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农林科技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黄志农,男,1951年9月出生,湖南华容县人,中国共产党员,学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曾任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昆虫室主任。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73年9月至1976年7月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学士。

1976年8月至1986年12月湖南省植保所研究实习员,从事水稻主要害虫发生与防治研究。

1987年1月至1994年12月湖南省植保所助理研究员,从事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1995年1月至2002年7月湖南省植保所副研究员,从事水稻超高产栽培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2002年8月至2011年12月湖南省植保所研究员,从事水稻病虫生态调控与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研究。

2012年1月至今湖南省植保所研究员(退休后返聘),从事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和超级杂交稻“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工程技术研究。

2009年中南大学隆平分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社会兼职:

1、湖南省昆虫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2、湖南省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

3、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4、《发现》杂志社副理事长。

5、《当代中国人才库》杂志名誉主编。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农业昆虫与昆虫生态学、水稻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及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研究。

1、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2、水稻二化螟的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3、水稻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4、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稻米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5、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与农药减量技术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南方菜地污染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

2、洞庭湖区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3、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与控防技术研究。

4、超级杂交稻关键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

5、湖南稻区水稻螟虫防控技术体系研究。

6、优质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7、湘阴县瓜类蔬菜——优质晚稻病虫害生态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8、长沙绿世界生态智能化设施水培蔬菜病虫控制技术研究。

9、湖南稻水象甲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生态学的研究。

10、水稻有害生物生态调控和农药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

11、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12、超级杂交稻节氮高产栽培技术对主要病虫的影响。

13、中南地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

14、储烟害虫烟草甲的人工饲养与药剂毒力测定。

15、蔬菜病虫防控与农药减量及残留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

16、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17、湖南稻区二化螟综合防控技术体系集成与试验示范。

18、长江中游稻区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

19、超级杂交稻“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工程病虫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20、湖南双季稻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

科研成果:

1. 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基地建设及示范,2016年12月,科技兴农奖,排名第六。

2. 水稻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2015年1月,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四。

3. 稻田生物灾害生态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05年11月,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六。

4. 优质食用稻农药残留综合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2002年10月,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5. 优质食用稻“三高一少”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2000年11月,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五。

6. 三熟制双季稻超高产栽培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2000年11月,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7. 三熟制双季稻超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2000年11月,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四。

8. 洞庭湖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研究,1993年9月,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

9. 稻纵卷叶螟危害损失率及防治指标研究,1986年4月,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

10. 水稻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2002年12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者,排名于有效名次之外)。

11. 南方蔬菜生产清洁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09年12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者,排名于有效名次之外)。

12. 全国“六五”攻关课题组“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1986年5月,国家计委、经委、科委和财政部“六五”科技攻关奖,(参加者,未排名)。

13. 南方五省稻区项目协作组,我国五大稻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系统对策,1987年10月,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者,未排名)。

14. 全国稻纵卷叶螟科研协作组,稻纵卷叶螟迁飞规律研究,1982年10月,农牧渔业部科技改进二等奖,(参加者,未排名)。

发明专利:

1.一种综合防治杂交水稻中后期病虫害的复配药剂 黄志农 【中国专利】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1999-10-13

论文专著:


出版专著:

1. 黄志农 编著. 杂交水稻病虫害综合治理 [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2. 张玉烛,陈祖生,等 著. AA级绿色(有机)稻米生产技术[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2.

3. 马国辉,青先国著. 多熟制稻作高产理论与技术 [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4月. 黄志农参与编写第八章:三熟制双季稻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体系:260-278.

4. 青先国,李建国,等著. 水稻高新生产技术 [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4月. 黄志农参与编写第十二章:三熟制双季稻超高产栽培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87-96.

5. 张玉烛,黎用朝,青先国,等著. 优质食用稻生产与加工技术[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6月. 黄志农参与编写第三章第三节中的(八):病虫为害的影响,133-136;(十一)稻米卫生品质的影响因素,138-141.

发表论文: (1977-2016)

[1].黄志农, 曹益嘉, 文吉辉, 唐文艳, 王桂林, 涂德晔, 马传红. 植物益生菌——乳酸菌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与示范[J]. 湖南农业科学, 2016, (6): 39-41, 45.

[2].李颗, 李向辉, 文吉辉, 黄志农, 马国辉.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纹枯病发生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 2015, (10): 35-37.

[3].黄志农, 文吉辉. 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操作规程 [J]. 辣椒杂志, 2014, (1): 28-29.

[4].刘功朋, 张玉烛, 黄志农, 陈恺林, 刘洋, 朱国奇, 方宝华. 水稻牛蛙生态种养对稻飞虱防效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3, 29(2): 207-213.

[5].刘功朋, 张玉烛, 朱国奇, 刘洋, 陈恺林, 黄志农, 李超, 方宝华. “蜂-蛙-灯”绿色生产技术对水稻害虫、天敌及产量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 2013, (7): 89-92.

[6].文吉辉, 黄志农, 徐志德. 光合细菌菌剂对辣椒产量及其病虫害的影响[J]. 辣椒杂志,2013(1): 19-22.

[7].文吉辉, 黄志农. 用昆虫性信息素诱杀小菜蛾 [J]. 湖南农业, 2012(10): 16.

[8].文吉辉, 黄志农. 昆虫性信息素对辣椒斜纹夜蛾的控害作用 [J]. 辣椒杂志, 2012(3): 29-32.

[9].黄志农, 张玉烛, 朱国奇, 文吉辉, 李卫东, 方宝华, 刘洋, 夏春华, 刘功朋. 稻螟赤眼蜂防控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J]. 江西农业学报, 2012, 24(5): 37-40.

[10].文吉辉, 黄志农. 稻飞虱的抗药性现状、机理及抗性治理[J]. 农咨快讯, 2012 (5. 下): 8-10.

[11].黄志农. 优质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实用技术 [J]. 湖南农业科学, 2012(8): 5-9.

[12].王致能, 刘功朋, 张玉烛, 黄志农, 刘洋, 朱国奇. 水稻主要害虫生态防控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J]. 湖南农业科学, 2012(1): 92-95.

[13].曹杨, 潘峰, 周倩, 李冠华, 刘双清, 黄志农, 李有志.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介体昆虫白背飞虱的传毒特性[J]. 应用昆虫学报,2011, 48( 5): 1314-1320.

[14].李爱平, 黄志农, 文吉辉, 曾燕清, 胡胜辉. 稻水象甲幼虫危害根系对水稻生长及其产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 2011(15):94-96.

[15].黄志农. 优质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策略[J]. 湖南农业科学, 2011(14):11-12.

[16].黄志农, 文吉辉, 符伟. 湖南辣椒生产概况与病虫害绿色防控[J]. 辣椒杂志, 2011,(4): 43-47.

[17].张玉烛, 朱国奇, 黄志农. 绿色稻米生产技术操作规范(上)[J]. 湖南农业, 2011(8): 14.

[18].张玉烛, 朱国奇, 黄志农. 绿色稻米生产技术操作规范(下)[J]. 湖南农业, 2011,(9): 13.

[19].徐志德, 黄志农, 文吉辉, 张宗泽, 石年珍, 李忠良. 水稻生物学质量和营养与二化螟危害的关系[J]. 植物保护学报, 2011, 38(2): 139-146.

[20].文吉辉, 黄志农. 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J]. 农咨快讯, 2011(3. 上): 14-17.

[21].黄志农, 马国辉, 曾晓玲, 徐志德, 文吉辉, 陈敏, 周静. 肥料运筹对杂交水稻二化螟发生危害的影响[J]. 杂交水稻, 2010, 25(5): 76-79.

[22].黄志农, 马国辉, 徐志德, 文吉辉, 龙吉锐, 陈敏, 周静. 杂交水稻高产节氮栽培对二化螟发生危害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8): 159-161.

[23].黄志农. 黔东南发展生态农业与绿色食品的思路及对策 [C]// 绿色 多元 和谐 发展——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发展研讨会文集. 贵州·凯里: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发展研讨会文集编辑委员会, 2010: 245-249.

[24].邹剑明, 黄志农, 文吉辉, 徐志德, 张宗泽, 石年珍, 彭孟军, 李忠良. 稻鸭生态种养技术对水稻主要害虫及天敌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22(7): 81-83.

[25].文吉辉, 黄志农, 徐志德, 陈绍祥, 程成. 三诱技术在辣椒主要害虫防控中的应用[J]. 辣椒杂志, 2010(2): 26-29.

[26].徐志德, 文吉辉, 黄志农. 大白菜和甘蓝无公害病虫防控技术[J]. 湖南农业, 2010(7): 17.

[27].黄志农, 徐志德, 文吉辉, 张宗泽, 石年珍, 彭孟军, 易光辉, 秦桂泉. 二化螟性诱剂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及诱控效果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09(10): 64-69.

[28].黄志农, 文吉辉, 徐志德, 张宗泽, 石年珍, 彭孟军, 刘学仙, 李忠良. 稻田养鸭与杀虫灯对水稻三大害虫的防控效果 [J]. 湖南农业科学, 2009(11): 61-65.

[29].黄志农, 刘年喜, 刘二明. 湖南杂交水稻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的回顾与展望 [J]. 中国植保导刊, 2009, 29(11): 12-17.

[30].邹剑明, 黄志农, 张宗泽, 石年珍, 文吉辉, 李忠良, 刘学仙, 邹如戈. 3种二化螟防控措施的效果及效益分析 [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19): 159-161.

[31].黄志农, 刘勇, 罗源华, 戴建平, 文吉辉. 利用昆虫性信息素防治辣椒斜纹夜蛾[J]. 辣椒杂志, 2009(1): 29-33.

[32].邹剑明 黄志农 杨亚平 李建河 万建伟. 稻水象甲自然种群发生因素及其化学防治的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9(2):88-91.

[33].黄志农, 李萌, 刘勇, 罗源华, 何明远. 湖南冬春季保护地辣椒健身栽培与病虫防控技术[J]. 辣椒杂志, 2008(4): 26-29.

[34].黄志农, 刘勇, 陈绍祥, 徐志德, 戴建平, 程成, 文吉辉, 薛洪楼. 昆虫性信息素在蔬菜害虫防治中的应用[J]. 湖南农业科学, 2008(4): 109-112, 114.

[35].黄志农, 刘勇. 湖南农作物灾害发生与防治的历史、现状及未来 [C]// 和谐西部论坛. 理论科技篇.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8, 572-576.

[36].黄志农. 冬春季蔬菜常见病虫防治技术 五. 防治小地老虎和蜗牛[N]. 湖南科技报, 2008-12-23(3).

[37].黄志农. 冬春季蔬菜常见病虫防治技术 4. 别忽视蚜虫和茶黄螨[N]. 湖南科技报, 2008-12-16(3).

[38].黄志农. 冬春季蔬菜常见病虫防治技术 三. 防治沤根和白粉虱[N]. 湖南科技报, 2008-12-09(3).

[39].黄志农. 冬春季蔬菜常见病虫防治技术 二. 早防灰霉病和早疫病[N]. 湖南科技报, 2008-12-02(3).

[40].黄志农. 冬春季蔬菜常见病虫防治技术 一. 苗期要预防立枯病与猝倒病[N]. 湖南科技报, 2008-11-18(3).

[41].黄志农. 灾后蔬菜要防病虫害[N]. 湖南科技报, 2008-03-18(3).

[42].黄志农. 油菜主要病虫害防治[N]. 湖南科技报, 2008-03-18(3).

[43].黄志农, 刘勇, 马艳青, 张竹青. 华中地区春夏季辣椒健身栽培与病虫防控技术[J]. 辣椒杂志,2008(1): 21-25.

[44].黄志农, 刘勇. 南方菜地辣椒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 辣椒杂志, 2007(4): 27-30.

[45].黄志农. 频振诱控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及控害效果研究 [C]// 重大农业害虫频振诱控技术国际研讨会. 桂林: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07:30-37.

[46].徐志德, 孙元华, 朱春晖, 胡振红, 黄志农. 储烟害虫烟草甲生物学特性和室内饲养方法探讨[J]. 湖南农业科学, 2007(6): 136-138.

[47].黄志农, 刘年喜, 周社文, 杨亚平, 刘勇, 万建伟, 张壮志, 邹剑明. 稻水象甲种群消长动态与发生规律的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07(5): 105-109.

[48].徐志德, 李德运, 周贵清, 熊继东, 黄志农. 黑翅土白蚁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J]. 昆虫知识, 2007, 44(5): 763-769.

[49].张志罡, 孙继英, 付秀芹, 颜亨梅, 黄志农. 稻田不同种植模式对蜘蛛群落的影响[J]. 中国植保导刊, 2007, 27(6): 5-8.

[50].黄志农, 于耀平, 刘小玲, 陈绍祥, 周尚泉, 刘勇华, 肖新平, 周绍良. 新型生物农药——植物激活蛋白的应用效果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07(3): 121-124.

[51].刘雪源, 杨亚平, 凌云, 黄志农, 张壮志, 李建河. 25%阿克泰WG防治稻水象甲效果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07(3): 132, 143.

[52].刘年喜, 黄志农, 周社文, 杨亚平, 倪新玲, 刘勇, 谭小平, 李建河. 湖南稻水象甲成虫越冬规律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07(1): 69-71.

[53].刘勇, 刘年喜, 黄志农. 湖南农作物生物灾害发生与防治的历史、现状及未来 [C]// 国家农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7年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湖南省湖北省农药植保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7, 28-35.

[54].张玉烛, 王凯荣, 刘见平, 黄志农, 曾翔, 周尚泉. 稻米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J]. 作物研究, 2006, 20(4): 287-296.

[55].黄志农, 张玉烛. 水稻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的理论与实践[J]. 作物研究, 2006, 20(4): 297-307.

[56].黄志农, 张玉烛, 刘勇. 湖南水稻三大害虫致灾原因与防治策略[J]. 作物研究, 2006, 20(4):315-317, 323.

[57].陈罗湘, 周尚泉, 陈远贵, 黄志农.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病虫害及天敌发生的影响[J]. 作物研究, 2006, 20(4): 330-334.

[58].石年珍, 周尚泉, 许建国, 黄志农. 稻米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J]. 作物研究,2006, 20(4): 337-341.

[59].邹剑明, 黄志农, 陈浩涛, 杨亚平, 李建河. 湖南稻水象甲疫情防控初报[J]. 湖南农业科学,2006(5): 70-72.

[60].黄志农, 刘勇, 张玲, 成进, 陈浩涛, 黄小清, 刘雪源, 邹剑明. 湖南省稻水象甲的发生与防治初探[J]. 湖南农业科学, 2006(2): 62-63.

[61].陈浩涛, 黄志农, 刘勇. 生态智能温室水培蔬菜病虫害发生与综合防治[J]. 长江蔬菜, 2006(11): 24-25.

[62].黄志农, 周尚泉, 刘勇, 刘晖, 张宗泽, 刘明辉, 石年珍, 周晓云. 西瓜—水稻模式对病虫和天敌的影响及生态调控技术[J]. 湖南农业科学, 2005(5): 60-62, 65.

[63].周尚泉, 杨才兵, 黄志农, 陈越华, 张宗泽, 石年珍, 范丙阳. 藠头—晚稻种植模式的病虫和天敌发生动态及生态调控效应[J]. 作物研究, 2005, 19(1): 17-21.

[64].黄志农, 刘勇, 刘年喜, 李一平, 张玉烛, 等. 湖南稻区种植结构调整对病虫和天敌种群数量的影响 [C]// 湖南省植物保护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选编, 2005: 1-12.

[65].周尚泉, 黄志农, 张宗泽, 石年珍, 范丙阳. 藠头—晚稻种植模式病虫和天敌发生动态及生态调控效应 [C]// 植物保护与粮食安全——第二十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流会论文集, 2004: 53-57.

[66].黄志农, 刘勇, 卢仕平, 周军徐. 无公害黄瓜大棚设施健身栽培技术[J]. 当代蔬菜, 2004(10):30-31.

[67].黄志农, 刘勇. 无公害辣椒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2.虫害部分)[J]. 辣椒杂志, 2004(3):34-36.

[68].黄志农, 刘勇. 无公害辣椒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1.病害部分)[J]. 辣椒杂志, 2004(2):24-26.

[69].黄志农, 刘勇, 周祖新, 陈浩涛, 卢仕平, 周军徐, 徐雨顺. 浏阳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实用技术集成及效益分析[J]. 湖南农业科学, 2004(3): 28-31.

[70].黄志农, 刘勇, 刘年喜, 李一平, 周尚泉, 张宗泽. 农田种植结构调整生物多样性及对病虫和天敌种群的影响 [C]// 湖南省昆虫学会第八届代表大会暨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4: 40-43.

[71].黄志农, 刘勇, 卢仕平, 周军徐, 徐雨顺. 无公害辣椒大棚设施健身栽培技术[J]. 长江蔬菜,2003(8): 28-29.

[72].黄志农, 刘勇, 卢仕平, 周军徐, 徐雨顺. 浏阳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建设及主要技术措施[J]. 湖南农业科学, 2003(3): 37-40.

[73].李一平, 周尚泉, 刘晖, 黄志农, 张宗泽, 范丙阳, 石年珍, 宋卫红. 藠头主要病虫草害发生动态及生态调控技术[J]. 湖南农业科学, 2003(5):50-52.

[74].唐汇国, 黄志农, 尹惠平, 詹红玉, 卢业湘, 姚淑华, 黄威. 两系杂交稻中后期混生病害的发生及防治策略[J]. 杂交水稻, 2001, 16(1): 36-37.

[75].黄志农, 竺锡武, 张玉烛. 主要病虫害对优质稻产量及米质影响初探[J]. 湖南农业科学,2001(2): 32-33.

[76].黄志农, 黄费元, 竺锡武. 湖南优质食用稻卫生品质研究进展 [C]// 2001年湖南省植物保护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长沙: 湖南农业科学, 2001: 29-30, 32.

[77].黄志农, 何英豪, 皮丕登, 唐汇国, 刘朝友. 水稻高产栽培中肥料运筹对害虫种群的生态学效应[J]. 昆虫知识, 2000, 37(3): 129-133.

[78].黄志农, 黄洪, 张玉烛, 马国辉, 徐叔云, 唐汇国. 稻丰散防治杂交水稻主要病虫害药效研究[J]. 作物研究, 2000, 14(1): 18-20, 26.

[79].黄志农, 张玉烛, 朱明, 蒋宗贵, 竺习武, 马国辉, 何英豪, 吴宏恒, 肖丽荣, 刘国京, 刘朝友.“三高一少”栽培下的香两优68主要病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 作物研究, 1999, 13(3): 43-45.

[80].竺锡武, 黄志农, 张玉烛, 马国辉, 黎用朝, 刘二明. 农药残留降解剂的研究:Ⅰ. 降低稻米中甲胺磷残留的有效物质筛选[J]. 作物研究, 1999, 13(3): 46-47.

[81].刘朝友, 马国辉, 唐启源, 黄志农, 陈轶林, 刘国京, 余隆平. 湘北高蛋白饲料晚稻新品种(组合)筛选研究[J].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9, 19(1): 1-4.

[82].徐叔云, 马国辉, 黄志农, 刘国京, 邵勇, 刘桂平. 晚稻旱育软盘抛寄两段秧栽培技术的研究[J]. 作物杂志, 1999(3): 10-11.

[83].黄志农, 马国辉, 何英豪, 张玉烛, 刘二明, 徐叔云, 刘朝友, 邵勇. 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研究[J]. 杂交水稻, 1998, 13(2): 17-21, 28.

[84].刘二明, 黄志农, 田际榕, 黄费元, 肖放华. 两系法杂交水稻病虫害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J]. 湖南农业科学, 1998(2): 32-34.

[85].黄志农, 张玉烛, 马国辉, 何英豪, 肖丽荣, 徐淑云, 唐汇国, 刘朝友, 刘国京. 湘早籼19号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的主要病虫发生危害特点调查分析[J]. 湖南农业科学, 1998(2): 35-37.

[86].马国辉, 徐叔云, 黄志农, 何英豪, 张玉烛, 刘朝友, 肖丽荣, 邵勇 油稻稻三熟制稻区早稻育秧方式“旱育多两大”的示范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 1998, 12(增刊): 9-14.

[87].张玉烛, 马国辉, 何英豪, 谢建红, 肖丽荣, 黄志农, 杨先忠, 吴宏恒, 刘朝友, 许仲材, 龚月中. 培两优特青的早穗影响因素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 1998, 12(增刊): 15-20.

[88].肖丽荣, 张玉烛, 马国辉, 黄祖明, 何英豪, 黄志农. 水稻高产栽培经济效益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1998, 12(增刊): 77-78.

[89].刘朝友, 徐淑云, 邵勇, 刘国金, 马国辉, 张玉烛, 黄志农, 何英豪. 湘北优质高产食用早籼新品种(组合)筛选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1998(1): 23-25.

[90].马国辉, 何英豪, 黄志农, 徐淑云, 刘国京, 刘朝友. 晚稻旱育软盘抛寄两段秧栽培技术效果研究[J]. 杂交水稻, 1998, 13(6): 39-40.

[91].马国辉, 何英豪, 黄志农, 张玉烛. 三熟制双季稻区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与接力式高产施肥技术比较[J]. 中国稻米, 1998(5):18-20.

[92].马国辉, 何英豪, 张玉烛, 徐淑云, 黄志农, 邵勇. 三熟制稻区“旱育软盘抛寄两段育秧”方式的研究[J]. 作物研究, 1998, 12(4): 4-6.

[93].马国辉, 张玉烛, 徐叔云, 黄志农, 何英豪, 邵勇, 刘朝友, 肖丽荣. 三熟制油稻稻区品种搭配方式的示范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 1998, 12(增刊): 79-82.

[94].张玉烛, 马国辉, 肖丽荣, 谢建红, 黄志农, 何英豪, 吴宏恒, 罗春城, 刘朝友. 早稻高产栽培途径研究及效益分析[J]. 作物研究, 1998, 12(3): 1-4.

[95].刘朝友, 马国辉, 唐启源, 徐叔云, 黄志农, 张玉烛, 刘国京, 郑明安. 湘北高蛋白饲料早稻新品种筛选研究[J]. 作物研究, 1998, 12(2): 16-18.

[96].马国辉, 张玉烛, 何英豪, 黄志农, 肖丽荣, 徐淑云, 刘朝友, 邵勇. 三熟制双季稻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早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J]. 作物研究, 1998, 12(1): 1-4.

[97].马国辉, 罗春城, 黎用朝, 肖丽荣, 谢建红, 吴宏恒, 马国辉, 黄志农, 何英豪. 化学调控措施对早稻产量及米质的影响[C]// 湖南农业科学: 优质食用稻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论文专辑, 1998: 36-38.

[98].马国辉, 何英豪, 黎用朝, 周坤炉, 黄志农, 张玉烛. 农家肥与化肥对晚稻稻米质及产量影响的初步研究[C]// 湖南农业科学: 优质食用稻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论文专辑, 1998: 46-49.

[99].黄费元, 黎用朝, 周坤炉, 刘二明, 肖放华, 夏金初, 黄志农, 马国辉, 张玉烛. 优质食用稻卫生品质研究I. 农药、重金属离子残留与稻米卫生品质[C]// 湖南农业科学: 优质食用稻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论文专辑, 1998: 53-55.

[100].黄费元, 夏金初, 肖放华, 刘二明, 黎用朝, 周坤炉, 刘进明, 黄志农, 张玉烛, 马国辉. 优质食用稻卫生品质研究II 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筛选[C]// 湖南农业科学: 优质食用稻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论文专辑, 1998: 56-58.

[101].黄志农, 周坤炉, 黎用朝, 黄费元, 马国辉, 张玉烛, 郑文光. 优质食用稻卫生品质研究III 无公害优质食用稻病虫害综合治理配套技术研究[C]// 湖南农业科学: 优质食用稻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论文专辑, 1998: 59-63, 35.

[102].黄志农, 马国辉, 徐叔云, 刘朝友, 何英豪, 张玉烛, 苏宏泰, 邵勇, 郑文光. 培两优特青超高产栽培条件下主要病虫害发生演替调查初报[J]. 杂交水稻, 1997, 12(6): 18-22.

[103].黄志农, 郑文光, 黄洪, 刘二明. 两系杂交早稻分蘖期二化螟经济阈值初探[J]. 湖南农业科学, 1997(6): 45-46.

[104].黄志农, 马国辉, 郑文光, 杨新明, 何英豪, 徐淑云, 邵勇. 噻唑双控制杂交水稻中后期病虫害的效果评价[J]. 湖南农业科学, 1997(3): 37-38.

[105].马国辉, 何英豪, 黄志农, 张玉烛, 徐淑云, 苏宏泰, 邵勇, 龚月中, 刘朝友. 油稻稻三熟制区培两优特青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杂交水稻, 1997, 12(3): 22-25.

[106].马国辉, 黄志农, 何英豪, 张玉烛, 肖丽荣, 徐淑云, 刘朝友, 邵勇, 黄其国. 油稻稻区百亩样方双季稻超高产技术对策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1997(5): 14-16.

[107].刘朝友, 马国辉, 徐淑云, 夏妍枝, 黄志农, 苏宏泰. 优质两系杂交晚稻两优288在湘北地区的表现及组装配套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稻米, 1997(3): 16-18.

[108].黄志农, 郑文光, 夏金初, 雷惠质, 周敦学. 水稻品种资源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及利用[J].湖南农业科学, 1996(2): 29-30.

[109].黄志农, 周旺兴, 刘烈辉, 阳万能. 洞庭湖稻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研究VII. 水稻健身栽培控害技术的配套利用[J]. 湖南农业科学, 1995(5): 39-40.

[110].黄志农, 夏金初, 周旺兴, 刘烈辉. 洞庭湖稻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研究: IV.稻田蜘蛛、黑肩绿盲蝽种群动态及其控害作用[J]. 湖南农业科学, 1994(6): 40-41.

[111].黄志农, 夏金初, 周旺兴, 刘烈辉. 洞庭湖稻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研究: III. 水稻主要品种(组合)抗病虫性分析与评价[J]. 湖南农业科学, 1994(4): 41-42.

[112].黄志农, 杨新明. 杀螨灵乳油防治柑桔红蜘蛛药效试验[J]. 湖南农业科学, 1994(1): 44.

[113].黄志农, 赵波林, 黄杨, 龚定坤, 曾力强. 洞庭湖稻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研究II. 自然控制与化学防治协调技术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1993(4): 33-36.

[114].黄志农, 赵波林, 黄杨, 曾力强, 龚定坤. 洞庭湖稻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研究I. 水稻主要病虫害协调防治技术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1993(3): 41-43.

[115].黄志农, 罗盛富, 孟建舒. 扑虱灵对稻田蜘蛛和盲蝽的影响[J]. 生物防治通报, 1992,8(1): 44.

[116].罗盛富, 肖永和, 黄志农, 黄杨. 苏云金杆菌——BT乳剂防治二化螟试验[J]. 湖南农业科学, 1992(4): 38-40.

[117].黄志农, 杨新明, 侯定荣, 杨桥林. 植物杀虫剂抑害灵防治蔬菜害虫试验[J]. 长江蔬菜, 1992(2): 26-27.

[118].雷惠质, 江建云, 彭兆普, 黄志农. 扑虱灵对稻飞虱和黑尾叶蝉的药效研究 [C]// 国家农药应用研究论文集, 北京: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1: 142-149.

[119].黄志农, 孟建舒. 天然物质复配农药“百虫敌”防治稻飞虱的效果及其对天敌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 1991(3): 34-35.

[120].雷惠质, 江建云, 彭兆普, 黄志农. 扑虱灵防治稻飞虱的药效试验示范[J]. 江苏农业科学, 1990, 5(增刊):26-28.

[121].罗盛富, 黄志农, 肖永和, 田际榕, 周旺兴. 洞庭湖稻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研究 [G]// 洞庭湖稻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研究(1986-1990), 湖南长沙: 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1990: 1-9.

[122].罗盛富, 肖永和, 黄志农. 洞庭湖稻区水稻主要病虫种群演替及其原因 [G]// 洞庭湖稻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研究(1986-1990), 湖南长沙: 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1990: 10-13.

[123].罗盛富, 孟建舒, 黄志农, 肖永和. 洞庭湖稻区水稻纹枯病发生流行规律、危害损失及防治技术 [G]// 洞庭湖稻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研究(1986-1990), 湖南长沙: 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1990: 25-30.

[124].黄志农, 罗盛富, 王锡怀, 孟建舒. 扑虱灵、优乐得、Bt乳剂防治水稻害虫试验示范及几种常用农药对稻田天敌影响的研究 [G]// 洞庭湖稻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研究(1986-1990), 湖南长沙: 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1990: 31-34.

[125].黄志农. 我院“洞庭湖区水稻主要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全面验收成功[J]. 农业科技信息, 1990(2): 3-4.

[126].罗盛富, 肖永和, 黄志农, 阳万能, 肖祥梓. 水稻主要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III. 稻田主要害虫天敌的控制作用及其保护、协调技术[J]. 湖南农业科学, 1989(6): 30-33.

[127].罗盛富, 肖永和, 黄志农, 孟建舒. 水稻主要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II. 种肥水药对主要病虫、天敌和产量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 1989(3): 37-40.

[128].罗盛富, 黄志农, 肖永和, 孟建舒. 水稻主要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Ⅰ. 综防技术组装配套与示范[J]. 湖南农业科学, 1989(1):30-35.

[129].黄志农. 谈谈水稻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的几个技术问题[J]. 湖南农业科学, 1989(3): 40-43.

[130].江建云, 彭兆普, 黄志农. 国产新农药扑虱灵防治稻飞虱试验示范[J]. 湖南农业科学, 1989(2): 38-39.

[131].黄志农. 水稻二化螟经济阈值研究初报[J]. 湖南农业科学, 1987(5): 29-32.

[132].罗盛富(黄志农). 水稻对二化螟危害补偿作用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2): 67-72.

[133].黄志农(编译). 美国近年来限制使用三种农药[J]. 农业科技信息, 1987(2):9.

[134].黄志农(摘译). 苏联防治棉花害虫经济阈值研究动态[J]. 农业科技信息, 1986(23):8.

[135].黄志农(编译). 水稻主要害虫经济阈值的研究动态[J]. 农业科技信息, 1986(12):7.

[136].黄志农(译), 田际榕(校). 黑尾叶蝉和稻褐飞虱的病原菌[J]. 农业科技工作通讯, 1985(2):17.

[137].罗盛富, 王文建, 黄志农, 曹建平, 彭理珍, 岳再阳. 稻纵卷叶螟危害损失率及防治指标研究[J]. 湖南病虫测报, 1984(1): 6-16.

[138].罗盛富, 黄志农, 彭理珍, 王文建, 曹建平, 岳再阳. 1983. 稻纵卷叶螟危害损失率及防治指标研究 [J]. 湖南农业科学(3): 24-27, 33.

[139].黄志农 (译), 夏松云 (校). 水稻害虫的经济损失水平[J]. 农业科技工作通讯, 1984(10): 22.

[140].罗盛富, 黄志农. 稻纵卷叶螟生物学特性研究[J]. 昆虫知识, 1983, 20(1): 7-11.

[141].罗盛富, 黄志农, 彭理珍, 王文建, 曹建平, 岳再阳. 稻纵卷叶螟危害损失率及防治指标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1983(3): 24-27, 33.

[142].罗盛富, 黄志农. 稻纵卷叶螟的越冬虫源问题[J]. 植物保护, 1982, 8(2): 15.

[143].湖南省稻纵卷叶螟科研协作组(罗盛富, 黄志农, 雷惠质, 夏松云). 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1981(5): 9-16.

[144].湖南农科院植保所 (罗盛富, 黄志农). 稻纵卷叶螟越冬虫源的研究[J]. 湖南农业科技, 1979(4): 21-29.

[145].常德地区病虫中心测报组, 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黄志农, 罗盛富, 雷红军, 毛森林). 稻纵卷叶螟越冬研究小结[J]. 湖南农业科技, 1977(4): 31-35.

荣誉奖励:

1.2016年12月,科技兴农奖(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基地建设及示范),排名第六。

2.2015年1月,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水稻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排名第四。

3.2009年12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南方蔬菜生产清洁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参加者,排名于有效名次之外)。

4.2005年11月,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稻田生物灾害生态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排名第六。

5.2001、2003、2005、2008年获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6.2002年10月,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优质食用稻农药残留综合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排名第三。

7.2002年12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水稻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参加者,排名于有效名次之外)。

8.2000年11月,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熟制双季稻超高产栽培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排名第一。

9.2000年11月,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优质食用稻“三高一少”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排名第五。

10.2000年11月,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熟制双季稻超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排名第四。

11.1993年9月,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洞庭湖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研究),排名第二。

12.1987年10月,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南方五省稻区项目协作组,我国五大稻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系统对策,(参加者,未排名)。

13.1986年5月,国家计委、经委、科委和财政部“六五”科技攻关奖,全国“六五”攻关课题组“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参加者,未排名)。

14.1986年4月,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稻纵卷叶螟危害损失率及防治指标研究)排名第二。

15.1985年获湖南省农科院成果一等奖(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研究)。

16.1982年10月,获农牧渔业部科技改进二等奖(稻纵卷叶螟迁飞规律研究(全国协作组),(参加者,未排名)。

17.1997、1998、1999、2000湖南省农科院三等功。

18.1996年获湖南省科委、省农业厅先进工作者,湖南省农科院集体三等功。

媒体报道:


1. 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记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黄志农研究员
2. 绿色的畅想 作物的卫士——记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黄志农研究员
3. 以“绿”为媒 福泽众生——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昆虫学家黄志农

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记 湖 南 省 植 物 保 护 研 究 所 黄 志 农 研 究 员

植物保护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保护农作物高产优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昆虫室主任黄志农,在三十多年的植物保护研究工作中,以严谨务实、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和执著的科研精神,无私奉献,刻苦钻研,顽强拚搏,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1976年参加工作至今,黄志农研究员一直从事植保领域内的科学研究,长期参加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了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996至2000年黄志农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水稻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课题,200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主持完成的三熟制双季稻超高产栽培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2000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完成的优质食用稻“三高一少”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同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熟制双季稻超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同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优质食用稻农药残留综合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2002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进入新世纪以后,黄志农研究员以创造良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生产安全优质的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为重点。把研究方向转向到国家“十五”项目中南地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课题,其中主持完成了浏阳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题,2008年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稻田生物灾害生态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中,他主持完成了蔬菜瓜类——优质晚稻病虫害生态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题,推广应用面积100多万亩,节省农药费用达7020.0万元,2005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黄志农研究员目前正在进行国家和省“十一五”项目的研究,主要有南方菜地污染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其中负责蔬菜病虫防控与农药减量及残留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题;主持洞庭湖区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与控防技术研究;超级杂交稻关键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湖南稻区水稻螟虫防控技术体系研究等多项课题。

黄志农研究员从参加工作至今,已获得10多项科研成果,在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上已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获得奖励荣誉无数。1977至1980年他开始进行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研究,1985年获湖南省农科院成果一等奖;并参加稻纵卷叶螟迁飞规律研究(全国协作组),1982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改进二等奖。1981至1986年他研究制订的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化学防治指标直接用于大面积生产,1986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参与获得国家“六五”科技攻关奖。1987至1990年“七五”洞庭湖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研究,1993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至1995年“八五”洞庭湖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究,完成综防示范面积10万亩,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为保护洞庭湖区商品粮基地的千顷良田万亩绿色作出了贡献。

专家档案:

黄志农,男,1951年出生,湖南华容人,研究员,中共党员。1976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湖南省长沙植物保护研究所昆虫室主任,湖南省昆虫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湖南省植物保护学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发现》杂志社副理事长,《当代中国人才库》名誉主编。

文章来源:《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9年第8期,总第34期,第115页。

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记 湖 南 省 植 物 保 护 研 究 所 黄 志 农 研 究 员

植物保护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保护农作物高产优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昆虫室主任黄志农,在三十多年的植物保护研究工作中,以严谨务实、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和执著的科研精神,无私奉献,刻苦钻研,顽强拚搏,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1976年参加工作至今,黄志农研究员一直从事植保领域内的科学研究,长期参加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了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996至2000年黄志农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水稻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课题,200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主持完成的三熟制双季稻超高产栽培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2000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完成的优质食用稻“三高一少”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同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熟制双季稻超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同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优质食用稻农药残留综合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2002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进入新世纪以后,黄志农研究员以创造良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生产安全优质的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为重点。把研究方向转向到国家“十五”项目中南地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课题,其中主持完成了浏阳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题,2008年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稻田生物灾害生态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中,他主持完成了蔬菜瓜类——优质晚稻病虫害生态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题,推广应用面积100多万亩,节省农药费用达7020.0万元,2005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黄志农研究员目前正在进行国家和省“十一五”项目的研究,主要有南方菜地污染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其中负责蔬菜病虫防控与农药减量及残留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题;主持洞庭湖区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与控防技术研究;超级杂交稻关键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湖南稻区水稻螟虫防控技术体系研究等多项课题。

黄志农研究员从参加工作至今,已获得10多项科研成果,在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上已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获得奖励荣誉无数。1977至1980年他开始进行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研究,1985年获湖南省农科院成果一等奖;并参加稻纵卷叶螟迁飞规律研究(全国协作组),1982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改进二等奖。1981至1986年他研究制订的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化学防治指标直接用于大面积生产,1986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参与获得国家“六五”科技攻关奖。1987至1990年“七五”洞庭湖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研究,1993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至1995年“八五”洞庭湖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究,完成综防示范面积10万亩,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为保护洞庭湖区商品粮基地的千顷良田万亩绿色作出了贡献。

专家档案:

黄志农,男,1951年出生,湖南华容人,研究员,中共党员。1976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湖南省长沙植物保护研究所昆虫室主任,湖南省昆虫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湖南省植物保护学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发现》杂志社副理事长,《当代中国人才库》名誉主编。

文章来源:《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9年第8期,总第34期,第115页。

绿色的畅想 作物的卫士——记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黄志农研究员

农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确保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而农业生产中的植保工作对于农业的发展尤其重要。

黄志农研究员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自毕业3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植物保护领域内的科学研究。他现任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昆虫室主任,同时兼任湖南省昆虫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发现》杂志社副理事长、《当代中国人才库》名誉主编。

水稻是湖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生长经常面临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重大病虫的危害,对水稻高产构成严重威胁。这些病虫害防治不好,每亩可损失稻谷20—30%,严重时可造成颗粒无收。为了确保水稻高产稳产,1977至1980年黄志农研究员开始进行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研究,1985年获湖南省农科院成果一等奖,并参加稻纵卷叶螟迁飞规律研究(全国协作组),1982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改进二等奖。1981至1986年他研究制订的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化学防治指标直接用于大面积生产,1986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参与获得国家“六五”科技攻关奖。1987至1990年“七五”洞庭湖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研究,1993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至1995年“八五”洞庭湖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究,完成综防示范面积10万亩,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为保护洞庭湖区商品粮基地的千顷良田万亩绿色做出了贡献。

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996至2000年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水稻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课题,200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主持完成的三熟制双季稻超高产栽培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2000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完成的优质食用稻“三高一少”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同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熟制双季稻超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同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优质食用稻农药残留综合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2002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1世纪的植保工作是以创造良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生产安全优质的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为重点。随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农业建设,2001至2005年“十五”期间,黄志农同志又把研究重点转入到中南地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课题,其中主持完成了浏阳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与示范,他参与的该课题2008年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稻田生物灾害生态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其中主持完成了蔬菜瓜类——优质晚稻病虫害生态调控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应用面积100多万亩,节省农药费用达7020.0万元,2005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无公害农产品及农产品卫生品质的要求愈来愈高,特别是对安全、优质、无污染的农产品或绿色食品的社会需求量增加。在农业生产上一方面要使农作物病虫的发生危害得到控制,保证农作物高产优质。另一方面对化学农药的污染也要得到遏制,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黄志农研究员说,今后植保工作者必须站在植物保护与环境保护的高度,遵循生态学原则,贯彻“绿色植保”的理念,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以生态系统调控和抗有害生物性能为基础;把生态、生物技术,物理技术及产品,环境友好型药剂等为主的实用控害技术进行集成组装和综合利用,实现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治理。

文章来源:《科技中国》2009年第8期,总第147期,第102页。

以“绿”为媒 福泽众生

——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昆虫学家黄志农

对于湖南“鱼米之乡”的洞庭湖区津市的稻农来说,黄志农研究员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至今,当地老百姓仍然记得,2006年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季稻大面积暴发稻飞虱等害虫,仅津市受灾面积就达到14万亩,成灾3000亩左右,有些稻田甚至在多次喷药后稻飞虱仍然危害猖獗,有的农户一亩田喷施了200多元钱的药仍不见效。黄志农研究员在津市保河堤镇花桥村七组的田埂上现场开出药方,科学指导农户防治,有效治理了稻飞虱暴发危害,确保了当季水稻的产量,使老百姓的生活不受影响。

像这样急百姓所急,需百姓所需的例子对于黄志农研究员来说,可谓是举不胜举。黄志农研究员一直认为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和科研成果能够直接应用于当地乃至全国,解决老百姓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同时,他还认为普及和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确保水稻稳产高产,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起着重要作用。

防病虫 保障粮食安全

水稻是湖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生长经常面临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重大病虫的危害,对水稻高产构成严重威胁。这些病虫如果防治不好,每亩可损失稻谷20—30%,严重时可造成颗粒无收,这就需要开展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以示范成功的技术加以推广应用,才能确保水稻高产稳产。

黄志农研究员1976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植物保护领域内的科学研究,长期参加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已获得10多项科研成果。1977至1980年他开始进行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研究,1985年获湖南省农科院成果一等奖;并参加稻纵卷叶螟迁飞规律研究(全国协作组),1982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改进二等奖。1981至1986年他研究制订的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化学防治指标直接用于大面积生产,1986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参与获得国家“六五”科技攻关奖。1987至1990年“七五”洞庭湖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研究,1993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至1995年“八五”洞庭湖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究,完成综防示范面积10万亩,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为保护洞庭湖区商品粮基地的千顷良田万亩绿色作出了贡献。

为了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996至2000年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水稻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课题,200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主持完成的三熟制双季稻超高产栽培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2000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完成的优质食用稻“三高一少”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同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熟制双季稻超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同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优质食用稻农药残留综合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2002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无公害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如今让人谈食色变。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一个生产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已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新形势对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植保工作自21世纪则是以创造良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生产安全优质的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为重点。如何保障百姓的“菜蓝子”安全和创造良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成了植保科研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难题。

随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农业建设,黄志农研究员在2001至2005年“十五”期间,他把研究重点转入到中南地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课题,其中主持完成了浏阳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题,他参与的该项课题2008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湖南稻田生物灾害生态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中,主持完成了蔬菜瓜类——优质晚稻病虫害生态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题,推广应用面积100多万亩,节省农药费用达7020万元,2005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黄志农研究员目前正在进行国家和省“十一五”项目的研究,主要有南方菜地污染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其中负责岳阳基地蔬菜病虫防控与农药减量及残留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题;主持洞庭湖区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与控防技术研究;超级杂交稻关键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湖南稻区水稻螟虫防控技术体系研究等多项课题。

勤耕耘 勇攀科研高峰

从1976年参加工作至今,黄志农研究员的身影长年深入到农业科研第一线,无论在田间地头,在试验田里,在病虫害现场……,在绿色的田野中到处都可以看到他辛勤工作的身影。努力的付出必然会收获出累累硕果。

现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昆虫室主任的黄志农,在三十多年的植物保护研究工作中,他以严谨务实、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和执著的科研精神,无私奉献,刻苦钻研,顽强拚搏,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上已发表研究论文90多篇,他的个人业绩与论文已被编入到多部国家级大型典籍与论文卷中。同时兼任湖南省昆虫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发现杂志社副理事长、《当代中国人才库》名誉主编。

但对于所取得的这些科研成果,黄志农研究员看的很清淡。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由我们党培养的专家,能够多为人民,多为国家做点贡献,才是最重要的。改变目前我国“农业大国”却非“强国”的现状,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毕生的贡献,是他终身所致力的目标。在这个大的目标基础上,黄志农研究员坚持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国家在新的发展时期内提出的新规划要求,确定自己的现行目标和发展方向。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黄志农研究员认准既定目标,不停顿,不徘徊。他数十年如一日,勤于研究,勇于攀登科研高峰。

选自: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编《迈向世界的中国科技》(上册)[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242-243页。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