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农林科技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万廷文,男,1956年7月出生,甘肃景泰人,学士。现任武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全国著名玉米育种专家。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2年1月甘毕业于肃农业大学农学系。

1982年至今分配到武威市农科所工作。

1986年起历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农科所副所长。

1987年晋升为助理研究员。

1992年破格晋升为高级农艺师。

2002年晋升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2006年武威市农科所与武威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合并成立武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起任中心副主任。

社会任职:

1. 甘肃省科技成果评审与奖励专家库专家。

2. 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杂粮专业委员会委员。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玉米杂交种“凉单1号”选育。

2. 河西平川灌区种植业商品化生产途径的研究。

3. 河西平川灌区农业生产商品化综合开发途径的研究。

4. 武威东区粮菜立体种植‘双千田’技术示范”。

5. 大豆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推广。

6. 玉米杂交种引进和新品种选育联合攻关。

7. 高产优质玉米新杂交种选育。

科研成果:

1. 新育成的玉米杂交种“武科1号”2005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新育成的玉米杂交种“科源玉6号”200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3. 新育成的玉米杂交种“武科3号”2008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 新育成的玉米杂交种“甘鑫128”2008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5. 新育成的玉米杂交种“吉祥1号”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6. 新育成的玉米杂交种“平玉8号”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7. 新育成的玉米杂交种“豫丰96-68”2009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8. 新育成的玉米杂交种“甘鑫2818”2009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9. 新育成的玉米杂交种“吉平8号”2009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0. 新育成的玉米杂交种“武科2号”2004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2009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11. 玉米新杂交种凉单2号 年登瀛; 万廷文; 王晓武; 李永德; 杜红 【科技成果】甘肃省武威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2005-01-01

12. 玉米新杂交种“401”选育 万廷文; 年登瀛; 李永德; 王晓武; 韦强国 【科技成果】甘肃省武威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2005-01-01

13. 玉米新杂交种“301” 年登瀛; 万廷文; 杜红; 王晓武; 李永德 【科技成果】甘肃省武威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2005-01-01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出版专著:

资料更新中……

发表中文论文:

1 粮饲淀通用型玉米新品种武科3号选育报告 冯宜梅; 万廷文; 石成金; 张登元; 赵大有 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期刊】甘肃农业科技 2011-09-20

2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杂交种武科1号选育报告 陈新来; 万廷文 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甘肃武威; 甘肃武威 【期刊】甘肃农业科技 2007-04-20

3 玉米新品种武科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冯宜梅; 万廷文; 石成金; 陈新来 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玉米室 【期刊】作物杂志 2007-04-15

4 高淀粉玉米杂交种凉单4号选育报告 韦强国; 万廷文; 年登瀛; 李永德; 王晓武; 冯宜梅; 严维汉; 陈新来 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甘肃武威; 甘肃武威 【期刊】甘肃农业科技 2005-08-26

5 “凉单一号”玉米良种繁育技术 年登瀛; 万廷文 武威地区农科所 【期刊】兰州科技情报 1995-06-15

6 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及特殊配合力的关系 万廷文; 李五华; 年登瀛; 王晓武; 杜红 甘肃省武威地区农科所; 甘肃省武威地区农科所 武威 【期刊】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1993-06-30

7 玉米单交种在甘肃石羊河流域丰产稳产性分析 年登瀛; 万廷文 【期刊】中国草业科学 1988-03-01

8 武威平川灌区玉米高产栽培的密度和氮磷施用量的研究 年登■; 万廷文; 付成年; 韦强国; 赵子功; 李玉华 武威地区农科所 【期刊】甘肃农业科技 1990-08-29

9 河西灌区春玉米不同生育期氮肥施用比例的研究 年登瀛; 万廷文; 付成年; 赵长金; 韦强国 甘肃省武威地区农科所 【期刊】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1991-03-02

10 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差异与产量的杂种优势及特殊配合力关系的研究 万廷文【会议】全国中青年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 1992-05

11 武威川水地玉米密度与化肥施量试验 万廷文 【期刊】甘肃农业科技 1982-06

12 温度对玉米苗期杂种优势的影响 万廷文【期刊】国外农学—玉米 1990-03

13 前茬免耕、免秋耕冬灌全地膜覆盖栽培玉米技术 万廷文【期刊】甘肃省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7

荣誉奖励:


获得省上有关部委、厅授予的“甘肃省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甘肃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甘肃省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省级玉米区域试验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被武威市委、市政府授予“武威地区拔尖人才”,“武威地区跨世纪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武威市科技创新先进个人”,武威市优秀领导干部等荣誉称号;被共青团武威地委评为“武威地区首届十大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武威地区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1. 1987年获武威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2. 1988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 1991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4. 1991年获武威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5. 1994年获甘肃省星火三等奖。

6. 1994年获武威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7. 1994年获武威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8. 1996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9. 1998年获甘肃省委、省政府“甘肃省优秀专家”荣誉称号。

10. 1998年入选“甘肃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一、二层次人员。

11. 1999年获甘肃省委、省政府“甘肃省先进工作者”(省劳模)荣誉称号。

12. 2001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3. 2001年获武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4. 2004年获中共武威市委“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15. 2004年获武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6. 2005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7. 2006年获全国南繁育种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18. 2011年获“武威市优秀人才”荣誉称号。

19. 2011年获中共武威市委“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一:


为了农民的微笑

——记全国著名玉米育种专家武威市农科院副院长万廷文

今年,“吉祥1号”和“武科2号”这两个全国赫赫有名的玉米优良品种,再度成为全国各地玉米种植户们最抢手的种子。自2009年以来,这两个品种,在国内年种植面积达到0.5亿亩以上,年增产玉米12亿公斤,年增加经济效益18亿元,震动全国玉米育种界。据不完全测算,全国每9亩玉米田中,有1亩使用的种子就是“武科2号”和“吉祥1号”。这两个玉米品种是全国著名玉米育种专家、武威市农科院副院长万廷文主持培育的。

今年55岁的万廷文出生于甘肃省景泰县五佛乡一个农民家庭。1977年,他考入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之后,万廷文进入武威市农科所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玉米育种工作中。

玉米育种,当时在武威市农科院尚属研究的新课题。

1985年的冬天,万廷文和他的老师年登赢到山东烟台农科所学习玉米育种技术。他们到了山东烟台农科所后,人家连门都不让进。就在和山东烟台农科所的领导推拉时,万廷文背着的大黑皮包的拉链裂开了,包里滚出了几个馒头。山东烟台农科所的几位领导愣住了,他们惊奇地问:“你们的包里不装交流材料,咋装的是馒头?”仔细一问,山东的同行才知道,他们师徒俩一路上吃的全是自家做的馒头。

山东同行眼睛湿润了,连忙把二人让进了办公室。他们被在艰苦环境中矢志不渝搞玉米育种研究的甘肃人朴实善良执着的敬业精神深深的震撼了,经过他们的艰苦努力,万廷文师徒拿到了烟台农科所的最新技术资料。

1987年,万廷文跟随他的老师育成了武威的第一个玉米品种,甘肃省品种审定会给这个新品种取名:凉单1号。这个早熟、丰产的品种一上市,就受到了武威及周边地区农户的青睐。

为了研发尖端玉米品种,万廷文成了一只“候鸟”:冬春,在海南岛的玉米试验地;夏秋,出现在河南的农田;有人去找他,说不定他又“飞”到了武威的绿洲。一年365天,他几乎都在“播种—授粉—选种—收获—再播种”的工作中交叉循环着。

提起育种经历,万廷文感慨不已:“育种是寂寞的事业,是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业。”有一年,为防止一份珍贵材料丢失,他委托海南房东找一个最僻静的地方繁殖。房东委托人果然找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小村落,万廷文去播种时下了班车又步行2个多小时才到达该村。由于该村不通电话,无法提前与主人联系,恰好主人又不在家。他实在饿得坚持不住了,好不容易找到了间破草房,外面的土灶上有一口锅,土灶旁边的水缸里有少量的水。万廷文很高兴,给锅里倒了水,找个刷子,草草刷几下,生火煮食了方便面后主人回来了,见此情景主人惊愕不已:“你们咋把猪槽当饭锅用了?”

“武科2号”带动创造了全国万亩玉米高产纪录!2004年,万廷文主持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武科2号”通过了甘肃省审定,2007年,“武科2号”又通过陕西省品种认定,成为陕西省玉米种植主要品种之一。2008年10月,农业部专家组来到武威,对凉州区1.2万亩玉米创高产田进行严格测产验收。经测定1.2万亩平均亩产970.52公斤,创造了全国万亩玉米高产纪录,其中“武科2号”最高亩产达到1167公斤,在全市当年种植的所有创高产品种中名列第一。

“武科2号”一炮打响,迅速走向全国,得到推广和普及。据专家测算,该品种年种植面积达到2000万亩以上,年增产玉米4.8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7.2亿元。

十年亮剑,一朝胜出!2009年4月,“吉祥1号”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今年1月份又通过甘肃省审定。据河南生产试验报告,“吉祥1号”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7.5%;据甘肃省生产试验报告,“吉祥1号”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9%。近几年,在我国西北、东北、华北、黄淮海和四川夏播等区大面积示范中,“吉祥1号”还表现出广泛的适应性,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年制种面积达30多万亩,种子销售量在全国单个玉米品种中名列第二(国内育成品种中)、第三,年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万亩,年增产玉米7.2亿公斤,年增加经济效益10.8亿元。“吉祥1号”的骄人业绩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它同国内走俏的玉米品种相比,丰产性、稳产性、耐密性、抗逆性等表现突出。

他主持育成的玉米新杂交种“甘鑫128”,2011年10月又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到目前为止是甘肃省唯一通过国家审定的玉米品种。河西走廊是全国最大的玉米杂交制种基地。在这块具有种子繁育最佳适宜条件的“黄金走廊”上,美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种子公司纷纷建基地,强势发展种子产业。虽然身处西北内陆地区市州级科研单位,但万廷文意识到,“洋种子”给甘肃乃至国内种子产业带来严峻挑战,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玉米品种势在必行!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迫使他三十年如一日潜心玉米育种事业,像“候鸟”般奔波在海南、河南、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安徽、山东、四川等全国各地的育种实验田,他育成了除“凉单1号”、“武科2号”、“吉祥1号”、 “甘鑫128”等出类拔萃的品种外,还育成了通过甘肃省审定的“凉单3号”、“凉单4号”、“武科1号”、“武科3号”、“武科4号”、“甘鑫2818”,河南省审定的 “平玉8号”、“豫丰96-68”,吉林省审定的“吉平8号”,四川省审定的“科源玉6号”等10个杂交玉米新品种。30年来,万廷文默默奉献在一线的农业科研领域,创造出了20余项骄人的科研成果,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他于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被国家南繁工作领导小组和农业部授予“全国南繁育种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他还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评为“甘肃省先进工作者”、“甘肃省优秀专家”,被武威市委、市政府树为“武威市优秀人才”、“武威市科技创新先进个人”、“武威市优秀领导干部”、“武威市优秀共产党员”。

文章来源:《人民网》2011-11-30

媒体报道二:


农民心中的太阳:记全国著名玉米育种专家、市农科院副院长万廷文

冬末春初,正是西北、东华北、黄淮海等玉米主产区的农户们购买良种的时节。近日国内种子市场信息显示,“吉祥1号”和“武科2号”这两个全国赫赫有名的玉米优良品种,再度成为今年全国各地玉米种植户们最抢手的种子。自2009年以来,这两个品种,在国内年种植面积达到0.5亿亩以上,年增产玉米12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18亿元,震动全国玉米育种界。据不完全测算,全国每9亩玉米田中,有1亩使用的种子就是“武科2号”和“吉祥1号”。

这两个玉米品种的培育专家就是全国著名玉米育种专家、武威市农科院副院长万廷文。

多年来,万廷文创造了许多项顶呱呱的科研成果: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育成的“凉单1号”玉米杂交种在我市主栽时间持续16年之久,累计推广面积535万亩左右,增产玉米4.28亿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3.42亿元。他利用海南热带条件,在国内首次进行了一年选育四代玉米自交系的研究获得成功,属于国内大田玉米育种的尖端科研成果。“吉祥1号”品种及其母本已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是我省玉米育种研究的一大突破,对我市乃至全省玉米制种产业的升级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武威的玉米制种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万廷文起了奠基作用。玉米制种业的中心从东北、华北转移到西北,万廷文无疑是先驱者之一。凉州区九墩乡小泉村是种植“凉单1号”创了高产、尝到最大甜头的地方,当地的农民说:“万工就是我们农民心中的太阳。”

百折不挠,亩均增产450公斤的“凉单一号”面世,同行称他是“西北的袁隆平”

上世纪80年代前,武威包括河西走廊的玉米种植面积很小,育种技术蹒跚起步。当时武威大多数农民种植的是名叫“黄马牙”的地方品种,农民辛苦一年,秋天收获,亩产最好的只有300多公斤。万廷文说:“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张掖市农科所育成了‘张单488’,产量确实提高了很多,但该品种最大的缺陷是丝黑穗病太重。有一年春季气温低,当时中坝乡的一片玉米地就因该病成灾,到秋季,看到遍地的霉头,我的眼泪都流下来了。”这样的惨景,刺痛了他的心,他下决心要依靠科研攻关,对武威的玉米品种进行“脱胎换骨”式地改良。

科学的高峰需要循序渐进地攀登。玉米育种,当时在武威市农科院尚属研究的新课题。他从播种、苗期观察记载、抽穗、吐丝期的套袋授粉、病害鉴定、调查记载、选种收获、室内考种、试验数据计算分析等等,一项项做起,年复一年,却没有理想的研究结果。万廷文如芒在背。默默立在他身后的老专家年登瀛,悄悄走过来,拍着他肩头,说:“小伙子,收起材料,调整方案,咱们重来。”

“每一次失败,都是老领导、老专家在默默地搀扶我。”万廷文对武威农业科技界的多任领导赏识他、宽容他、扶持他,心中充满了感激。那几年的冬天,农科院院落里的灯光彻夜不熄,万廷文等人苦读、苦研,围绕玉米育种理论上的一个小发现,他们有时面露狂喜,有时愁眉不展,争吵、冥思、席谈、辩论……在这种浓郁的学术气氛里,万廷文把农学理论和地头实践融会在了心中。曾任农科所所长的刘烈雄说:“万廷文是个痴迷科研的年轻人,有思想、肯吃苦、善钻研,是一个好尖子。”

1985年的冬天,山东烟台农科所里,进来了一老一少两个汉子,他们提着大黑皮包,头戴毛套,活像两个寻找工作的农民。这两人,就是年登瀛和万廷文。山东烟台农科所的领导对来自大西北的同行有些敷衍,万廷文一着急,拦住领导,把火车上想好的“取经感言”一口气倒了出来,可对方只是淡淡地笑了一下。“山东的玉米育种技术,当时在国内是领先水平。同国内掌握了最新技术的同行一样,育种技术中关键的步骤,那是机密。”万廷文回忆道,“那一刻,直觉告诉我,我和年老又碰壁了。”就在和山东农科所的领导推拉时,万廷文鼓囊囊的大黑皮包的拉链裂开了,“哗啦啦”,包里滚出了几个馒头,万廷文急忙捡拾。这个小小的细节,把几位领导给怔住了。他们惊奇地问:“你们的包不装交流材料,咋装的是馒头?”仔细一问,山东的同行才知道,二人一路上吃的全是自家做的馒头。火车票太贵,旅馆太贵,饭馆太贵,拿的经费太少,不抠点花,回程的钱就不够了。山东同行眼睛湿润了,连忙把二人让进了办公室。他们被两位在艰苦环境中矢志不渝搞玉米育种研究的甘肃人深深感动了。

不虚此行啊!万廷文回来时,拿到了烟台农科所最新技术资料。

光有技术资料还不行,能获得更多的玉米种质资源材料,对当时玉米育种科研起步阶段的武威农科所来说,尤为重要。1986年,万廷文在领导支持下,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同事付成年第二次踏上“东进取经”路。在天津,他总算被一位育种专家留了下来。可是,专家并不“慷慨”,很少同他说话,他跟前跟后,连一句“经”也听不到,更别说拿到人家的育种材料了。没奈何,万廷文跟踪专家来到僻远农村的地头。在一个农家小院,堆满了去冬收获的制种玉米,是最新产品。专家同农户打声招呼,进屋取暖。万廷文找个小凳坐下,在寒风中拿起玉米棒子,默默地搓起籽粒。

“我看着人家眼色,忐忑不安地搓了4天玉米棒子。”万廷文说。看着农民帮专家一锨锨装袋,连地上遗留的一粒、两粒都不放过,万廷文几乎下跪了,伸出手:“求您给我几粒吧!”专家叹口气,被万廷文钻研科技的精诚感动了,给了他两份材料,只有几十粒。

就这两份材料,为后来武威农科院连续育成的几个玉米品种提供了基础样本。

万廷文一年沉到地头,用那金贵的几十粒种子从事着种质的扩增、创新。“饭不思,茶不想,早上蹲在地头观察、冥思,不觉天就黑了。有一次,起身时,眼前一黑,晕倒了。傍晚回家时,我从地里取完数据,钻出玉米地,前来寻我的一个同事惊呼起来,你的白衬衫咋成了花衬衫?低头细看,白衬衫上粘满了绿蚜虫,染了黑霉粉,还有虫屎。再看裤管上的汗水,点点滴滴的,早把鞋洇得稀湿。”万廷文回忆说。

1987年,在参加甘肃省品种审定会之前,万廷文抱着一摞玉米材料,拧眉与领导和同事们给将要审定的新品种取个名字。一位领导说:“武威是天马的故乡,我们的玉米品种是在武威的土地上诞生的,有人提出取名为‘奔马1号’。争论了半夜,我尊重万廷文的意见,取名‘凉单1号’,因为它姓凉州,更重要的是年轻人提出来的。”

这个早熟、丰产的品种,甫一上市,就引起了武威及周边地区农户的青睐。

凉州区九墩乡小泉村是种植“凉单1号”创了高产、尝到最大甜头的地方。1988年秋日的一天,小泉村一组老俞请几位邻居帮他拉堆在地里的玉米棒子。晚上,老俞粗略一算,今年的玉米收成足足有往年的3倍多。小泉村的村民们因种“凉单1号”品种获得大丰收,家家喜气洋洋。为答谢万廷文,那年春节,老俞专程赶到万廷文家看望他,进门就说:“感谢万工啊!你就是我们农民心中的太阳。”

截至2003年,“凉单1号”玉米杂交种在我市主栽持续16年之久,累计推广面积535万亩左右,增产玉米4.28亿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3.42亿元。市农科院粮食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所长冯宜梅说:“‘凉单1号’一问世,万廷文立即开展了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做到了良种良法的配套,同时还进行了提高制种产量的研究以及示范、培训、推广工作。我市玉米种植户从此告别了过去延用的老品种亩产不过300公斤的历史,使我市玉米亩产在一两年时间内就达到了平均700公斤的崭新水平。当每一户农民喜滋滋收获玉米时,他们平均增产的400公斤,是万廷文和他老师年登瀛的血汗凝成的,是他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凝成的。”

亮剑高新领域,“吉祥一号”横空出世,万廷文育出了轰动全国的大品种

一度时期,河南省农科院育成的“郑单958”以其广泛的适应性,很强的抗逆性、耐密性和很好的丰产、稳产性占领了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一,与此同时,美国在中国的玉米研究机构育成的玉米新品种也在中国4.6亿亩玉米地上遍地开花。此种局面,不仅对中国的玉米育种研究机构的生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还使国内大批玉米育种课题组纷纷改行。

万廷文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没有美国专家和国内东部发达地区玉米育种同行先进的设备,更没有充裕的研究资金。另一方面,国内玉米育种界强强对峙,剑拔弩张,处在西北内陆地区的市州级科研单位基本没有同强手较手的能力。但是,这些因素并没有把万廷文吓倒,更没有让他停下向高新农业科研领域攀登的脚步。万廷文说:“科学探索是无穷尽的。我从事的玉米育种科研事业,在当今科研开发白热化竞争的时代,不允许有稍稍的停顿。科技创新作为永恒的主题,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和刻苦攻关,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研发尖端玉米种子,他成了一只“候鸟”:冬春,蹲在海南岛的地头;夏秋,出现在河南的辉县农田。在武威,则时常在大漠腹地的炎阳下劳作,有人去找他,说不定他又“飞”到了武威绿洲的玉米林。一年365天,他几乎都在“播种—授粉—选种—收获—再播种”的工作中,交叉循环着“飞”。放眼全国,国内不同气候、不同土壤的地块,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在黑龙江、吉林、内蒙、河南、安徽、山东、四川、海南,他的育种实验田多的达几百亩,少的也不下几十亩。

在万廷文每一块实验田的附近,国内众多装备精良的玉米育种同行也纷纷开辟实验田。“狭路相逢勇者胜”!他向玉米育种界亮出了毅力和耐力的剑。他的助手胡斌元说:“农民收获一季玉米,一年最多劳动140来天,可是,我们是365天。拿河南辉县的实验田来说,我们在那里种了2万穗材料,每一穗都要仔细挑选。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挑选,而是像老中医那样,要一穗穗地望、闻、切,还要拿尺子量。万院长付出的强劳力,简直不敢想象。他在地里一干就是10小时,出地后,白大褂被汗液渍成硬铁似的,还能像盔甲一样立在地头。”

“一年中,他仅在收获期间亲手挑选过的玉米棒子有110万个。”冯宜梅说。“同样的地块,一个工作环节里,别的专家也许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可是,万院长加班加点半月就完成了。省出的半月,他又‘飞’到其它地方去蹲地头了。”常常在最冷和最热的季节里,是万廷文采集玉米材料的关键期。在大雪天,万廷文蹲在地头掰玉米,工作人员站在他身后做记录,把胳膊都写肿了。而万廷文呢,头上冒着汗气,站不住、蹲不住了,就跪着干。

提起在海南岛的育种经历,万廷文感慨不已:“育种是寂寞的事业,是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业。三亚很美丽,近在咫尺,可是,我很少有时间去看看。”有一年,为防止一份珍贵材料丢失,他委托房东找一个最僻静的地方。房东委托人果然找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小村落,去播种时下了班车又步行2个多小时才到达该村落。由于该村落电话不通,提前与主人无法联系,恰好主人又不在家,他的肚子饿得实在坚持不住了,好不容易找到了间破草房,外面的土灶上有一口锅,土灶旁边的水缸里有少量的水。万廷文很高兴,给锅里倒了水,找个刷子,草草刷几下,生火煮了压缩方便面。胡乱充个饥,准备要去找地播种,正赶上主人回来了,惊愕不已,说:“你们咋把猪槽当饭锅用了?”

“吉祥1号”的母本、“武9086”最初的繁殖就是在这僻静的村落完成的。

东、西、南、北、中,万廷文辛勤培育的玉米材料一圈圈、一轮轮地在出苗、观测、收获。他用超常的毅力和耐力,赢得了时间,积累起了丰富的经验和第一手资料,赶在各地玉米育种专家的前头,研发出了国内最优秀的玉米品种。

十年亮剑,一朝胜出!2009年4月,“吉祥1号”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今年元月份又通过甘肃省审定。同国内走俏的玉米品种相比,“吉祥1号”在我国西北、东华北、黄淮海、四川省夏播区种植,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耐密性、抗逆性等反应更好。据河南生产试验报告,“吉祥1号”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年增产玉米7.5%以上;据甘肃省生产试验报告,“吉祥1号”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年增产玉米9%,震动了全国玉米育种界。河南育种专家陈振华说:“‘吉祥1号’是继‘郑单958’后国内育成的又一个轰动全国的大品种。”“郑单958”是国内玉米种子界的“大哥大”,10年时间达到了0.8亿亩的播种面积,而“吉祥一号”则在短短两年里,就占据了国内玉米的主导市场,达到了0.3亿亩的播种面积,年增产玉米7.2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10.8亿元,后来居上,前程似锦。

拿国内最少科研经费,干出国内一流科研成果,像万廷文这样的玉米育种专家全国不超过10人

长期以来,万廷文默默奉献在玉米育种科研领域,创造出了16项骄人的科研成果。四川农科院生核所所长徐利远博士发自肺腑地说:“万廷文带领的科研队伍,虽然拿的是国内最少的科研经费,干出的科研成果却是国内一流的。”令国内玉米育种同行刮目相看的,不仅仅是一年选育四代的玉米育种方法,还有许多项。“武科2号”、“吉祥1号”、“平玉8号”、“吉平8号”、“甘鑫128”等等,都是国内玉米育种界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河南科技学院陈士林教授说:“万院长一年审定过5个品种,那是罕见的”。据天水市农科所的张平顺书记讲,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世煌博士曾在甘肃天水市农科所作报告时讲:“像万廷文这样脚踏实地的玉米育种专家,在国内超不过10人。”这是学术界对万廷文的最高评价。

早在十几年前,万廷文就干出了一宗震惊中国玉米育种界的大事:国内玉米育种单位在海南一年种一到二代,被他改写了,他在这块地上研究出来了玉米自交系一年选育四代的技术,并且提出了这块地上(热带)连续加四代后的材料移到北方能够适应的基础材料的构建模式和选育方法。按照该方法花两年时间,可收到从自交系选育的零代开始到一般配合力测定和自交选育稳定的成效,大大缩短了育种年限,加快了育成新品种的速度。

2004年,万廷文主持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武科2号”通过了甘肃省审定,其抗逆性、耐密性、丰产性和稳定性一致获得国内玉米育种专家的好评。

“酒好不怕巷子深”。“武科2号”很快走出了省门,大面积落户陕西。2007年,“武科2号”通过陕西省品种认定,成为陕西省玉米种植主导品种。

2008年10月,国家农业部专家组来到武威,对凉州区1.2万亩玉米创高产田进行严格测产验收。经测定,凉州区1.2万亩玉米创高产田平均亩产970.52公斤,创造了全国大面积玉米高产新纪录。其中,万廷文辛勤育成的“武科2号”平均亩产达到1167公斤,在全市当年种植的所有创高产品种中名列第一。消息传到市农科院,整栋大楼上的科研人员欢呼了起来。

“武科2号”一炮打响,迅速走向全国,得到推广和普及。西北、东华北、黄淮海等玉米主产区大量种植“武科2号”,均表现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稳产性好等优点,受到了广大农民和种子商的青睐。据专家测算,该品种年种植面积达到2000万亩以上,增产玉米4.8亿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7.2亿元。

中国的玉米制种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前,是东华北地区的农业强项。每一个新品种育成后,东华北地区都会迅速引入科技园孵化,然后在专业基地大量制种,由此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成为农业产业化方面的主力军之一。而在西北地区,玉米制种产业还在纸面论证上,没有起步。万廷文说:“其实,我们河西走廊具有沙漠、山川、戈壁、林带等制种要求的天然隔离条件;另外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条件等自然资源所禀赋的农作物病虫害少、繁殖系数高、籽粒饱满、发芽率高、生产的种子数量稳定等长处,是全国最理想的制种地域。”

万廷文说:“上世纪80年代,我们在武威除搞当地种植和自育的玉米品种制种外,还开始了外销品种的制种研究。1984年我们给山东省烟台市农科所研制‘烟单14、烟单15’号两个品种开始,逐步给黑龙江农科院、中国农科院、河南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代繁新品种,我们制的种子籽粒饱满、发芽率高、商品性好、纯度高,每年都有新的客户前来联系代繁。记得90年代初期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有一家新客户要求制300多万斤种子,在武威落实不下去,我们只好找到原张掖地区种子公司,由他们组织张掖的几个县种子公司完成了任务。从此,逐步开始了我国玉米制种基地向西北的转移。”

现在,我市已发展成为河西走廊最重要的玉米制种产业带,“德农”等诸多制种企业纷纷落户我市。截至去年底,我市玉米制种面积已达到39.7万亩,玉米杂交种总产量达到1.58亿公斤,占全国产种量的六分之一。原武威地区农牧处处长石新中说:“中国制种产业由东华北向西北转移,万廷文等专家确实起了奠基的作用。”

去年年底,市农科院在万廷文领导下,与金帆农业示范园区合作的“3G智能信息农业研究示范”项目初步取得了成功。在金帆农业示范园区,日光温室种植户可以在自家炕头,摁动3G手机的键,远距离自动卷起或放下草帘,自动调节室温。远在北京的客商,可以随时通过手机屏幕,看到种植户棚里蔬菜的长势,实现远程“验鲜订购”。此举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园区里的蔬菜可以通过手机网购,促进了农产品销售的信息化、现代化。这一高新科技成果的应用,在全国是第二例,全省则是第一例。

面对数十万元的高薪聘请,万廷文说:“我哪都不去,我要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武威人民!”

2010年12月3日,万廷文收到了国家农业部寄来的《授予品种权决定通知书》,申请号为20070293.9。捧着通知书,万廷文感慨万千。“吉祥1号”品种及其母本获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这是我省玉米育种研究的一大突破,对我市乃至全省玉米制种产业的升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飞雪中的市农科院大楼走廊有些幽僻,下午下班时间到了,万廷文拿起工具清理走廊里的纸屑,他对脚下这块生活了30年的土地,有着刻骨的情感。万廷文今年54岁了,苍白而消瘦的脸上溢着谦恭的笑意。他出生于景泰县五佛乡一个农民家庭。1977年,当民办教师的他赶上了“文革”后的全国第一次高考,考入当时位于黄羊镇的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从那时起,他便融入了武威的山山水水,深爱上了这片热土。他在这里放逐青春的热情,如今秋实累累。30年来,他主持和参加完成的科研项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武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三等奖各1项。长期以来,他在国家级、省部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两篇被国外刊物摘录,还有一些资料被大学教科书采用或同行发表论文作为参考文献采用。他的研究水平得到业内普遍认可,他是中国农学会会员、中国作物学会会员、中国遗传学会会员、甘肃省农学会理事、甘肃省农业专家咨询团成员、甘肃省科技成果与奖励专家库评审专家、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杂粮专业委员会委员。

万廷文在玉米育种界的非凡成就,引起了省内外科研单位的广泛关注。甘肃农科院几次调他去省院工作,还提出要为其解决住房、子女上学、家属调动等问题。国内数家种业公司也接踵而至,分别以年薪20至30万元聘请他。

他的很多亲朋好友都来劝他,“还是去吧,那面条件那么好,呆在这里图个啥呀?”

是啊,图个啥呀?2000来块钱的工资,简陋的居家设施,他的付出和收入反差太大。而在他方,车、房、掌声和鲜花在等着他。他思索了几夜,最后给亲友们给了个惊愕的回答:“我哪都不去,我就在武威,就在武威的田野。武威大地成就了我的事业,成就了我的人格,我要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武威人民。”

亲友们见无法说动万廷文,便力劝万廷文的妻子谢秀珍去做他的工作。谢秀珍也只是摇了摇头:这一点她心里很清楚,老万不去,自有他不去的道理———市上恢复南繁育种工作以来,他几乎每个春节都呆在海南岛上种植玉米,不能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他不是不爱这个家,他心中太爱孩子也太爱妻子了。有一年孩子的腿骨折时,他在电话里吼着嚷着要从海南回来照顾孩子,但她心里清楚他不能来,所以还是好言劝他不要回来,自己默默地背着孩子上了几个月的学。

1991年4月的一天,当谢秀珍感觉他肩部异常时,才发现他的右肩部已经长出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包,劝他去医院,但正值玉米播种季节,他就是不去,就这么拖啊,一直拖到9月份才住院手术。然而当他听说农科所在古浪县良种场的玉米制种遭到冻害,在伤口抽线的第二天,就不顾医生和亲友的劝阻,带着包扎的伤口赶赴冻害现场查看灾情,组织抢收,10多天后才返回医院继续治疗。

无数次科研中的险阻,一次次生活中的艰难,没有压垮万廷文,反而使他变得更加坚强,已经没有任何人、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他在自己热爱的土地上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近年来,许多大企业还在出高薪挖他,面对发财的诱惑,他不为之动心。假如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手卖了人,马上就是千万富翁。现在,他的家里没有宽裕的积蓄,孩子当兵,未来还没谱。虽然他也常常为此发愁,可事业是他的命根子!不为浮名所动,不为财权所役,强烈的敬业精神和无私无畏的高尚的共产党员情操,使万廷文把一项看似平凡的玉米育种事业,干成了实现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万廷文出色的工作成绩,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受到了农民群众由衷的称赞,也得到了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他于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被国家南繁工作领导小组和农业部授予“全国南繁育种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他还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评为“甘肃省先进工作者”、“甘肃省优秀专家”,被武威市委、市政府树为“武威市优秀人才”。

文章来源:《武威日报》2011-03-21

媒体报道三:


记甘肃省优秀专家、先进工作者万廷文

几次和万廷文约见,但见面的时间被他一再推后,原因是他被玉米育种基地上的事给缠住了。他真是太忙了,自1996年恢复南繁加代育种以来,只在家里过过3个春节,其余12个春节都是在炎热的海南岛过的。为了加速玉米育种进程和提高科研水平,多年来他白天超负荷运转,晚上常查阅、整理资料到深夜,节假日和礼拜天几乎与他无缘。

万廷文自1982年1月从甘肃农大农学系毕业后分配到武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原武威市农科所)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玉米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工作,期间历任武威市农科所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所长和武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等职务。在农业科研一线默默耕耘的近30个春秋里,每一块与育种相关的田埂上都留下了他坚实的足印。

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高水平的成果是万廷文的苦苦追求。近30年来,他主持和参加完成的科研项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武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三等奖各1项。育成通过省级审(认)定的玉米杂交种14个,其中我省审定8个、四川省审定1个、河南省审定3个、吉林省审定1个、陕西省认定1个……

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育成的“凉单1号”玉米杂交种在我市种植持续16年之久,累计推广面积535万亩左右,增产玉米4.28亿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3.42亿元;他主持育成的玉米新杂交种“吉祥1号”,2009年4月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在西北、东华北、黄淮海以及四川省夏播区试种表现出很强的抗逆性、耐密性、丰产性和稳产性,倍受广大种植农户和种子商的青睐,同行专家和种子商评价该品种是继“郑单958”后的一个轰动全国的大品种;他育成的玉米杂交种“武科2号”,2004年通过甘肃省审定,2007年通过陕西省认定,2008年10月农业部专家组对凉州区玉米创高产田进行现场测产验收,1.2万亩平均亩产970.52公斤,创造了全国玉米大面积高产新记录,其中他育成的武科2号平均亩产达到1167公斤,居所有创高产品种之首。该品种近年来在我国西北、东华北、黄淮海等玉米主产区种植均表现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稳产性好等优点,据专家测算,该品种年种植面积达到2000万亩以上,年增产玉米4.8亿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7.2亿元;他主持育成的玉米杂交种“科源玉6号”,2005年通过四川省审定,该品种是我省育成的第一个在全国玉米主产区省份审定的玉米品种,也是我省育成的第一个向外省进行科研成果转让的玉米品种;他主持完成的“大豆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项目,引进筛选出适宜本市种植的大豆新品种6个,累计推广面积48.4万亩,新增产值2874.61万元……

在他分管原武威市农科所科研工作的6年里,总是身先士卒,吃苦在先,带领团队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他采取带薪深造、报销学费等多途径鼓励中青年成才,注重培养科研接班人。先后有14名年轻技术人员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本科学历,6名年轻技工取得中专以上学历,有效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6年间,他组织全所育成通过省级以上审定(鉴定)的农作物新品种10个,其中武春3号春小麦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是我省育成的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水地春小麦品种。组织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市(厅)级以上科技进步奖9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单位还获得了国家六部委组织评选的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这些新成果使我市农民每年增收3亿元。

万廷文出色的工作成绩,不仅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也得到了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1996年他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被国家南繁工作领导小组和农业部授予全国南繁育种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他还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先进工作者(省劳模)”、“甘肃省优秀专家”,被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选拔为“甘肃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一、二层次人员,被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科技厅、农牧厅等部门授予“甘肃省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甘肃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甘肃省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武威市科技创新先进个人”、“武威市优秀人才”等荣誉称号。

文章来源:《武威日报》2010-12-13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