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农林科技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苏伟强,男,1964年8月1出生,籍贯贵港市。现任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研究员。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8年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本科毕业分配到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园艺研究所工作。

1998年获副研究员职称。

社会兼职:

资料更新中……

培养研究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从事南亚热带果树生物技术与果树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新品种、农业智能化化信息技术、配套栽培技术及绿色果品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及亚热带水果保鲜生理与贮运保鲜技术。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先后主持和参加实施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其中有10项获奖,2项已进行成果登记。目前主持或参加的在研项目有农业部农业结构重大技术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攻关等研究课题10多项。

1.国家863计划306主题子项目“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应用示范工程——广西示范区荔枝电脑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应用”。

2.番木瓜新品种引进、选育、繁育及示范推广。

3.广西李、野生葡萄葡萄资源调查及分类研究。

4.广西水果发展战略及规划研究。

5.都安、大化县山葡萄资源及繁殖技术研究”项目。

6.菠萝杂交种‘3136’区试与小试研究。

7.遗传型荔枝优变单株引种、鉴定和繁殖项目已通过自治区成果鉴定并进行了成果登记。

8.特大果型荔枝新品种――‘钦州红荔’的选育”项目已通过自治区成果鉴定并进行了成果登记。

主要成就:

1、主持或参加实施多项国家、自治区基金及攻关项目重新调查和鉴定了优稀种质资源材料100多份,在对荔枝、龙眼品种资源及选育种系列研究中,建立了广西李、荔枝、龙眼等果树种类的同工酶分析技术体系和早期鉴定技术体系,并应用于荔枝、龙眼等果类的优变单株早期鉴定和筛选,极大地促进了广西果树种质资源利用创新研究、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成功选育出“贵妃红”、“钦州红荔”、“草莓荔”、“细核脆香龙眼”、“大果甜杨桃一号”等一批果树新品种或新单株,其中有3个已通过自治区品种委员会审定,并应用于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国内首次将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和数据库、人工智能、系统工程及多媒体等技术与荔枝栽培学、植物保护学等农业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荔枝农业专家系统,达到人机操作界面直观、明了、友好,降低了客户端的专业要求,有利于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应用,有效地解决了目前我国普遍存在专家型农业科技人员短缺的问题。该系统已获得国家软件著作登记,并在广西智能农业信息网运行应用。

3、针对广西果蔬采后保鲜技术研究相对薄弱和落后局面,积极进行亚热带果蔬采后科学与技术学科的规划和建设,2003年得到国家农业部支持,承担了农业结构重大技术研究专项“热带亚热带主要水果保鲜技术研究”,最近又获得得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和广西农科院发展基金的资助项目,系统地开展果蔬采后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果蔬采后病理、果蔬贮藏保鲜新技术、果蔬产品与包装质量及保鲜处理标准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保鲜技术研究有机结合,互相促进,显著地提高我区果蔬采后贮运保鲜技术研究水平。

论文专著:


在国家级和省级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5篇,合编出版专著3部,参加国际学术交流1篇,合编出版专著3本。

出版专著:

《香蕉菠萝番木瓜采后处理与贮运保鲜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荔枝 龙眼 杧果采后处理与贮运保鲜技术》,人民出版社,2007。

资料更新中……

发表论文:

1 广西菠萝蜜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价 陆玉英; 苏伟强; 阮经宙; 刘业强; 任惠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中国热带农业 2011-06-10

2 “台农17号”菠萝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张瑛; 刘业强; 苏伟强 广西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期刊】广西农业科学 2010-04-30

3 甜橙晚熟品种春橙1号选育及其早结丰产栽培技术 陆玉英; 李文信; 阮经宙; 苏伟强; 刘业强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期刊】广西农业科学 2009-02-28

4 广西沿海地区作物种质资源土著知识调查 陈成斌; 李丹婷; 农保选; 刘开强; 苏伟强; 杨荣仲; 陈怀珠; 黄熊娟; 刘义明; 杨显志; 黄惠民; 陆茂新; 苏永福 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广西甘蔗研究所; 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防城港市农业局农技中心; 钦州市农业局种子站; 合浦县农业局 【期刊】广西农业科学 2009-05-30

5 恢复广西菠萝产业的建议 刘荣光; 苏伟强 ; 梁侠; 梁永良; 刘安阜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广西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 广西农业厅经作处;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广西南宁; 广西南宁 【期刊】广西园艺 2006-01-20

6 芒果攻梢、控梢、保花、保果技术 陆玉英; 欧世金; 阮经宙; 苏伟强; 刘业强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广西大学农学院;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期刊】果农之友 2006-04-01

7 广西芒果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陆玉英; 欧世金; 顾林 ; 阮经宙; 苏伟强; 刘业强; 何全光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广西大学农学院; 广西软件新技术实验室;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南宁 【期刊】中国农学通报 2006-06-05

8 白露龙眼无公害栽培技术 苏伟强; 刘业强; 陈远祥; 任惠; 李展恒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广西桂平市水果局 【期刊】中国热带农业 2007-02-10

9 1-MCP对田阳香芒采后生理指标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何全光; 任惠 ; 苏伟强; 朱建华; 黄宏明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南宁 【期刊】广西农业科学 2008-01-30

10 杨桃新品种——大果甜杨桃2号 苏伟强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期刊】农家科技 2008-03-01

11 影响果蔬货架寿命的若干因素 何全光; 苏伟强; 任惠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期刊】保鲜与加工 2008-11-10

12 番荔枝品种A.P.引种观察 陆玉英; 阮经宙; 李文信; 刘业强; 苏伟强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广西南宁; 广西南宁 【期刊】果农之友 2005-04-30

13 广西八个荔枝新品种(株系)果实品质分析 朱建华; 彭宏祥; 苏伟强; 黄凤珠; 刘业强; 刘荣光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南宁 【期刊】中国南方果树 2005-11-20

14 番荔枝品种A.P.引种栽培及其发展前景 陆玉英; 阮经宙; 李文信; 刘业强; 苏伟强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南宁 【期刊】广西农业科学 2004-09-30

15 广西龙眼种质资源研究及品种选育 朱建华; 彭宏祥; 苏伟强; 何新华; 黄凤珠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广西大学农学院;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广西南宁; 广西南宁 【期刊】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2-12-30

16 “钦州红荔”新株系形态及同工酶分析 彭宏祥; 李云昌; 苏伟强; 谭裕模; 黄德健; 刘荣光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期刊】广西科学 2000-03-20

17 荔枝优良变异单株的引种观察 苏伟强; 彭宏祥; 刘荣光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期刊】中国南方果树 2001-03-30

18 大果型荔枝新品种‘钦州红荔’ 彭宏祥; 李云昌; 黄德健; 苏伟强; 刘荣光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广西钦州市水果局;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期刊】园艺学报 2001-08-30

19 加快广西荔枝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苏伟强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所 【会议】2003年广西专家论坛•水果发展战略专题调研报告 2003-08-01

资料更新中……

荣誉奖励:


1.1994年获广西农牧渔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2.1994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

3.1996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

4.1999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

5.自治区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获得者。

6.2011年度南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媒体报道(一):


保鲜专家访谈:保鲜水果的问题很复杂

如今,南宁的市面上,经过保鲜处理的龙眼、葡萄随处可见,催熟香蕉会导致孩子早熟的说法也不绝于耳。保鲜水果是否有毒?催熟香蕉能不能放心吃?到底水果该不该使用这些农药或者添加剂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的苏伟强教授。

保鲜剂的使用很普遍

《健报》:什么样的水果需要保鲜剂?

苏伟强:在水果贮藏保鲜过程中,贮藏环境的温度和气体条件是主要条件,但在水果贮藏期间,它们能够承受的温度和气体条件下,控制不住霉菌的生长;另外,果蔬保鲜贮藏需要的较高湿度,正是霉菌生长的良好条件;因此,在果蔬保鲜中使用防腐剂是必不可少的。防腐剂不但对果蔬保鲜有利,而且它也可控制产生毒菌,从而使人们免受霉菌毒素的侵害。因此说,一些“不含任何保鲜剂”的说法是一种误导。现在不少水果都会适当添加保鲜剂,使用得较多的是柑橘、葡萄、龙眼等水果。

《健报》:保鲜剂有什么类别?保鲜原理是什么?

苏伟强:在果蔬保鲜领域采用的保鲜手段主要有物理和化学两大类。每一类衍生的新技术很多,各自依托不同的保鲜原理。各种保鲜手段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是通过对保鲜品质起关键作用的三大要素进行调控:首先是控制其衰老进程,一般通过呼吸作用的控制来实现;其次控制微生物,主要通过腐败菌的控制来实现;第三为控制内部水分蒸发,主要通过环境相对湿度的控制和细胞间水分的结构化来实现。

《健报》:使用保鲜剂对人体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苏伟强:在食品中使用化学品难免让人们担心,而且最大的担心就是——保鲜剂能杀菌,同时对人体也有害处。目前,国家确认能致癌的农药就有不少,但这些毒性大、残留量高的农药已经开始被禁止使用。人们最大的担心莫过于两点:一是很多采后用药是由农药衍生而来。人们本来对采前使用农药已经很担心,更不必说将它应用于采后了。二是残留毒性问题。无论是浸果还是喷施都会对果蔬造成污染。有些药具内吸性,可以透过果皮进入果肉,这都会在果蔬中形成一定的残留量。

《健报》:国家允许使用的保鲜剂有哪些?

苏伟强: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世界各国食品添加剂标准中规定的允许在果蔬采后应用的药剂有十几种,如噻苯咪唑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对青、绿霉菌等128种有效。

《健报》:国内和国外的标准有什么不同呢?

苏伟强:国外对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使用的农药种类和农药残留量控制得很严格。一些农药,在中国允许使用,在美国或者欧洲,就是被禁止使用的。比如,在保鲜方法中经常使用的熏硫法,对于二氧化硫残留含量,在美国,它合格的标准是<10PPM,中国是<30PPM。欧洲为此制订了一系列的标准,在《欧法典》里,都可以查阅到相关数值。

《健报》:如何避免保鲜剂对身体的影响?

苏伟强:对这些残留物光靠食用前洗一洗是不行的,所以在吃蔬菜时要用清水多浸泡一会,橘橙类的水果可以剥皮食用,像柠檬、苹果等皮可食用的水果最好削掉果皮后再食用。碰上打过蜡的水果,可将水果放进4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一会儿,轻轻擦洗表皮,即可清除表皮的果蜡。

硫处理的争议

《健报》: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保鲜方法有哪些?

苏伟强:比较常见的是浸泡保鲜溶液。采用这种方法的水果一般都是有比较厚的外皮,需要削皮才能食用。有的果商还会利用明矾水涂抹水果表面,使之外表光亮新鲜。打蜡的现象比较常见,如苹果、橙子、蛇果等很多水果都打蜡,特别是进口水果,打蜡延长保鲜期,这在国际上是被认可的。葡萄、荔枝、龙眼等采用硫处理仍然是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处理技术,但争议也比较大。

《健报》:硫处理是什么样的保鲜方法?

苏伟强:硫处理包括熏硫法和浸硫法,是一种便宜而且有效的保鲜处理方法。二氧化硫能起到抑制微生物活动的作用,还能提高维生素C保存率,经硫处理的果蔬产品,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少果蔬制品贮藏时害虫产卵及变酸败坏,从而延长贮藏期。

把需要保鲜的水果放到密封的空间用硫进行熏蒸,使经过熏硫处理的水果保存时间较久,水果的外表也会变得美观。但是这个方法的缺点也很明显,会有二氧化硫残留。如果操作人员有经验,可以把它控制在国家允许的范围,但如果在小作坊进行操作,极有可能导致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目前,从东南亚进口的龙眼一般都是经过熏硫法进行保鲜处理过的。据泰国方面的专家说,他们在二氧化硫残留量上控制得很好,但是,具体的方法我们也没有去论证过。

《健报》:葡萄也用熏硫法吗?

苏伟强:葡萄在贮藏中容易发生的主要问题是枯梗、掉粒和霉烂。因此在维持较高相对湿度的同时要采取防腐措施,控制微生物生长,减少果实腐烂,二氧化硫气体对葡萄灰霉菌等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因此,葡萄在保鲜处理中应用硫处理也较为常见,但是葡萄果皮薄,因此,更容易出问题。

《健报》:如何去辨别二氧化硫残留超标的水果?

苏伟强:二氧化硫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大,如果食用了二氧化硫含量超标的食物,轻则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严重时还会毒害肝和肾,引起急性中毒,甚至致癌。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鉴别是否有毒:一是看颜色,硫处理后会使果蔬原料颜色出现漂白,色泽白色的须谨慎;二是闻气味,须要特别提防有刺激性气味的。

植物激素影响健康?

《健报》:据国内媒体报道,有的果农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健康也会造成影响?

苏伟强:目前果树生产上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的有毒,有的毒性很低,有的尚不清楚。已知生长素、赤霉素类、乙烯及脱落酸,在人们食用的果树和蔬菜中大量存在,因此施用这些物质对人体不会有什么影响。据实验丁酰井有1/10的致癌率,所以在1990年就被禁用。也有报道说,吃100克使用过丁酰井的苹果,其毒性不过相当于抽一支烟的毒性。抑芽丹在抑制马铃薯等果蔬发芽中使用,曾被认为是致癌物,但对许多哺乳动物的细胞系进行研究,都得出否定的结论,美国目前还在实验中。如2,4-D在果蔬保鲜中使用,可以保持果蔬表面鲜亮,但实验发现有致癌作用,也是被禁止使用的,需长期贮存的柠檬除外。目前,国家对农药使用的剂量、方法、品种和范围都有严格的规定,若随意超量使用一定会危害人体健康。

《健报》:植物激素能否引起儿童性早熟?

苏伟强:植物激素不会引起儿童性早熟。植物激素在植物上应用可起到调节生长和发育的作用。国内外广泛应用植物激素于水果生产,如保花保果、疏花疏果、延缓或促进果实成熟等,以达到提高果树产量和品质的目的。某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应用之前都经过大量的实验,分析过它对人畜有无毒性以及在植物体内残留时间的长短。凡是毒性大的不用,毒性小的可用;如果在植物体内残留时间长的,则要距离食用时间长些施用。到目前为止,科学界尚无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与儿童性早熟联系起来的确切报道。

矛盾如何解决?

《健报》:如何解决技术与标准的问题?

苏伟强:人们希望回归自然,享受绿色食品,但在当今社会,纯天然很难做到。人们对于在食品中使用化学品,尤其是使用防腐剂等添加剂很担心,但在实际上不使用又不行。在这种情况下就存在着如何发展采后用药,当务之急就是开发研制采后用药的食品添加剂,一切按照国际和我国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执行。总的发展原则是保鲜剂的“商品化”,具体内容就是:用药品种、用量、残留合法化;配方制剂化;剂量控释化;应用技术简便化。

《健报》: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苏伟强:可以将农药与采后用药分开,用于采后的药剂必须是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规定,专门生产和使用“食品级”的原药,还应该改变单纯依靠防腐进行果蔬防腐的概念,制剂中尽量采用“多功能”的原料,使制剂成为“一付药”,而不是单一的“一种药”,针对不同的果蔬品种发展专用制剂,既要考虑便于使用,又要考虑到食用前易于清洗。

来源:中国苹果交易网 2007-01-17

媒体报道(二):


秋季水果看新鲜

秋高气爽,瓜果飘香。记者近日走访南宁市场发现,夏威夷木瓜、百香果、鸡蛋果、火龙果、杨桃、莲雾、山竹等等新“面孔”,越来越常见。它们来自何处,口感怎样,好不好吃,有什么营养?……关于这些,来自广西农科院的专家一一为你揭开神秘“面纱”。

“夏威夷木瓜”:大多来自本地

11月10日,记者与广西农科院的水果专家苏伟强走访了南宁市五里亭水果批发市场以及火车站四号门的水果批发行。

番木瓜在南宁不算生面孔,香甜多汁,用来炖雪耳、拌牛奶都不错,是著名的养颜美容甜点。在五里亭水果批发市场,记者发现,个头较大、外观漂亮的木瓜上大都贴上了“夏威夷木瓜”的小标签,价钱也比普通小木瓜贵近一倍。问老板,老板指着标签说:“没看到吗?来自夏威夷的木瓜呢!”

苏伟强摇摇头,称这些木瓜并非来自夏威夷。“夏威夷木瓜”只是品种优良的水果型木瓜的总称,并不是一个品种名。在我国海南、广东以及广西,都可以种植。因此目前南宁市面上的所谓“夏威夷木瓜”,大多来自南宁附近郊县,并不是进口水果。在火车站四号门高档水果批发行,一家专卖木瓜的果行的老板也告诉记者:“夏威夷木瓜的标签每个不到1角钱,可以轻易买到。”

对于挑选木瓜的方法,苏伟强分别拿起一个长梨形、一个圆鼓鼓的木瓜,让记者凭直觉挑选。记者“以貌取瓜”,挑了个长梨形的。苏伟强笑笑,表示赞同。

原来番木瓜植株按株性还分为雌株、雄株和两性株。记者挑的长梨状、形似节瓜的正是两性株所结的果实,它果腔小,果肉厚,品质优;另一个瓜身圆圆,形似沙田柚,是雌株所结的果实,但其果腔大,果肉薄,品质稍差。“挑番木瓜除了尽量挑选长梨形状之外,还要注意其色泽。如果是当天食用,则选瓜身已黄果身还硬的成熟瓜为好,否则可选皮还浅绿的,便于保存。”苏伟强提醒道。

火龙果:“天然排毒美容品”

市场上,外表红彤彤、长着鱼鳞般外皮的火龙果也很多。说起它,很多市民既熟悉又陌生。五里亭水果批发市场里,一位在挑选火龙果的陈女士就说,吃火龙果完全是因为它“甜而不腻,清香爽喉”,至于火龙果有什么营养,吃了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她摇摇头。卖火龙果的摊贩们也大多说不出它有啥好处。

苏伟强笑笑说:“火龙果可是个物美价廉的好宝贝,可惜大家对它认识不深。”火龙果原产于巴西、墨西哥等中美洲热带沙漠地区,后由中国台湾改良引进海南、广西、广东等地栽培,目前是广西盛产的热带水果之一,具有独特的排毒、抗衰老功效。

据介绍,火龙果果肉中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白蛋白是具粘性,胶质性的物质,对重金属中毒具有解毒的功效。

除了含丰富的白蛋白外,火龙果还有一种更为特殊的成分花青素。花青素在葡萄皮、红甜菜等果蔬中也含有,但以火龙果果实中的花青素含量最高,尤其在红肉品种当中。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还能提高对脑细胞变性的预防。

“这可比整天涂抹那些有化学成分的护肤霜好多了!”陈女士听完专家的话,忍不住在袋子里又多添了几个火龙果。苏伟强特别提醒,在选购火龙果时要注意是否新鲜,果皮是否鲜亮,发现果实较软,则不新鲜了。

百香果:貌不惊人味道好

百香果,顾名思义,拥有丰富香气的水果。但说实话,见到它的外形时,颇让人失望。大概鸡蛋大小,紫红色外壳,壳硬无光泽,有些果壳还有皱皮和凹陷现象,怎么看都不像拥有百味香气的奇珍异果。

苏伟强估摸出记者的心思,也没说话,径直向摊主要来一把小刀,轻轻撬开果壳,里面中空,内有密密麻麻黑色细小种子,被一层金黄透明的果肉包裹着。专家说,吃的正是这层薄薄的黄色果肉。他示意记者凑近果肉闻闻,果然香气芬芳、浓郁,仔细嗅嗅,发现带有石榴、菠萝、香蕉、草莓、柠檬、芒果等多达十几种水果的香味,难怪名字由此而来。再试尝一小口,口味微酸、香甜可口,十分开胃。

苏伟强不紧不慢介绍起来:百香果原产于南美洲,属热带水果,其果汁可散发出多达165种香气成分,因此享有“饮料味精”的美誊。更传说它就是人类始祖亚当夏娃所吃的“神秘果”,于是百香果又有爱情果、情人果、相思果之称。

百香果越成熟,果壳颜色会越深,同时皮越皱。百香果色、香、味俱佳,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除了直接食用,苏伟强还介绍了制作百香果汁的方法:把百香果果肉刨出,充分搅出汁液,加上蜂蜜、冷开水,就成了一杯香气宜人、酸酸甜甜的天然果汁,比直接食用味道更棒。“不过记得一定是用冷水或冰水冲泡,如果换成温水或滚水,会把果汁的香气冲散,好滋味大减”。

莲雾:当得起“水果”之名

莲雾不仅名字好听,而且长相漂亮,形似一个个鲜红菜椒,表皮光亮,皮薄肉细,透着水灵,讨人喜爱。忍不住拿起来仔细端详,摊主还特别提醒要轻拿轻放,不能下重手。因为一不小心,指甲掐到果肉里,就可能“果汁四溢”。

一位年轻女摊主说,南宁市场上的莲雾大多来自台湾,因为外形讨喜又有好听的名字,所以南宁人比较容易接受。记者试着尝了一口,轻轻咬下,果肉脆嫩,嘴里都是清甜的果汁。莲雾与其他水果相比,还有一大特色,就是不用去皮吐核,皮肉皆可食用,无半点浪费。

苏伟强介绍说,莲雾又名水蒲桃,原产于马来半岛,是一种主要生长于热带的水果。目前在我国台湾省,莲雾被认为是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果,在台湾的外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莲雾最大特点就是果汁多,味美,消暑解渴,与苹果口感相似,营养价值也有相似之处,但热量比苹果低。

“关于它的吃法没什么特别的,直接生吃鲜果就好。”苏伟强拿起一个颜色较深的莲雾,指指它脐部说,“挑选的时候倒有两点需注意,第一选颜色,颜色越红越甜;其次看脐部那四片突起的果肉,越分开表示越成熟,味道也就越好。”

另外,摊主也介绍了莲雾保存的小诀窍,放入冰箱冷藏时,记得用保鲜袋装好,不能让莲雾吸收冰箱的水气,否则会变得湿湿软软的。

来源:南国早报 2007-11-14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