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化学工程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付红兵,男,1971年03月出生,博士。1998年09月师从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姚建年教授。现任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8-1992,兰州大学化学专业学士。

1992年,兰州大学理学学士。

1998年,北京服装学院工学硕士。

2001年,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理学博士。

2001-2002,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后。

2003-2006,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博士后。

社会兼职:

1. 中国化学会国际事务工作委员会委员。

2.《化学学报》编委。

教学情况:

培养博士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主要致力于光电功能有机半导体材料及其超快光谱的研究。

研究方向:

1.分子聚集及组装体系的光化学与光物理。

2.纳米尺度下的超快光诱导动力学过程:能量和电子转移过程。

3.基于有机半导体低维晶体的新型光电器件:纳米激光、光检测器和太阳能电池。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863计划:新型蓝光敏感的光致变色纳米材料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06年。

资料更新中……

科研成果:

2001年,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

2003年,获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奖。

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2006年,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2005年,若干新型光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009年,有机纳米晶体的制备及其介观物理化学特性的研究,【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资料更新中……

发明专利:

1. 一种复合变色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姚建年; 王忠良; 马颖; 付红兵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008-11-19

2. 一种用于超高密度信息存储的数据读出方法 姚建年; 王忠良; 马颖; 付红兵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008-11-19

3. 一种片状结构的1,3-二苯基-2-吡唑啉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付红兵; 陈伟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009-10-28

4. 一种制备阵列化有机纳米粒子的方法 付红兵; 罗亮; 姚建年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010-05-12

5. 二并苝酰亚胺化合物作为光敏剂的应用 吴义室; 甄永刚; 王朝晖; 付红兵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011-01-19

6. 一种制备富勒烯超薄单晶带的方法 付红兵; 黄丽玮; 姚建年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011-11-09

论文专著:


共发表论文70多篇。

发表论文:

1 液相化学反应法制备苝酰亚胺微纳结构以及激子动力学研究 曹鑫强; 吴义室; 廖清; 付红兵; 姚建年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光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会议】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 2012-04-13

2 有机低维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其光电性能 付红兵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会议】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 2012-04-13

3 二元微米管自组装研究及其光学应用 廖清; 付红兵; 王辰; 姚建年 中科院化学所 【会议】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 2012-04-13

4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 蔺红桃; 吴义室; 付红兵; 姚建年 中科院化学所 【会议】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 2012-04-13

5 基于给受体分子自组装而成的单晶纳米带的P型场效应晶体管的研究 刘会影; 付红兵; 姚建年 中科院化学所 【会议】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 2012-04-13

6 新型双极性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设计与合成——电子给受体共聚物 顾春玲; 付红兵; 姚建年 中科院化学所 【会议】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 2012-04-13

7 富勒烯/并四苯复合花状微球的合成及其电子转移过程的研究 危浪; 吴义室; 王兰芬; 付红兵; 姚建年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会议】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 2012-04-13

8 具有较高的双光子吸收截面的水溶性树枝化卟啉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费竹平; 李翠红; 付红兵; 杜春; 薄志山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会议】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 2009-08-18

9 新型二并苝酰亚胺类光敏剂中的高效系间窜越 吴义室; 甄永刚; 王朝晖; 付红兵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会议】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 2010-06-20

10 基于查尔酮衍生物纳米棒的波导开关研究 廖清; 付红兵; 姚建年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会议】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 2010-06-20

11 PPy/ZnS同轴核壳纳米棒的制备 张德忠; 付红兵; 姚建年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会议】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 2010-06-20

12 有机超微粒的制备及其尺寸效应的研究 姚建年; 付红兵 中科院化学所分子科学中心 【会议】2001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 2001-05-01

13 室温快速合成银的纳米片及其性能研究 曹宗伟; 付红兵; 姚建年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 【会议】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光化学分会场论文集 2008-07-01

14 有机纳米及介观低维结构的构筑与光电性能研究 付红兵 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会议】中国化学会2008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 2008-08-01

15 1,3-二苯基-2-吡唑啉纳米带的制备及其光波导性质 陈伟; 付红兵; 姚建年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期刊】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0-03-10

16 有机超微粒的制备及其尺寸效应的研究 姚建年; 付红兵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分子科学中心; 分子科学中心 北京 【期刊】物理 2002-02-24

17 Perylene Nanoparticles Prepared by Reprecipitation Method 纪学海 ; 付红兵 ; 谢锐敏 ; 肖德宝 ; 姚建年 【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2002-02-10

18 苝纳米微晶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纪学海; 付红兵; 曹亚安; 谢锐敏; 张昕彤; 姚建年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分子科学中心; 分子科学? 【期刊】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1-09-15

19 丹心一片献忠贞——记拥军模范王清彦 赵旗歌; 付红兵 行唐县委党史研究室 【期刊】党史博采 1994-11-15

20 有机超微粒的制备及其尺寸效应的研究 付红兵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研究所) 【博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研究所) 2001-05-10

荣誉奖励:


2001年,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

2003年,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奖。

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2006年3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07年6月,获“百人计划”择优支持。

200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1年,“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


用坚持实现梦想——记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付红兵

付红兵研究员在调试飞秒激光器

付红兵,1971年出生,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致力于光电功能有机低维材料及其超快光谱的研究。1992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放射化学专业,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1—2006年,先后在比利时鲁汶大学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归国工作。2006年3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加入化学所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工作, 2011年“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200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现任中国化学会国际事务工作委员会委员,《化学学报》编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梦想就要去追!为了实现他的强国梦,他游学海外高校、研究机构,学业有成,他成功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加入化学所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工作,他就是我国有机纳米技术领域的佼佼者——付红兵研究员。他致力于光电功能有机低维材料及其超快光谱的研究……天道酬勤,他以坚持与拼搏将梦想变成了现实,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演绎了自己精彩的人生。

纳米技术领域的开拓者

因为热爱,所以出色。正是源于对科研工作的兴趣和热爱,付红兵才能享受科研之美,一路走来坚忍不拔,越挫越勇,他思维敏捷,锐意创新,走出了自己的精彩科研路。

付红兵清楚地记得,他从1998年师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姚建年院士开始科研生涯,践行以纳米技术科技强国的事业之路。提及恩师,付红兵称他是自己一辈子的老师,对于这位最初的领路人,感激之情仍溢于言表。付红兵回忆,当时纳米化学和科技在世界上正掀起研究潮流,但大家研究的对象集中在无机领域,对有机材料方面基本没有涉足。因此,纳米技术在有机领域的研究在世界上尚属空白,付红兵和姚建年院士就这样开始了研究工作,凭着敏锐的判断力和和前沿的专业思维,最终获得了超预期的成果。付红兵曾经获得2001年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2003年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奖,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付红兵对于有机纳米材料的研究在国际上是先河之举。此后,国际上很多研究所也陆续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十几年来这一领域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开创者之一,回首数年来的艰辛和收获,付红兵倍感欣慰。他谦虚地说:“我最初进行的科研工作只是在这个领域的开创方面起了一些作用。”

毅然回国 延续科技强国梦

一寸丹心图报国,上下求索万道虹。多年的海外科研经验,让付红兵成长、成熟,并在磨砺中实现人生价值。我国纳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缺乏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十一五”期间,为缩短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纳米材料科研方面取得突破的需要日益迫切。

远在大洋彼岸的付红兵正是怀揣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选择回国发展,他根据需要把自己的工作定位在国际尖端、国家需要的有机纳米科学技术上,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带领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快光谱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这些年,他主要致力于光电功能有机半导体材料及其超快光谱的研究,研究方向包括:(1)分子聚集及组装体系的光化学与光物理;(2)纳米尺度下的超快光诱导动力学过程:能量和电子转移过程;(3)基于有机半导体低维晶体的新型光电器件:纳米激光、光检测器和太阳能电池。

创新思维 直挂云帆迎挑战

虽然这些年国家对科研方面的投入力度很大,但和国际竞争对手比较,国内科研条件在经费、人才培养以及创新环境方面存在着的极大的反差,仍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付红兵深有感触地说,现代物理化学手段在科学研究中作用越来越大,高科技仪器是完成高端科研工作必备的基础资源,国际上众多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化学研究者有很多都借助了高精仪器。在当代中国,还需要经历一个积累的过程。他在出国之前,很少接触大型仪器和一些先进的物理化学手段,而他在比利时利用的是单分子光谱研究生物体的现象,当时这一研究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是比较新的学科;在美国则运用超快的激光光谱进行重要的化学分析和化学反应研究。

不仅如此,付红兵认为,国内科研人员最欠缺的还是缺乏独立研究的精神,比如思维、实验手段和设计思想的创新。

面对挑战,付红兵依旧信心满满。他一切从头开始,利用高空间分辨、高时间分辨仪器的搭建和创新思维的提出开展科研工作,同时在人才培养上寻求突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科学研究的道路总是充满荆棘,付红兵说,坚持不懈,执著追求是扫清障碍的利器。在遇到研究瓶颈时,只要能坚持一段时间通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也是他对他的学生的要求。当然,这需要孜孜以求的努力。遇到问题要“扛”,也不能毫无方向,而是从不同的侧面去思考,与不同领域的老师交流,再综合不同的角度的建议,逐渐形成克服难点的设计思路和方案,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也应该是科研工作带来喜悦的时候了。他将一流的专业技术和育人理念运用到实践中,鼓励学生们进行独立、原创性的研究工作,在科研攻关中享受创新的乐趣。

在谈到目前的科研困难时,付红兵认为国内科研政策对于35岁及以下的人才资助相对偏弱,也因为如此,很多学生博士毕业后选择出国做博士后研究,而28—35岁是创造力、科研思维最活跃的阶段,国外一些著名的博士生导师每年接收博士后的人数高达10—15位,很多来自中国。付红兵认为,这对于国内科研发展来说是非常大的损失,鼓励青年人积极科研的火种将会是一笔巨大的潜在财富。此外,现行科研基金的分配中资助科研人才的比例较低,相比国外动辄40%—50%的人员经费投入,国内10%—15%以内的水平确是相形见绌。

信心坚定 百舸争流勇者胜

谈及未来的科研工作,付红兵说,“十二五”期间他将以科学问题为驱动力,用电光、光电转化和载流子产生机制这三大问题牵引自己的科学研究方向,以功能为导向,最终为有机柔性光电子学的发展开展工作,这也关系到国家亟须的能源和信息两大关键的发展。具体来说,这些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将围绕有机光电功能材料中的光电转化,即太阳能电池和电光转化,即有机发光二极管进行,其中涉及很多物理化学过程。这些光—电/电—光的转换与调制过程都是在微观尺度发生的超快现象。其中,激子产生、复合和分离的过程,界面电子结构,以及电荷转移、传输的过程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光电功能材料的性能和器件的运行效率。研究材料分子结构、不同尺度(纳米、微米到宏观)聚集态结构以及异质结构对这些过程的内在影响机制是实现光功能材料设计不可缺失的基础。

材料科技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基石。无机半导体在照明、通讯、显示、信息科学保证国家安全等方面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机半导体材料不仅种类多,而且易于通过分子设计与合成对其功能进行调控。尤其是,有机半导体材料具有柔性、价廉、可溶液加工的优势。近20年有机光电材料研究发展很快,美国科学杂志science把有机柔性光电技术列入2001年以来的十大科技成果之一。有机光电工程材料有可能在近5—10年推向市场,国际分子电子咨询机构曾预计未来20年这一领域将有3000亿美元的市场。因此国内外已经有很多研究机构在该领域开展研究。

作为有机电路的基础和核心,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是有机柔性电子学最基本的元器件之一。然而,薄膜材料中晶界和缺陷结构(包括:杂质和结构缺陷)的存在限制了有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性能的发展,无法满足有机射频商标等对载流子迁移率要求高的新一代技术的要求。高度规整的有机微纳单晶场效应晶体管及其阵列集成技术有望成为克服这一瓶颈问题的有效途径。将载流子迁移率提高到超过无定形硅、达到多晶硅的水平,现在实验室是可以做到的,但如何将有机电路使用的晶体材料做成可加工的材料,是一大难点;此外,目前对于光电转化和载流子迁移率的机制也还远不清楚。但付红兵坚信,二者之间的科研攻关将在太阳能电池、有机射频商标、有机光电子学工业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再接再厉 科研路上写青春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绚丽的花朵,付红兵的研究获得了国内外的肯定。相关研究曾被Chemistry World、Nature和C&En News 等评述和报道。共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在JACS发表4篇、Adv. Mater. 发表7篇、Angew. Chem. Int. Ed. 发表5篇。2006年3月他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7年6月获择优支持,200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南山巍巍,东海泱泱。春花秋实,我们期待这位年轻的不可多得的科学家,在科学事业上更上一层楼,在祖国的沃土上结出更多的硕果。他的目光永远盯住超越国界的纳米科学前沿课题,他的舞台仍在延伸……

文章来源:《科技网》2012年03月14日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