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教育学家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王旭东,男,汉族,1967年10月出生,江苏南通人,中国共产党员,教育学博士。曾任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办公室秘书、高教研究室副主任、学生处处长、学工部部长,现任任北京物资学院院长,教授。全面主持学校行政工作,分管教务处、研究生部、继续教育学院和图书馆,联系物流学院。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9年7月本科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

1992年7月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2005年8月任北京物资学院党委副书记。

2006年12月任副院长。

2007年6月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

2010年5月任北京物资学院院长。

社会任职:

1、2003年10月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专职委员。

资料更新中……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高等教育学》、《教学论》。

培养学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管理的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国家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地方院校社会服务的模式与体制研究”,主持。

2.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借鉴国外经验,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主持。

3.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面上课题的研究。

资料更新中……

科研成果: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2部。

出版专著:

1《国外师生关系研究》海南出版社 2000

2《师生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6

发表中文论文:

1.论教育为人民服务 王旭东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博士研究生; 北京语言大学副研究员 【期刊】中国高教研究 2003-05-18

2.大学德育与大学生个性培养 王旭东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期刊】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1999-10-15

3.简论高校管理现代化 王旭东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高教研究室 副主任、博士 【期刊】现代教育论丛 1999-02-15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社会生产发展的作用 杜修善; 王旭东 北京语言学院 【期刊】中国高教研究 1996-06-18

5.正确处理高校改革与发展中的几个关系 杜修善; 王旭东; 张晋峰 北京语言学院 【期刊】中国高等教育 1996-09-13

6.加强交流与合作 推进我国流通现代化建设 王旭东 北京物资学院 【期刊】中国流通经济 2010-11-23

7.构建促进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财政体制 王旭东 北京物资学院 【期刊】教育科学研究 2009-06-10

8.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 王旭东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博士研究生、北京物资学院副院长北京 【期刊】中国高教研究 2007-08-28

9.教育活动•教育主体•教育价值 王旭东 【期刊】现代教育论丛 1996年第4期

10.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如何适应大众化需要 王旭东【期刊】中国教育报 2002年5月15

11.简论教书育人 王旭东【期刊】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7年第2期

12.论义务教育财政责任 王旭东【期刊】中国流通经济 2007年第5期

资料更新中……

荣誉奖励: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一):


继往开来 科学发展 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访北京物资学院院长王旭东

王旭东,1967年生,中共党员,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毕业,教育学博士。曾任北京语言大学高教研究室副主任、学生处处长,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专职委员。2005年8月调入北京物资学院,先后任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现任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学原理、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管理。主讲“高等教育学”“教学论”等课程。著有《国外师生关系研究》《师生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等著作。主持国家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地方院校社会服务的模式与体制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借鉴国外经­验,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面上课题的研究。近年来发表《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拓展》《论义务教育财政责任》《构建促进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财政体制》等论文20余篇。

与国家改革开放同步,创建于1980年的北京物资学院,开办了国内高校第一个期货专业、第一个物流管理专业、第一个采购管理专业。30年来,学院科学定位、特色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物流行业发展、区域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并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当前,学院正朝着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进。在学院建校30周年之际,记者就学院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发展定位、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等问题采访了王旭东院长。

记者:今年恰逢学院建校30周年,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学院的发展历程。

王旭东:北京物资学院是老一辈物院人用勤劳的双手,在京郊通州一片荒地上创建起来的,学院的前身是原­国家物资总局于 1963 年成立的北京经­济学院物资管理系。1980年,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对物资管理人才的需要,北京物资学院正式建立。学院先后隶属于国家物资局、物资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10月划归北京市管理。30年来,学院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励精图治,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办学层次日益提升,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已发展成为一所以物流学科为特色,以经­济学科为基础,以管理学科为主干,º­盖经­、管、理、工、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普通高校。可以说,学院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中国物流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历史。当前,物流业被确定为国家调整振兴的十大产业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三个北京”战略以及世界城市建设积极推进,这些都为学校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科学研究,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办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正在努力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记者:30年砥砺耕耘,30年硕果芬芳。请您谈谈30年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学院的发展都取得了哪些突出成绩?

王旭东:作为全国物流专业教育的开拓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院就成立了物资经­济研究所;1993年,开办了国内高校第一个期货专业;1994年,开办了国内高校第一个物流管理专业;2009年,获批国内第一个采购管理本科专业。目前,学院设有7个院系,26个本科专业及方向,5个硕士点,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产业经­济学两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3个北京市品牌专业。学院建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物流系统与技术实验室、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流系统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北京市现代物流研究基地;建有以物流管理为代表的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以管理科学与工程为代表的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和以“物流学概论”为代表的一批精品课程和重点建设课程。主办的《中国流通经­济》杂志是中国市场学会会刊、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学院2008年建成了国内首家专业物流博物馆。

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精品课程3门;市级精品教材2部;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市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本科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项目100余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实战型物流人才培养实验区”被教育部批准为2007年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年5月,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被教育部普通高校评估专家委员会评定为“优秀”。

学院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多年来,学院逐渐形成了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既充满活力又有深厚底蕴的校园文化。近年来,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外研社±­”全国英语辩论赛、“挑战±­”系列大赛、北京市大学生国防知识辩论赛等竞赛中共获得173个奖项。2006年,学院获得“北京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十五周年优秀组织工作奖”。

学院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在流通现代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培养了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学院已建成7个科技创新平台,8个科研基地,组建33个科研创新团队。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课题50项;出版专著、译著、教材208部,发表学术论文2,081篇。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小城镇现代流通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研究成果在行业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学校教授主编的《北京物流蓝皮书》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二等奖,填补了北京市物流研究的空白。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发展与国内外院校,尤其是国内外著名大学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目前,学院已经­和日本、英国、美国等20多所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校际交流关系。在科研课题、合作办学、互派留学生、教师互访、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促进了学科建设以及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扩大了学院在国际上的影响。

记者:特色是大学存在的符号。请问作为一所特色型大学,30年来学院对于特色是怎样认定的,又是怎样去发展的?

王旭东:大学特色是对“要办什么样的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要通过何种方式服务于社会”等一系列问题的整体思考和整合设计,并通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举措,经­过一定时期的实践而逐步形成的。学院是全国物流管理专业的开拓者、奠基者,现代物流管理和流通理论的研究与教学是学校的主要特色、优势与核心竞争力所在。30年来,学校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

首先,学校特色体现在具有鲜明的物流和流通行业背景上。学校从成立伊始就与流通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流通业也为学校的成长和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30年的发展中,学校积极适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紧紧围绕服务物流和流通行业发展需求,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流通领域的专业人才,为物流和流通行业发展共性技术和解决关键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科研支持和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在流通行业特别是物流业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

其次,学校积极构建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独特的行业优势和特殊的发展历史,使物流学科成为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学科。做强物流,精心构筑以物流学科为龙头的学科群,促进经­、管、理、工、文、法相关学科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在全校形成高度共识,成为学校学科建设的基本定位。学校在重点围绕物流学科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针对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力资本流等其他流通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整合资源配置,搭建新的学科平台,以物流学科为重点,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同时,学校也在适当发展相关的理工学科,使主干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发展具有较为宽厚的学科基础支撑。

再次,学校积极构建富有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紧紧依托物流和流通行业,围绕“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富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明确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基本技能、实用能力、完善人格和较强适应性的高级专门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设置了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拓展课程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搭建了完整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框架。学校提出了第一课堂+实践环节+第二课堂的学分要求,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加强实验室和校外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探索开展与国外大学“3+1”学分互认和学生联合培养的模式,开办校企合作实验班、培训班,加强实践型创新型人才培养。

第四,学校积极拓展独具特色的社会服务领域。学校依托物流和流通行业需求,紧紧围绕服务首都和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大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以社会服务贡献力来反哺教学与科研,从而不断拓展和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学校每年举办的“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已成为我国流通理论研究的高水平品牌论坛,成为为政府制定流通和物流产业政策、进行决策提供重要咨询的论坛。学校与中国物流采购与联合会合作进行“物流师”与“采购师”的培训;为神华物流等知名企业培训员工,并合作建设物流网和物流信息化平台;利用北京现代物流研究基地的优势,围绕“北京地区流通业研究”“北京地区物流系统建设研究”“北京现代物流研究”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学校还多次承担北京市政府规划项目,为北京市物流政策与决策提供咨询,完成“十一五”时期北京物流业科学需求调研报告。

记者:学院提出了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目标,请问怎样理解“高水平”与“特色型”的关系。

王旭东:30年的特色发展使物院人深知自己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并随着社会的需要、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着办学定位,以加强自己的竞争力。“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是近几年学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定位。

“高水平”就是要提高质量,其内º­指标体现在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上;“特色型”就是要强化特色,其内º­指标体现在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独具行业特色的社会服务领域。没有“高水平”就没有生存发展空间,没有“特色型”就很难达到“高水平”,我们的“高水平”是在“特色型”发展路径上的“高水平”。“高水平”和“特色型”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关系。

记者:请您谈谈当前学院学习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是什么?

王旭东:总体而言,学院学习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编制要体现“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目标定位,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需要逐渐清晰化、具体化,更要坚持。根据发展目标,结合学院实际,现阶段学院提出“苦练内功,提高质量,强化特色,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发展思路。

“苦练内功”是发展的前提。主要指要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认真落实学院关于加强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建立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凝练学科方向,汇聚科研力量,加强学术平台和机构建设,争取高水平科研项目,积极加强学位点建设。要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质量”是发展的具体体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主要体现在高水平的科研项目、高水平科研论文的发表、高水平应用研究和高质量的政策决策咨询服务;提高社会服务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依托教学科研方面的特点和优势,为行业和区域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强化特色”是发展的重要路径。特色化是学院科学发展最佳选择。在苦练内功、提高质量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强化特色。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领域方面突出物流和流通的特色,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强调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同时要大力加强开放办学、合作办学力度,特别是加强与行业领域的校企合作,加强与区域合作,提高对社会的服务贡献率,在此方面形成鲜明特色。

30年筚路创业,30年磨砺奋进。今年适逢我校独立建校30周年,抚今忆昔,这正是我们回顾历程、总结经­验、凝练精神、凝聚人心、规划未来的关键节点。我们相信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将继续朝着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进!

文章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 记者:赵英臣 常 晶 2010年10月

媒体报道(二):

北京物资学院院长王旭东:服务社会是大学的一项重要使命

王旭东:北京物资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毕业,教育学博士。曾任北京语言大学高教研究室副主任、学生处处长,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专职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学原理、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管理。著有《国外师生关系研究》、《师生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等著作。

2010年,北京物资学院举办了建校30周年庆典。这所成立仅30年的院校,从1993年开设全国第一个期货专业、第一个物流管理专业,到2009年获批开设国内高校第一个采购管理专业,始终引领着中国物流业教育改革创新,确立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43岁的北京物资学院校长王旭东,与他所供职的学校一样,也是比较年轻的一位大学校长,他2005年8月担任物资学院党委副书记,2006年12月任副校长,2010年5月任校长。这位北大教育学院博士毕业的教育学者任校长,将给物资学院带来怎样的变革?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担任校长才8个多月的王旭东。

在物流领域做到全国领先

《科学时报》:您2010年5月任北京物资学院校长前,曾任学院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专职委员等职。您觉得校长一职与过去的工作有什么不同?任校长后您首先做的事有哪些?

王旭东:我任校长只有8个多月的时间,不能说完全适应了校长的岗位、完全履行了校长的职责。以前做副书记、副校长时我分管过学生工作、教学工作,比较起来,副职只是全面规划某一方面的工作,责任界限很清晰,比现在轻松许多。校长则需要对学样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负全面责任,需要全面谋划学校未来的发展,需要考虑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拓展了。

校长应该首先抓什么,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情况。对我来讲,我上任以来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利用学校30年校庆,总结学校办学经验,利用总结“十一五”、规划“十二五”的契机,进一步理清学校的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

二是明确学校重点工作,并分步实施。如加强学校学科建设,构建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建设好市 级重点学科平台;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修订了《201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个方案与以前相比在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创新精神方面有很多新意。

三是针对学校存在的、教职工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采取的专项工作,比如清理校园的非法经商,我们打了一个漂亮仗。

当然,怎么进一步理清思路、落实工作,还不是十分满意,我自己想的和达到的效果还有差距,很多事情还需要一个过程。

《科学时报》:北京市高校林立,在您看来,与其他大学相比,北京物资学院的特色在哪里?

王旭东:北京物资学院的前身是原国家物资总局于1963 年成立的北京经济学院物资管理系。1980年,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对物资管理人才的需要,北京物资学院正式建立。

作为全国物流专业教育的开拓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院就成立了物资经济研究所;1993年,开办了国内高校第一个期货专业;1994年,开办了国内高校第一个物流管理专业;2009年,获批国内第一个采购管理本科专业。现代物流管理和流通理论的研究与教学,是学校的主要特色、优势与核心竞争力所在。

学校从成立伊始就与流通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流通业也为学校的成长和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30年的发展中,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流通领域的专业人才,为物流和流通行业发展共性技术和解决关键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科研支持和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在流通行业特别是物流业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

地方院校应积极拓展社会服务职能

《科学时报》:作为一所北京市属的以物流学科为特色的财经类高等院校,您认为北京物资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应贯彻怎样的理念?

王旭东:如果用一句话表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是要把物资学院建设成一所高水平特色型大学。这在我校教职工中已形成共识,关键是对高水平、特色型的内涵要进一步清晰,才好具体落实一些工作。

“高水平”就是要提高质量,体现在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上;“特色型”就是要强化特色,体现在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独具行业特色的社会服务领域上。没有“高水平”就没有生存发展空间,没有“特色型”就很难达到“高水平”,我们的“高水平”是在“特色型”发展路径上的“高水平”。“高水平”和“特色型”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关系。

目前,学院建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物流系统与技术实验室”、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流系统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北京市现代物流研究基地”、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建有以物流管理为代表的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以管理科学与工程为代表的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和以“物流学概论”为代表的一批精品课程和重点建设课程。主办的《中国流通经济》杂志是中国市场学会会刊、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学院2008年建成了国内首家专业物流博物馆。我们不一定强调综合性、基础研究,但在这个领域中我们就要做到全国领先。

《科学时报》:您认为地方大学主要的使命和责任是什么?

王旭东:我觉得作为地方院校,很大一部分工作是为社会服务。社会服务同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一起构成现代大学三大职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承担三项职能的侧重点和具体内涵都会有所不同,地方院校应把积极拓展社会服务职能作为发展的首要选择,努力拓宽社会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并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

研究当然要作,不作研究,科研能力提高不了,社会服务的能力也弱。但是地方院校的研究主要还应着眼于为地方经济服务、为社会服务,不可能有很多的基础性、战略性研究,人才培养也主要是面向就业的职业领域。

所以地方院校必须与社会经济联系密切,还要利用自身的资源直接为社会服务。比如我们学校在物流和流通方面,对政府和企业决策咨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学校每年举办的“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已成为我国流通理论研究的高水平品牌论坛,成为为政府制定流通和物流产业政策、进行决策提供重要咨询的论坛。学校与中国物流采购与联合会合作进行“物流师”与“采购师”的培训;为神华物流等知名企业培训员工,并合作建设物流网和物流信息化平台;利用北京现代物流研究基地的优势,围绕“北京地区流通业研究”、“北京地区物流系统建设研究”、“北京现代物流研究”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学校还多次承担北京市政府规划项目,为北京市物流政策与决策提供咨询,完成“十一五”时期北京物流业科学需求调研报告。

我认为,地方院校为社会服务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只是目前的体制还不能真正适应高校为社会服务的需要。我们在“十二五”规划里把物资学院为地方经济服务作为一块重要工作去规划。

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科学时报》:这是否表示在人才培养方面,北京物资学院更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

王旭东:办学特点决定我们就是要注重应用学科的研究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们目前有7000多人的办学规模,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大规模扩展,我们的重心在本科和硕士人才培养上,以后会越来越多地发展专业学位教育,主要还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所培养人才的应用性、实践性,与社会经济结合的密切性。

学校将紧紧依托物流和流通行业,围绕“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富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明确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基本技能、实用能力、完善人格和较强适应性的高级专门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设置了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拓展课程平台、实践教学平台一体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搭建了完整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框架。学校提出了第一课堂+实践环节+第二课堂的学分要求,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加强实验室和校外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探索开展与国外大学“3+1”学分互认和学生联合培养的模式,开办校企合作实验班、培训班,加强实践型创新型人才培养。

《科学时报》:我们了解到,目前北京物资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很好。能不能请您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和取得这种佳绩的原因?您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有何建议?

王旭东:自2006年至2010年我校就业率呈稳步上升态势,从2006年的91.40%逐年上升至2010年的98.23%,总体是不错的。学校促进就业的方法主要有:

第一,搭建特色型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就业竞争硬实力。学校构建了以“课程内容国际化+强化语言能力+加强国际专业交流”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物流国际化视野培养体系,建立和实施了“校内实验+企业实践+专业认证培训”的综合型实践教学平台和校企联动培养机制,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第二,就业指导“起点前移”,搭建“课堂+活动+个性化辅导”的“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在学生入学教育中增加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和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等内容,与贯穿第二、三、六学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以及第七学期的“就业推进月”毕业生专题系列讲座一起,形成了贯穿学生在校四年的“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

第三,挖掘资源群策群力,拓宽就业工作渠道。在《中国物流企业名录》、《高校毕业生生涯信息专科刊》、《中国高校毕业生生涯信息》等杂志刊登广告,扩大毕业生宣传;制作《北京物资学院毕业生推介手册》,寄发所有流通类企业,扩大影响。充分利用已毕业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活动,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搭建桥梁。

我认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而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学生的就业状况反映社会对人才的评价和需求,也体现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尽管就业工作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但与在此之前的确定目标、招生、培养的每个环节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要防止工作中各环节的脱节。要把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有机结合,需求引导培养,培养改善需求。

高校要有更大办学自主权

《科学时报》:上世纪许多中国大学校长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您是否打算进一步扩展学校的师资?对新聘请教师的条件、程序等有怎样的考虑?

王旭东: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我们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必须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建设的内涵,重在培养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我们要努力改善教师队伍结构,高度重视优秀年轻教师的引进和培养,扶持和激励优秀人才尽快成长,建设勇于创新的教学科研团队,全面带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我比较着急的一项工作就是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制约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领军人物、高水平师资队伍的不足。虽然我们在物流和流通领域中起步比较早,从事物流研究的教师队伍是最大的,但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的人数还满足不了学校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的要求。学校下决心在高水平人才引进方面采取一点措施,但比较难。

比如,我们的学生规模是限定的,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总体规模也相对固定,高水平师资引进方面因此受到很多限制。现在北京市博士授权点已经封口了,我们很难再获得博士点,如何让引进人才发挥作用还要不断探索。

但是制约归制约,我们还是不能不作为,还是要采取设置一定的特聘岗等措施,将高水平领军人物引进来。

《科学时报》: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您对此如何解读?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大学学术权与行政权的分离?

王旭东:《规划纲要》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很深远的,有很多改革创新。比如说它鼓励高校在自己的类型和层次里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加强了对高校的分类指导、分类管理。这对我们这个层次的学校来说,是国家层面的一种支持。

改革是《规划纲要》的重要主题,也是我们编制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主题。我校改革的重点包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学治理结构(二级管理、民主化等)、领军人物的培养与引进机制、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突破、信息化和国际化的推进等。

关于行政权与学术权的分离,我认为主要的不是在学校内部,而是在中国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上,即怎么扩大高校的自主权。从学校内部来说,要处理好这个问题是不难做到的;主要制约因素是高校办学自主权及与上级行政机关的关系。

高等学校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学术型机构,但在中国还是作为一个政府职能部门的下属单位来管理。我国高校不具备自主发展的能力,特别是对我们这种规模不大的学校,经费绝大部分由财政拨款,学科设置、领导任命都不由自主。应该通过去行政化实现管办分离,国家进行宏观管理,具体办学放在高校。这一点《高等教育法》已经明确,相信以后会落到实处。

高等学校获得办学自主权,就能提高自主发展的动力,增强自己争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建立自我约束的机制。中国高校的自主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学校长要职业化

《科学时报》:2010年夏天,“根叔现象”火了,华中科大校长李培根在学生毕业典礼上把近年来的网络热词贯穿整个致辞,让学生雀跃不已。您对这种现象怎么看?校长与学生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

王旭东:校长各人有各人的风格,要得到学生的拥戴,关键要把学校办好,特别是要在涉及到学生长远发展的问题上落实一些措施。只要能把学校带上一种积极发展的道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社会声望,使毕业生自身价值提升,即使校长不直面学生,不与学生对话,与学生的关系也已形成了。

华中科大在学生人文素质、学校整体社会声誉提升方面做得很好,校长是很受学生拥戴的。李校长即使不使用这样的网络用语致辞,也一样是受学生拥戴的。

我现在比较年轻,是特别希望与学生直接接触、直接交流的。当然我们现在做得还不够,以后可能更多地安排一些与学生座谈等活动,直接倾听学生的意见,在与学生接触的时候形成一种良好的关系。

《科学时报》:上世纪初至40年代,中国出现了蔡元培、张伯苓、竺可桢等杰出的大学校长。您认为现在国内的大学校长能超越他们的成就吗?一名大学校长应该具备什么条件或素质?是否必须牺牲个人的学术研究?

王旭东: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校长更应是偏向学者型的。他必须了解高校教学、科研发展的具体情况,又具有比较超前的教育理念。历史上杰出的大学校长在很多意义上都是来自教育界,他们有比较坚定的教育理念,而且有力地付诸实践。

我觉得中国的校长,要在学校发展、学校职能行使方面,找准自己的发展模式。我国现在对大学校长的要求是政治家和教育家标准。我觉得政治家、教育家都是必要条件,校长必须把握好育人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科研的规律,同时要以一个政治家的标准要求自己。

大学校长也不能是一个只精于某一领域的研究者,而必须有行政管理能力。这就有一个比较矛盾的情况,即要不要牺牲原来的专业。我认为,大学校长在很大程度上要专业化、职业化,当专家的亲身经历有助于当校长,但当校长期间还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考虑学校发展大计、处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上。

校长几乎是无限责任,要想当好肯定要牺牲自己的专业。校长的价值和社会贡献,主要在学校管理而不是在学科领域里。我是学高等教育的,当财经类院校校长有优势也有不足,既要通过咨询本学科专家修正思路,更要发挥专业优势,把握好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规律。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本报记者:孙琛辉 2011-2-1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