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农林科技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马占鸿,男,1964年7月16日出生,宁夏海原县人。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病害流行学和宏观植物病理学教学及研究工作。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1.9-1985.7 宁夏大学农学院园林系 农学学士

1986.11-1991.11 宁夏大学农学院 助教

1991.11-1992.8 宁夏大学农学院 讲师

1992.9-1994.7 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植物病理学 理学硕士

1994.7-1997.6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植物病理学 理学博士

1997.7-1999.7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博士后

1999.8-2004.12 中国农业大学 副教授

1999-2002 中国农业大学植病系副主任、支部书记

2002.3-6 美国Iowa State University 访问学者

2004.12-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

社会兼职:

1、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二届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1999-2005);

2、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植物抗病虫专业委员会主任;

3、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植物病害流行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4、中国草学会草地植保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6、农业部全国小麦锈病专家组成员;

7、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技顾问;

8、国际大豆病害研究协作组中方负责人;

9、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副县长(2007-2009);

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专家组成员。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研究生:“宏观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流行学”;

本科生:“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植物病理学”。

培养学生情况:

指导研究生42名 ,其中已毕业34名。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流行学,宏观植物病理学的研究。

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

1. 宁夏牧草病害调查及防治研究,宁夏自然科学基金,1992.5-1994.12,主持。

2. 蚕桑新品种选育及饲养技术研究,宁夏自然科学基金,1992.5-1994.12,主要参加。

3. 玉米矮花叶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科技部农村发展司,1994-1997,参加。

4. 玉米矮花叶病毒株系、花粉及种子带毒机制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998.1-1999.9,主持。

5. 玉米抗蚜传MDMV基因的分子标记,农业部分子及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998.5-2000.5,主持。

6. 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研究项目,2000.1-12,主持。

7. 病虫害灾变预警及生态调控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彭友良教授),973项目(G20000016210),2000-2005,主要参加。

8. 小麦条锈病、白粉病、水稻稻瘟病抗病性持久化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曾士迈院士主持,39730320),1998.1-2001.12,参加。

9. 玉米矮花叶病毒的种子传毒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周广和研究员主持,39970484),2000.1-2002.12,主要参加。

10. 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第五届青年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1.8,主持。

11. 玉米矮花叶病成灾原因及预报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490),2001.1-2003.12,主持。

12. 小麦重大病害预警信息系统及无公害防治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1.8-2003.8,主持。

13.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十五”攻关,2001.12-2003.10,主要参加。

14. TCK流行学及生物学研究,农业部专项,2002-2004,主要参加。

15. 小麦条锈病品种小种互作的定量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2-2004,主要参加。

16. 大豆抗锈性检测,USDA,2002-2003,主持。

17. 大豆锈病防治药剂的筛选,意大利Isagro Spa公司,2004,主持。

18. 基于3S技术的小麦条锈病监测与预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2006,主持。

19. 植物病害系统演变及长期动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海外青年基金,2004-2006,中方主持。

20. 北京市植保信息系统建设,北京市,2003-2005,主持。

21. 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2009,主持。

22. 品种多样性控制小麦条锈病的机理、效应及应用,973(朱有勇主持),2006-2008,主要参加。

23. 小麦条锈病卫星遥感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2013,主持。

24. 小麦有害生物种类与发生危害特点研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9-2013,课题主持。

25. 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效果评价体系与数量抗病性利用研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9-2013,课题主持。

科研成果: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地市级科技奖2项。

1. 设施园艺病虫害远程诊断和早期预警系统构建与应用,200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鉴定成果。2010年获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

2. “北京市重大病虫害预警信息系统及综合防治”2006年北京市鉴定成果。2010年获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

3. “玉米矮化叶病流行规律与防治”2004年教育部鉴定成果。 2007年获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4. “玉米矮化叶病抗病遗传机理及其应用”获2002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5. “北方玉米矮花叶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获1998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6. “蚕桑新品种选育与饲养技术研究”获1996宁夏科技进步三等奖。

7. “宁夏牧草病害调查与防治研究”获1996宁夏科技进步三等奖。

发明专利:

1 一种产挥发油的滇重楼内生粘鞭霉及其抗菌活性 周立刚; 马占鸿; 王敬国; 王明安; 赵江林; 黄永富; 张迎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专利】中国农业大学 2008-09-24

2 一种产抗菌活性成分的滇重楼内生镰孢菌 周立刚; 王敬国; 马占鸿; 李晓林; 黄永富; 王明安; 赵江林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专利】中国农业大学 2009-04-22

3、小麦条锈菌单管一步巢式PCR检测方法及引物 马占鸿 黄冲 孙振宇;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专利】中国农业大学 2011-02-23

论文专著:

主编、副主编或参编书籍10余部,发表论(译)文100余篇。

出版专著:

1、《植病流行学》(马占鸿 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10

2、《植物病理学》(GEORGE N.AGRIOS 著,沈崇尧 主译,马占鸿 参译)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9

3、《农业生物安全概论》( 马占鸿 主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9

4、Introduction to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Plant Diseases, Yong Luo, Zhonghua Ma, Zhanhong Ma, China Agricultual University Press.2007

5、《植物病理学导论》(刘大群 董金皋 主编,马占鸿 副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7

6、《植物病理学导论》(理查德 N.斯特兰奇 著,彭友良 等译,马占鸿参译),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7、《普通植物病理学》(谢联辉 主编,马占鸿 副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6

8、《宏观植物病理学》(曾士迈 主编,马占鸿任 编委),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9、《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第五卷)(马占鸿 吴元华 郑建秋 简桂良 主编)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10、《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马占鸿 编) 中国农业大学 2001

11、《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马占鸿 周雪平 主编)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1

发表论文:

英文:

1. Wang, H., Yang, X. B., and Ma, Z. 2010. Long-distance spore transport of wheat stripe rust pathogen from Sichuan, Yunnan, and Guizhou in southwestern China. Plant Dis. 94:873-880.

2.Xiufeng Liu, Chong Huang, Zhenyu Sun, Juanjuan Pan, Jiahui Yan, Y. Luo; Zhanhong Ma. 2011. Analysis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Puccinia striiformis in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by using AFLP.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129:43-55.

3. Z.H.Ma, S.D.Shi, H.G.Wang, Y.Y.Jiang, and Z.H.Zhao, Climate-based regional classification for oversummering and overwintering of Puccinia striiformis in China with GIS and Geostatistics. In Proceeding: 9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Plant Disease Epidemiology. Landerneau, France, April 11th-15th, 2005.

4. Wang Hai-guang, MA Zhan-hong, Detection of SCMV-MDB in Single Corn Seed,In Proceeding: XVTH Inte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ngress,Beijing, China May 11-15,2004

5. ZHANG Zhen-duo, MA Zhan-hong, WANG Ying-xue, X.B.YANG, G.L.Hartman, M.R. Miles and R D. Frederick,2004,Screening soybean germplasm against Soybean Rust in China,In Proceeding: XVTH Inte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ngress,Beijing, China May 11-15,2004

6. M.R.Miles, W.Morel, J.T.Yorinori, Z.H.Ma, S.Poonpogul, G.L.Hartman, and R.D.Frederick, 2004, Preliminary report of Asian soybean rust reaction on soybean accessions planted in Brazil, China, Paraguay and Thailand with seedling reactions from greenhouse screen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Abstracts of contributed papers and posters. VII World Soybean Research Conference, IV International Soybean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Conference, III Brazilian Soybean Congress, February 29 to March 5, 2004. Foz do Iguassu, PR, Brazil. p162

7. F.Feng, Z.H.Ma and H.G.Wang, 2004,Soybean diseases report in China, In Proceedings: VII World Soybean Research Conference, IV International Soybean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Conference, III Brazilian Soybean Congress, February 29 to March 5, 2004. Foz do Iguassu, PR, Brazil. pp 331-334 (SCI)

8. Z.H. Ma, Z. D. Zhang, Y. X. Wang and X.B.Yang,2004,Cylindrocladium crotalariae causing red crown rot of soybean in China,Plant Pathology,53:537 (SCI)

中文:

1 CO2浓度升高对小麦条锈病流行组分的影响 韩国菲; 王海光; 黄冲;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农业部植物病理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植物保护学报 2010-10-15

2 基于K_means硬聚类算法的葡萄病害彩色图像分割方法 李冠林; 马占鸿; 黄冲; 迟永伟; 王海光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永宁县设施园艺研究所 农业工程学报 2010-12-31

3 基于SPOT5影像的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初探 郭洁滨; 黄冲; 王海光;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农业部植物病理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期刊】植物保护学报 2009-10-15

4 基于植物病害传入风险的种苗引种限量模拟研究 黄冲; 李明福;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动植物检疫研究所 【期刊】植物检疫 2010-01-15

5 设施园艺病虫害远程诊断与监控系统的构建 任争毅; 潘娟娟; 顾沛雯; 杨钧; 苏宁国; 任爱民;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宁夏大学农学院; 宁夏永宁县科技局; 宁夏银川市领鲜果蔬发展有限公司; 宁夏银川市小任果业有限公司 【期刊】西北农业学报 2010-03-25

6 基于高光谱遥感估测条锈病下的混种小麦产量分析 王爽; 黄冲; 孙振宇; 李冠林;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农业部植物病理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2010-07-31

7 小麦品种混种对条锈病控制效果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赵磊; 孙振宇; 黄冲; 王爽; 潘娟娟; 王海光; 曹世勤;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植物病理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期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0-10-15

8 基于HYSPLIT-4模式的小麦条锈病菌远程传播研究 王海光; 杨小冰;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院 【期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0-10-15

9 应用real-time PCR定量检测小麦条锈菌潜伏侵染量方法的建立 潘娟娟; 骆勇; 黄冲; 孙振宇; 赵磊; 闫佳会;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农业部植物病理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美国加州大学植物病理学系Kearney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植物病理学报 2010-10-15

10 马铃薯病毒疫情调查及马铃薯S病毒的检测鉴定 田永蕾; 张永江; 刘冬梅; 刘梅; 马占鸿; 李明福; 陈洪俊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09-01-20

11 应用HYSPLIT-4模式分析小麦条锈病菌远程传播事例 王海光; 杨小冰;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期刊】植物病理学报 2009-04-15

12 中国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南大2419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冯晶; 淦爱华; 徐世昌; 蔺瑞明; 王凤涛; 马占鸿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期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9-06-15

13 小麦条锈病卫星与近地光谱反射率的比较 张玉萍; 郭洁滨; 王爽; 王海光;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农业部植物病理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期刊】植物保护学报 2009-04-15

14 小麦品种混(间)种对小麦条锈病防治效果和产量影响研究 黄冲; 郭洁滨; 孙振宇; 马占鸿; 刘跃富; 陈伦开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四川省盐亭县植保站 【期刊】植物保护 2009-06-08

15 博落回、虎杖和黄芩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英文) 刘浩; 谈满良; 周立刚; 杨红兵; 马占鸿; 王敬国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期刊】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9-06-15

16 两种测定化合物对真菌菌丝生长抑制活性方法的比较 刘浩; 张娜; 阴春晖; 王蓟花; 马占鸿; 周立刚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期刊】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9-08-15

17 应用DPO引物检测马铃薯病毒的多重RT-PCR技术研究 刘梅; 黄新; 马占鸿; 陈洪俊; 李明福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期刊】植物病理学报 2009-08-15

18 六种藜科植物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英文) 杨红兵; 周亚明; 刘浩; 杜华; 马占鸿; 李春; 周立刚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期刊】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9-10-15

19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北京和山东分离物的生物学测定及其基因组比较 田永蕾; 刘冬梅; 张永江; 李明福;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期刊】植物检疫 2009-11-15

20 基于高光谱遥感技术的不同小麦品种条锈病病情指数的反演 郭洁滨; 黄冲; 王海光; 孙振宇;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农业部植物病理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期刊】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12-15

21 《植病流行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王海光;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期刊】中国科技信息 2010-01-01

22 烟草环斑病毒的定量检测技术研究 刘梅; 黄新; 马占鸿; 陈洪俊; 李明福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动植物检疫实验所;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检疫系 【期刊】生物技术通讯 2010-01-30

23 玉米矮花叶病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马占鸿; 李怀方; 周广和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期刊】植物保护 1999-04-08

24 我国玉米矮花叶病流行原因剖析 马占鸿; 王海光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北京 【期刊】中国科学基金 2002-02-23

25 第1届亚洲植物病理学大会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 【期刊】世界农业 2000-12-20

26 氮肥对水稻品种-稻瘟菌小种相对寄生适合度的影响 赵桢梅; 赵美琦; 马占鸿; 曾士迈 中国农业大学植病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病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病系 北京 【期刊】植物病理学报 2001-09-30

27 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初步研究 马占鸿; 李健强; 王慧敏; 刘淑平; 王琦; 邓毅明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期刊】高等农业教育 2001-07-30

28 中国如何实现精准农业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 副教授、博士 【期刊】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12-15

29 条锈病菌(Puccinia striiformis)侵染的小麦不同抗性品种组织病变观察 马占鸿; 肖悦岩; 孙月海; 赵美琦; 曾士迈 中国农业大学 【期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7-02-15

30 水稻稻瘟病品种-小种组合寄生适合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赵美琦; 赵桢梅; 马占鸿; 曾士迈 中国农业大学 【期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7-10-15

31 玉米矮花叶病毒种子传毒率检测 马占鸿; 李怀方; 裘维蕃 中国农业大学植病系病毒室 【期刊】植物病理学报 1997-03-30

32 小麦品种抗条锈菌小种专化性估测方法的研究 肖悦岩; 马占鸿; 孙月海; 张美荣; 曾士迈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期刊】植物病理学报 1997-09-30

33 玉米种子携带MDMV的检测 马占鸿; 李怀方; 袭维蕃; 李桂珍; 陈柏柱; 李济晨 中国农业大学植病系病毒室; 中国农业大学植病系病毒室; 河北承德市植保站 【期刊】玉米科学 1997-06-15

34 种子处理对玉米矮花叶病的防治效果 李桂珍; 陈柏柱; 李济宸; 梁中海; 马占鸿; 李怀方 河北省承德市植保站; 河北省宽城县植保站; 中国农业大学植病系病毒室 【期刊】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7-06-15

35 几种蚜虫对MDMV传毒效率及其口针中病毒附着位点(VAS)的免疫荧光标记 马占鸿; 李怀方; 裘维蕃 中国农业大学植病系 【期刊】植物病理学报 1998-03-30

36 玉米矮花叶病传播机制研究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 【期刊】植物病理学报 1998-09-30

37 麦二叉蚜与玉米矮花叶病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期刊】山西农业 1998-11-15

38 影响麦二叉蚜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效率的因素分析 马占鸿; 李怀方; 范在丰; 裘维蕃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北京 【期刊】植物保护学报 1998-02-15

39 基于图像处理和图像识别的植物病害诊断方法初探 李冠林; 王海光; 黄冲; 马占鸿 【会议】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 2010-10-28

40 CO2浓度升高对小麦条锈病流行学组分的影响 韩国菲; 马占鸿 【会议】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 2009-10-27

41 小麦品种混种防治条锈病的流行学机理初步研究 黄冲; 郭洁滨; 孙振宇; 刘跃富; 马占鸿 【会议】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 2009-10-27

42 小麦受条锈病菌侵染叶片的早期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研究 潘娟娟; 骆勇; 马占鸿 【会议】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 2009-10-27

43 品种多样性控制小麦条锈病的田间效果观察 赵磊; 孙振宇; 马占鸿 【会议】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 2009-10-27

44 利用高光谱遥感估测条锈病对混种小麦产量的影响 王爽; 马占鸿 【会议】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 2009-10-27

45 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马铃薯A病毒 刘梅; 刘冬梅; 黄新; 马占鸿; 李明福 【会议】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 2009-10-27

46 建立全国重大植物病害预警信息系统的构想 马占鸿 【会议】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2002-04-01

47 玉米矮花叶病季节流行动态初步研究 王海光; 马占鸿 【会议】第三次全国植物病毒和病毒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3-11-01

48 我国小麦条锈病菌越夏越冬区划研究 马占鸿; 石守定; 王海光; 陈刚; 金社林; 张美荣 【会议】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4-06-30

49 应用ASD地物光谱仪测定小麦条锈病单叶的初步研究 王海光; 安虎; 蔡成静; 马占鸿 【会议】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 2005-07-01

50 基于GM(1,1)的组合模型的小麦条锈病预测方法的研究 刘荣英; 马占鸿 【会议】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 2005-07-01

51 北京市农作物病虫害远程预警信息系统初步构建 王明红; 黄冲; 何熙; 金哓华; 马占鸿 【会议】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 2005-07-01

52 我国小麦条锈病菌既越冬又越夏地区的气候区划 马占鸿; 石守定; 王海光; 张美荣 【会议】中国植物病理学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05-08-01

53 小麦条锈病高光谱遥感监测技术研究 蔡成静; 王海光; 安虎; 史延春; 黄文江; 马占鸿 【会议】中国植物病理学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05-08-01

54 应用ASD地物光谱仪测定小麦条锈病单叶的初步研究 王海光; 安虎; 蔡成静; 马占鸿 【会议】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 2005-07-01

55 基于GM(1,1)的组合模型的小麦条锈病预测方法的研究 刘荣英; 马占鸿 【会议】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 2005-07-01

56 北京市农作物病虫害远程预警信息系统初步构建 王明红; 黄冲; 何熙; 金哓华; 马占鸿 【会议】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 2005-07-01

57 北京市农作物病虫害远程预警信息系统构建 王明红; 马占鸿; 金晓华; 刘芊; 孙少炯 【会议】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 2005-07-01

58 基于CLIMEX的小麦矮腥黑穗病在中国潜在分布区预测 祝慧云; 马占鸿; 周益林; 王海光 【会议】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 2005-06-30

59 应用小麦品种多样性控制越夏区小麦条锈病研究 黄冲; 马占鸿 【会议】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6-08-01

60 我国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和越冬区气候区划——应用CLIMEX和气候相似距方法 胥荻; 王海光; 马占鸿; 石守定 【会议】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6-08-01

61 我国小麦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CY32的SSR标记 刘帆; 骆勇; 马占鸿 【会议】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7-08-01

62 小麦条锈菌水源11致病类群的AFLP标记 杜金璞; 黄冲; 刘帆; 潘娟娟; 骆勇; 马占鸿 【会议】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07-01

63 不同抗性小麦品种混(间)种对条锈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黄冲; 马占鸿; 刘跃富; 陈伦开; 任小平; 何成杰 【会议】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10-01

64 河北张家口市马铃薯S病毒的检测及鉴定 田永蕾; 刘冬梅; 张永江; 刘梅; 雷强; 李明福; 马占鸿 【会议】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10-01

65 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估算不同品种小麦条锈病病情指数的研究 郭洁滨; 黄冲; 孙振宇; 马占鸿 【会议】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10-01

66 设施园艺病虫害自动监控及预警系统研究 任争毅; 潘娟娟; 孟仿英; 金海萍; 苏宁国; 任爱民; 马占鸿 【会议】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10-01

67 红掌细菌性叶疫病病原初步鉴定及防治 王鹏韬; 杨铁顺; 柯盛发; 赵亮; 马占鸿 【会议】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10-01

68 电生功能水防治小麦条锈病试验研究 郝建雄; 李里特; 马占鸿; 程永强; 蔡成静; 刘海杰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北京 【期刊】中国植保导刊 2006-06-20

69 小麦条锈病区域流行相关性研究初报 陈刚; 王海光; 张录达; 王滔;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应用数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北京 【期刊】中国农学通报 2006-07-05

70 北京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远程预警信息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王明红; 金晓华; 刘芊;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北京际峰软件公司;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北京 【期刊】中国植保导刊 2006-07-20

71 生物信息学在出入境检疫中的应用 吴兴海; 梁成珠; 陈长法; 魏晓棠; 马占鸿; 黄冲 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青岛; 中国农业大学 【期刊】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6-08-25

72 利用判别分析方法预测小麦条锈病 陈刚; 王海光;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北京 【期刊】植物保护 2006-08-08

73 中国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丰产3号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淦爱华; 蔺瑞明; 徐世昌; 万安民; 马占鸿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 【期刊】植物保护学报 2006-12-30

74 小麦条锈病高光谱近地与高空遥感监测比较研究 蔡成静; 马占鸿; 王海光; 张玉萍; 黄文江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期刊】植物病理学报 2007-02-28

75 2006年贵州省赫章县秋季小麦条锈病调查 王海光; 谈孝凤; 金星; 冯明义;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Station of Guizhou Province; 贵州省赫章县植保植检站;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北京; GuiYang; 贵州赫章 【期刊】中国农学通报 2007-03-05

76 基于GM(1,1)组合模型的小麦条锈病预测方法研究 刘荣英;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北京 【期刊】生物数学学报 2007-06-15

77 利用高空风预测小麦条锈病研究初报 云晓微; 王海光;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北京 【期刊】中国农学通报 2007-08-05

78 植物病害管理与生物安全 王海光; 马占鸿; 黄冲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北京 【期刊】植物保护 2007-06-08

79 高光谱在小麦条锈病严重度分级识别中的应用 王海光; 马占鸿; 王韬; 蔡成静; 安虎; 张录达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 北京 【期刊】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7-09-15

80 小麦条锈病多时相冠层光谱与病情的相关性 张玉萍; 郭洁滨;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北京 【期刊】植物保护学报 2007-10-15

81 对《植物病理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及措施 王海光;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 【期刊】农业教育研究 2008-09-15

82 等离子体对小麦矮腥黑粉菌处理效果的扫描电镜观察 孙振宇; 马占鸿; 王海光; 刘亮; 冯剑; 张贵新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北京 【期刊】植物病理学报 2008-04-15

83 同轴介质阻挡放电初步处理粮菌的研究 冯剑; 刘亮; 张贵新; 孙振宇; 马占鸿; 王海光; 姚建锋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湖州电力局 【期刊】高电压技术 2008-08-31

84 UV-B辐射增强对小麦条锈病影响的初步探讨 李晶; 韩国菲;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农业部分子植物病理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期刊】植物保护 2008-06-08

85 宁夏草原首次大面积发生菟丝子危害 李寅菲; 李克昌; 黄文广; 黄波;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宁夏草原站 【期刊】植物保护 2008-06-08

86 浅谈信息技术在植物病理学中的应用 淦爱华; 陈刚;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北京 【期刊】植物保护 2003-08-08

87 小麦矮腥黑穗病研究进展与展望 王海光; 祝慧云; 马占鸿; 刘亮; 张贵新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北京 【期刊】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5-08-15

88 我国小麦条锈病菌既越冬又越夏地区的气候区划 马占鸿; 石守定; 王海光; 张美荣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北京 【期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12-30

89 小麦条锈病高光谱遥感监测技术研究 蔡成静; 王海光; 安虎; 史延春; 黄文江;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甘肃省天水市植保植检站;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北京; 甘肃天水 【期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12-30

90 大豆锈病越冬区气候区划研究 张振铎; 马占鸿; 杨小冰; 王应学; 陈杰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植物病理系50011; 云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 云南省景东县植保站 北京; 云南昆明; 云南景东 【期刊】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5-09-30

91 小麦条锈病单片病叶特征光谱的初步研究 安虎; 王海光; 刘荣英; 蔡成静;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北京 【期刊】中国植保导刊 2005-11-20

92 北京市农作物病虫害远程预警信息系统构建 王明红; 马占鸿; 金晓华; 刘芊; 孙少炯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北京际峰软件公司; 北京际峰软件公司 北京 【期刊】植物病理学报 2005-12-30

93 应用GIS和地统计学研究小麦条锈病菌越冬范围 石守定; 马占鸿; 王海光; 赵中华; 姜玉英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北京 【期刊】植物保护学报 2005-02-15

94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卷叶病病原鉴定研究 李玉鼎; 马占鸿; 李明福 宁夏大学农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植物病毒研究所 永宁 【期刊】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3-08-30

95 玉米矮花叶病流行学研究进展 王海光;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北京 【期刊】玉米科学 2003-06-25

96 玉米花粉传播SCMV的遗传学鉴定 王海光;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北京 【期刊】作物杂志 2003-10-15

97 地理信息系统在植物保护领域中的应用 石守定; 马占鸿; 王海光; 张卫民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北京 【期刊】农业网络信息 2004-03-26

98 植物病害流行学中的地统计学 石守定; 马占鸿; 王海光; 张卫民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北京 【期刊】农业网络信息 2004-05-26

99 植物病理学研究中的计算机应用 王海光; 马占鸿; 张美蓉; 石守定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北京 【期刊】农业网络信息 2004-10-26

100 基于GIS的中国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气候区划 马占鸿; 石守定; 姜玉英; 赵中华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北京 【期刊】植物病理学报 2004-11-20

101 玉米矮花叶病预测预报研究 王海光;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北京 【期刊】玉米科学 2004-12-25

102 美国发现大豆锈病对我国大豆进口的影响及对策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期刊】中国植保导刊 2005-02-20

103 基于GIS的中国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气候区划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北京 【期刊】中国植保导刊 2005-03-20

荣誉奖励:

1、2005年,中国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2004年,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3、2000-2002年,中国农业大学新世纪人才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4、199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会积极分子”;

5、1996年,北京农业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6、1989年,宁夏农学院“先进科技工作者”。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1. 高空有双明亮的眼睛
2. 大旱之年仍要警惕小麦条锈病流行
3.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永宁结硕果
4. 抓好“一喷三防”控制穗期病虫

高空有双明亮的眼睛

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研究取得新进展

“陈主任,我们学校今年申报总数是2046。”“我可是持证上岗的正式工作人员。”受理现场人头攒动。工作人员都穿上了统一的红马甲,方便易认。“我来受理现场拍照留念。”患条锈病的小麦叶面上产生多层轮状排列的黄色夏孢子堆。

[科学时报 张双虎报道]在我国小麦生产中,小麦条锈病是引起损失大、危及范围最广的一种病害。条锈病一般在小麦抽穗灌浆期发病较重,因此其直接对小麦产量造成了严重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对小麦条锈病的监测工作仅限于田间取样调查。但是,针对大面积病害的监测,采用人工调查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监测效率很低,等病情上报到有关部门时,往往病害已大范围暴发。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马占鸿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对小麦条锈病的监测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主持的“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研究”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目前,该团队已能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我国主要小麦品种实施条锈病病情监测。

又到条锈病防治时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有效地对小麦条锈病实施监测。”马占鸿对《科学时报》记者说,“每种病虫害都有其发病规律。在我国,不同地区小麦条锈病的发病时间也有差异,一般四川省早在2月初就能发现病情,甘肃南部、西部大概在3月底、4月初开始出现病情。如果我们对这些地方进行监测,就可以根据它的发病情况对全国作出预测。”

历史上,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比较严重的年份有4次。1950年春,小麦条锈病在黄河、长江流域广大麦区暴发流行,为我国解放前数十年所罕见。全国因条锈病减产小麦60亿公斤,相当于当年夏收的总和。

1964年4~5月,小麦条锈病在全国麦区流行,华北、西北冬麦区大流行。据统计,全国发生面积800万公顷,损失小麦约32亿公斤。农业部于当年7月召集专家、科学技术人员,就选育和推广抗锈品种、药剂防治、栽培措施和消灭条锈病越夏菌源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部署。

1990年4~5月,小麦条锈病在冬麦区大面积暴发流行,面积达709万公顷,全国因条锈病造成小麦减产高达13亿公斤。当年8月,全国植保总站布置秋播调换高度感病品种和在越夏越冬菌源基地实施粉锈宁拌种等防病措施,对控制下年度条锈病流行发挥了良好作用。

2002年,小麦条锈病又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大流行,其发生面积近670万公顷,损失小麦约10亿公斤,发生区域涉及鄂、豫、鲁、冀等11个省(市)区。尽管2002年条锈病发生范围广,但由于国家提出了以品种抗病性利用及小麦抗病性变异和病菌群体动态监测、药剂和农业防治相结合的治理策略,本次病害的损失小于前3次。

农业专家们认为,在小麦条锈病防治方面,除了要选育抗锈品种、科学进行药剂防治外,对条锈病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发现一点、控制一片是非常重要的。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靠真菌传播的病害。小麦条锈病菌夏孢子非常轻,能随着气流上升到高空,然后借着风力进行远距离传播,如果遇到降雨,又随着雨滴来到地面上,落到叶片上危害作物。

“所以它的传播速度非常快。”马占鸿说,“条锈病喜欢低温、高湿环境,如果雨水较多,温度又较低,它就很容易发生,我们会对四川、甘肃等早发地区进行监测,然后再结合各地的气象、天气条件作出准确预测,以决定要不要防治,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进行防治。”

直观判断条锈病的发生

“卫星遥感监测的原理应该说比较简单。太阳光照到地面以后,不同地物(地面上的物体),像高山、湖泊、植被、土壤等会反射不同的光谱,这种光谱我们肉眼是无法分辨的,但通过光谱仪就可以把这种信息分辨出来。我们现在做的就是通过光谱分析,区分小麦得的是白粉病、条锈病、蚜虫还是赤霉病。”马占鸿说。

人工监测作物病虫害主要靠农业技术人员或农民将病情一级级上报。但相对于虫害来说,人工监测病害更困难一点,更滞后一些。因为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辨别不出早期病害。因此往往要等病害发生很久后,信息才报上来,而且数据也往往不准确。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传播速度很快,等相关部门得到信息时病情已较难控制。

在北京市小汤山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内,该研究团队利用地面非成像光谱仪,对小麦条锈病的发病区、对照区小麦条锈病进行了单片病叶及冠层的光谱特征研究后发现,健康、发病及处于潜育期的小麦植株在某些特定波段的光谱反射率存在显著差异。发病区与对照区小麦在光谱反射率曲线上有明显不同,而且不同发病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并且,不同孢子堆密度的小麦单片病叶的反射光谱曲线也存在相应差异。利用该研究小组绘制的小麦条锈病病情分布图,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小麦条锈病在小区间的传播情况。

“和沙尘暴、洪水等灾害一样,很多病害和虫害都有一个源头。条锈病在我国是大区流行的,发生的潜疫期约10天左右,它从在四川、甘肃初发到波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大概要半个月到1个月时间,我们会监测病虫害初期发生的情况,如果源头已经发生了病害,而且有大风等传播条件,我们就要赶快做好防治工作。监测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好预测和预防,早发现、早防治。和人工进行作物病害监测相比,卫星遥感监测的优势一是效率高,二是精度高。”马占鸿说。

让我们看得更真切一些

不同的作物,同种作物不同的品种,或者作物种在不同的土壤上,有不同的背景色,其反射的光谱就会产生差别。

“所以,我们现在还要分析不同的小麦种植区域、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模式,其在发生病害时的光谱特征,要一步一步做下去。我觉得这方面还有很多事要做,现在我们对我国主要小麦品种可以进行条锈病的判断,但因为我国小麦品种特别多,地域又比较广,不同的灌溉条件、不同的栽培模式都会有不同的反射光谱,这都会增加判断的难度。”马占鸿说。

据介绍,只要是在植物表观上能够表现出来的特征,比如表现出的叶面变色、变形、卷曲或作物生长不良等都可进行监测。特别是变色,不管是变成红色、蓝色还是黄色,只要变色都可以进行辨别。该研究还可以通过对发生病害小麦叶面的反射光谱进行分析,区分这些发病区域上有多少一级、二级、三级灾害,因为每个灾害程度造成的减产不一样,因此可以根据灾害面积计算出当年所造成的损失。进一步的研究还能计算种植哪类品种的小麦有多大的面积。

“但是区分小麦发病程度如何现在还有些难度,因为其中的信息复杂,比如有时得了其他病毒病,也能引起叶面黄,跟条锈病有些类似,它的反射率是一样的,就容易混淆。”马占鸿说,“另外,要精确进行预测,还需要遥感卫星、成像设备等器材分辨率和精度的提高。将来卫星的分辨率越来越高,相关的基础数据也积累得越来越丰富,我想,这个监测结果会越来越精准。”

来源:《科学时报》 (2010-3-22 A4 科学基金) 作者:张双虎 发布时间:2010-3-22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759.shtm?id=229759

高空有双明亮的眼睛

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研究取得新进展

“陈主任,我们学校今年申报总数是2046。”“我可是持证上岗的正式工作人员。”受理现场人头攒动。工作人员都穿上了统一的红马甲,方便易认。“我来受理现场拍照留念。”患条锈病的小麦叶面上产生多层轮状排列的黄色夏孢子堆。

[科学时报 张双虎报道]在我国小麦生产中,小麦条锈病是引起损失大、危及范围最广的一种病害。条锈病一般在小麦抽穗灌浆期发病较重,因此其直接对小麦产量造成了严重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对小麦条锈病的监测工作仅限于田间取样调查。但是,针对大面积病害的监测,采用人工调查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监测效率很低,等病情上报到有关部门时,往往病害已大范围暴发。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马占鸿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对小麦条锈病的监测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主持的“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研究”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目前,该团队已能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我国主要小麦品种实施条锈病病情监测。

又到条锈病防治时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有效地对小麦条锈病实施监测。”马占鸿对《科学时报》记者说,“每种病虫害都有其发病规律。在我国,不同地区小麦条锈病的发病时间也有差异,一般四川省早在2月初就能发现病情,甘肃南部、西部大概在3月底、4月初开始出现病情。如果我们对这些地方进行监测,就可以根据它的发病情况对全国作出预测。”

历史上,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比较严重的年份有4次。1950年春,小麦条锈病在黄河、长江流域广大麦区暴发流行,为我国解放前数十年所罕见。全国因条锈病减产小麦60亿公斤,相当于当年夏收的总和。

1964年4~5月,小麦条锈病在全国麦区流行,华北、西北冬麦区大流行。据统计,全国发生面积800万公顷,损失小麦约32亿公斤。农业部于当年7月召集专家、科学技术人员,就选育和推广抗锈品种、药剂防治、栽培措施和消灭条锈病越夏菌源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部署。

1990年4~5月,小麦条锈病在冬麦区大面积暴发流行,面积达709万公顷,全国因条锈病造成小麦减产高达13亿公斤。当年8月,全国植保总站布置秋播调换高度感病品种和在越夏越冬菌源基地实施粉锈宁拌种等防病措施,对控制下年度条锈病流行发挥了良好作用。

2002年,小麦条锈病又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大流行,其发生面积近670万公顷,损失小麦约10亿公斤,发生区域涉及鄂、豫、鲁、冀等11个省(市)区。尽管2002年条锈病发生范围广,但由于国家提出了以品种抗病性利用及小麦抗病性变异和病菌群体动态监测、药剂和农业防治相结合的治理策略,本次病害的损失小于前3次。

农业专家们认为,在小麦条锈病防治方面,除了要选育抗锈品种、科学进行药剂防治外,对条锈病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发现一点、控制一片是非常重要的。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靠真菌传播的病害。小麦条锈病菌夏孢子非常轻,能随着气流上升到高空,然后借着风力进行远距离传播,如果遇到降雨,又随着雨滴来到地面上,落到叶片上危害作物。

“所以它的传播速度非常快。”马占鸿说,“条锈病喜欢低温、高湿环境,如果雨水较多,温度又较低,它就很容易发生,我们会对四川、甘肃等早发地区进行监测,然后再结合各地的气象、天气条件作出准确预测,以决定要不要防治,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进行防治。”

直观判断条锈病的发生

“卫星遥感监测的原理应该说比较简单。太阳光照到地面以后,不同地物(地面上的物体),像高山、湖泊、植被、土壤等会反射不同的光谱,这种光谱我们肉眼是无法分辨的,但通过光谱仪就可以把这种信息分辨出来。我们现在做的就是通过光谱分析,区分小麦得的是白粉病、条锈病、蚜虫还是赤霉病。”马占鸿说。

人工监测作物病虫害主要靠农业技术人员或农民将病情一级级上报。但相对于虫害来说,人工监测病害更困难一点,更滞后一些。因为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辨别不出早期病害。因此往往要等病害发生很久后,信息才报上来,而且数据也往往不准确。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传播速度很快,等相关部门得到信息时病情已较难控制。

在北京市小汤山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内,该研究团队利用地面非成像光谱仪,对小麦条锈病的发病区、对照区小麦条锈病进行了单片病叶及冠层的光谱特征研究后发现,健康、发病及处于潜育期的小麦植株在某些特定波段的光谱反射率存在显著差异。发病区与对照区小麦在光谱反射率曲线上有明显不同,而且不同发病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并且,不同孢子堆密度的小麦单片病叶的反射光谱曲线也存在相应差异。利用该研究小组绘制的小麦条锈病病情分布图,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小麦条锈病在小区间的传播情况。

“和沙尘暴、洪水等灾害一样,很多病害和虫害都有一个源头。条锈病在我国是大区流行的,发生的潜疫期约10天左右,它从在四川、甘肃初发到波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大概要半个月到1个月时间,我们会监测病虫害初期发生的情况,如果源头已经发生了病害,而且有大风等传播条件,我们就要赶快做好防治工作。监测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好预测和预防,早发现、早防治。和人工进行作物病害监测相比,卫星遥感监测的优势一是效率高,二是精度高。”马占鸿说。

让我们看得更真切一些

不同的作物,同种作物不同的品种,或者作物种在不同的土壤上,有不同的背景色,其反射的光谱就会产生差别。

“所以,我们现在还要分析不同的小麦种植区域、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模式,其在发生病害时的光谱特征,要一步一步做下去。我觉得这方面还有很多事要做,现在我们对我国主要小麦品种可以进行条锈病的判断,但因为我国小麦品种特别多,地域又比较广,不同的灌溉条件、不同的栽培模式都会有不同的反射光谱,这都会增加判断的难度。”马占鸿说。

据介绍,只要是在植物表观上能够表现出来的特征,比如表现出的叶面变色、变形、卷曲或作物生长不良等都可进行监测。特别是变色,不管是变成红色、蓝色还是黄色,只要变色都可以进行辨别。该研究还可以通过对发生病害小麦叶面的反射光谱进行分析,区分这些发病区域上有多少一级、二级、三级灾害,因为每个灾害程度造成的减产不一样,因此可以根据灾害面积计算出当年所造成的损失。进一步的研究还能计算种植哪类品种的小麦有多大的面积。

“但是区分小麦发病程度如何现在还有些难度,因为其中的信息复杂,比如有时得了其他病毒病,也能引起叶面黄,跟条锈病有些类似,它的反射率是一样的,就容易混淆。”马占鸿说,“另外,要精确进行预测,还需要遥感卫星、成像设备等器材分辨率和精度的提高。将来卫星的分辨率越来越高,相关的基础数据也积累得越来越丰富,我想,这个监测结果会越来越精准。”

来源:《科学时报》 (2010-3-22 A4 科学基金) 作者:张双虎 发布时间:2010-3-22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759.shtm?id=229759

大旱之年仍要警惕小麦条锈病流行

威胁依旧存在,具体危害程度还看三四月份降水情况
 

小麦条锈病一直威胁着我国西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和西南麦区的小麦生产。在条锈病大流行时,小麦条锈病可引起减产20%~30%,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造成绝产。

在此次旱情发生之前,全国小麦病害协作组曾预测2009年小麦条锈病或将呈全国性大流行态势。这是该小组对2008年陇南、陇东条锈病越夏菌源基地的病菌越夏情况、菌源区秋苗发病情况、全国小麦品种布局情况以及气候发生趋势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的结果。

小麦条锈病菌喜凉贪湿,在经历了一场多年不遇的干旱后还能否流行?小麦病害协作组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马占鸿教授表示,虽然干旱会对条锈病的菌源产生一定抑制作用,但其威胁依旧存在,具体危害程度还要看三四月份的降水情况。如果那时雨水偏多,流行的风险就会加大,加上前期干旱导致麦苗长势减弱、抗病性降低,一旦流行危害将会更大。因此, 大旱之年仍要警惕小麦条锈病大流行。

随风潜入田擅长转移战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王海光博士介绍说,小麦条锈病菌在我国平原冬麦区能越冬而不能越夏,在高寒春麦区能越夏而不能越冬。条锈菌每年主要在甘肃、青海以及晋北、内蒙古等高寒春麦区越夏,然后随高空气流传至平原冬麦区,引起秋苗发病并在此越冬。到了春季,平原冬麦区条锈病流行后,所产生的大量夏孢子又随风向西、北传播。一个完整的周年循环就这样在一个较大的地理范围内完成了。因此,小麦条锈病的流行被称为大区流行。

小麦条锈菌每年在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规律性的周年转移,这在一定地区就组成了病菌完整的流行地区系统,简称流行区系。一个流行区系和另一个流行区系之间往往被海洋、沙漠或高山等天然屏蔽所隔离。我国小麦条锈病主要有3个流行区系,即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流行区系、新疆流行区系和云南流行区系。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流行区系是我国最重要的小麦条锈病流行区系,这一区系包括了全国80%以上的小麦种植面积,该区系内小麦条锈病的流行情况影响着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的整体情况。

流行因素复杂不仅与降雨有关

马占鸿说,春季发生小麦条锈病流行因素比较复杂,不仅与降雨量有关,还需考虑菌源的多少、感病品种种植面积、条锈菌的菌群结构、早春气温回升早晚等多个因素。而且最近还出现了新的高致病性小种条锈病菌CY33号。因此在当前干旱的情况下,条锈病大流行的威胁依旧存在。

以2002年条锈病大流行为例。2001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暖冬天气,越冬区内越冬菌源量多,并在冬季连续繁殖和侵染,为春季流行提供了充足菌源;2002年1月~3月气温回升快,有利于条锈菌提早和迅速发生发展,4月~5月降雨偏多,加上同期我国北方又有几次大风扬尘天气,使条锈菌迅速扩展和蔓延,最终导致2002年小麦条锈病全国大流行。

需多方入手坚持综合防治

“针对小麦条锈病必须采用综合防治策略。”马占鸿说,“小麦条锈菌喜凉怕热,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温度较低。因此,对小麦条锈病菌来说,越夏是其周年循环中最重要、最困难的环节,从病菌最薄弱的地方入手进行防治,越夏区便成为条锈病防治的关键地区。”

来源:大众科技报 2009年2月12日 本报记者 甘勃

原文链接: http://www.stdaily.com/other/dzkj/2009/0212/1-1.htm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永宁结硕果

记者日前获悉,由中国农业大学马占鸿教授主持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永宁实施3年来,取得了可喜成果,很多技术已经在全区乃至全国其他省市推广。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西北干旱冷凉区设施园艺节水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总投资1600万元,其中在永宁县投资1300万元。该项目自2007年起实施,至2010年底结束,项目期限为4年。经过3年的实验,该项目已成效显著,特别是在小任果业等基地建立的设施园艺病虫害远程诊断系统在全国来说都是比较先进的。其中设施园艺病虫害远程监控与防治技术、临界温湿度自动报警技术、“黄板”“蓝板”“杀虫灯”等无公害防治技术、沼渣沼液在设施园艺生产中的应用技术、生物菌肥的应用技术等已经在永宁5.3万亩设施产业中普遍运用,我区及国内其他县区都开始推广应用。马占鸿教授介绍说,经过科学精确地测算,在设施园艺产业中,使用这些技术,每投资1元钱就可以产生近100元的效益,农药使用率减少30%,而且蔬菜水果品质大幅度提高。(记者 姜美)

来源:宁夏日报 ( 2010-02-10 09:49:02)

原文连接:http://www3.xinhuanet.com/chinanews/2010-02/10/content_19007720.htm

抓好“一喷三防”控制穗期病虫

  

马占鸿(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进入4月份以后,全国小麦从南到北陆续开始抽穗、扬花、受粉、灌浆,小麦生长即进入中后期。中后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灌浆期,是小麦一生中病害发生最多的时期,也是防治病害的重要时期,控制好该时期的病害对小麦丰产增收至关重要。  

我国小麦中后期的主要病害有:锈病(条锈、叶锈)、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根腐病、叶枯病、颖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在防治上注意如下技术要点:  

中后期病害防治要严格遵循“准确监测、带药侦查、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策略,“打点保面,降低菌源基数、减缓流行速率”,采取“一喷三防”措施,开展大面积专业化防治。具体操作时,力争达到规范化防控,即定人、定点、定时进行监测;统一采购、统一供应、统一配制、统一施药进行防治。  

“一喷三防”技术指的是将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微肥、抗旱剂等)混配,一次喷药可以达到防病、防虫、防倒伏(防干热风、防早衰)“三防”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严格按照农药复配、混配原则进行,“一喷”也要因病虫害而异。比如,防治锈病力争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药剂可用三唑酮或烯唑醇,按标签说明兑水30-50公斤进行全株喷雾,每隔5-7天喷一次,共喷2-3次。  

防控时期也是关键,一定在病害发展达到防治指标时用药,其中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指标是病株率达10%或病叶率达5%。小麦白粉病防治指标是穗期病株率达60%以上、个别病株旗叶开始出现病斑,但对于高水肥麦田,尤其是常发区的感病品种田块,要及时对发病点片进行挑治,以控制其蔓延。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若在小麦抽穗扬花期遇有3天以上连阴雨天气,气温在15℃以上,就会造成大流行,应立即进行小麦赤霉病预防。小麦赤霉病与吸浆虫、麦穗蚜的防治,最佳防治适期同属一个时期,即小麦抽穗至扬花盛期,可采取“一喷三防”措施,用烯唑醇或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加菊酯类农药或氧乐果,再加二氢钾,按标签说明用量兑水30-50公斤,于傍晚或黎明针对穗部上下10厘米处喷药,每隔3-5天喷一次,共喷2-3次,也可选用氰烯菌酯按说明喷雾防治。

来源: 农博网

原文链接: http://science.aweb.com.cn/2011/4/11/359201104111455790.html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