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农林科技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汪家社,男,1955年8月出生,福建永泰人,中国共产党员。现任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0年1月从南京林学院林学系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毕业。

1980年分配到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工作、先后任武夷山保护区管理处研究室科员、桐木管理所副所长、所长、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研究室主任。

1996年通过省高评委评审获得林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

2004年3月起任管理局科技科科长。

社会任职:

1. 中国昆虫学会理事。

2. 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会员。

3. 中国林学会会员。

4. 福建省昆虫学会理事。

5. 福建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

6. 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7. 福建华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系客座副教授。

8. 福建省南平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顾问。

9. 福建省武夷山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副主任。

10. 《福建昆虫志》编委。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森林昆虫学的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叶甲科昆虫多样性研究。

2.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螟蛾科昆虫多样性研究。

资料更新中……

科研成果:

1. 武夷山竹林区白纹伊蚊垂直分布及蚊种组成调查研究,获卫生部、爱委会协作课题一等奖、南京军区后勤部科研成果五等奖。

2. 武夷山保护区经营方案,获省林业厅科研成果一等奖。

3. 武夷山保护区马尾松毛虫生态习性研究,获省林学会森保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4. 森林植物检疫证书微机办证开发与应用探讨,获省林学会森保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5. 武夷山枯叶蛾科昆虫研究初报,获省昆虫学会优秀论文奖。

6. 武夷山保护区森林昆虫资源微机管理系统》被选入《中国科学技术文库》。

7. 武夷山保护区叶甲科昆虫多样性研究,获省林业厅科研成果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8. 武夷山保护区三个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发明专利: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在《昆虫分类学报》、《林业科学研究》、《森林病虫通讯》、《昆虫知识》、《植物检疫》、《武夷科学》等刊物以及在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合著2部。

出版专著:

1《武夷山保护区叶甲科昆虫志》汪家社 杨星科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年3月

2《武夷山保护区螟蛾科昆虫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发表中文论文:

1 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土壤微生物量N时空变异 王国兵; 王丰; 金裕华; 汪家社; 阮宏华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上海泽泉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期刊】生态学杂志 2011-04-15

2 武夷山沿海拔梯度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变化(英文) 徐侠; 程晓莉; 周焱; 骆亦其; 阮宏华; 汪家社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俄克拉荷马大学植物与微生物学系; 福建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0-12-30

3 武夷山常绿阔叶林水分循环监测数据采集信息化研究 汪家社; 金昌善; 徐辉; 吴焰玉; 郑群力; 徐涵湄; 阮宏华 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省武夷山生物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武夷科学 2010-12-15

4 武夷山生态定位研究站野外仪器防雷研究 汪家社; 金昌善; 郑群力; 周方军; 吴焰玉; 徐辉; 阮宏华; 徐涵湄; 汪鹏 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省武夷山生物研究所; 武夷山市气象局;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武夷科学 2010-12-15

5 2008年雪灾对武夷山毛竹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和可溶性氮的影响 丁九敏; 卜晓莉; 刘胜; 徐涵湄; 汪家社; 徐自坤; 阮宏华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期刊】生态学杂志 2010-03-15

6 雪灾对毛竹林土壤呼吸与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刘胜; 丁九敏; 徐涵湄; 汪家社; 徐自坤; 阮宏华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期刊】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15

7 雪灾对武夷山毛竹林凋落物分解动态的影响 徐涵湄; 丁九敏; 刘胜; 卜晓莉; 王邵军; 汪家社; 徐自坤; 阮宏华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期刊】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15

8 雪灾对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效氮的影响 丁九敏; 徐涵湄; 刘胜; 汪家社; 徐自坤; 阮宏华; 刘玉石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期刊】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15

9 武夷山黄山松凋落叶在不同植物群落中的分解动态 韩勇; 徐宪根; 阮宏华; 王邵军; 汪家社; 徐自坤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期刊】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15

10 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土壤细根生物量季节变化 权伟; 连洪燕; 徐侠; 王丰; 汪家社; 方燕鸿; 余水强; 阮宏华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园林系; 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Department of Botany and Microbiology; 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期刊】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15

11 武夷山典型植被类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王邵军; 阮宏华; 汪家社; 徐自坤; 吴焰玉 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期刊】生态学报 2010-10-08

12 武夷山不同海拔梯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呼吸及其商值(qMB,qCO_2) 周焱; 徐宪根; 王丰; 阮宏华; 汪家社; 方燕鸿; 吴焰玉; 徐自坤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期刊】生态学杂志 2009-02-15

13 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土壤微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及主要影响因子 何容; 王国兵; 汪家社; 许波峰; 汪科继; 方燕鸿; 施政; 阮宏华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宁波市江北区农林水利局林特工作总站; 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农业、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期刊】生态学杂志 2009-03-15

14 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季节变化 徐侠; 权伟; 汪家社; 方燕鸿; 阮宏华; 叶镜中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俄克拉荷马大学;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期刊】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15

15 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氮矿化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徐宪根; 周焱; 阮宏华; 韩勇; 於华; 曹慧敏; 汪家社; 徐自坤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期刊】生态学杂志 2009-07-15

16 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特征 周焱; 徐宪根; 阮宏华; 汪家社; 方燕鸿; 吴焰玉; 徐自坤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期刊】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7-15

17 武夷山植被带土壤微生物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何容; 汪家社; 施政; 方燕鸿; 徐自坤; 权伟; 张增信; 阮宏华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宁波市江北区农林水利局林特工作总站; 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 农业、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期刊】生态学报 2009-09-15

18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螟蛾亚科昆虫的物种多样性 汪家社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武夷山 【期刊】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5-30

19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松毛虫属及其近缘属的分布与区别 汪家社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 武夷山 【期刊】武夷科学 2006-06-15

20 探索协调保护与发展关系新模式 汪家社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期刊】发展研究 2007-05-20

21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水螟亚科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汪家社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 武夷山 【期刊】华东昆虫学报 2007-02-15

22 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活性有机碳变化 徐侠; 陈月琴; 汪家社; 方燕鸿; 权伟; 阮宏华; 徐自坤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南京; 福建武夷山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 2008-03-15

23 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呼吸及其主要调控因子 施政; 汪家社; 何容; 方燕鸿; 徐自坤; 权伟; 张增信; 阮宏华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南京; 福建武夷山 【期刊】生态学杂志 2008-04-15

24 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细根生物量及形态特征 权伟; 徐侠; 王丰; 汪家社; 方燕鸿; 阮宏华; 余水强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南京; 福建武夷山; 福建武夷山 【期刊】生态学杂志 2008-07-15

25 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土壤易氧化碳 徐侠; 王丰; 栾以玲; 汪家社; 方燕鸿; 阮宏华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南京; 福建武夷山 【期刊】生态学杂志 2008-07-15

26 杉木生态系统生物量与固碳能力的分析与评价 汪家社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武夷山 【期刊】福建林业科技 2008-06-25

27 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水溶性有机物的紫外-可见光谱特征 周焱; 傅丽娜; 阮宏华; 徐宪根; 汪家社; 方燕鸿; 吴焰玉; 徐自坤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期刊】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7-15

28 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的比较 周焱; 徐宪根; 阮宏华; 汪家社; 方燕鸿; 吴焰玉; 徐自坤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期刊】生态学杂志 2008-11-15

29 武夷山丝栗栲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林捷; 叶功富; 何建源; 谭芳林; 罗美娟; 汪家社; 金昌善; 徐自坤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福州; 福建福州; 福建武夷山 【期刊】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06-30

30 ArcGIS在武夷山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分布电子地图制作中的应用 吴焰玉; 汪家社; 金昌善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武夷山; 福建武夷山 【期刊】武夷科学 2005-06-15

31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昆虫模式标本名录(Ⅲ) 汪家社; 吴焰玉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武夷山 【期刊】武夷科学 2002-06-15

32 切翅草螟属的研究 (Prionapteron Bleszynski)的研究(英文) 宋士美; 汪家社; 吴焰玉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北京; 福建 【期刊】Entomologia Sinica 2002-06-30

33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介绍 吴焰玉; 汪家社; 金昌善; 吕兆平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期刊】武夷科学 2000-06-15

34 简体中文昆虫学国际互联网站介绍与评述 吴焰玉; 汪家社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期刊】昆虫知识 2001-05-21

35 竹刨花板上的几种真菌 赵桂华; 刘利玲; 汪家社 南京林业大学; 福建省林业厅种苗总站;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期刊】森林病虫通讯 1995-09-27

36 武夷山保护区森林昆虫资源微机管理系统 吴焰玉; 汪家社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期刊】福建林业科技 1995-03-25

37 三种木腐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状况 赵桂华; 林庆源; 汪家社 南京林业大学; 福建省林业厅; 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期刊】林业科学研究 1996-06-30

38 森林植物检疫证书微机办证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探讨 吴焰玉; 汪家社; 金昌善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期刊】植物检疫 1996-07-30

39 武夷山保护区枯叶蛾科昆虫多样性研究 汪家社; 吴焰玉 福建武夷山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武夷山保护区管理局 武夷山 【期刊】武夷科学 1998-06-15

40 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竹林的白纹伊蚊垂直分布及蚊种组成(双翅目:蚊科) 黄国城; 汪家社; 江夷 福州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 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研究室; 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研究室 【期刊】武夷科学 1985-10-28

41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昆虫模式标本(Ⅰ) 汪家社; 吴焰玉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会议】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0-10-01

42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昆虫模式标本记录(螨类) 汪家社; 吴焰玉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会议】昆虫与环境——中国昆虫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1-10-01

荣誉奖励:


1. 1989年获福建省林业厅森防检疫“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 1990年获福建省林业厅森防检疫“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3. 1999年获国家林业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四部委“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4. 2001年获福建省林业厅“全省林业科技工作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

5. 2002年获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奖章”。   

6. 获保护区管理局“森林防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媒体报道一:


与命运抗争的昆虫守望者—记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汪家社

汪家社同志1955年8月出生于福建永泰,1980年1月从南京林学院林学系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工作、先后任武夷山保护区管理处研究室科员、桐木管理所副所长、所长、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研究室主任,2004年3月起任管理局科技科科长。汪家社同志1989年入党,1996年通过省高评委评审获得林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

汪家社同志热爱自然保护事业,在武夷山保护区工作、任职25年来,他带领干部职工深入山林巡护调查、摸清家底,编制保护区总体规划,建立资源档案,走访社区,协调关系,潜心致力于森林昆虫学研究,为武夷山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和科学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现兼任福建省武夷山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副主任,在社团中担任中国昆虫学会会员、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会员、中国林学会会员、福建省昆虫学会理事、福建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昆虫志》编委、福建华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系客座副教授、福建省南平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顾问等职。他参加工作以来,从未间断过对森林昆虫的研究,25年来先后在《昆虫分类学报》、《林业科学研究》、《森林病虫通讯》、《昆虫知识》、《植物检疫》、《武夷科学》等刊物以及在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9篇,合著《武夷山保护区叶甲科昆虫志》、《武夷山保护区螟蛾科昆虫志》分别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在其主持与参与的多项课题研究或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武夷山竹林区白纹伊蚊垂直分布及蚊种组成调查研究》获卫生部、爱委会协作课题一等奖、南京军区后勤部科研成果五等奖;《武夷山保护区经营方案》获省林业厅科研成果一等奖;《武夷山保护区马尾松毛虫生态习性研究》获省林学会森保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森林植物检疫证书微机办证开发与应用探讨》获省林学会森保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武夷山枯叶蛾科昆虫研究初报》获省昆虫学会优秀论文奖;《武夷山保护区森林昆虫资源微机管理系统》被选入《中国科学技术文库》;《武夷山保护区叶甲科昆虫多样性研究》获省林业厅科研成果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武夷山保护区三个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汪家社同志具有较强的党性原则、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高的政治素质。他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十六大精神。作为管理局的一名领导干部,他在开展“三个代表”学习、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和向谷文昌同志学习中,率先垂范,注重理论学习,参加省直机关党校培训学习和省林业厅组织的各类理论学习班,并能把理论学习与深入调研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先后参加了全省森林病虫害普查培训班、全省森林植物检疫培训班、林业部自然保护区管理干部培训班和省林业厅工程师外语培训班的培训学习。汪家社同志对自然保护事业孜孜追求和默默奉献,为他赢得了很高荣誉。自他参加工作以来先后16获得保护区管理局“先进工作者”和“森林防火先进个人”的表彰,1989年和1990年两度获得省林业厅森防检疫“先进工作者”奖,1999年被国家林业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四部委授予“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工作者”称号,2001年被省林业厅授予“全省林业科技工作突出贡献者”称号,2002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奖章”。

汪家社同志以艰苦奋斗、顽强拼博的创业精神,为自然保护事业奉献青春。汪家社同志家在福建永泰,到武夷山保护区工作后,夫妻常年两地分居。他的妻子吴赛玉,1956年2月出生,永泰县大洋医院妇产科医师,福州市劳模。1986年患心脏“马氏综合症”,先后在永泰县医院、福建省立医院治疗,并到南京、上海、广州等地四处寻医问药,1987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进行胸外科更换“主动脉瓣膜及升主动脉”心脏手术,术后需终身服抗凝药。其子汪鹏,1981年11月出生,1993年患“脊柱侧弯”症,1994、2000年先后两次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总院进行“脊柱侧弯纠正”手术,病症基本稳定,但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并被残疾人联合会确定为肢体二级残疾。他自己又于1996后4月被确诊为“右鼻腔恶性淋巴瘤”,经多次住院治疗,病情已得到控制,但要长年忌口。二十多年来一家三口经历9次住院6次大手术,面对肆虐的病魔他没有退缩,始终以一位共产党员超强的毅力、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广大自然保护工作者树立榜样。

文章来源:《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作者:金文莲 2007-8-30

媒体报道二:

汪家社:昆虫世界的守望者

记共产党员、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汪家社

汪家社,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国内有"汪氏新菌蚊"等三种昆虫以它的姓氏命名。

最近,记者慕名走访了汪家社。"一个人的生命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为后人留下了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回顾25年来从事昆虫研究艰辛的日子,汪家社感慨万分。

与昆虫打了25年交道

1980年1月,汪家社从南京林产工业学院森保专业毕业,分配到初建时期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他是到这里的第一批大学生之一。当时的保护区,仅有邵武与崇安对开的一趟班车,信件、报纸一周只送一次,奶奶、岳父去世,汪家社收到电报赶回永泰老家时,都已是10多天以后了。汪家社的爱人在永泰县大洋公社中心卫生院当医生,每次探亲都要辗转换车,折腾3天。保护区春天一周难得见一次太阳,洗衣服五六天都干不了,墙上、地面老冒水;冬天最低气温降到零下十几摄氏度,室内气温也常常在零度以下。特别是秋冬季节河水经常停电,长夜孤灯,令人寂寞难耐。

周边单位的人不愿调入,已到来的人想调走。汪家社一度感到十分沮丧。但在夏秋季节,晚上灯一亮,灯下昆虫多得令人眼花缭乱,这让汪家社十分兴奋:在校时,一些普通的昆虫标本都十分珍贵,而这些昆虫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比比皆是。

汪家社白天参加科考、野外调查,晚上在灯下不断收集昆虫标本,并进行规类、鉴定。标本没地方保存,就放在床底下,发霉烂了就再采集。后来,他有了单独的一间宿舍,就把宿舍改造成简易的昆虫标本室。汪家社在标本室一住就是5年,直到保护区昆虫陈列馆建成。

“昆虫专家的鼓励给了我留在保护区的信心。”汪家社说。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面积56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6。3%,被誉为“昆虫世界”、“鸟的天堂”、“蛇的王国”。上世纪80年代,来自全国三四十所科研院校的专家先后来到保护区进行科学考察,他们吃苦、敬业的精神,让汪家社十分感动,特别是与著名昆虫专家、原福建农学院教授赵修复的一次接触。当时,赵老师看了汪家社采集的姬蜂昆虫标本后说:武夷山保护区是祖国的一块宝地,昆虫资源至少有1万种以上。19世纪,外国人在这里采集带走了大量昆虫标本,其中很多是珍贵的模式标本。我国目前已知昆虫只有五六万种,而且95%是由外国人命名的,这种历史不能再让它延续了。

凭着神圣的使命感,汪家社一干就是25年,即使在1993年被提拔委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后,行政工作之余,他也要带上诱虫灯、捕虫网上撒谎那采集昆虫。5年来,汪家社先后采集标本超过30万份,为国内昆虫界专家研究分类昆虫提供了大量标本,其中数十种是新种。他还发表论文30篇,与其他专家合著《武夷山保护区叶甲科昆虫志》、《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螟蛾科昆虫志》两本著作,为我国昆虫研究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与接二连三的噩运抗争

正当汪家社沉迷在昆虫研究中时,噩运却接二连三降临到他的头上。

1986年,他的爱人患上“马房氏综合症”,心脏升主动脉长瘤,血液循环受阻,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这种病例在国内外少见,治愈率很低。1987年,汪家社送妻子到北京安贞医院做手术,奇迹般地获得成功,但术后病人必须终生服用抗凝药华法林,还需要长期照顾。可这时,保护区在国家林业部、省林业厅的重视下,正进入大规模建设期,急需用人。1989年,汪家社被提为桐木管理所副所长,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工作很忙。是走是留,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选择留在保护区,把家庭和小孩交给患病的妻子照料。

1993年,正在读初二的儿子又不幸患上脊柱侧弯症。1994年、2000年,汪家社先后两次送儿子到北京武警总院做纠正手术,术后病情虽然基本稳定,但儿子已被定位肢体二级残废。孩子第一次手术后卧床半年,需要专人照顾,汪家社却无法脱身回家,重担又落在他患病的妻子身上。

回想起每次离家,妻子儿子依依不舍的目光时,汪家社眼里泪光闪动。他说"我只是一个尽职的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工作者,但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和父亲。"

1994年4月,更大的不幸又一次向汪家社袭来:他被确诊为右鼻腔恶性淋巴瘤。两个月的化疗,整跨了他健壮的身体。他虽然知道自己的病与长期从事昆虫采集和接触有毒物品有关,但仍计划出院后,与中科院动物所合作研究武夷山几个科的昆虫项目。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有多长时间,但他想做的事还有很多,因此化疗一结束,他就要求出院。回家看望不知道他患病的年迈双亲和小孩后,他又回到保护区。

他没有中断挚爱的昆虫研究,常常与同伴带着干粮上山采集昆虫标本,一呆就是一整天。

患病后,咽喉、鼻腔干燥,汪家社一不小心就出鼻血。1996年9月的一天,为了解龙湖山场群众反映的问题,他早上6时上山,晚上8时回家,当晚病情发作,耳窍出血,满脸浮肿,第二天在床上无法动弹,直到中午,同事没见到他到食堂用餐,才找到他的房间。还有一次,保护区边界的光泽西口山场发生火灾,他不顾其他领导和干部的阻拦,连夜上山指挥灭火。火场干燥,他鼻血大量涌出,整整擦掉了两包餐巾纸。

做昆虫世界的永远守望者

汪家社曾经有过两次调动机会,可是为了昆虫研究事业,他都选择了放弃。

1993年,一家台资企业在厦门鼓浪屿筹建蝴蝶园,在向汪家社咨询建园技术的同时,邀请他去应聘。汪家社详细解答技术性问题后,只字不提应聘的事。

1997年,汪家社患病后,省林业厅准备调他到福州国家森林园。汪家社与家人商量,他说:"福州离家近,可以较好地照顾家庭,可是在武夷山能更好地从事自己的专业。我一直想完成的'武夷山模式标本记录'和'武夷山昆虫名录',工作还差很多。"妻子和儿子十分理解他:"那你还是留在保护区吧!"这让他几乎落泪。而这时,国内的许多昆虫专家也打电话希望他留下,因为昆虫研究需要有长住保护区的专家。

如今,汪家社的昆虫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武夷山模式标本记录"已收集300种,"武夷山昆虫名录"也已收集昆虫资料4000多种。汪家社正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加紧完成这两个项目的标本收集工作。

文章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2005-06-03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