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农林科技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发明专利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专家信息:


上官周平,男,汉族,1964年出生,硕士。现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2年8月至1986年8月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学士 (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1986年9月至1989年8月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植物生理生态专业,硕士。

1989年8月至1991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作物生态研究室任实习研究员。

1991年9月至1995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作物生态研究室任助理研究员。

1995年9月至1998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任副研究员。

1995年9 被中国科学院特批为副研究员。

1998年3月至1998年11月作为中国科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土壤科学与植物营养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

1998年9月被中国科学院特批为研究员。

1998年9月至1999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任研究员,兼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学术秘书。

1999年1月被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聘任为研究员。

1999年1月至2003年1月任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2年9月被中国科学院聘为生态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3年2月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聘为土壤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3年2月至2006年2月任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2004年3月至2006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长助理。

2005年1月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在美国Kennesaw洲立大学参加培训。

2008年10月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聘(评)为三级教授。

2009年12月获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生态学)。

社会任职:

1、《植物生理学通讯》、《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麦类作物学报》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编委。

资料更新中……

培养研究生情况:

培养研究生17名,已毕业研究生3名,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8名。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植物水分与抗旱生理、水肥互作生理效应、区域农业发展、土壤—植被水分生态、植被生态效应等方面的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先后主持国家973课题、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大科研项目、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教育部中央财政专项等20多项科研任务。

1.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XDA05050403):华北和黄土高原草地固碳现状、速率、机制和潜力,2011-2015年,主持人 。

2.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09B04):水土保持耕作关键技术研究,2006-2010年,主持人。

3. 国家973项目课题(2002CB111502):森林植被对土壤侵蚀过程的调控机理,2002—2007年,主持人。

4. 国家863计划(2001AA115450):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系统-杨凌示范区,2001— 2003年,主持人。

5.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子专题(96-004-05-12-4):区域粮食生产潜势与持续增产技术,1996—2000年,主持人。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0230):近100年来黄土高原植物气孔特征与碳同位素组分演变,2004—2006年,主持人。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0801):水氮互作对小麦叶片光合机构运转的调控机制,2003—2005年,主持人。

8.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联合学者项目(2005LH01):黄土高原植被生产力与水分互动效应及其恢复潜力,2006-2009年,主持人。

9.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项目(NCET-04-0955):黄土区植被恢复中水分稳定性判别与调控,2005-2007年,主持人。

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黄土高原退化植被恢复的水分稳定性及其调控,2005-2008年,主持人。

科研成果:

1. 半干旱地区作物对有限水分高效利用的原理与技术,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部),排第4名。

2. 黄土区植被对坡面水蚀过程调控的生态学机理. 获2010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排第1名。

3. 中国粮食问题观察,获陕西省第六次(1997-1999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排第1名。

4. 氮素营养对旱地小麦水分利用的生理调控机制,获2003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排第1名。

5. 黄土高原粮食生产与持续发展研究,获2001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排第1名。

6. 黄土区水分—养分—小麦生长及水分有效性研究,获2001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排第2名。

7. 土壤—植物系统水动力学,获2001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3名。

8. 黄土高原区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中重大问题研究,获2002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排第5名。

9. 渭北旱塬小麦生产综合管理专家系统,获1997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排第3名。

10. 西北地区智能化农业节水技术与示范,获200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排第4名。

11. 猕猴桃智能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与应用 上官周平; 刘晓东; 薛增召; 姚春潮; 鲍军鹏; 马书尚; 章洁; 宋晓斌; 陆丽娜; 毛明策; 张选平 【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05-18

12.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退化机理与开发治理模式 张汉雄; 邵明安; 上官周平; 袁加祖; 张俊飙; 朱德胜; 彭珂珊 【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001-11-30

13. 冬小麦内源NO与WUE的关系及其氮素的调控机制 张绪成; 上官周平; 马一凡; 汤瑛芳; 夏芳琴; 吕军峰; 郭天文; 樊庭录; 郭贤仕; 朱润身 【科技成果】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2007-03-08

14. 水氮互作对小麦叶片光合机构运转的调控机理 上官周平; 张雷明; 毛明策; 于贵端 【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009-01-01

15. 黄土半干旱区坡地土壤水分、养分及生产力空间变异 潘成忠; 上官周平 【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009-01-01

发明专利:


1. 一种组合弹性浮动仿形免耕播种机 朱瑞祥; 薛少平; 姚万生; 上官周平; 闫小丽; 张秀琴; 雷树武; 邓海涛; 党小选 【中国专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0-08

2. 一种深松机 朱瑞祥; 上官周平; 薛少平; 闫小丽; 姚万生; 党小选; 张秀琴; 张军昌; 邓海涛; 李俊耀; 刘永利 【中国专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10

3. 一种动态测定植物根系呼吸碳素损失的装置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专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02-11

4. 一种提高旱地小麦拔节期生长特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邵瑞鑫; 上官周平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009-01-21

5. 一种提高旱地小麦光合特性的方法 邵瑞鑫; 上官周平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008-12-24

6. 一种扫描植物须根系形态结构的方法 邵瑞鑫; 杨慎骄; 上官周平; 王凯博; 方燕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009-09-30

7. 一种车载式变量施药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朱瑞祥; 翟长远; 薛少平; 上官周平; 隋顺涛; 党小选; 张海辉; 闫小丽; 迟茜; 张军昌; 胡瑾; 刘永利 【中国专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1-25

论文专著:


发表论文2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参加编著2部。

出版专著:

1《耕地变化与粮食安全对策—以陕西省为例》上官周平 李建平 李玉山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2《黄土高原植物水分生理生态与气候环境变化》上官周平 郑淑霞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3《旱地作物氮素营养生理生态》上官周平 李世清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4《黄土高原粮食生产与持续发展研究》上官周平 彭珂珊 彭琳 王龙昌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9

5《中国粮食问题观察》上官周平 彭珂珊 张俊飙 李全根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8

发表英文论文:

1. An H., Z.P. Shangguana. Specific leaf area, leaf nitrogen content and photosynthetic acclimation in Trifolium repens L. seedlings growing at different irradiances and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Photosynthetica, 2008,46(1):143-147

2. An H., Z.P. Shangguana. Leaf stoichiometric traits and specific leaf area of dominant species in secondary succession in Ziwuling on the Loess Plateau. Polish Journal of Ecology, 2010, 58(1): 103-113

3. Li JP, Z.P. Shanggu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influence of Shaanxi fruit industry on regional food security,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 2010, 17(4): 507-514

4. Pan C.Z.,L Ma, Z.P. Shangguan. Effectiveness of grass strips in trapping suspended sediments from runoff.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2010, 35(9): 1006-1013

5. Pan C.Z.,Z.P.Shangguan,T.W.Lei. Influences of grass and moss on runoff and sediment processes of sloped loess surfaces under simulated rainfall conditions. Hydrological Processes, 2006, 20(18) : 3815 – 3824

6. Pan C.Z.,Z.P.Shangguan. Runoff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and sediment generation in sloped grassplots under simulated rainfall conditions. Journal of Hydrology. 2006,331:175-185

7. Shangguan Z.P. Soil Desiccation Formation and its Impact on Forest Vegeta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 2007,14:299-306

8. Shangguan Z.P., M.A.Shao, S.J. Ren, L.M. Zhang, and Q.Xue. Effect of nitrogen nutrition on root and shoot relations and gas exchange in winter wheat. Botanical Bulletin of Academia Sinica. 2004,45:49-54

9. Shangguan Z.P., T.W.Lei, M.A.Shao, Z.K.Jia. Water management and grain production in dryland farming areas of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 2001, 8: 41-45

10. Shangguan, Z.P., M.A. Shao, R. Horton, T.W. Lei, Q. Lin, and J.Q. Ma. A model for regional optimal allocation of irrigation water resources under deficit irrig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02,52(2):139-154

11. Shangguan, Z.P., M.A. Shao, T.W.Lei and T.L. Fan. Runoff water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for dryland agriculture on the Loess Platea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2002, 9(4):341-350

12. Shangguan, Z.P., M.A. Shao,J. Dyckmans. Effects of nitogen nutrition and water deficit on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in winter wheat.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2000, 156: 46-51

13. Shangguan, Z.P., M.A.Shao, J. Dyckmans. Interaction of osmotic adjustment and photosynthesis rate of winter wheat leaves.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1999,153(2):753-758

14. Shangguan, Z.P., S.X. Zheng. Ecological properties of soil water and their effects on forest vegetations in the Loess Platea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 2006,13(4):307-314

15. Shangguan,Z.P., M.A. Shao,J. Dyckmans. Nitrogen nutrition and water stress effects on leaf photosynthetic gas exchange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winter wheat.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2000, 44:141-149

16. Shao RX, KB Wang and ZP Shangguan. Cytokinin-induced photosynthetic adaptability of Zea mays L. to drought stress associated with nitric oxide signal: Probed by ESR spectroscopy and fast OJIP ?uorescence rise.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2010, 167: 472–479.

17. Wang KB, RX Shao, ZP Shangguan. Changes in species richness and community productivity during success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Polish Journal of Ecology, 2010, 58(3):501-510

18. Wang KB, ZP Shanggua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maize (Zea mays L.) and millet (Setaria italica L.) in a semi-arid hilly loess region in China. New Zealand Journal of Crop and Horticultural Science, 2010, 38(3):247-254

19. Zheng S.X., Shangguan Z.P. Spatial patterns of foliar stable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C3 plant specie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Ecological Research, 2007,22:342-353

20. Zheng S.X., Z.P. Shangguana. Foliar ?13C values of nine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Photosynthetica, 2007,45(1):110-119

21. Zheng S.X., Z.P.Shangguan. Relationships between ??13c and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s and their responses to leaf nitrogen content in six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 Photosynthetica, 2006, 44(1): 109-115

22. Zheng S.X., Z.P. Shangguana. Spatial pattern of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leaf physical trait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Plant Ecology, 2007, 191:279-293.

23. Zheng S.X.,Z.P. Shangguan, Q.W. Xue. The δ13C Changes in four plant species of the Loess Plateau over the last 70 years. Acta Physiologiae Plantarum, 2006,38(3) :257-262

24. Zheng SX., Z.P. Shangguan. Spatial patterns of leaf nutrient traits of the plant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Trees-Structure and Function, 2007,21:357-370

25. Zhou Z.C., Z.P. Shangguan. Simulation experiments on the effects of ryegrass roots and shoots on loess soil erosion contributions. Catena , 2007, 70:350-355

26. Zhou Z.C., Z.P.Shangguan. Soil anti-scouribility enhanced by plant roots.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2005,47(6) :676-682

27. Zhou Z.C.,Z.P.Shangguan,D.L. Zhao. Modeling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soil eros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Area of China. Ecological Modelling, 2006,198,(1-2):263-268

28. Zhou Z.C.,Z.P.Shangguan. Soil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soil respiration in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forests planta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Plant and Soil, 2007, 291:119-129

29. Zhou ZC, Z.T. Gan, Z.P. Shangguan, Z.B. Dong. Effects of grazing on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soil erodibility in semiarid grassland of the Northern Loess Plateau (China). Catena, 2010, 82: 87-91

30. Zhou ZC,ZP Shangguan. Soil erosion sediment yield and runoff as influenced by ryegrass. Pedosphere, 2008,18(1):131-136

发表中文论文:

1 陕西省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趋势预测 李建平;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07-10

2 高大气CO_2浓度下小麦旗叶光合能量利用对氮素和光强的响应 张绪成; 于显枫; 马一凡; 上官周平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西北作物抗旱栽培与耕作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期刊】生态学报 2011-02-23

3 陕西果业发展对农户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影响的调查 李建平;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01-10

4 白榆/刺槐互作条件下土壤与植物养分季节变化 秦娟; 上官周平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生态环境学报 2011-03-18

5 黄土高原水保措施减水减沙效益评价系统 张安邦; 上官周平; 焦菊英; 刘晓东 河南科技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 【期刊】水土保持通报 2010-02-15

6 模拟降雨下草地植被调控坡面土壤侵蚀过程 甘卓亭; 叶佳; 周旗; 周正朝; 上官周平 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宝鸡文理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生态学报 2010-05-08

7 白榆-刺槐混交林叶片养分与光合生理特性 秦娟; 上官周平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 2010-09-15

8 水蚀风蚀交错区柠条锦鸡儿叶片比叶面积和营养元素变化动态 邓蕾; 王鸿喆; 上官周平; 刘广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期刊】生态学报 2010-09-23

9 宁夏半干旱偏旱区旱地引进苜蓿品种适应性及生态耗水状况 李永平; 刘世新; 贾志宽; 上官周平; 李明芳; 曹秀霞 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西北农业学报 2009-01-16

10 基于等高线的黄土高原小流域地形虚拟 段军彪; 上官周平; 景旭; 李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2009-01-30

11 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土壤呼吸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周正朝; 上官周平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生态环境学报 2009-01-18

12 抗旱性不同品种的小麦叶片中光合电子传递和分配对氮素水平的响应 张绪成; 上官周平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农业部西北作物抗旱栽培与耕作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9-01-20

13 黄土高原子午岭油松林的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动态 张希彪; 王瑞娟; 上官周平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生态学报 2009-04-15

14 如何科学应对农业旱灾 上官周平 【期刊】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2009-03-01

15 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6个典型群落优势种的热值和养分特征 陈美玲;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林业科学 2009-03-15

16 子午岭林区人工与天然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养分库和碳库特征 邓娟;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生态学报 2009-06-15

17 车载式变量施药机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翟长远; 朱瑞祥; 随顺涛; 薛少平;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2009-08-31

18 近60年我国土壤侵蚀科学研究进展 李锐; 上官周平; 刘宝元; 郑粉莉; 杨勤科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期刊】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9-10-15

19 光照强度和氮水平对白三叶幼苗生长与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安慧; 上官周平 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部生态与生物资源开发联合研究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生态学报 2009-11-15

20 降雨和坡度对坡面流水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潘成忠; 上官周平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9-12-15

21 黄土丘陵子午岭油松天然林群落特征研究 张希彪; 郭小强; 上官周平; 刘富顺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 庆阳 【期刊】植物研究 2006-03-30

22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若干思考 上官周平 陕西杨凌 【期刊】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02-28

23 植物氮素循环过程及其根域调控机制 安慧;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陵;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陵 【期刊】水土保持研究 2006-02-28

24 晋陕宁黄土丘陵区生态修复与农林牧业持续发展仿真研究 张汉雄;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凌; 陕西杨凌 【期刊】生态学报 2006-01-30

25 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与天然林养分分布和生物循环比较 张希彪; 上官周平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陵 【期刊】生态学报 2006-02-28

26 黄土高原北部紫花苜蓿草地退化过程与植被演替研究 李裕元; 邵明安; 上官周平; 樊军; 王丽梅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陕西杨凌 【期刊】草业学报 2006-04-20

27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淤地坝拦减粗泥沙分析 冉大川; 左仲国; 上官周平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南郑州;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 河南郑州 【期刊】水利学报 2006-04-30

28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草地土壤质量演变 潘成忠; 上官周平; 刘国彬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陕西杨凌 【期刊】生态学报 2006-03-30

29 陆生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与全球变化 郑淑霞;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凌;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 2006-04-30

30 泾河流域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农业发展对策 张希彪; 姜双林; 上官周平; 王立祥; 刘彬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 甘肃庆阳; 陕西杨凌; 甘肃庆阳 【期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05-10

31 8种阔叶树种叶片气体交换特征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郑淑霞;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凌 【期刊】生态学报 2006-04-30

32 黄土高原子午岭退耕地土壤物理性质与群落特征 刘勇; 王凯博;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6-04-25

33 树木年轮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 郑淑霞;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凌 【期刊】林业科学 2006-06-30

34 陇东黄土高原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及生态环境效应 张希彪; 王鑫; 刘彬; 上官周平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庆阳; 甘肃庆阳; 陕西杨陵 【期刊】土壤通报 2006-08-06

35 子午岭林区山杨-辽东栎混交林的生理生态效应 秦娟;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杨凌;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 2006-06-30

36 黄土高原陇中丘陵区春小麦严重干旱时段及关键生育期的供水效应 张绪成; 朱润身; 夏芳琴; 上官周平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 甘肃兰州 【期刊】麦类作物学报 2006-09-15

37 陇东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研究 张希彪; 上官周平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庆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陵 【期刊】水土保持研究 2006-08-30

38 陇东黄土高原耕地变化趋势及驱动因子分析 张希彪; 上官周平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甘肃庆阳; 陕西杨凌 【期刊】水土保持通报 2006-08-30

39 黄土高原地区植物叶片养分组成的空间分布格局 郑淑霞;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凌 【期刊】自然科学进展 2006-08-30

40 子午岭次生林植被演替过程的土壤抗冲性 周正朝;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陵;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期刊】生态学报 2006-10-30

41 宁南山区旱地苜蓿垄沟集水种植生物群体生长特征及其水分利用效率 李永平; 贾志宽; 刘世新; 韩青芳; 常克勤; 上官周平 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 宁夏固原; 宁夏固原;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 【期刊】水土保持研究 2006-10-30

42 人为干扰对黄土高原子午岭油松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张希彪; 上官周平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庆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陵 【期刊】生态学报 2006-11-30

43 黄土高原不同演替阶段草地植被细根垂直分布特征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韦兰英;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陵;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陵 【期刊】生态学报 2006-11-30

44 子午岭林区白桦-辽东栎混交林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研究 秦娟; 刘勇;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期刊】西北植物学报 2006-11-30

45 黄土高原子午岭天然柴松林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 王凯博;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期刊】西北植物学报 2006-12-30

46 黄土高原耕地变化趋势及驱动力研究——以甘肃陇东地区为例 张希彪; 周天林; 上官周平; 杨建霞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 甘肃庆阳; 陕西杨凌; 甘肃庆阳 【期刊】干旱区地理 2006-10-30

47 施氮对不同抗旱性冬小麦叶片光合与呼吸的调控 张绪成;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凌;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 2006-11-30

48 红豆草与土壤氮含量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响应 周正朝;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 2006-11-30

49 黄土高原白羊草、沙棘和辽东栎细根比根长特性 韦兰英;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期刊】生态学报 2006-12-30

50 黄土高原油松和刺槐叶片光合生理适应性比较 郑淑霞;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凌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 2007-01-30

51 不同功能型植物光合特性及其与叶氮含量、比叶重的关系 郑淑霞;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期刊】生态学报 2007-01-30

52 氮素对不同抗旱性春小麦叶片温度、气体交换和WUE关系的影响 汤瑛芳; 张绪成; 上官周平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 【期刊】西北农业学报 2007-01-16

53 不同抗旱性小麦叶片膜脂过氧化的氮素调控机制 张绪成;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陵;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甘肃兰州; 陕西杨陵 【期刊】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01-25

54 根域限制和氮素水平对连翘幼苗生长的影响 安慧;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陵;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陵 【期刊】生态学报 2007-04-30

55 黄土丘陵区沙棘群落封育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动态 张希彪; 上官周平; 王根旺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 庆阳 【期刊】植物研究 2007-05-15

56 河龙区间坝库参数与减沙效益关系研究 冉大川; 上官周平; 刘斌; 白志刚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河南郑州;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陵; 甘肃庆阳; 陕西绥德 【期刊】水土保持学报 2007-04-15

57 施氮对旱地不同抗旱性小麦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与荧光特性的影响 张绪成;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陵;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甘肃兰州; 陕西杨陵 【期刊】核农学报 2007-06-20

58 子午岭林区山杨林、辽东栎林及其混交林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秦娟; 王凯博;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5-25

59 黄土高原植被不同演替阶段优势种的光合生理特性 安慧;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凌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 2007-06-15

60 黄土丘陵区沙棘群落天然化发育过程中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张希彪; 上官周平; 赵爱萍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 甘肃庆阳; 陕西杨凌; 甘肃庆阳 【期刊】山地学报 2007-05-15

61 黄土高原子午岭天然柴松林细根垂直分布特征 韦兰英;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 【期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7-25

62 施氮量对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一氧化氮含量和气体交换的影响 张绪成; 上官周平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凌;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凌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 2007-07-15

63 不同坡度草地含沙水流水力学特性及其拦沙机理 潘成忠; 上官周平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期刊】水科学进展 2007-07-15

64 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和白桦天然林细根垂直分布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安慧; 韦兰英; 刘勇;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期刊】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07-25

65 子午岭森林群落土壤水分与生物量关系研究 刘勇; 上官周平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系;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西安; 陕西杨凌 【期刊】西北农业学报 2007-09-16

66 施氮对不同抗旱性小麦叶片光合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张绪成;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陵;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兰州 【期刊】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11-15

67 子午岭植被自然演替中植物多样性变化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王凯博; 陈美玲; 秦娟; 刘勇; 安慧;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期刊】西北植物学报 2007-10-15

68 黄土高原子午岭大披针苔草能量与养分特征 陈美玲;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凌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 2008-01-15

69 外源NO调控小麦幼苗生长与生理的浓度效应 邵瑞鑫;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 陕西杨凌;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生态学报 2008-01-15

70 含沙量对草地坡面径流泥沙沉积和水力特性的影响 潘成忠; 马岚; 上官周平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水科学进展 2008-11-15

71 起垄覆膜集水技术对苜蓿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李永平; 贾志宽; 刘世新; 上官周平 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西北农业学报 2008-11-16

72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上官周平; 刘国彬; 李敏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期刊】中国水土保持 2008-12-05

73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刘国彬; 王国梁; 上官周平; 张文辉; 穆兴民; 谢永生; 李敏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期刊】中国水土保持 2008-12-05

74 基于分形理论的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的情景模拟 李静; 景旭; 段军彪;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凌; 陕西杨凌 【期刊】西北农业学报 2008-01-16

75 西北黄土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 刘国彬; 李敏; 上官周平; 穆兴民; 谢永生; 李占斌; 梁银丽; 张文辉; 侯庆春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期刊】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02-15

76 基于遗传算法的BP网络在小流域侵蚀量预测中的应用 段军彪; 景旭;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凌; 陕西杨凌 【期刊】西北农业学报 2008-03-16

77 黄土丘陵区人工和天然油松林物种多样性比较 邓娟;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凌;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凌 【期刊】西北农业学报 2008-03-16

78 密度对刺槐幼苗生物量及异速生长模式的影响 安慧;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凌;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林业科学 2008-03-15

79 四种园林植物的热值与养分特征 陈美玲;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凌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 2008-04-15

80 外源一氧化氮供体SNP对受旱小麦光合色素含量和PSⅡ光能利用能力的影响 邵瑞鑫;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凌; 陕西杨凌 【期刊】作物学报 2008-05-12

81 黄土高原不同退耕年限坡地植物比叶面积与养分含量的关系 韦兰英; 上官周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广西桂林; 陕西杨陵 【期刊】生态学报 2008-06-15

82 氮素水平对小麦根-冠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绪成; 郭天文; 谭雪莲; 高世铭; 上官周平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陵; 甘肃兰州 【期刊】西北农业学报 2008-05-16

83 薄层水流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杨锦; 吕宏兴;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灌溉排水学报 2008-08-15

84 黄土丘陵区油松天然次生林林窗特征与更新动态 张希彪; 王瑞娟; 周天林;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 2008-10-15

85 刺槐叶片可塑生长的密度依赖性 韦兰英; 安慧; 上官周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西北植物学报 2008-09-15

86 旱作农业区化学节水专家系统的研制 周正朝; 毛明策; 刘晓东;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 杨凌; 陕西 杨凌; 陕西 西安 【期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3-06-30

87 黄土半干旱丘陵区陡坡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潘成忠;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凌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2003-11-30

88 中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的作用和战略对策 彭珂珊;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凌; 陕西杨凌 【期刊】世界林业研究 2003-06-30

89 黄土高原植被资源数据网络共享系统 张安邦; 上官周平; 刘晓东; 鲍军鹏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陕西西安 【期刊】水土保持学报 2003-06-30

90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的植被资源信息支持系统 上官周平; 张安邦; 刘晓东; 鲍军鹏 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陕西西安 【期刊】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3-09-25

91 氮素营养对小麦根冠协调生长的调控 任书杰; 张雷明; 张岁岐;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期刊】西北植物学报 2003-03-30

92 黄土高原子午岭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研究 张希彪; 上官周平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生态学杂志 2005-08-30

93 陇中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退化与恢复重建调控机理 张汉雄;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 陕西杨凌 【期刊】山地学报 2005-08-28

94 陆生植物气孔参数与大气CO_2浓度变化 郑淑霞;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 陕西杨凌 【期刊】生态科学 2005-09-30

95 人为干扰下子午岭次生林土壤生态因子动态变化 周正朝;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凌;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 2005-09-18

96 黄土区次降雨条件下林地径流和侵蚀产沙形成机制——以人工油松林和次生山杨林为例 潘成忠;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凌;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 2005-09-18

97 黄土区水分环境演变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陵 【期刊】水土保持研究 2005-10-30

98 基于MVC模式的杨凌示范区农业专家库的设计与实现 李静; 崔利明;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杨凌; 陕西杨凌 【期刊】农业网络信息 2005-12-26

99 黄土高原植被资源数据仓库系统的研制 张安邦; 上官周平; 刘晓东; 赵军军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陕西西安 【期刊】计算机与农业.综合版 2003-03-26

100 加入WTO后中国粮食生产对策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凌 【期刊】科技导报 2003-04-20

151 农业专家系统及其应用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4-10-20

152 氮肥和底墒对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的调节效应分析 上官周平; 陈培元; 李英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西北植物学报 1994-04-15

153 黄土旱塬小麦生产综合管理专家系统 上官周平; 陈培元; 王永庆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期刊】计算机农业应用 1994-12-30

154 底墒和氮肥对小麦抽穗后绿色叶面积参数的调控模型 李英; 上官周平; 陈培元; 张春雷; 薛青武; 梁银丽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西北农业学报 1994-03-12

155 氮肥和底墒对小麦同化产物累积与运转的调节效应模型 上官周平; 李英; 陈培元; 张春雷; 薛青武; 梁银丽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西北农业学报 1994-06-12

156 旱作农业中有限水分的高效利用技术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世界农业 1995-06-10

157 黄土旱塬小麦生产管理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上官周平; 陈培元; 李英; 梁银丽; 王永庆; 陈军; 王红峰; 朱友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期刊】水土保持学报 1995-12-28

158 专家系统在农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王永庆; 上官周平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微机发展 1995-01-10

159 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现状及发展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世界农业 1997-02-10

160 旱坡地截流蓄水种植沟耕作技术及其水肥效益研究 李永平; 秦爱红; 穆兰海; 吕廷会; 上官周平 宁夏固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宁夏固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水土保持通报 1997-10-28

161 氮素营养对旱作小麦光合特性的调控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7-06-20

162 作物获得最佳产量的亏缺灌溉及其实施策略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7-12-30

163 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对不同干旱方式的反应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西北农业学报 1997-12-12

164 旱地作物群体生理生态几个问题的探讨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杨陵 【期刊】生态农业研究 1997-08-15

165 提高陕北渭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选择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8-03-30

166 西北地区粮食生产及其持续发展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1998-06-30

167 栽培条件对冬小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上官周平; 周维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 【期刊】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8-09-20

168 快速干旱下钾对玉米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李秧秧; 上官周平; 陈培元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 杨陵; 陕西 杨陵 【期刊】西北农业学报 1993-10-01

169 高粱抗旱机理的研究进展(综述)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3-03-02

170 土壤干旱对小麦叶片渗透调节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上官周平; 陈培元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期刊】华北农学报 1989-12-31

171 渗透调节强度在小麦抗旱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上官周平; 陈培元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麦类作物学报 1989-12-27

172 不同谷子品种水分关系的研究 上官周平; 陈培元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陕西农业科学 1989-01-31

173 水分胁迫对小麦光合产物的累积与运转的影响 荆家海; 马书尚; 上官周平; 陈培元 西北农业大学; 陕西省果树研究所; 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陕西农业科学 1989-05-01

174 小麦叶片光合作用与其渗透调节能力的关系 上官周平; 陈培元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上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上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期刊】植物生理学报 1990-12-31

175 玉米对渗透胁迫的反应和生理适应 上官周平; 陈培元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期刊】植物学通报 1990-06-30

176 水分胁迫对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 上官周平; 陈培元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期刊】西北植物学报 1990-04-02

177 旱地作物的光合作用与产量 薛青武;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期刊】山西农业科学 1990-11-27

178 不同抗旱性冬小麦品种渗透调节的研究 上官周平; 陈培元 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期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1-12-31

179 小麦对土壤干旱的生长生理响应及其抗旱性 上官周平; 陈培元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期刊】陕西农业科学 1991-01-31

180 水分胁迫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 上官周平; 陈培元 【期刊】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 1988-11-15

181 强化碳汇林业建设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会议】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10-28

182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生产力变化及其与物种多样性关系 上官周平; 王凯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会议】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 2008-12-01

183 一氧化氮参与细胞分裂素诱导受旱玉米荧光信号的增加 邵瑞鑫; 毛建昌;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会议】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9-08-13

184 适度开发黄土高原 保障区域粮食平衡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会议】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 1999-06-01

185 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与发展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会议】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000-04-01

186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整治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会议】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 2000-06-30

187 长期施氮对黄土旱塬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上官周平; 张雷明; 毛明策; 张安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 2003-04-01

188 氮素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调控机理 上官周平; 李秧秧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 2003-04-01

189 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及δ~(13)C值的时空变异 上官周平; 郑淑霞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2004-10-01

190 近100年来黄土高原典型植物叶片δ~(13)C值变化动态 郑淑霞;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2004-10-01

191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安全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研究所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 2006-01-01

192 黄土高原半干旱偏旱区旱地苜蓿垄沟集水种植产流蓄水耗水特征及水肥调控效果 李永平; 贾志宽; 刘世新; 景继海; 韩青芳; 上官周平 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 【会议】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 2006-08-01

193 白三叶幼苗叶片光合特性、比叶面积及叶氮含量对光照和养分的响应 安慧; 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会议】2007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2007-08-01

194 NO和CK供体对受旱小麦的光合生理的协同效应 邵瑞鑫; 上官周平 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纪念殷宏章先生百年诞辰暨全国光合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8-09-01

195 子午岭植被自然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特征的关系 王凯博; 上官周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会议】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 2008-07-01

荣誉奖励:


1. 1996年获陕西省首届青年科技奖。

2. 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方树泉优秀青年科学家奖。

3. 1999年获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4. 2001年获陕西省优秀回国留学人员荣誉称号。

5. 200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6. 2004年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7. 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8. 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9. 2005年入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10. 200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

11. 2006年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

12. 2006年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资料更新中……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