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小麦的遗传育种的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先后主持和参加“十五”、“十一五”国家和省级科研开发等20余项:
1. 国家财政部重大农业科研条件建设项目子项目“安徽省矮败小麦育种基地建设”(安徽首席专家)。
2. 农业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研究”。
3. 协作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离子注入小麦诱变育种研究”。
4. 安徽省种子工程项目“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选育及示范”。
5. 参与主持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产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及成果转化”。
6.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优质高产专用小麦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培育”。
7. 安徽省“十一五”科技攻关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
8. 安徽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
9. 安徽省国际合作项目“中智农业技术合作研究中心”。
10. 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黄淮麦区优质专用强筋冬小麦新品种选育及高效生产技术研究”。
11.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小麦品质性状分子标记的多重PCR体系创建及应用”。
科研成果:
1. “小麦抗耐赤霉病新品种选育的研究”获1998年度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 “矮败小麦应用的研究”获2009年度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 “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发现、鉴定与初步利用”获199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农业部科技进二等奖。
4. “矮败小麦创制与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建立及应用”获2009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
5. “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育种方法的创建与应用”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6. 富麦9606选育 王丽芳; 赵磊; 甘斌杰; 盛明传; 王绍义; 史方祝; 蒋山; 胡燕; 李晓玉; 刘辉; 王献志 凤台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科技成果】凤台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安徽省丰台县农科所;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 2007-02-13
发明专利: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加编写著作2部。
出版专著:
1《冬小麦亩产1200斤关键技术(彩插版)》参加 中国三峡出版社 2006
2《中国冬小麦新品种动态》参加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10
发表中文论文:
1 安徽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构想 胡宝成; 甘斌杰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期刊】安徽科技 2010-10-20
2 安徽沿淮江淮麦区稻茬小麦新品种(系)筛选 万映秀; 赵斌; 王永玖; 赵莉; 王瑞; 甘斌杰; 张平治 安徽省农业科院作物研究所/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龙亢农场农科所 【期刊】安徽农学通报 2008-10-10
3 2003年安徽省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防治对策与建议 甘斌杰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合肥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03-06-25
4 离子束诱变小麦新品种皖麦42号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甘斌杰; 杨赞林; 余增亮; 汪建来; 王瑞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合肥 【期刊】中国农学通报 2003-10-30
5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及其相互间配粉对粉质参数影响初探 王瑞; 赵竹; 赵斌; 汪建来; 孔令聪; 曹承富; 甘斌杰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合肥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03-12-25
6 小麦品种混播的产量与品质效应初报 汪建来; 孔令聪; 曹承富; 甘斌杰; 王瑞; 赵斌; 赵竹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合肥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03-12-25
7 播期播量对皖麦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汪建来; 孔令聪; 汪芝寿; 曹承富; 甘斌杰; 王瑞; 赵斌; 赵竹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合肥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03-12-25
8 播期与密度对皖麦44生长发育的影响 汪芝寿; 孔令聪; 汪建来; 曹承富; 王瑞; 甘斌杰; 赵斌; 赵竹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合肥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03-12-25
9 氮素水平对皖麦44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 曹承富; 孔令聪; 汪建来; 汪芝寿; 王瑞; 甘斌杰; 赵斌; 赵竹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合肥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03-12-25
10 中筋小麦皖麦44的产量构成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规程研究 孔令聪; 汪建来; 曹承富; 王瑞; 甘斌杰; 赵斌; 赵竹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合肥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03-12-25
11 我省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防治对策与建议 甘斌杰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期刊】安徽农业 2004-02-28
12 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皖9926的选育与利用 甘斌杰; 余增亮; 汪建来; 王瑞; 杨赞林 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04-10-25
13 不同剂量奥普尔液肥处理土壤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夏桂平; 杨赞林; 甘斌杰 安徽省农科院植保研究所;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1999-02-25
14 皖麦32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杨赞林; 甘斌杰; 余增亮; 孙继明; 朱荣毅; 汪良成; 杨艳洲; 马广约; 王丽芳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六安地区种子公司; 国有马厂湖农场; 凤台县农科所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1999-08-25
15 高产优质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皖麦27号的经济效益测算 丁永官; 余庆来; 甘斌杰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1999-08-25
16 小麦抗(耐)赤霉病新品种选育的研究 杨赞林; 甘斌杰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1999-12-25
17 小麦新品种皖麦44的选育与利用 汪建来; 孔令聪; 王瑞; 甘斌杰; 曹承富; 赵斌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合肥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02-08-25
18 离子注入小麦诱变育种的回顾与展望 杨赞林; 甘斌杰; 余增亮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合肥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02-10-25
19 稻茬麦品种的选育和利用 杨赞林; 甘斌杰; 汪建来; 王瑞; 汪芝寿; 曹承富; 孔令聪; 赵斌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 【期刊】安徽农学通报 2001-10-25
20 皖麦43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杨赞林; 甘斌杰; 余增亮; 马广约; 王丽芳; 王绍义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凤台县农科所; 凤台县农科所 合肥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01-10-25
21 氮肥运筹对皖麦44产量性状的影响 汪建来; 曹承富; 孔令聪; 王瑞; 甘斌杰; 赵斌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合肥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01-10-25
22 皖麦44丰产稳产性及其产量结构分析 汪建来; 孔令聪; 王瑞; 甘斌杰; 曹承富; 赵斌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合肥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01-12-25
23 “矮败”小麦回交群体若干重要性状的相关分析 甘斌杰; 杨赞林; 张少华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合肥 【期刊】麦类作物学报 2001-11-30
24 矮败小麦利用的研究Ⅱ异交结实率 杨赞林; 甘斌杰; 张少华 安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1994-03-30
25 温度对小麦返白系返白基因表达的效应研究 张少华; 杨赞林; 甘斌杰; 解云鹤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涡阳县农科所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1994-06-30
26 皖麦23号(8704)生物学特性和栽培要点 杨赞林; 张少华; 甘斌杰; 金陵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1994-09-30
27 矮败小麦利用的研究Ⅲ.株高遗传评价 张少华; 杨赞林; 甘斌杰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1995-03-30
28 小麦光敏不育系皖901S研究初报 张少华; 杨赞林; 甘斌杰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1995-06-30
29 江淮地区小麦新品种选育的回顾与展望 杨赞林; 甘斌杰; 张少华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1995-09-30
30 小麦皖8804丰产性和稳产性综合分析 甘斌杰; 杨赞林; 张少华; 代秉勋; 高福平; 马广约; 周军; 沈林; 计文超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阜阳地区种子公司; 凤台县水稻原种场; 凤台县种子公司; 淮南市种子公司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1995-12-30
31 皖麦26号(皖8804)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杨赞林; 张少华; 甘斌杰; 代秉勋; 高福平; 马广约; 周军; 沈林; 计文超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阜阳市种子公司; 凤台县水稻原种场; 凤台县种子公司; 淮南市种子公司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1996-09-30
32 皖麦27号(皖91808)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杨赞林; 张少华; 甘斌杰; 董淮滨; 张瑶书; 李家元; 张多胜; 马广约; 王丽芳; 王昭义; 李先金; 童俊; 杨艳洲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寿县农技推广中心; 寿县种子公司; 凤台县农科所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1997-03-30
33 奥普尔在小麦上应用简报 夏桂平; 杨赞林; 甘斌杰 安徽省农科院; 安徽省农科院 【期刊】安徽农业 1997-08-05
34 高产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系──皖2219 杨赞林; 甘斌杰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 【期刊】安徽农业 1997-10-05
35 不同时期喷洒奥普尔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夏桂平; 杨赞林; 甘斌杰 安徽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1997-12-30
36 小麦高产新品种——皖麦32号 杨赞林; 甘斌杰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 【期刊】中国农村科技 1998-10-15
37 小麦高产新品种皖麦32号 杨赞林; 甘斌杰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 【期刊】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1998-12-15
38 高产、多抗、优质小麦新品系——皖91808 杨赞林; 张少华; 甘斌杰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 【期刊】农林科学实验 1994-09-05
39 小麦育种的几个问题探讨 杨赞林; 甘斌杰; 张少华; 沈正兴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1992-06-29
40 “矮败”小麦利用的研究——Ⅰ开花习性和柱头生活力 杨赞林; 甘斌杰; 张少华; 沈正兴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1992-08-28
41 离子注入小麦的变异效应 甘斌杰; 杨赞林; 张少华; 沈正兴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合肥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1993-05-01
42 皖麦16号(8553)生物学特性和栽培要点 杨赞林; 张少华; 金陵; 沈正兴; 甘斌杰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合肥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1993-06-30
43 骠马防除麦田杂草的施用技术 张少华; 杨赞林; 沈正兴; 甘斌杰; 刘楚宁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生产资料公司 合肥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1993-08-29
44 离子注入小麦诱变育种及生物效应的研究 I、对出苗及苗期性状的影响 杨赞林; 甘斌杰; 金陵; 张少华; 沈正兴; 余增亮; 何建军; 邓建国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1990-06-30
45 离子注入小麦诱变育种及生物效应的研究 Ⅱ对植株生长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杨赞林; 甘斌杰; 金陵; 张少华; 沈正兴; 余增亮; 何建军; 邓建国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1990-08-29
46 离子注入对小麦生长发育的效应 杨赞林; 甘斌杰; 金陵; 张少华; 沈正兴; 余增亮; 何建军; 邓建国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期刊】安徽农学院学报 1991-12-31
47 “矮败小麦”株高的回交遗传效应 张少华; 杨赞林; 甘斌杰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合肥 【期刊】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12-31
48 小麦品种混播的产量与品质效应初报 汪建来; 孔令聪; 曹承富; 甘斌杰; 王瑞; 赵斌; 赵竹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会议】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