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农林科技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胡虹,女,1959年8月生,硕士学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所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78.03-1981.12:云南大学生物系,本科学习。

1992.09-1995.0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

1982.01-1983.02: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83.03-1995.04: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0.10-1991.10: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访问学者。

1995.04-2000.06: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0.07-至今: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社会任职:

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园副主任。

2. 云南省花卉工程技术中心研发室主任。

3.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

4.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

5. 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西南基地花卉选育项目主持人。

6. 全国细胞学会、遗传学会、植物学会会员。

7.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

8. 云南植物学会植物生理专业主任委员。

9. 云南省细胞学会理事。

培养研究生情况:

先后培养硕士生14人,博士生4人。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观赏植物的生理生态及引种驯化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

植物的功能分异及其生理生态适应;

植物适应环境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

资源植物引种驯化中的生理生态基础;

花卉遗传多样性及新品种选育。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基金委、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云南省十余项科研项目。

1. 国家基金项目:“横断山区杓兰属植物的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

2.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兰花种质资源收集、新种质创制和开发利用”中的子课题“云南特色花卉拖鞋兰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新种质培育及其产业化”。

3. 云南省科技厅项目:“云南花卉工程技术中心平台建设”。

4. 中科院“西部之光”项目:“云南省室内观赏植物野生资源产业化开发关键生物技术研究”。

5. 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高山花卉杓兰属和角蒿属植物的引种选育及栽培示范”。

6. 国家基金项目:兜兰属和杓兰属植物的叶片性状分异及其生态适应意义,2008-2010。

7. 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杓兰属和兜兰属植物的保育及应用基础研究,2007-2009。

8. 云南省应用基础重点项目:云南特色花卉兜兰品种选育及优良性状形成的生物学研究,2008-2010。

横向课题:

9. 昆明市盘龙区:兜兰产业化,2007-2009。

10.种质资源库平台建设项目:观赏植物离体种质资源的整理整合和信息化,2008-2008。

11.企业项目:云南高山野生杜鹃组培生产技术开发,2007-2010。

12.云南远益公司:兜兰种苗繁殖与栽培,2007-2010。

资料更新中……

科研成果:

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登记植物新品种4个,获得授权专利6项。

主要成就:

十多年来,胡虹带领的研究小组立足我国西部地区,以国家和区域需求为导向,与地方、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与合作,紧紧围绕支撑云南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科技问题,坚持不懈地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和新技术研究。

胡虹积极推进昆明植物所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开发工作,早在1998年,昆明植物所以关键技术入股云南绿大地生物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主要股东之一,胡虹及其带领的研究团队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12月,绿大地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内花卉行业第一家上市民营企业。目前,昆明植物所是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这标志着昆明植物所在科技创新成果的技术转移、转化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成绩,将过去仅反映在概念上的经济效益兑现为真实的货币资产,实现了国有资产增值的“第一桶金”,成为研究所推进产业化创新、服务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专利:

1 调控杏黄兜兰开花期的方法 严宁; 胡虹; 皮秋霞; 李树云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10-01-20

2 地涌金莲的组培快繁技术 罗桂芬; 胡虹; 段金玉; 许琨; 严宁; 陈梅英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00-02-16

3 紫点杓兰种子无菌繁殖方法 胡虹; 黄家林; 王华; 李树云; 罗桂芬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01-01-03

4 黄花杓兰种子无菌繁殖方法 胡虹; 黄家林; 王华; 李树云; 罗桂芬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01-01-03

5 盾叶薯蓣种子无菌萌发与快速繁殖的方法 罗桂芬; 胡虹; 段金玉; 吕春朝; 严宁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02-02-13

6 盾叶薯蓣无菌克隆系珠芽诱导及其工厂化生产方法 罗桂芬; 胡虹; 吕春朝; 李树云; 王华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02-02-13

7 盾叶薯蓣无菌高产克隆系工厂化生产方法 罗桂芬; 胡虹; 吕春朝; 许琨; 王华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02-04-10

8 满天星种苗的繁殖方法 郭瑞贤; 胡虹; 罗桂芬; 王华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05-02-23

9 黄花杓兰种子制备与快速筛选方法 胡虹; 黄家林; 严宁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05-03-16

10 中甸角蒿成花调控的方法 严宁; 胡虹; 许琨; 王华; 李树云; 张石宝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05-03-23

11 紫点杓兰种子制种方法 黄家林; 胡虹; 严宁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05-08-24

12 晚春含笑的组织培养繁殖方法 郭瑞贤; 胡虹; 何学葵; 曾德禄; 王华; 龚洵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7-01-03

13 杏黄兜兰无菌苗菌根化方法 胡虹; 袁莉; 李树云; 黄家林; 严宁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09-04-08

14 苦参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 黄家林; 程爱华; 严宁; 胡虹; 康志钰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09-12-09

15 调控杏黄兜兰生长繁殖的方法 严宁; 牟宗敏; 胡虹; 李树云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10-11-24

论文专著:

1 中甸角蒿光合作用对生长光强的响应 席雪; 李树云; 严宁; 胡虹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云南植物研究 2010-12-25

2 温度对铁皮石斛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艾娟; 严宁; 胡虹; 李树云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2010-10-25

3 氮素对红波罗花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 雷鸣; 李树云; 张石宝; 胡虹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2009-02-15

4 四种杓兰的菌根结构及其周年动态 高倩; 李树云; 胡虹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期刊】广西植物 2009-03-15

5 杏黄兜兰的花发育过程及引种栽培 皮秋霞; 严宁; 胡虹; 李树云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2009-08-15

6 开花对两种杓兰光合作用和同化产物分配的影响 孔德良; 严宁; 胡虹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昆明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2006-12-30

7 三个东方百合品种在滇中鳞茎繁育中的光合特性 常玮; 李树云; 胡虹; 樊亚宇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云南昆明;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3级学生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2007-02-28

8 黄花杓兰云南中甸居群遗传结构及克隆多样性的分析 蔡凝枫; 严宁; 胡虹; 刘涛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云南昆明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2008-02-15

9 在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红波罗花对水分的响应 蔡艳飞; 张石宝; 胡虹; 李树云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2008-10-15

10 云南独蒜兰的种子无菌萌发研究 黄家林; 胡虹; 李树云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昆明 【期刊】园艺学报 2005-04-30

11 云南的高山花卉种质资源及开发利用 张石宝; 胡虹; 王华; 许琨; 严宁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昆明; 云南昆明 【期刊】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5-06-25

12 红波罗花褐斑病的病原鉴定 许琨; 刘云龙; 胡虹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昆明;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 【期刊】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10-30

13 黄花杓兰与菌根真菌共生关系研究 王瑞苓; 胡虹; 李树云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昆明; 云南昆明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2004-08-25

14 黄花杓兰根内的小型菌核 臧穆; 王瑞苓; 胡虹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隐花植物标本馆;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昆明; 云南昆明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2004-10-25

15 花卉基因工程研究进展Ⅱ:花型、花期、货架期 张石宝; 胡虹; 李树云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昆明; 云南昆明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2002-02-28

16 黄花杓兰的花芽发育 翁恩生; 胡虹; 李树云; 黄家林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昆明; 云南昆明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2002-04-30

17 紫点杓兰的离体繁殖 黄家林; 胡虹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昆明 【期刊】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2-02-20

18 金铁锁的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 欧阳志勤; 黄家林; 胡虹 云南省珍稀濒危植物引种繁育中心;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昆明 【期刊】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2-08-20

19 生物技术对植物品种保护制度的影响 胡虹; 伊廷双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期刊】科技与法律 1999-06-30

20 黄花杓兰种子无菌萌发的培养条件研究 黄家林; 胡虹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2001-02-23

21 香石竹的脱病毒苗与带病毒苗生长发育特性比较 伊廷双; 胡虹; 张石宝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现为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读博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2001-05-23

22 昆明地区香石竹病毒病流行状况调查及脱病毒苗的制备 伊廷双; 胡虹; 罗桂芬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2001-08-23

23 花卉基因工程研究进展Ⅰ:花色 张石宝; 胡虹; 李树云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昆明; 云南昆明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2001-11-23

24 氮对冬玉米干物质生产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石宝; 李树云; 胡虹; 尹树华; 普琼芬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蒙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蒙自县草坝农业技术推广站 云南昆明; 云南昆明; 云南蒙自 【期刊】广西植物 2002-12-10

25 黄花蒿的组织培养 罗桂芬; 胡虹; 段金玉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期刊】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5-06-20

26 重瓣偏翅唐松草的离体繁殖 罗桂芬; 胡虹; 孙卫邦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1996-08-23

27 毛喉鞘蕊花毛状根培养及二萜化合物的形成 周立刚; 胡虹; 杨崇仁; 王君健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华中理工大学药物研究所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1996-11-23

28 地不容毛状根的培养 罗寿青; 胡虹; 杨崇仁; 段金玉; 李存信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1997-11-23

29 云南山楂中吲哚乙酸、脱落酸、玉米素和玉米素核苷的内源水平及其生根率 胡虹; 季本仁; 段金玉; 罗桂芬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昆明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1993-10-01

30 激素对风信子花序外植体分化形成小鳞茎的影响 段金玉; 胡虹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1983-04-02

31 云南山楂茎尖的离体培养及其无性系快速繁殖 胡虹; 黄仕周; 段金玉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昆明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1987-10-01

32 提高成年云南山楂树试管培养苗生根率的方法 黄仕周; 刘艾琴; 胡虹; 段金玉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昆明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1987-12-31

33 香荚兰种子的无菌萌发试验 段金玉; 胡虹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昆明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1987-12-31

34 香荚兰的快速繁殖 段金玉; 胡虹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昆明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1989-04-02

35 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无菌克隆系珠芽诱导及其工厂化生产 罗桂芬; 胡虹; 吕春朝; 李树云; 王华 【会议】植物组织培养与脱毒快繁技术——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1-09-01

36 帽斗栎光合作用及相关叶性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英文) 张石宝; 胡虹; 周浙昆; 许琨 【会议】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 2008-07-01

37 高山植物全缘叶绿绒蒿和高葶雪山报春的光合特性(英文) 张石宝; 胡虹; 许琨 【会议】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 2008-07-01

荣誉奖励:

 

1. 1996年入选“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

2. 2005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高山花卉杓兰属和角蒿属植物的引种选育及栽培示范, 排名第一。

3. 2010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

媒体报道:

1. 用智慧汗水铸造云花辉煌——访任胡虹
2.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计划实施十周年专题——西部英才胡虹
3. 昆明植物所500万奖励对产业化做出突出贡献者

用智慧汗水铸造云花辉煌——访任胡虹

本报讯 记者柏斌报道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获悉:该所长期从事观赏植物的生理生态及引种驯化研究的博士生导师胡虹研究员及其团队近日获得该所一次性奖励奖金500万元,其中50万元以现金形式奖励贡献人,450万元以项目经费形式支持团队的后续科研工作。

胡虹研究员曾先后获得国家基金项目、科技部攻关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等11个项目的资助,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登记植物新品种4个,获得授权专利4项,培养硕士生、博士生18人。她领导的研究组以国家和区域需求为导向,与地方、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与合作,紧紧围绕支撑“云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科技问题,坚持不懈的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研究,同时又把研发的成果源源不断的投入到花卉企业中进行产业化。在激烈的竞争中创立了自己的研发特色并逐步形成了以云南特色花卉资源为依托,花卉新品种、新技术为主要成果形式,成果产业化转化为主要研究目标的研究团队。

胡虹及其带领的研究团队不仅初步摸清了包括地涌金莲、滇丁香、杓兰、兜兰、角蒿、石斛等在内的40多个野生品种的地理分布及其生理生态特性,还成功地对地涌金莲、滇丁香、兜兰、石斛进行了规模化繁育。

1998年,胡虹研究组以项目关键技术入股云南绿大地生物有限公司并协助公司设计和建设了组织培养实验室及相关配套设施,培训230名技术人员,为公司技术研发中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不仅标志着昆明植物所在科技创新成果的技术转移、转化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成绩,而且使昆明植物所也成为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同时通过与该公司的合作不仅探索了一条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途径,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该公司已发展成为集生产、销售、绿化、科研为一体的高科技花卉股份制企业和国内花卉行业第一家上市民营企业;昆明植物所还在成功合作的经验指导下先后与云南远益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云南格桑花卉有限责任公司等合作进行特色花卉产业化研发。

胡虹及其研究团队立足云南“植物王国”,在老一辈科学家对野生花卉资源的分类、收集、整理、驯化、栽培等雄厚研究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紧密结合国家、地方和企业实际需求,以战略发展的眼光解决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关键科技问题,积极提升企业竞争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胡虹研究员结合云南特色资源的多样性和气候类型的复杂性,提炼出植物适应环境及引种驯化过程中的一些科学问题,同时围绕花卉产业的植物观赏性状、生产开发模式等问题,将科学问题和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开展了遗传、生理、生态等多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合理的技术路线,使科研成果快速从实验室走向社会、走向企业,已成为“云花”产业技术研发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加速野生花卉产业化的发展和花卉产业结构调整及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西部大开发和整个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今年荣获“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的胡虹说:“被称为世界天然大花园的云南野生花卉以种类繁多,品种珍贵、数量庞大而备受世界园艺专家的关注。但目前是捧着金饭碗讨饭,作为云南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鲜切花很少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品种,大多数都是国外的‘舶来品’,与云南省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极不相称。因此,云南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是科研,抓住这个根基,云南花卉的未来才会更加辉煌。作为从事花卉研究的科技工作者,用智慧和汗水来改变云南野生花卉‘长在深山无人识’的被动局面,我们责无旁贷。”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2010-11-30)

用智慧汗水铸造云花辉煌——访任胡虹

本报讯 记者柏斌报道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获悉:该所长期从事观赏植物的生理生态及引种驯化研究的博士生导师胡虹研究员及其团队近日获得该所一次性奖励奖金500万元,其中50万元以现金形式奖励贡献人,450万元以项目经费形式支持团队的后续科研工作。

胡虹研究员曾先后获得国家基金项目、科技部攻关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等11个项目的资助,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登记植物新品种4个,获得授权专利4项,培养硕士生、博士生18人。她领导的研究组以国家和区域需求为导向,与地方、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与合作,紧紧围绕支撑“云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科技问题,坚持不懈的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研究,同时又把研发的成果源源不断的投入到花卉企业中进行产业化。在激烈的竞争中创立了自己的研发特色并逐步形成了以云南特色花卉资源为依托,花卉新品种、新技术为主要成果形式,成果产业化转化为主要研究目标的研究团队。

胡虹及其带领的研究团队不仅初步摸清了包括地涌金莲、滇丁香、杓兰、兜兰、角蒿、石斛等在内的40多个野生品种的地理分布及其生理生态特性,还成功地对地涌金莲、滇丁香、兜兰、石斛进行了规模化繁育。

1998年,胡虹研究组以项目关键技术入股云南绿大地生物有限公司并协助公司设计和建设了组织培养实验室及相关配套设施,培训230名技术人员,为公司技术研发中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不仅标志着昆明植物所在科技创新成果的技术转移、转化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成绩,而且使昆明植物所也成为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同时通过与该公司的合作不仅探索了一条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途径,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该公司已发展成为集生产、销售、绿化、科研为一体的高科技花卉股份制企业和国内花卉行业第一家上市民营企业;昆明植物所还在成功合作的经验指导下先后与云南远益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云南格桑花卉有限责任公司等合作进行特色花卉产业化研发。

胡虹及其研究团队立足云南“植物王国”,在老一辈科学家对野生花卉资源的分类、收集、整理、驯化、栽培等雄厚研究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紧密结合国家、地方和企业实际需求,以战略发展的眼光解决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关键科技问题,积极提升企业竞争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胡虹研究员结合云南特色资源的多样性和气候类型的复杂性,提炼出植物适应环境及引种驯化过程中的一些科学问题,同时围绕花卉产业的植物观赏性状、生产开发模式等问题,将科学问题和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开展了遗传、生理、生态等多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合理的技术路线,使科研成果快速从实验室走向社会、走向企业,已成为“云花”产业技术研发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加速野生花卉产业化的发展和花卉产业结构调整及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西部大开发和整个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今年荣获“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的胡虹说:“被称为世界天然大花园的云南野生花卉以种类繁多,品种珍贵、数量庞大而备受世界园艺专家的关注。但目前是捧着金饭碗讨饭,作为云南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鲜切花很少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品种,大多数都是国外的‘舶来品’,与云南省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极不相称。因此,云南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是科研,抓住这个根基,云南花卉的未来才会更加辉煌。作为从事花卉研究的科技工作者,用智慧和汗水来改变云南野生花卉‘长在深山无人识’的被动局面,我们责无旁贷。”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2010-11-30)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计划实施十周年专题——西部英才胡虹

文章来源:来源:中科院人事教育局 发布时间:2006-09-29

女,47岁,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理生态及生物技术专业。1995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1996年入选“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入选项目是“云南省室内观赏植物野生资源产业化开发关键生物技术研究”,1999年获得后续资助。

胡虹科研小组以承担首批“西部之光”项目为契机,将研究重点放 到了云南省野生花卉的开发选育上。1998年昆明植物所以科研小组“西部之光”项目成果为主要技术背景的滇东南野生花卉资源开发中相应的组培、脱病毒等专有技术作价57万元转让给云南绿大地生物有限公司,占该公司15%的股份。该公司以昆明植物研究所为技术支撑,成为云南省为数不多的获得国家甲级资质认证的绿色花卉企业。科研小组在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方面具有了良好的技术铺垫。1999年对野生花卉资源丰富的滇西北地区投入了高度的关注。2001年与上海四季花木有限公司、云南格桑花卉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云南香格里拉野生花卉科研工作站有限公司,重点开展野生花卉的产业化开发。随着云南花卉产业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一个专业研究花卉的技术支撑平台。云南花卉投资管理公司、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科院、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四家单位共同出资成立了云南花卉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及配套技术。胡虹研究员出任云南省花卉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云南的花卉产业已经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该项目的实施使科研小组迅速进入了云南花卉产业技术领域的制高点,科研小组在野生花卉引种驯化和品种选育方面形成特色,成为云南省花卉产业科学技术研究中的一只重要生力军。

2002年至2005年获得国家基金项目2项、科技部攻关项目子项目、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及云南省基金项目各一项,带动了科研小组的学科发展。到目前为止,科研小组通过各种渠道争取经费,新增实验仪器设备超过200台(套),用于实验条件改善的资金近500万元。

在国内外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0余篇。开发植物新品种角蒿2个、杓兰2个,获得授权专利4项、公开专利3项。2005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科研小组现有固定科研人员9人(其中博士2人),研究生11人。目前已培养博士2人、硕士6人,在读研究生7人。

昆明植物所500万奖励对产业化做出突出贡献者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3日 21:16 来源:新华网   

转变发展方式 培育新兴产业 科技彩云南  

今年9月,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做了一个重大决定。给予胡虹研究员及团队“产业化突出贡献奖”,一次性奖励奖金500万元,其中50万元,以现金形式奖励贡献人,450万元以项目经费形式支持团队的后续科研工作。  

这在昆明植物研究所几十年的历史中前所未有,在中科院系统恐怕也是个创举。  

那么,得此殊荣的胡虹又是何许人也?  

胡虹,女,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观赏植物的生理生态及引种驯化研究。  

10多年来,胡虹领导的研究小组以国家和区域需求为导向,与地方、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与合作,紧紧围绕支撑云南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科技问题,坚持不懈的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研究,同时,又把研发的成果源源不断的投入到花卉企业中进行产业化转化。胡虹及其带领的研究团队不仅初步摸清了包括地涌金莲、滇丁香、杓兰、兜兰、角蒿、石斛等在内的40多个野生品种的地理分布及其生理生态特性,还成功地对地涌金莲、滇丁香、兜兰、石斛进行了规模化繁育。  

使这些云南特有植物实现了从野生到家种,从“养在深山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  

带着课题成果,从1998年起,胡虹课题组与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技术投资等形式开展深度合作,对云南的野生花卉进行产业化开发。在昆明植物研究所技术支撑下,绿大地公司先后得到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及云南省科技厅有关云南特色野生花卉新品种选育及生产技术研究的项目资助,成为云南省为数不多的获得国家甲级资质认证的绿色花卉企业,已发展成为集生产、销售、绿化、科研为一体的高科技花卉股份制企业。并于2007年12月成功上市,成为国内花卉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而作为第二大股东,昆明植物研究所实现了国有无形资产的有效增值,是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一个成功范例。  

众所周知,在中科院系统,特别是自然科学研究方面,论文、学术著作等是“硬通货”,不乏奖励办法和标准。而昆明植物所所长李德铢查阅了大量国家有关文件,却没有发现对成果产业化做出突出贡献者的相关规定和奖励办法,而根据中科院“两个面向“的办院方针,昆明植物所敢为人先,做出了“关于对产业化做出突出贡献的研究组进行奖励的决定。  

李德铢所长说,我们这次的奖励重要的就是导向作用,提升科技人员为国家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服务的显示度。(记者 马波)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