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农林科技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黄文章,男,汉族,重庆市万州人,1957年2月出生,九三社员。现任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首届学术后备带头人,重庆市“十五”水稻育种首席专家,万州区遗传育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78年10月,黄文章考入四川农业大学,研习农学专业。

1982年8月,以优异成绩毕业,担任起四川省万县地区农科所技术员。

1983年5月,被提升为四川省万县地区农科所助理农艺师。

1987年1月,担任四川省万县地区农科所科技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主任。

1987年4月,晋升为四川省万县地区农科所农艺师。

1993年1月,晋升为四川省万县地区农科所高级农艺师、

1993年7月,被任命为四川省万县地区农科所科技科科长兼开发公司副总经理。

1996年1月,担任四川省万县地区农科所所长助理兼科技科科长。

1998年1月,任命为副所长。

2000年11月,重庆三峡农科所副所长及研究员。

社会兼职:

1.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三峡综合试验站站长。

2.中国遗传学会会员。

3.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员。

4.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

5.重庆市政协常委。

6.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水稻专委会委员。

7.万州区人大常委会委员。

8.中国高科技产业研究会理事。

9.重庆市作物协会理事。

10.重庆市遗传协会理事。

11.万州区决策咨询委员。

12.万州区科技顾问团顾问。

13.“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委员。

14.“九三”学社万州区委副主委。

培养研究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从事甘薯、玉米、水稻作物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先后主持参研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四川省科委、农牧厅,重庆市科委、计委、农委等下达的重大科技项目共30余项。

1.三峡库区优质稻产业化综合技术开发。

2.国家玉米原原种三峡农科所扩繁基地建设。

3.杂交水稻再生制种技术研究。

4.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南21—3选育与应用。

5.优质、高产、广适水稻新品种选育。

科研成果:

黄文章研究员选育出了“宜优481”自交系,并获得国审优质水稻品种,这是该所获得的第一个国审优质稻品种。通过“宜优481”先后转化培育出8个优良水稻品种,获得大面积推广种植,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巨大贡献。

共育出16个水稻新组合参加各级区试,审定的水稻新品种“K优88”已列入《全国农业实用新技术、新产品精品项目》,并列入全国100个推广品种之一;恢复系万恢88已通过国家新品种保护;育成的优质糯稻“W-6”和粳籼珍珠米“W-7”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颁优质米标准,投放市场效果良好,为本地优质米进入超市奠定了良好基础。曾先后选育出的玉米新品种“万单11号”、红苕“万薯一号”、“万川58”、“万薯34”、杂交水稻“Ⅱ优86”、“ 汕优86”、“ 冈优88”、“K优88”、“万香优1号”、“万优6号”、“万优9号”、“万优2号”、“宜优481”等农作物新品种14个。累计创直接经济效益800余万元,社会经济效益8亿多元。

论文专著:


先后在《作物学报》、《中国农业气象》、《杂交水稻》、《西南农业学报》、《中国甘薯》等刊物上发表了《纬度和海拔对西南春玉米区中熟玉米品种生育期的效应》、《温度和日长对玉米植株性状的效应》、《杂交水稻新组合K优88》、《杂交水稻Ⅱ优86双本插高产机理初探》等学术论文20余篇。

发表论文:

1 重庆市杂交水稻主要亲本的SSR遗传多态性分析 胡景涛; 黄文章; 严明建; 黄成志; 雷树凡; 吕直文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期刊】湖南农业科学 2011-04-15

2 十二份三系杂交稻亲本的指纹图谱构建与应用 胡景涛; 黄文章; 严明建; 黄成志; 雷树凡; 吕直文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期刊】湖北农业科学 2011-05- 20

3 2个类型水稻组合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严明建; 黄文章; 胡景涛; 吕直文; 雷树凡; 黄成志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期刊】中国农学通报 2011-06-25

4 杂交中稻万优2号高产制种技术 严明建; 黄文章; 吕直文; 雷树凡; 黄成志; 胡景涛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湖北农业科学 2011-04-05

5 卫星搭载水稻材料万2B、万3B的变异研究 黄成志; 黄文章; 严明建; 胡景涛; 雷树凡; 吕直文; 冉彦秀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南方农业学报 2011-02-28

6 高产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万优2号 严明建; 黄文章; 吕直文; 雷树凡; 黄成志; 胡景涛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期刊】杂交水稻 2010-05-15

7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稻瘟病抗性育种中的应用 胡景涛; 黄文章; 严明建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10-06- 01

8 聚类分析在水稻抗旱材料分类中的应用 严明建; 黄文章; 胡景涛; 吕直文; 雷树凡; 黄成志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10-07-01

9 聚类分析在水稻抗旱材料分类中的应用(英文) 严明建; 黄文章; 胡景涛; 吕直文; 雷树凡; 黄成志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期刊】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04-15

10 几种杂交水稻种子纯度鉴定的方法及其应用前景 胡景涛; 黄文章; 严明建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09-02-10

11 两类杂交水稻组合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及分蘖动态初探 严明建; 黄文章; 吕直文; 雷树凡; 黄成志; 胡景涛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期刊】湖南农业科学 2009-02-18

12 利用SSR分子标记鉴定杂交水稻真伪与纯度 黄成志; 黄文章; 严明建; 胡景涛; 吕直文; 雷树凡; 冉彦秀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09-03-20

13 应用隶属函数法鉴定水稻的抗旱性 严明建; 黄文章; 胡景涛; 吕直文; 雷树凡; 黄成志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期刊】杂交水稻 2009-09-15

14 ‘K优88’在秀山县的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万容; 黄文章; 金良; 严明建 重庆市秀山县农业局;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期刊】南方农业 2010-01-15

15 三系杂交水稻恢复系万恢355选育及利用 严明建; 黄文章; 吕直文; 雷树凡; 胡景涛; 黄成志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期刊】中国稻米 2010-01-20

资料更新中……

荣誉奖励:


1.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3.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4.获地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5.获地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6.获重庆直辖后农业科技第一个一等奖。

7.授予“万州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拔尖人才”。

8.授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荣誉称号。

媒体报道:


农业科研前沿早行者

与黄文章一见面,他就侃侃而谈:当今中国,经过科研人员不懈的努力,水稻高产稳产,解决老百姓吃饭粮食所需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农作物育种要实现发展方向的转型,要根据今后10-20年不同人群营养状况的变化趋势,提出强化育种的方向,以营养需求来指导育种。根据人体缺乏情况、人体对微量营养素的需求量以及生物利用率等计算出农作物中需要提高的营养素的含量和形式,从而提出育种的目标,这是当今农业科研最前沿的课题,如能成功将会使育种水平向前大大迈进一步。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重庆市万州区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三峡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黄文章已经付出了大半生的精力,先后从事红薯、小麦、玉米、水稻等品种的选育、培育工作,选育、培育了众多优良品种,他始终走在农业科研事业的时代前沿,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科技工作者所担负的社会责任。

农业科研创造多个第一

1982年8月,黄文章毕业分配到原四川省万县地区农科所。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黄文章意识到党的政策对农民一片利好,农民的增产增收就要靠优良品种的不断更新为推动力。

来到三峡农科所,黄文章如鱼得水,他和其他科研人员一道曾先后从事过玉米、红苕、水稻等科研项目。

“虽然都是农作物,但不同作物品种的习性是不一样的,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就需要你不断地学习,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黄文章这样说,他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正是这样,在近三十年的农业科研生涯中,黄文章先后主持、参研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四川省科委、农牧厅,重庆市科委、计委、农委等下达的重大科技项目《三峡库区优质稻产业化综合技术开发》、《国家玉米原原种三峡农科所扩繁基地建设》、《杂交水稻再生制种技术研究》、《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南 21—3选育与应用》、《优质、高产、广适水稻新品种选育》等共30余项。

黄文章参与选育的玉米南21—3自交系,是采用国外材料与高山玉米进行试验而培育出来的。获得重庆直辖后农业科技第一个一等奖,也是三峡农科所成立以来获得的第一个最高奖项。

从“六五”时起,水稻研究一直是三峡农科院所的强项,可到了“九五”时变成了弱项,几年没有成果。在这种情况下,黄文章于2000年转入水稻选育工作。他接手这个课题负责人时,课题组的科研经费是负债的。他一方面努力筹措科研经费,一方面组织科研人员攻关,选育出了“宜优481”自交系,并获得国审优质水稻品种,这是该所获得的第一个国审优质稻品种。通过“宜优481”先后转化培育出8个优良水稻品种,获得大面积推广种植,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巨大贡献。

2001年,三峡农科所获得重庆市水稻育种主持单位,黄文章获得重庆市“十五”水稻攻关首席专家,成为该所第一个拿到省市级以上主持单位资格,将重庆市优质水稻育种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2002年,黄文章主持选育的水稻品种“万恢88 ”获得农业部授权保护知识产权品种,这在三峡库区开了农业粮食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的先河。

近年来,黄文章共育出16个水稻新组合参加各级区试,审定的水稻新品种“K优88”已列入《全国农业实用新技术、新产品精品项目》,并列入全国100个推广品种之一;恢复系万恢88已通过国家新品种保护;育成的优质糯稻“W-6”和粳籼珍珠米“W-7”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颁优质米标准,投放市场效果良好,为本地优质米进入超市奠定了良好基础。曾先后选育出的玉米新品种“万单11号”、红苕“万薯一号”、“万川58”、“万薯34”、杂交水稻“Ⅱ优86”、“ 汕优 86”、“ 冈优88”、“K优88”、“万香优1号”、“万优6号”、“万优9号”、“万优2号”、“宜优481”等农作物新品种14个。获得“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南21-3的选育和应用研究”、“ 优良玉米自交系75-1的选育及其改良利用研究”、“玉米新品种万单11的选育和应用推广”、 “ 杂交水稻再生制种技术研究”、“三峡库区移民新垦土壤快速熟化及高效利用模式”、“高产优质杂交水稻K优88的选育与应用” 等奖项14 项。其中,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地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二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累计创直接经济效益800余万元,社会经济效益8亿多元。

推动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

黄文章既是科研专家,但他更注重促进科研事业整体发展,创新农业科研事业,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努力为社会创造财富。

1985年,黄文章在三峡农科所从事红薯科研时,那时一年的科研经费只有2000 元,要做到保护1000多种红薯资源的任务可谓杯水车薪,他就将所里培育的红薯苗子拿到边远的白土等地与农民换洋芋,这样既解决了成果转化,又为课题组所里筹集了科研经费。

重庆直辖之初,黄文章通过玉米“南21—3”成功申报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所里争取了玉米“ 万单12”的推广项目,获得科研经费12万元,这也是该所第一个争取到超过10万元的科研项目。

1996年,黄文章积极配合单位主要领导争取到农业部玉米原种基地建设项目,获得100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使该所国家投入科研科研经费项目首次超过100万元。

2009年,在黄文章的努力下,三峡农科院获得了与中国农科院合作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性研究项目,进行水稻生态有益元素育种,这是属于国际前沿领域的研究,在地区级农业科研机构争取到这个项目绝无仅有。使他们的研究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为农业科研提供了更高、更大平台。

黄文章致力于农业科研条件的改善,着力打造现代化科研机构。在他接手水稻项目研究时,高峰基地的试验田是泥泞道路,试验田不规则。他自己每天清早开车送科研人员到基地,后来,他争取上级支持经费,进行试验田改造,修建了水泥通道,使试验田实现了条块化。

三峡农科所在海南陵水建立的南繁基地,由黄文章直接策划和参与建设。从七十年代起,农科所便在海南进行试验,但科研人员都是住在农民家,更没有自己的试验基地。2001年大年三十,黄文章远赴海南陵水,一住就是一个多月,他争取中国水稻研究所和当时的万县市政府支持,建起了住宿、试验楼,获得了20亩试验基地。海南基地的建立,大大提高了水稻、玉米等品种的育种进程,推动了农业科研项目的快速发展。

如今的三峡农科院,科研手段已经从过去的一把尺、一竿称,发展到可以进行器官、细胞、分子水平的育种,步入了现代化农业科研机构行业,这与黄文章的开拓创新密不可分。

近年来,黄文章先后在《作物学报》、《中国农业气象》、《杂交水稻》、《西南农业学报》、《中国甘薯》等刊物上发表了《纬度和海拔对西南春玉米区中熟玉米品种生育期的效应》、《温度和日长对玉米植株性状的效应》、《杂交水稻新组合K优88》、《杂交水稻Ⅱ优86双本插高产机理初探》等学术论文20余篇。组织完成本院年度课题计划130多项(次),申报各项课题70余项,申报各级科技成果30项、获奖率达90%以上,争取课题和项目经费近1000多万元,大大缓解了本院科研经费的严重不足。

黄文章在做好本院科研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其他科技、社会及政治等活动。他兼任了中国高科技产业研究会理事、中国遗传学会会员、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员、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三峡综合试验站站长、重庆市作物协会理事、重庆市遗传协会理事、重庆市农科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水稻专委会委员等职务,还担任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万州区决策咨询委员、万州区科技顾问团顾问,重庆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委员、“九三”学社万州区委副主委,他踊跃参与社会政治事务,切实履行职责,把握科技态势,积极建言献策,勤于参政议政,为推动重庆的农业科技事业发展乃至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黄文章长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党和政府也没有忘记他对农业科技创新所做出的积极贡献,曾先后授予他“重庆市首批学术后备带头人”、 “万州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拔尖人才”、“万州区遗传育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荣誉称号。

来源: 人民网 2010-03-19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