董树文,韩宝福, 张岳桥. 2017.华南湘中南地区中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深部过程. 地球学报,38(1): 19-20.

5 施炜,董树文,黄兴富, 陈虹,崔建军. 2017. 东亚大陆西缘侏罗纪变形——以班公湖—怒江带中段韧性变形为例. 地质力学学报, 23(4): 515-525.

6 覃小丽,李荣西,杨玲,董树文,何为,杨清宇. 2017.大巴山陆内造山带高压古流体及其运移动力学机制研究.地学前缘, 24(2):123-127.

2016年

7 黄始琪,董树文*,胡健民,施炜,陈宣华,刘志强. 2016. 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的形成与演化. 地质学报, 90(9): 2192-2205.

8 黄始琪,董树文*,陈宣华,施炜. 2016.加拿大LITHOPROBE计划与Superior Province地质演化. 地球学报, 37(s1): 21-36.

9 王永超,董树文*, 施炜,岑敏,李江瑜. 2016. 华北晚中生代构造演化过程——根据太行山北部盆地沉积记录. 地球学报,37 (1): 35-45.

10 陈兴强,施炜, 胡健民, 董树文. 2016. 华北临汾盆地中部柴庄上新世—更新世剖面沉积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地质力学学报,22(4):984-993.

11 吴才来; 董树文; 王陆太; 王次松; 雷敏; 吴迪. 2016.铜陵矿集区深部发现126Ma的正长花岗岩:来自3000m科学钻探的证据. 中国地质,43(5):1495-1513.

12 黄始琪; 董树文; 胡健民; 施炜; 陈宣华; 刘志强. 2016. 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的形成与演化 .地质学报,90(9): 2192-2205.

13 刘刚; 董树文; 马立成; 崔建军; 薛怀民; 施炜; 李建华; 黄始琪. 2016. 长江中下游地区基底与成矿. 地质学报,90(9):2258-2275.

14 马之力; 李建华; 张岳桥; 董树文; 宋传中; 李勇.2016. 浙江南部丽水盆地地层时代及构造演化. 中国地质,43(1):56-71.

15 王永超; 董树文; 施炜; 岑敏; 李江瑜. 2016. 华北晚中生代构造演化过程——根据太行山北部盆地沉积记录. 地球学报,37(1):35-45.

2015年

16 吕庆田; 董树文; 汤井田; 史大年; 常印佛.2015. 多尺度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揭示成矿系统、助力深部找矿——长江中下游深部探测(SinoProbe-03)进展. 地球物理学报,58(12):4319-4343.   

17 吕庆田; 刘振东; 董树文; 严加永; 张永谦.2015.“长江深断裂带”的构造性质:深地震反射证据. 地球物理学报 ,58(12):4344-4359.

18 岑敏; 董树文; 施炜; 周涛发; 陈龙; 陈兴强.2015. 大同盆地形成机制的构造研究. 地质论评.60(6):1235-1247.

19 覃小丽; 李荣西; 董树文; 刘海青.2015. 大巴山陆内造山带构造流体及其形成条件研究. 地学前缘,23(4):183-189.

20 董树文.2015.  一位值得尊敬的地质科学管理者(代序). 地球学报,36(5):513-514.

21 李勇; 张岳桥; 苏金宝; 李建华; 董树文. 2015. 湖南大义山、塔山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地球学报,36(3):303-312.

22 李建华; 张岳桥; 董树文; 马之力; 李勇.2015. 湘东宏夏桥和板杉铺岩体LA-MC-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地球学报,36(2):187-196.

23 贺伟光; 陈永顺; 叶庆东; 安美建; 董树文. 2015. 秦岭及周边地区背景噪声Love波层析成像  地球物理学进展, 1: 47-56.

24 李振宏; 董树文; 冯胜斌; 渠洪杰. 2015. 鄂尔多斯盆地中—晚侏罗世构造事件的沉积响应. 地球学报,36(1):22-30.

2014年

25 李振宏; 董树文; 渠洪杰.2014. 华北克拉通北缘侏罗纪造山过程及关键时限的沉积证据,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44(5):1553-1574.

26 崔建军; 董树文; 马立成; 施炜.2014. 135~130 Ma:大别山第二次“去根”时间?. 地球学报,35(5):553-560.

27 黄始琪; 董树文; 张福勤; 苗来成; 朱明帅 .2014. 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中段构造变形及动力学特征. 地球学报,35(4):415-424.

28 李爽; 冯梅; 安美建; 董树文 .2014. 秦岭及周边地区瑞雷波方位各向异性. 地震学报,36(4):531-545.

29 董树文; 李廷栋; 陈宣华; 高锐; 吕庆田; 石耀霖; 黄大年; 杨经绥; 王学求; 魏文博; 陈群策 .2014. 深部探测揭示中国地壳结构、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背景. 地学前缘,21(3):201-225. 

30 李振宏; 董树文; 渠洪杰 .2014. 晋东北侏罗纪盆地早中侏罗世沉积充填记录及其构造意义. 地球学报,35(3):285-294.

31 吕庆田; 董树文; 史大年; 汤井田; 江国明; 张永谦; 徐涛; SinoProbe-03-CJ 项目组 .2014.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岩石圈结构与成矿动力学模型——深部探测(SinoProbe)综述. 岩石学报,30(4):889-906.  

32 苏金宝; 董树文; 张岳桥; 李勇; 陈宣华; 崔建军; 张交东 .2014. 川黔湘构造带构造样式及深部动力学制约.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44(2):490-506.

33 李建华; 张岳桥; 徐先兵; 李海龙; 董树文; 李廷栋 .2014. 湖南白马山龙潭超单元、瓦屋塘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44(1):158-175.  

34 黄始琪; 董树文; 黄德志; 施炜; 王显莹; 李国明; 张进富 .2014. 大巴山燕山期陆内造山地质流体活动特征. 地球学报,35(1):49-58.

2013年

35 吴耀; 张艳飞; 王雁宾; 金振民; 董树文. 2013. 地幔转换带底部橄榄石和辉石高压相变实验研究:对660km地震不连续面结构的启示.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43(12):1943-1951.

36 苏金宝; 张岳桥; 董树文; 李勇; 李建华; 马收先; 崔建军. 2013.雪峰山构造带古构造应力场. 地球学报,34(6):671-679.

37 孙玉军; 董树文; 范桃园; 张怀; 石耀霖. 2013.中国大陆及邻区岩石圈三维流变结构. 地球物理学报,56(9):2936-2946.

38 李振宏; 董树文; 渠洪杰; 胡健民. 2013.宁武—静乐盆地侏罗系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地质论评,59(4):637-655.

39 李荣西; 董树文; 丁磊; 施炜 . 2013.构造驱动大巴山前陆烃类流体排泄:含烃包裹体纤维状方解石脉证据. 沉积学报,31(3):516-526.

40 吴才来; 董树文; 王次松; 高前明; 闫永涛; 李翔; 郜源红; 雷敏; 秦海鹏; 李名则; 刘春花. 2013.铜陵地区晚古生代岩浆活动的发现:来自凤凰山岩体ZK66钻孔岩心辉绿岩锆石U–Pb定年的证据. 中国地质, 40(3): 715-729.  

41 张岳桥; 董树文; 侯春堂; 石菊松; 吴中海; 李海龙; 孙萍; 刘刚; 李建. 2013.四川芦山2013年Ms7.0地震发震构造初步研究. 地质学报, 87(6):747-758.

42 孙玉军; 董树文; 范桃园; 张斯奇; 张怀; 石耀霖. 2013.从同震和震后形变分析日本东北M_W 9.0级大地震对近场地震活动性的影响. 地球物理学进展,28(3):1131-1139.

43 崔建军; 张岳桥; 董树文; 江博明; 徐先兵; 马立成; 李建华; 苏金宝; 李勇. 2013.华南陆缘晚中生代造山及其地质意义. 中国地质,40(1):86-105.

44 董树文; 李廷栋; 高锐; 吕庆田; 魏文博; 杨经绥; 王学求; 陈群策; 石耀霖; 黄大年; 陈宣华; 周琦. 2013. 我国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与国际同步,地球学报,34(1):7-23.

2012年

45 董树文; 李廷栋; 陈宣华; 魏文博; 高锐; 吕庆田; 杨经绥; 王学求; 陈群策; 石耀霖; 黄大年; 周琦. 2012. 我国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进展综述. 地球物理学报,55(12):3884-3901.

46 薛怀民; 董树文; 马芳.2012. 长江中下游庐枞盆地火山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对扬子克拉通东部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机制的约束 地质学报,86(10):1569-1583.

47 董树文. 2012. 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站在历史节点上  科学新闻 2012年第10期 80-83.

48 刘刚; 陈宣华; 董树文; 陈正乐; 韩淑琴; 杨屹; 叶宝莹; 施炜. 2012. 巴尔喀什成矿带晚古生代地壳增生与构造演化. 岩石学报,28(7): 1995-2008.

49 孙玉军; 张怀; 董树文; 郑亮; 张贝; 程惠红; 石耀霖.2012. 利用三维孔隙弹性模型探讨紫坪铺水库对汶川地震的影响. 地球物理学报,55(7):2353-2361.

50 安美建; 董树文; 陈永顺; 胡建民.2012. 利用天然地震观测探测秦岭及周边地区地壳和岩石圈详细结构. 国际地震动态,第6期:52-52.

51 李荣西; 董树文; 张少妮; 朱瑞静; 夏彬.2012. 大巴山造山过程有机流体研究.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8(3):295-307.

52 马立成; 施炜; 董树文; 李建华; 李海龙.2012.长江中下游九-瑞矿集区晚中生代成矿构造背景. 矿床地质,S1(31):25-26.

53 张岳桥; 董树文; 李建华; 崔建军; 施炜; 苏金宝; 李勇.2012. 华南中生代大地构造研究新进展. 地球学报,33(3):257-279.

54 北大巴山凤凰山岩体锆石U-Pb LA-ICP-MS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李建华; 张岳桥; 徐先兵; 董树文; 李廷栋 地质论评 2012,58(2),581-593.

55 史大年; 吕庆田; 徐文艺; 严加永; 赵金花; 董树文; 常印佛 .2012.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邻区地壳结构——MASH成矿过程的P波接收函数成像证据?. 地质学报,86(3):389-399.

56 魏乐军; 董树文; 闫立娟; 张改侠.2012. 《地球学报》封面设计理念及“封面故事”特色. 地球学报,33(1):121-126.

57 姬再良; 董树文.2012. 世界首座海洋观测网体系——加拿大“海王星”海底观测技术. 地球学报,33(1):13-22.

58 李勇; 陈宣华; 董树文; 王志宏; 陈正乐; 韩淑琴; Eleonora SEITMURATOVA; 杨屹; 叶宝莹; 施炜; 陈文.2012. 哈萨克斯坦阿克斗卡特大型斑岩铜矿床成矿时代与剥露历史研究  地质学报,86(2):295-306.

2011年

59 马立成; 董树文; 仲玉斌; 张千明; 高昌生.2011. 长江中下游庐江-枞阳矿集区龙桥铁矿成矿时代研究. 地质学报,85(7):1206-1214.

60 董树文; 马立成; 刘刚; 薛怀民; 施炜; 李建华.2011. 论长江中下游成矿动力学. 地质学报,85(6):612-625.

61 张岳桥; 董树文; 李建华; 施炜.2011. 中生代多向挤压构造作用与四川盆地的形成和改造. 中国地质,38(2):233-250.

62 董树文; 李廷栋.2011. 揭开中国入地计划序幕. 中国深部探测,32(1):1-2.

63 董树文; 李廷栋; Sino Probe团队.2011.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SinoProbe). 中国深部探测,32(1):3-23.

64 董树文; 吴珍汉; 陈宣华; 郑元; 管烨; 杨振宇; 赵越; 张岳桥; 张福勤; 刘志强; 刘刚; 周琦; 张交东; 李杰; 李冰; 徐燕. 2011. 深部探测综合集成与数据管理. 中国深部探测,2011, z1:137-152.

2010年

65 董树文; 施炜; 张岳桥; 胡健民; 张忠义; 李建华; 武红岭; 田蜜; 陈虹; 武国利; 李海龙. 2010. 大巴山晚中生代陆内造山构造应力场. 地球学报,31(6):769-780.

66 李三忠; 张国伟; 董树文; 刘晓春; 王岳军; 刘博; 钱存超; 刘恩山. 2010. 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岩石折返与扬子北缘构造变形的关系. 岩石学报,26(12):3549-3562.

67 李建华; 张岳桥; 董树文; 施炜; 李海龙. 2010. 北大巴山凤凰山基底隆起晚中生代构造隆升历史——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约束. 地质科学,45(4):969-986.

68 张岳桥; 施炜; 李建华; 王瑞瑞; 李海龙; 董树文. 2010. 大巴山前陆弧形构造带形成机理分析. 地质学报,84(9):1300-1315.

69 董树文; 项怀顺; 高锐; 吕庆田; 李建设; 战双庆; 卢占武; 马立成. 2010. 长江中下游庐江-枞阳火山岩矿集区深部结构与成矿作用. 岩石学报,26(9):2529-2542.

70 薛怀民; 董树文; 马芳. 2010. 长江中下游地区庐(江)-枞(阳)和宁(南京)-芜(湖)盆地内与成矿有关潜火山岩体的SHRIMP锆石U-Pb年龄. 岩石学报,26(9):2653-2664.

71 STRONG>董树文; 薛怀民; 项新葵; 马立成. 2010. 赣北庐山地区新元古代细碧-角斑岩系枕状熔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中国地质,37(4):1021-1033.

72 董树文. 2010. 城市的地下空间资源与利用.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8期 23-24.

73 董树文 . 2010. 揭开入地计划序幕. 地质学报,2010年第84卷第6期 -I0002页,共2页.

74 李廷栋; 董树文. 2010. 认识地球,走进深部——第40个世界地球日科学宣言. 地质学报,84(6):I0004页,共2页.

75 董树文; 李廷栋; 高锐; 吕庆田; 吴珍汉; 陈宣华; 周琦; 刘刚; 刘志强; 梅琳. 2010. 地球深部探测国际发展与我国现状综述. 地质学报,84(6):743-770.

76 刘刚; 董树文; 陈宣华; 周琦; 刘志强. 2010. EarthScope——美国地球探测计划及最新进展. 地质学报,84(6):909-926.

77 董树文. 2010. 序  地球学报 2010-06-15

78 董树文 . 2010. 序  《地球学报》“巴尔喀什-准噶尔-南蒙古成矿带整体研究与勘查技术集成”专辑 2010-06-01

79 薛怀民; 董树文; 马芳. 2010. 安徽庐枞火山岩盆地橄榄玄粗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下扬子地区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机制的约束. 地质学报,84(5):664-681.

80 王瑞瑞; 张岳桥; 董树文; 徐先兵; 许怀智. 2010. 构造三角带的概念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地质通报,29(2-3):317-329.

2009年

81 SinoProbe——中国深部探测实验 董树文; 李廷栋 中国地球物理•2009 2009-10-10

82 董树文; 李廷栋; 钟大赉; 王成善; 沙金庚; 陈宣华.2009. 侏罗纪/白垩纪之交东亚板块汇聚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中国科学基金, (5):281-286.

83 陈宣华; 董树文; 史静.2009. 地质年代学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及前景. 世界地质,28(3):384-396.

84 董树文; 李廷栋.2009. SinoProbe——中国深部探测实验. 地质学报,83(7):895-909.

85 张忠义; 董树文. 2009. 大巴山西北缘叠加褶皱研究. 地质学报,83(7):923-936.

86 刘建民; 陈柏林; 董树文; 赵越; 刘晓春. 2009. 新疆富蕴可可托海—二台断裂带中假玄武玻璃及其围岩的年代学研究. 地质论评,55(4):581-589.

87 董树文; 高锐; 吕庆田; 张季生; 张荣华; 薛怀民; 吴才来; 卢占武; 马立成.2009. 庐江-枞阳矿集区深部结构与成矿. 地球学报,30(3):279-284.

88 李建华; 张岳桥; 施炜; 李海龙; 董树文.2009. 大巴山前陆带东段神农架地区构造变形研究. 地质力学学报,78(1):162-177.

89 武红岭; 施炜; 董树文; 田蜜.2009. 大巴山前陆叠加构造力学特征的模拟研究. 地学前缘,16(3):190-196.

90 董树文; 许志琴; 吴珍汉. 2009. 中国地质科学院对5.12汶川地震的快速反应与调查研究. 地球学报,30(1):21-26.

91 张忠义; 董树文; 张岳桥; 胡健民; 施伟; 刘刚.2009. 大巴山前陆北西向褶皱的厘定及其意义. 地质论评,55(1):10-24.

2008年

92 胡健民; 董树文; 孟庆任; 施炜; 陈虹; 武国利.2008. 大巴山西段高川地体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意义. 地质通报,27(12):2031-2044.

93 张岳桥; 杨农; 施炜; 董树文.2008. 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及其对汶川地震的控制作用. 地质学报,82(12):1668-1678.

94 张岳桥; 李金良; 张田; 董树文; 袁嘉音.2008. 胶莱盆地及其邻区白垩纪—古新世沉积构造演化历史及其区域动力学意义. 地质学报,82(9):1235-1257.

95 张岳桥; 董树文.2008. 郯庐断裂带中生代构造演化史: 进展与新认识. 地质通报,27(9):1371-1390.

96 吴才来; 董树文; 国和平; 郭祥炎; 高前明; 刘良根; 陈其龙; 雷敏; WOODENJ L; MAZADAB FK; MATTINSON C.2008. 铜陵狮子山地区中酸性侵入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岩浆作用的深部过程. 岩石学报,24(8):1801-1812.(SCI)

97 张岳桥; 董树文.2008.四川汶川Ms 8.0地震报道 向地震中死难的同胞致哀  地质学报,82(7):1013-1018

98 董树文; 张岳桥; 陈宣华; 龙长兴; 王涛; 杨振宇; 胡健民.2008. 晚侏罗世东亚多向汇聚构造体系的形成与变形特征.地球学报,29(3):294-306.

99 董树文; 张岳桥; 龙长兴; 吴珍汉; 安美建; 张永双; 杨农; 陈正乐; 雷伟志; 施炜; 石菊松.2008.四川汶川Ms 8.0地震地表破裂构造初步调查与发震背景分析. 地球学报,29(3):392-396.

100 董树文; 吴珍汉; 张永双; 杨农.2008. 中国地质科学院汶川地震现场专家组工作实录(照片). 地球学报,(3):397

2007年

101 董树文; 张岳桥; 龙长兴; 杨振宇; 季强; 王涛; 胡建民; 陈宣华.2007. 中国侏罗纪构造变革与燕山运动新诠释. 地质学报,81(11):1449-1461.

102 张岳桥; 董树文; 赵越; 张田.2007. 华北侏罗纪大地构造:综评与新认识. 地质学报,81(11)1462-1480.

103 施炜; 董树文; 胡健民; 张忠义; 刘刚. 2007. 大巴山前陆西段叠加构造变形分析及其构造应力场特征. 地质学报,81(10):1314-1327.

104 刘刚; 董树文.2007. 前陆盆地层序地层与油气聚集. 地质力学学报,13(1):51-59.

2006年

105 王建新; 董树文; 张哲邻; 麻奎太; 郑松峰. 2006. 社区联合参与式保护:一种新型集体林共管模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4卷第B03期 233-237.

106 董树文. 2006. 总编的话. 地球学报 2006年第5期。

107 董树文; 胡健民; 施炜; 张忠义; 刘刚.2006.大巴山侏罗纪叠加褶皱与侏罗纪前陆. 地球学报,27(5)403-410.

108 刘敦一; 董树文. 2006. 国际地学计划(IGCP)——中国地学与世界互动的平台. 地质论评,52(3):432-432.

109 薛怀民; 董树文; 简平.2006. 大别山造山带前陆阳新二长质侵入体的矿物化学、地球化学与锆石SHRIMP定年.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36(2):133-142.(SCI)

2005年

110 董树文; 高锐; 李秋生; 刘晓春; 钱桂华; 黄东定; 匡朝阳; 李三忠; 管烨; 白金; 贺日政; 李朋武. 2005. 大别山造山带前陆深地震反射剖面. 地质学报,79(5):1-7.

111 刘晓春; 娄玉行; 董树文.2005. 桐柏山地区低温榴辉岩变质作用的P-T轨迹. 岩石学报,21(4):1081-1093. (SCI)

112 董树文; 胡健民; 李三忠; 施炜; 高锐; 刘晓春; 薛怀民. 2005.大别山侏罗纪变形及其构造意义. 岩石学报,21(4):1189-1194.(SCI)

113 刘建民; 董树文; 张家声; 刘晓春; 陈柏林.2005. 大别造山带东部假玄武玻璃的显微构造特征及其意义. 地球学报,26(3):229-234.

114 董树文; 陈宣华; 史静; 刘素芳. 2005. 20世纪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演变——根据地质论文统计分析. 地质论评,51(3):275-288.

115 刘晓春; 董树文; 李三忠; 薛怀民; 刘建民; 曲玮.2005. 湖北红安群的时代:变质花岗质侵入体U-Pb定年提供的制约. 中国地质,32(1):75-81.

2004年

116 赵凡; 董树文 ; 李志坚.2004. 寻梦意大利——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侧记. 国土资源,2004年第11期 8-17.

117 高锐; 董树文; 贺日政; 刘晓春; 李秋生; 管晔; 白金; 李朋武; 黄东定; 钱桂华; 匡朝阳; 李三忠. 2004. 莫霍面地震反射图像揭露出扬子陆块深俯冲过程. 地学前缘11(3):43-49.

118 张岳桥; 赵越; 董树文; 杨农. 2004. 中国东部及邻区早白垩世裂陷盆地构造演化阶段. 地学前缘,11(3):123-133.

119 刘建民; 董树文; 张家声; 刘晓春; 陈文; 陈柏林. 2004. 大别造山带东部假玄武玻璃及其围岩的K-Ar和40Ar-39Ar年龄及地质意义. 地质学报,78(3):374-379.

120 薛怀民; 董树文; 刘晓春; 李三忠.2004. 大别造山带前陆阳新盆地古近纪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研究. 地球学报,25(1):25-32.

121 薛怀民; 刘敦一; 董树文; 简平; 刘晓春.2004. 湖北蕲春花岗岩类锆石SHRIMP年龄:大别山造山带内弱变质—未变质晋宁期花岗岩类的发现. 地质学报,78(1):81-88.

2003年

122 刘建民; 董树文; 张家声; 刘晓春; 陈柏林.2003. 大别造山带东部假玄武玻璃的成因. 地质力学学报,9(2):97-105.

123 施炜; 张岳桥; 董树文; 武丽; 杜利林.2003. 山东胶莱盆地构造变形及形成演化——以王氏群和大盛群变形分析为例. 地质通报,22(5):325-334.

124 薛怀民; 董树文; 刘晓春.2003. 北大别大山坑二长花岗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科学进展,18(2):192-197.

125 施炜; 张岳桥; 董树文.2003.郯庐断裂带中段第四纪活动及其分段特征. 地球学报,24(1):11~18.

2002年

126 刘建民; 董树文; 陈柏林; 董法先.2002. 安徽全椒黄栗树地区金和(含金)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矿床地质,21(S1):635-638.

127 刘建民; 董树文; 陈柏林; 董法先.2002. 安徽全椒黄栗树地区金和(含金)铜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矿床地质,21(S1):998-1001.

128 薛怀民; 董树文; 刘晓春.2002. 北大别东部白垩纪埃达克质火山岩及其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31(5):455-463.

129 刘晓春; 李三忠; 刘建民; 董树文; 薛怀民; 曲玮.2002. 西大别横穿造山带实测地质剖面的基本构造样. 地质通报,21(8-9):536-540.

130 薛怀民; 董树文; 刘晓春. 2002. 大别山东部花岗片麻岩的锆石U-Pb年. 地质科学,(2):165-173.

131 董树文; 武红岭; 刘晓春; 薛怀民.2002. 陆-陆点碰撞与超高压变质作用,地质学报,76(1):99-99.

132 李英康; 董树文; 张中杰; 高锐; 卢德源.2002. 大别造山带地壳泊松比结构与超高压变质带——来自宽角反射与近垂直反射剖面的启示. 地质论评,48(1):15-23.

133 董树文; 武红岭; 刘晓春; 薛怀民.2002. 陆-陆点碰撞与超高压变质作. 地质学报,76(2):163-172.

2001年

134 杨振宇; 董树文; Jean BESSE .2001. 华南、华北地块中生代构造演化与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机制. 地质论评,47(6):568-576.

135 武红岭; 董树文.2001. 大别山陆—陆点碰撞和构造超压的形成. 地球科学,26(5):457-463.

136 武红岭; 董树文.2001. 大别造山带构造超压形成的碰撞力学机理. 地球科学进展,16(4):478-483.

137 薛怀民; 董树文; 刘晓春.2001. 大别山超高压岩区花岗片麻岩的特征与原岩成因讨论. 地质学报,2001(2):287.

138 董树文; 赵逊; 张彦英; 吴淦国. 2001. 21世纪地质科学展望——31届国际地质大会学术启示. 地球学报,22(1):1-4.

139 刘晓春; 董树文; 钱存超; 薛怀民.2001. 大别山碧溪岭未经历超高压变质的片麻状花岗岩.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1-25.

140 刘建民; 董树文.2001. 假玄武玻璃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地质论评,47(1):64~69.

2000年

141 薛怀民; 董树文; 刘晓春.2000. 南大别山超高压岩区变质作用的P-T-t研究—兼论花岗片麻岩与超高压变质岩的关系. 火山地质与矿产,21(4):235-243.

142 董树文.2000. 组织精兵 调整学科 建立现代地球科学体系. 中国基础科学,2000年第3期 84-88.

143 董树文; 吴锡浩; 吴珍汉; 邓晋福; 高锐; 王成善.2000. 论东亚大陆的构造翘变——燕山运动的全球意义. 地质论评,46(1):8-13.

1999年

144 谢智; 陈江峰; 董树文; 李惠民; 周泰禧; 左义成; 周红英.1999. 大别造山带南部浅变质岩的锆石U-Pb年龄. 地球学报,20(4):33-340.

145 薛怀民; 金振民; 董树文.1999. TTG岩石组合及其成因的实验模拟. 地质科技情报,18(3):21-29.

146 薛怀民; 董树文; 刘晓春; 金振民.1999.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杂岩的折返. 火山地质与矿产,20(1):23-34.

1998年

147 杨晓勇; 杨学明; 刘德良; 董树文; 戴金星.1998. 郯庐断裂带南段韧性剪切带糜棱岩化过程中长石成分和结构状态变化特征的研究. 地震地质,20(4):332-341.

148 孙殿卿; 董树文.1998.地质力学的创新与发展. 地质力学学报,4(3):1-8.

149 董树文; 吴宣志; 高锐; 卢德源; 李英康; 何义权; 汤加富; 曹奋扬; 侯明金; 黄德志.1998. 大别造山带地壳速度结构与动力学. 地球物理学报,41(3):349-361.(SCI)

1997年

150 高山; 金振民; 金淑燕; H.Kern; 许志琴; 杨天楠; 董树文,1997. 大别超高压榴辉岩高温高压下地震波速和密度的初步实验研究——对造山带地壳深部组成和莫霍面性质的启示. 科学通报,42(8):862~866.(SCI)

151 董树文; 吴宣志; 高锐; 卢德源; 李英康; 何义权; 汤加富; 曹奋杨; 侯明金; 黄德志. 1997. 大别山造山带深部地质初探. 中国地质,(1): 32~37.

1996年

152 常印佛; 董树文; 黄德志. 1996. 论中—下扬子“一盖多底”格局与演化. 火山地质与矿产,17(1):1-14.

153 董树文; 王小凤; 黄德志. 1996.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内浅变质岩片的发现及意义. 科学通报,41(9):815-820. (SCI)

154 董树文; 张勇; 黄德志; 王小凤; 薛林家. 1996. 苏北超高压变质带石桥构造窗地质特征. 安徽地质,6(1):9-14.

1995年

155 孙先如; 李院生; 董树文; 张勇; 黄德志. 1995. 大别山榴辉岩的包裹体研究. 矿物学报,15(3):352-359.

1994年

156 董树文; 方景爽; 李勇; 朱洪吉; W. Schneider; H. Breitkreuz; F. Mattern. 1994. 下扬子中三叠世—中侏罗世沉积相与印支运动. 地质论评,40(2):111-119.

1993年

157 董树文; 孙先如; 张勇; 黄德志; 王刚; 戴世坤; 于邦存. The Basic Structure of Dabie Collisional Oroge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3-11-27

158 邱瑞龙; 董树文. 1993. 安庆地区的岩浆活动及其与构造作用的关系. 安徽地质,3(2):20~31.

159 董树文; 孙先如; 张勇; 黄德志; 王刚; 戴世坤; 于邦存. 1993. 大别山碰撞造山带基本结构. 科学通报,38(6):542-545. (SCI)

160 董树文; 何大林; 石永红. 1993. 安徽董岭花岗岩类的构造特征及侵位机制. 地质科学,28(1):10~20.

161 陈江峰; 董树文; 邓衍尧; 陈移之.1993.  大别造山带钾氩年龄的解释——差异上升的地块. 地质论评,39(1):17-22.

1993年以前的

162 董树文; 张勇. 1992.盖层中的韧性剪切带——以长江中下游为例. 安徽地质,2(1): 27-38.

163 方景爽; 董树文; 李勇; 朱洪吉.  1991.下扬子地区青龙群上部角砾岩成因问题. 岩相古地理,6:27-34.

164 董树文. 1991.长江中下游铁铜矿带成因之构造分析.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23:43-56.

165 丘元禧; 董树文. 1991.试论构造相构造相系和构造相序列. 中国区域地质,38(2):262-271.

166 董树文. 1989.长江中下游地壳物质的构造动力调整作用. 地质学报, 63(2): 97~110.

167 董树文; 周海渊; 张维明; 陈冠宝. 大别地块运动程式初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所刊 1989-03-02

168 董树文. 1988. 构造动力地球化学的若干问题. 地学探索,1:1-7.

169 董树文. 长江中下游地壳物质构造动力调整作用. 中国地质科学院 1987-12-20

170 海恩慈; 徐树桐; 周海渊; 董树文; 张维明; 陆冠宝. 1986. 安徽省大别山北部的红刚玉. 科学通报,31(11):857-861.(SCI)

171 徐树桐; 周海渊; 董树文; 陈冠宝; 张维明. 1986. 安徽省主要构造地质要素的变形. 地质科学,4:311-322.

172 董树文. 1984. 沙溪帚状构造型式的厘定及其控岩控矿作用研究. 地质学报,(4):304-315.

173 K. R. McClay; 董树文. 冲断层与推复体问题. 地震地质译丛 1984-06-25

174 徐树桐; 董树文; 周海渊; 陈冠宝. FAULT ROCKS AND SOUTHWARD THRUSTING OF DABIE COMPLEX IN EAST DABIE MOUNTAINS, ANHUI, CHINA  A Monthly Journal of Science 1984-06-14

175 徐树桐; 董树文; 周海渊; 陈冠宝. 大别山东段(安徽)大别杂岩中的断层构造岩和推复构造. 科学通报 1984-03-16

会议论文:

1 董树文 一位值得尊敬的地质科学管理者(代序)  《地球学报》“王泽九先生八十华诞”专辑 中国会议 2015-09-01

2 李建华; 张岳桥; 董树文; Stephen T Johnston 华南大陆白垩纪构造-岩浆演化与动力学过程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43:造山过程与深俯冲作用 中国会议 2014-10-20

3 董树文; 李廷栋; 高锐; 吕庆田; 石耀霖; 黄大年; 杨经绥; 王学求; 魏文博; 陈群策; 陈宣华; SinoProbe 团队 深部探测:揭示地壳结构、深部过程与成矿成灾背景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61: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地壳精细结构探测 中国会议 2014-10-20

4 孙玉军; 刘勉; 董树文; 张怀; 石耀霖 青藏高原东缘和东北缘大陆岩石圈变形差异的动力学模拟研究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九届年会 中国会议 2013-10-13

5 李爽; 冯梅; 安美建; 陈永顺; 董树文 秦岭地区Rayleigh面波方位各向异性研究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九届年会 中国会议 2013-10-13

6 孙玉军; 张怀; 董树文; 郑亮; 张贝; 程惠红; 石耀霖 利用三维孔隙弹性模型探讨紫坪铺水库对汶川地震的影响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九届年会 中国会议 2013-10-13

7 孙玉军; 刘勉; 董树文; 张怀; 石耀霖 青藏高原东缘和东北缘大陆岩石圈变形差异的动力学研究  第七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 国际会议 2013-06-14

8 董树文; 张岳桥; 高锐; 苏金宝; 李建华; 李勇; 薛爱 华南隐伏古老造山带——来自深反射地震探测的信息 民 第七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 国际会议 2013-06-14

9 刘刚; 董树文; 陈宣华; 徐燕; 徐亚琪 冰岛地质地热资源特点与开发现状  第一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中国会议 2013-04-16

10 孙玉军; 董树文; 范桃园; 张斯奇; 张怀; 石耀霖 从同震和震后形变分析日本东北Mw9.0级大地震对近场地震活动性的影响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 国际会议 2012-10-16

11 安美建; 董树文; 陈永顺; 胡建民 利用天然地震观测探测秦岭及周边地区地壳和岩石圈详细结构  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 中国会议 2012-06-25

12 董树文; 李廷栋 揭开中国入地计划序幕  中国深部探测 中国会议 2011-01-01

13 董树文; 李廷栋; Sino Probe团队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SinoProbe)  中国深部探测 中国会议 2011-01-01

14 董树文; 吴珍汉; 陈宣华; 郑元; 管烨; 杨振宇; 赵越; 张岳桥; 张福勤; 刘志强; 刘刚; 周琦; 张交东; 李杰; 李冰; 徐燕 深部探测综合集成与数据管理  中国深部探测 中国会议 2011-01-01

15 序 董树文 《地球学报》“巴尔喀什-准噶尔-南蒙古成矿带整体研究与勘查技术集成”专辑 中国会议 2010-06-01

16 董树文; 李廷栋 SinoProbe——中国深部探测实验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 中国会议 2009-10-10

17 董树文 关于中、俄、蒙、哈、韩编图项目的中方主要成果简介  第五届全国地质制图与GIS学术讨论会 中国会议 2007-12-01

18 李廷栋; 张彦英; 董树文; 耿树方 1:250万中俄蒙哈韩毗邻区地质图等系列图件编制  “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 中国会议 2006-12-01

19 刘晓春; 江博明; 董树文; 娄玉行 桐柏山地区低温高压变质杂岩的岩石学和年代学初步结果  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6-11-01

20 董树文 青藏高原——地球科学的殿堂(代序)  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文集 中国会议 2005-11-01

21 高锐; 董树文; 李秋生; 贺日政; 钱桂华; 匡朝阳; 白金; 王海燕 陆陆碰撞过程与大陆地壳深俯冲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 中国会议 2004-10-01

22 陈宣华; 董树文; 史静; 刘敦一; 丁悌平 地质年代学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及其前景展望  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3-11-01

23 董树文; 高锐; 赵中岩; 刘晓春; 李秋生; 李三忠; 薛怀民; 冯如进; 黄东定; 钱桂华; 管烨 大别山造山带前陆地壳精细结构及反射地震剖面初释——三叠纪大陆深俯冲的残存地壳结构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 中国会议 2002-10-01

24 王小凤; 陈宣华; 陈柏林; 李中坚; 邢历生; 董树文 郯庐走滑断裂带形成演化过程  第三届海峡两岸三地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 国际会议 2001-12-01

25 武红岭; 董树文 大别山超高压岩石形成的碰撞力学机理  “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交流会 中国会议 2000-12-01

26 董树文; 吴宣志; 高锐; 卢德源; 李英康; 何义权; 汤加富; 曹奋扬; 侯明金; 黄德志 大别山造山带地壳速度结构与深部地质  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1996-10-01

27 赵庆元,朱中一,董树文,李建平,方晓波,田凤艳.  安徽贵池地区推覆构造的遥感解译及找矿意义. 长江中下游产业密集带遥感调查文集, 1993. 74~81.

28 董树文,孙先如,张勇,黄德志.  中国大别造山带结构与演化.  中国科协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科技出版社.  1992.

29 董树文 长江中下游铁铜矿带成因之构造分析  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23) 中国会议 1991-06-30

30 董树文. 大别造山带的基本结构及成因. 中国西部特提斯构造演化及成矿作用论文集,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1. 133~133.

31 董树文; 周海渊; 张维明; 陈冠宝 大别地块运动程式初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12) 中国会议  1989,12:99~112.  1989-06-30

32 杨开庆; 董树文 论地壳物质的构造动力调整作用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7):15~22. 中国会议 1986-08-01

33 董树文. 帚状构造应力场与物质场关系之初探.  27届国际地质大会国际学术交流论文集,地质出版社.1985. 

34 董树文; 杨开庆 安徽沙溪斑岩铜矿矿田构造研究  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 中国会议 1983-06-30

35 董树文; 杨开庆 安徽沙溪斑岩铜矿矿田构造研究  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 1983-06-30

36 董树文  安徽大鲍庄铁硫矿床富铁矿体控矿构造. .地质力学文集,第5集.  1981.

报纸文章:

1 董树文  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 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6-09-07 

社会任职:


1. 国土资源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09-2016);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委副主任(1999-2016);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1999-2016);

4. 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委员(2002-2014);

5.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执委会委员、执行局委员、司库(2012-2016);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球科学计划(IGCP)科学执行局委员,深部地球学科组组长(2005-2011);

7. 中国IGCP全委会秘书长(1999-至今);

8. 中国国际岩石圈(ILP)国家委员会副秘书长(2001-至今);

9. 国际科联(ICSU)中国协调文员会委员(2012-);

10. 美国地震联合会(IRIS)外籍委员(2005-至今);

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理事(2008-至今);

12. 中国地质学会39届常务理事(2011-2015);

13. 中国石油学会第七届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2009-至今);

14. 中国地质学会大陆地壳与地幔研究分会委员(2010-1015);

15. 《地球学报》主编(2003-至今);

16. 《地质力学学报》副主编;

17. 《地质学报》编委(2013-);

18. 《地质论评》编委(2000-至今);

19. 《地质通报》编委(2000-至今)。

荣誉奖励:


1. 2016,大别山东段深部探测与找矿突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 2016年荣获“俄罗斯联邦最高友谊奖”。

3. 2013年10月获得美国地质学会(GSA)荣誉会士称号(Honorary Fellow)。

4. 2012年1月被评为“2011中国十大杰出科技创新人物”(科学网)。

5. 2012年月“深部探测专项”被两院院士评为“2011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6. 2012年获国土资源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7. 2011年当选德国埃尔福特科学院院士。

8. 2010年获国家“优秀野外工作者”称号。

9. 2000年被评为国家千百万人才第一层次人才。

10.1998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1.1996年被评为地矿部首批跨世纪人才。

12.1992年获安徽省首届青年科技奖。

13.1990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14.1989年获中国地质学会首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

媒体报道一:

董树文:大地探索者

“地壳一号”万米大陆科学钻机承担着服务“百年大庆”的目标

几乎每个家庭都会有不锈钢制品。加之工业和其他应用,每年中国需要至少800万吨铬。

铬可以与碳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高强度、高硬度、防腐蚀的金属化合物,这就是不锈钢生产的关键。

中国的铬矿年产量只有约20万吨。在董树文和他的项目启动前,中国的铬远景储量刚刚超过1000万吨。

站在位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大院的“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以下简称“深部专项”)办公室里,这位略显疲惫的中国地科院副院长指向巨幅中国地图的下沿:沿雅鲁藏布江,也就是印度次大陆和东亚大陆碰撞的区域上,有一道漫长的紫色弧带。

“通过‘深部专项’发现,在这里有一个长2000多公里的地带,铬储量丰富。”专项首席科学家董树文说,这个铬铁矿带有金刚石包体,与俄罗斯乌拉尔地区的同类矿石十分相似,那里有6亿吨铬矿远景储量。

不过,“超级铬矿”并非“深部专项”的主要任务。所谓深部,是指地下几公里到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岩石层。

作为中国地学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科学项目,董树文希望能从深部的视角重新解释中国大地的形成和现时运动。

如此,矿产、能源、地震等一系列当今中国急需回答的问题,都有望获得更加深入的解释。

耗资超过12亿元人民币的“深部专项”,正在总结它过去五年的工作成果。而能否对中国大地的最根本问题作出全面回答,恐怕还有赖于国家对于“地壳探测工程”的决心。

服务“百年大庆”

可能存在“超级铬矿”的这个区域,在地质术语中叫做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国唯一的大型铬矿罗布莎就位于这个海拔超过4000米的区域,其储量一直被认为只有500万吨。这个结论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没有改变过。

“深部专项”在罗布莎实施科学钻,探测深度1800多米,创造了西藏最深钻探的纪录。后来因为新发现,拓展为四个井位。

惊人的新发现是,这里的铬矿石中存在金刚石,“过去认为洋壳很浅,表层压力小,不应该生成金刚石。铬矿的包体里发现金刚石,说明这个铬矿形成于高温高压的地幔深层。”董树文解释说。

“深部专项”科学钻探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杨经绥不由想到:世界上最有名的乌拉尔铬矿,就是与金刚石共生的。

所以后来杨经绥团队的研究,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寻找大型、特大型铬铁矿提供了依据。可能存有这种矿藏的罗布莎超镁铁质岩带仅有30多平方公里,而同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上的普兰,有700多平方公里。

“超级铬矿”并非“深部专项”在青藏高原南部的唯一发现。通过科学钻取得的地下深处的岩芯柱中,竟然有纯金属物质。这种近乎纯质的金属球团,只能形成于数百千米深度的地幔过渡带,极为罕见。

上世纪80年代初,两位地质学家方青松、白文吉就在罗布莎的岩体中发现了金刚石。

“全世界都不相信,因为洋壳不可能形成那么大压力,压力很低,温度很低,怎么形成金刚石?这个文章发表以后,大家都认为实验分析可能存在污染,也许是筛选时容器里有过去留下的残余。”董树文说。

现在已经完成的第一种新矿物,被命名为“青松矿”,纪念已于2010年去世的方青松,“他为在西藏罗布莎铬铁矿石中找到第一粒金刚石作出了杰出贡献”。

如罗布莎一般的科学钻共有六个,大多位于中国重要的矿产区。如南岭成矿带——中国最大的稀土和钨锡金属产地,经过数十年高速开发已经进入枯竭阶段。

“稀有的钨矿存在于石英脉,过去一般认为它有五层,但底下是否有岩浆供应,不然从哪来呢?可谁也证实不了。”科学钻打入地下3000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登红的团队证实了“五层楼”之下确实有这样一个“地下室”。

“也就是说,不是这‘五层楼’采完了就没有了,在深部把‘地下室’找到,很可能开辟一个非常大的资源空间。”董树文说。

如南岭成矿带发生的情况,在地下500米至2000米的深部第二找矿空间,可能是人类未来矿藏开发的集中地区。“深部专项集成多种探测技术,可以初步实现3000米至5000米的‘透明化’。”董树文解释说。

“深部专项”中最大的科学装置是创纪录的“地壳一号”万米大陆科学钻机。目前,它已经开始在拥有大庆油田的松辽盆地实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钟自然曾谈到,万米科学钻的目标之一是穿过白垩系地层探寻新的盆地,服务“百年大庆”新目标,建立基础地质研究的“金柱子”,为松辽盆地及其类似盆地的地球物理勘探提供科学“标尺”。

白垩系地层一直被认为是大庆油田的主要成油区域。

“我们要知道,这些物质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哪些运动造就了矿藏和能源,现在下面是什么情况。这样到哪里去找、找什么,都很清楚。”董树文说,这就是“深部专项”的现实意义之一。

罗布莎是目前中国唯一的大型铬矿,由于“深部专项”,中国将获得几百倍于罗布莎的铬储量

李四光的想法

为什么会在某个盆地形成矿藏?这曾是年轻董树文和几代地质工作者的追问。

时间回到1972年,曾是纺织厂学徒的董树文被合肥工业大学招为工农兵学员。他本来报名机械系,因为人满,“问我地质系上不上,我说,不上”。

最终,学校同意先入学再换专业,结果暑假去野外实习,“我就喜欢上了搞地质,后来家里还叫我换专业,我说不换。”

1975年董树文毕业分配到安徽327地质队,第二年就参加了庐江——枞阳铁矿会战,就是后来确定储量5亿吨的罗河铁矿。

会战中有一大批刚从牛棚中解放出来的老地质工作者,包括原地质部总工张炳熹,后来成为院士的陈毓川、萧序常、许志琴、常印佛、翟裕生,等等。董树文就跟着他们身后,学习野外观测、显微镜鉴定,学英语。

“过去不知道什么叫研究,跟在他们后面才知道,石头里面还有好多东西,看到金刚石还要想到碳的来源,老是激发你的兴趣。”董树文回忆起他第一次遇见这些前辈的情形。

到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老人们鼓励这个总在他们眼前“晃荡”的地方地质队员:“你去考研究生,考到大城市、大单位来。”

其中有一位中国地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的先生,叫杨开庆,“他说,你能不能考我的研究生,1978年我就考了他的研究生。”

这位老者那时已60多岁,满头白发,是1949年后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地质大师。他的老师是李四光。

董树文在中国地科院研究生毕业回到安徽,杨开庆又批下了博士点。他再次考博成功,成为中国地科院在改革开放后自己培养的第一名博士。

董树文并没有亲身跟随李四光工作过。但他知道,“李四光视野特别宽,他是搞地球动力学的,不是简单搞一点。他的观点和思路,现在很多人超越不了,我们都超越不了。”

在杨开庆的讲述中,李四光“从来没有简单跟人跑,什么东西他都有自己独立的想法”。

一个例子是地震研究,李四光以地质力学的角度提出了地应力的问题,也就是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找出最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如果我们能够准确地划分出危险区,这就给出了地震发生的空间可能性”。

这就是一种物理预报的方法。

李四光后来亲自领导建立了三个地应力地震监测台站,领导地震会战并成功地预报了邢台地震后的几次地震。但由于体制等原因,这方面工作被划出中国地科院的研究范围。

在1971年春天去世前,李四光留下一句话:再给我几年,就可能解决地震预报的问题。

此后,中国的地震预报纠缠于地震前兆的寻找、统计、总结和辩论。到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此类预报理论与震区一起垮塌。

正是在四川汶川地震当年,“深部专项”立项。它的一个重要布局就是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和北京周边地区建立地应力监测网络,即子项目“地应力测量与监测技术实验研究”。

四川汶川地震后沿龙门山断裂带进行的测量,应力集中显现。中国地科院地质力学所研究员吴满路等据此预测了地震危险区,并于2012年发表论文。

2013年5月四川芦山地震,第一时间抵达震区的董树文告诉本刊记者,这正是地质力学预测的部位。而且,地应力监测在数月前又发现了该地区地应力的剧烈变化并上报。

但是,2014年发生地震的云南昭通地区并没有这种监测网络。

让地质学家也学会地球物理

“地壳探测工程”最早在2002年就提出,历经挫折,最终四川地震使相关基础研究提速。“深部专项”作为“地壳探测工程”的培育性计划,得以立项。

在这之前,董树文就曾以地质学家的身份跻身地球物理领域。但是,“我申请不到项目,人家都不批我”。

同属地学界,但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在传统上存有隔阂:一边是备受关注的现实研究,一边是更“体现科学色彩”的基础研究,边界清楚,都自视甚高。

“最大的不同是评估体系,搞纯基础科学的,是看国际期刊上发多少文章;搞地质的,主要看能不能找到矿。”

芦山地震发生后,要开一个地球物理方面的重要会议,董树文从首都机场往会场赶,路上接到催促的电话,“问我去哪了,我说刚从芦山地震前线回来,他说地震你跑去干什么?”

不过,董树文承认,地质出身毕竟给自己带来了与地球物理学家不同的角度,“所以我们的专项现实意义比较大,矿产、资源、地震,这些都是中国最紧迫的现实问题。”

“深部专项”实施五年,董树文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融合,“开始有不服气的,现在应该好些了。”

对于大科学计划的管理和运作,除了共同的科学理想,董树文清楚,合作中利益兼顾是关键,“科学资源的公平分配是合作的基础,成果的公平分配是合作持久的关键,每个人都要体现出价值,团队的价值就是所有个人成果的集成与升华。”

包括经费,“国土资源部主持深部专项,而我们自己仅占经费的三分之一强,其余都分到各个部门负责的子项目上,这是国内很少见的。”董树文认为“钱要用在刀刃上”,“比如专项经费中,三分之一用来研发万米大陆钻机等一系列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因为这是我国深部探测的软肋。”

解决这些现实困难,“深部专项”最终可望形成合力,对中国地球科学的一些根本问题作出回答。

“深部专项”又提出了很多问题,它们以及那些尚未解开的中国大陆之谜,恐怕只能交给“地壳探测工程”。中国人脚下这片大地,能否更加安全、稳定、丰茂,将取决于此。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2014-11-27

媒体报道二:

访SinoProbe首席科学家董树文:给世界讲地下的故事

作为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的首席科学家和第八项目组的负责人,董树文的办公桌上放着两个显示器,一台笔记本电脑,还有大量的书籍和各种报告。

在接受采访的两个小时里,他敲定了三天后去美国的行程,安排好了去美国前的两个重要的汇报工作:其中之一是向上级部门汇报阶段性工作并申请下一阶段的资金。除此之外,他还要应付眼前几个记者。

看起来杂乱无章的事情,董树文却处理得行云流水。回答问题时条理清晰,侃侃而谈。忙碌与他,似乎相得益彰。如果不刻意去查看他的简介,几乎没有人能够看出他已近六十岁。他打趣说,头上的白发都是这几年长出来的。

五年的工作,1500人的研究团队,背后的酸甜苦辣,如人饮水。

《科学新闻》:五年做了过去五十年做到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董树文: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深部探测专项的实施。过去的深反射剖面都是各个部门自己实施的,国家没有一个大的项目对深部探测进行统一。我国的“上天”、“下海”都有突破,“入地”却起步甚晚。SinoProbe是我国首个“入地”专项,2008年以来在短时间内集中资金、力量、技术、资源,取得重大进展。

但是,这些还不够。就中国的版图、复杂的岩石圈和地壳结构而言,我们大概需要五六万公里的反射剖面才能了解到所需要的地下情况。而现在才完成了1万公里,至少还要再做4~5万公里,才能达到美国目前的成度。而且我国的地球结构比美国复杂得多。所以,我们还有更远的路要走。

《科学新闻》:SinoProbe为何要设置九个项目?

董树文:当初成立SinoProbe项目组时,是以探测地壳的物性、结构、活动性为目标,以为国家寻找矿藏、预测地质灾害为基点,设置了九个项目,各有不同的任务。包括:中国的大地电磁网,探测天然的电磁结构;地壳深部反射结构等。这样把地壳的导电率、比重、磁性和波阻抗结构等。地球物理参数结合起来,我们就越可以界定地下深部物质的性质。

除了覆盖全国的电磁网,项目组还建立了地球化学网,就是78种元素的分布图。元素可以从表层做到深部。

地应力项目研究的是现今的地壳运动的发生应力大小的变化,建立了一个局域网预测地震。目前,我们沿着汶川地震整个南北地震带和北京地区都布置了仪器。另外,我们还要做科学钻探,让矿集区透明化。这个不像全国范围的只做剖面反射探测,而是做成三维立体的。

这些数据收集之后,我们要将数据放在地球模拟器上进行模拟。随着数据的完善,模拟地球将会越来越仿真。理论上,这个模拟地球可以根据每次地球应力的变化,推测出下次应力释放点,从而预警地震。

《科学新闻》:九个项目中的第九项是设备研发,自主研发设备看起来至关重要。

董树文:中国深部探测的设备95%以上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就和我们国家大部分高精尖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一样。在深部探测的实验阶段,从国外买装备是可以的。如果我们要实施下一步的地壳探测工程,就不能再依靠购买了。一来国外的仪器非常昂贵,二来关键的仪器买不到,比如无人机的航磁仪等。

而且,我们也希望通过专项提高中国的装备水平。所以从专项的经费中拿出3亿元来支持第九个项目,做设备研发。

做深部探测最重要装备有四类,一是地震仪,接收地震波的装备;二是电磁仪,做矿区的深部探测;三是无人机用的航磁仪;四是钻机。

目前,我们逐步具有了自主研发技术装备的能力,并不断提高,已经拥有五六十个发明专利。为我们下一步地壳探测工程全面展开做好准备,特别是为关键仪器的国产化、产业化奠定基础。

《科学新闻》:国际上大部分深部探测项目都由地球物理学家领衔,而您作为项目负责人却是地质学家,而且牵头单位也是中国地质科学院,这是为什么?

董树文:其实地球深部探测大部分属于地球物理学范畴,所以很多国家都是地球物理学家负责。SinoProbe是一个多学科的专项,不仅包含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学和勘探技术、计算模拟技术,而且大型装备、仪器研发技术也融在一起。我作为专项负责人,核心是把大家组织起来,发挥各方的作用,协调各方利益。从现在看,大家还是支持我的。

所以加拿大LITHOPROBE项目首席科学家Ron Clowes来访时表示,我们这个跨学科的项目比美国组织的好。

《科学新闻》:您要带领1000多人的团队进行不同专业的项目研究,在管理方面您是如何做的呢?

董树文:说到专项管理,就要提到大科学(Big Science)的概念。当时,我借鉴了加拿大和美国深部探测项目,又结合国情探索了新的管理模式。在大科学计划中,有凝聚力的团队是首要条件,合作是唯一的途径。其次,要寻找共同的兴趣和科学目标。第三,是要有共同利益。利益包括两部分,权和财。在项目设置时,我们充分发挥多学科作用,让每个人都能发挥所长,这样他在专项中就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分配资金时,虽然地科院是牵头单位,但是我们的科研经费所占比例不到全部经费的1/3,所以很多人愿意跟我们合作。

此外,在项目申请之初,我们就走了一条自上而下的道路,先围绕国家目标,将国家的需求放在首位。当资金批下来之后,我们分解目标到项目,再到课题。至于谁来承担,需要竞争上岗。

这样做的好处,是首先保证了国家目标有效实现,项目课题层层有人负责。事实证明,这种管理办法是行之有效的。

《科学新闻》:SinoProbe和院校合作是为了增加科研力量吗?

董树文:首先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相关的课题研究,有些也在开展深部探测,这样起到优化资源的效果。其次,我们计划未来SinoProbe还将进行15~20年,这就需要几代人才能完成。所以我们希望培养更多的接班人,高校是最好的载体。

《科学新闻》:SinoProbe收集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是否公开似乎成为了焦点。

董树文:中国的探测数据出来,会对中国和世界有很大的冲击,有些甚至是颠覆了以往的模式和认识,可能真正迎来地球科学的创新。我坚信仅限地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地球是有厚度的,你只在地表看,会掩盖很多深部的现象。深部探测虽然揭示的仍然是现今的地壳结构状态,但是和地质结合起来,数据可以讲故事,讲很久远的故事。

我们计划,在2014年底,会公布一批数据。当然,是逐步的公开。然后就是定向服务,无偿提供。另外是交换数据,成为伙伴成员后,你把你的数据给我,然后我的数据可以共享。这样,可能对方只提供1%的数据,就能享受我们99%的数据,数据的“盘子”就会越来越大。

来源: 《科学新闻》,(2013年第12期 封面).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