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地球科学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孙军杰,男,1979年2月出生,陕西大荔人,博士。现任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0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获地质学专业学士学位。

2004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获构造地质学专业硕士学位。

2004年起在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黄土地震工程研究室任职从事科研工作。

2009年毕业于日本建筑研究所与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获灾害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201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获地质工程博士学位。

社会任职:

1. 中国地震学会会员。

2. 甘肃省科技计划管理系统专家库成员。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岩土地震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参加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院所长基金科研课题2项。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科研项目:“黄土地基抗液化处理技术研究(50978239)”。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科研项目:“黄土地区复杂场地条件对地震动放大效应的影响机理研究(40902094)”。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科研项目“黄土地基震陷性处理技术研究(50379049)”子项目:“天然黄土场地震陷与桩基负摩阻力原位观测试验”。

4.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黄土震陷量的概率性计算方法研究(1007RJYA003)”。

5.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地震动作用下黄土震陷性区域评价方法研究(2010A88-6)”。

科研成果:

1. 黄土震害防御与减轻技术研究 王兰民; 石玉成; 王亚强; 何开明; 张冬丽; 袁中夏; 刘旭; 韩恒悦; 兰青龙; 梁守信; 莫庸; 孙军杰; 陈永明; 王峻; 刘红玫 【科技成果】甘肃省地震局 2004-10-23

2. 甘肃省农村民房防震减灾技术及对策研究 王兰民; 袁中夏; 张守洁; 刘红玫; 石玉成; 孙军杰; 王峻; 李兰; 秋仁东 【科技成果】甘肃省地震局 2006-01-01

3. 黄土地基震陷性处理技术研究 王兰民; 梁守信; 石玉成; 袁中夏; 孙军杰; 黄雪峰; 张冬丽; 王峻; 邓津; 莫庸; 汪国烈; 俆舜华; 李兰; 刘红玫; 吴小梅; 陈永明; 张振中 【科技成果】甘肃省地震局 2006-12-01

4. 农居地震安全工程典型经验分析 王兰民; 吴志坚; 孙军杰; 徐舜华; 陈永明; 张冬丽; 刘旭; 王伟峰 【科技成果】甘肃省地震局; 四川省地震局; 江苏省地震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河南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北京市地震局; 海南省地震局; 云南省地震局 2008-04-24

5. 青藏铁路沿线典型冻土场地地震动特征及其震害研究 王兰民; 吴志坚; 孙军杰; 徐舜华; 陈永明; 冯广利; 刘新福; 王伟锋; 张先军; 刘旭; 张冬丽; 王爱国; 王平; 孙志忠; 赵淑萍 【科技成果】甘肃省地震局 2008-11-24

6. 地震荷载对青藏铁路“以桥代路”桩基础稳定性影响研究 吴志坚; 王兰民; 车爱兰; 王平; 孙军杰; 徐舜华; 陈拓; 霍元坤; 李永强; 马巍; 张鲁新 【科技成果】甘肃省地震局 2009-11-26

发明专利: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已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第1作者论文15篇,SCI、EI收录论文17篇。

出版专著:

资料更新中……

发表中文论文:

1 基于几个黄土物性参数的震陷判定研究 徐舜华; 王兰民; 孙军杰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创新基地;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期刊】世界地震工程 2010-12-15

2 地震与降雨耦合作用下区域滑坡灾害评价方法 孙军杰; 王兰民; 龙鹏伟; 陈光齐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西北电力设计院; 九州大学土木工程与结构学院 【期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04-15

3 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锚索加固危岩体的动力响应分析 石玉成; 秋仁东; 孙军杰; 胡明清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期刊】岩土力学 2011-04-10

4 黄土场地震陷与桩基负摩阻力现场试验研究 孙军杰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期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06-15

5 非饱和黄土震陷物理力学机制与主导影响因素 孙军杰; 王强; 王兰民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黄土地震工程开放实验室; 甘肃省岩土防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期刊】西北地震学报 2011-08-10

6 基于有限元法的土坯民房地震响应分析研究 孙军杰; 徐舜华; 王兰民; 胡明清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期刊】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0-02-15

7 甘肃省土坯房空间分布特征与多因素分类方法研究 徐舜华; 孙军杰; 王兰民; 吴志坚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创新基地;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期刊】震灾防御技术 2010-03-15

8 含水量对黄土震陷性定量影响研究 徐舜华; 王兰民; 孙军杰; 吴志坚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期刊】西北地震学报 2010-03-30

9 黄土震陷性深度特征的试验研究 徐舜华; 王兰民; 孙军杰; 吴志坚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期刊】岩土力学 2010-11-10

10 地震引发滚石灾害及其基本特征研究 秋仁东; 石玉成; 李罡; 陈永明; 孙军杰; 胡明清; 徐舜华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创新基地;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期刊】地震研究 2009-04-15

11 桩基负摩阻力研究中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孙军杰; 王兰民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基地;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基地 甘肃兰州;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甘肃兰州; 中国地震局黄土地震工程开放实验室 【期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01-15

12 特殊土动力学的发展战略与展望 王兰民; 孙军杰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甘肃兰州; 中国地震局黄土地震工程开放实验室; 甘肃兰州 【期刊】西北地震学报 2007-03-30

13 基于微结构失稳假说及广义吸力理论的黄土体变模型 刘旭; 王兰民; 陈龙珠; 孙军杰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基地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基地兰州地震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建工学院;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基地兰州地震研究所 兰州; Department of physics;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SA 5005 Australia 【期刊】岩土力学 2007-12-15

14 青藏铁路沿线冻土场地地震动特征研究 吴志坚; 孙军杰; 王兰民; 程国栋; 徐舜华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 甘肃兰州;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期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12-15

15 黄土场地震陷时桩基负摩阻力的现场试验研究 王兰民; 孙军杰; 黄雪峰; 徐舜华; 石玉成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兰州理工大学;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期刊】岩土工程学报 2008-03-15

16 爆破模拟地震动条件下黄土场地震陷研究 王兰民; 孙军杰; 徐舜华; 秋仁东; 何丽君; 胡明清; 吴志坚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期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05-15

17 甘肃年度地震危险区划定的R值评分研究 代炜; 胡永钧; 孙军杰; 冯建刚; 陈立琼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兰州市地震局 【期刊】中国地震 2008-09-15

18 青藏铁路冻土路基热棒应用效果试验研究 李永强; 吴志坚; 王引生; 孙军杰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期刊】中国铁道科学 2008-11-15

19 青藏高原典型多年冻土场地地面脉动特征 吴志坚; 王兰民; 孙军杰; 徐舜华; 程国栋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期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11-15

20 黄土地基湿陷时桩的负摩阻力最大值出现深度研究 孙军杰; 王兰民; 黄雪峰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地震局黄土地震工程开放实验室; 甘肃 兰州; 中国地震局黄土地震工程开放实验室 【期刊】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3-12-30

荣誉奖励: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厅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1. 2008年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


似火激情永不退 科研事业献青春

——记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孙军杰博士

年轻,意味着蓬勃向上;年轻,意味着充满希望。生于1979年的孙军杰是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的一名青年科研工作者,年纪虽轻,却在岩土工程和地震工程等研究领域颇有建树:2004年以来,他以主要负责人身份参加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院所长基金科研课题2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与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3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20篇,SCI/EI收录论文19篇;参与编写学术专著2部;2005~2010年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厅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孙军杰200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获地质学专业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获构造地质学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日本建筑研究所与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获灾害管理专业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获地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纵观孙军杰的科研历程,虽只有短短数年,但开拓不止、奋斗不息已成为他科研生涯的生动注解。

聚焦黄土:机遇与挑战同行

事业浩瀚无边,每个人都会选择自己理想的彼岸,而孙军杰却偏偏选中了黄土。

“天然黄土场地震陷与桩基负摩阻力原位观测试验”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科研项目“黄土地基震陷性处理技术研究(50379049)”中的一项重点研究内容。通过在典型天然黄土场地采用微差爆破模拟地震动的方式,对黄土震陷在实际场地发生的可能性、时空分布特征和衍生规律,以及由土体震陷引发桩基负摩阻力沿桩身的分布、衍生规律进行综合研究。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以大型原位观测的形式,对土体的动力形变响应及其相关工程病害开展的研究工作,尚属首次。而科研的要义在挑战,在敢为人先的开拓与创新,一项又一项突出的科研成果以及广大青年科技人员为获取这些成果不畏艰难,在追求中突破创新、在探索中勇攀高峰的奉献精神,体现的是一种亮点独具的“尖兵”风采。孙军杰就是“尖兵”中的一员。

在项目执行期间,孙军杰全程负责了天然黄土场地震陷与桩基负摩阻力原位观测试验的场地选址、方案设计、数据观测、结果处理和成果发表等项研究内容。截止目前,与该项研究有关的科研成果主要包括:SCI/EI收录学术论文7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4篇,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编写入地方性建筑抗震设计规程2部。

目前,孙军杰主持和在研的科研项目仍与黄土有关,分别为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黄土震陷量的概率性计算方法研究(1007RJYA003)”和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的“地震动作用下黄土震陷性区域评价方法研究(2010A88-6)”,主要开展非饱和黄土动残余应变理论估算、场地沉降概率性评价和区划应用等研究内容。

另外,他还以主要负责人身份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科研项目2项,分别为“黄土地基抗液化处理技术研究(50978239)”和“黄土地区复杂场地条件对地震动放大效应的影响机理研究(40902094)”,前者中主要负责黄土地基抗液化桩基处理技术研究工作,后者中主要负责场地波速和持时微动现场测试工作等研究工作。

研习冻土:探索与创新并轨

冻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土和土壤。一般可分为短时冻土(数小时、数日以至半月)、季节冻土(半月至数月)以及多年冻土(数年至数万年以上)。在广阔的多年冻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藏、森林和土地资源。然而,多年冻土也成为影响青藏铁路的主要不稳定因素之一。青藏铁路冻土研究涉及的内容之深、投入的人力物力之多、经历的时间之长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青藏铁路沿线典型冻土场地地震动特征及其震害研究”由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科研专项、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2DIA10001)和地震科学联合基金(100134)等共同资助。

该研究旨在通过野外勘查、现场钻探和测试、动三轴试验、分析与计算等方法,综合研究多年冻土场地地震地表变形与破裂特征及形成机理,震陷、液化和崩塌等震害特征的调查及其预防对策,多年冻土场地地脉动、波速的测试与分析,地温对动荷载作用下多年冻土动本构模型、弹性模量、阻尼比和动强度影响规律,地温对多年冻土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速度、位移和反应谱的影响规律以及多年冻土场地地表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及其地温的定量影响等。

该研究中,孙军杰以主要负责人身份参加了项目的相关研究,主要负责多年冻土场地动力特性现场测试、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和成果发表等项研究内容。截止目前,与该项研究有关的科研成果主要包括:SCI/EI收录学术论文4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3篇,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分研究成果在“青藏铁路冻土工程长期观测系统”建设和运行中得到充分考虑,也在我国首例对铁路安全运行进行监测预警技术系统“青藏铁路监测预警系统”的方案设计得到了应用。

对话孙军杰:科研与创新齐举

采访即将结束,我们请孙军杰谈谈关于科研与创新的一些想法,于是便有了以下文字:

科学研究中,创新对新思路的要求远超对旧知识的掌握程度。诚然,只有继承才能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优异的继承也容易掩埋创新的激情与火花。真正的天才,在把握知识链条脉络的同时,不会遗忘科研的真谛——革新。对于革新,保持质疑的习惯和直觉是重要的,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你有多少质疑的胆气和能力,你的创新结果就会有多惹人艳羡。继承,折出的不是对已有知识的掌握,而是通过研习已有知识的锻造,具备创造新知识的能力。除非你做的工作与科学研究无关,仅是关注于知识的应用,那么你只需要探索对自己有用的已有知识或新知识,而不用把心思着重于探求进步变革过程中的绞尽脑汁状态。

创新,重点在新,关键在创。前者,强调对象必须为新,即大家感兴趣且未解决的问题,后者则为在能力与现阶段认知水平约束下能够给问题提供一种认知式的解答。感兴趣以普遍或潜在的关注度为基础,未解决亦即问题的共识求解悬而待决。一定程度上,个人能力优于现有认知水平,前者最能体现创而致新的真谛。事实上,现有认知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对认知具有一定约束,它仅代表现阶段某事物的整体状态,对于创而言,没有实质帮助,更多的是它将具备创新能力的独立个体的视线引至目前的关注兴趣范围,这就是所谓“站在巨人肩膀上”。具备能力个体的突破,对阶段整体认知水平具有以点破面的作用,然后整个阶段平面在多点工作努力之下使人之整体水平达到新的高度。这是创新,尤其是认知创新及其发展过程的一般认识与自然过程。巨人的肩膀有两层含义,一个是以点破面的个体,另一是破点后零星补面的群体,这两者同样重要,相辅相成。个体使整体认知水平得以突破,群体为更高认知水平的突破提供一个阶段性的基础平台,这种作用方式与自然演化过程具有相似性,这也与人的个体性和人类的群体性生活行为方式一致。作为具有同一时空生存演化历程的事物,其行为发展模式具备一定共性,与人类为其群体可持续发展而从事的重要活动——科研与创新——亦不例外。

文章来源:《科学中国人》2011年第24期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